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以龟井(无籽)温州蜜柑和鄂柑1号(有籽)橘为试材,对果实发育成熟过程中果肉游离糖(果糖、葡萄糖和蔗糖)、肌肌醇及钾含量变化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果实增大初期鄂柑1号果肉果糖和葡萄糖含量明显上升,蔗糖变化小,肌肌醇却趋下降,进入果实增大中后期,蔗糖含量显著上升,其它变化小;而龟井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均于果实增大初期和中期出现明显积累,肌肌醇除在增大中期出现一峰值外趋于平稳;采前果实发育期两品种总糖含量变化趋势均与各自的蔗糖较一致;(2)采后贮藏期内两品种果肉总糖和肌肌醇含量均趋于稳定,而二者的果糖、葡萄糖和蔗糖含量变化趋势却均趋相反;(3)两品种果肉钾含量均在果实增大期内出现明显上升并居相对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以河南省6种主栽鲜食葡萄品种(夏黑、户太八号、巨峰、巨玫瑰、红提、黑提)为材料,测定葡萄果肉中可溶性糖、总酸和维生素C含量及果皮、果肉、种子中花青素、原花青素的含量,以期为生产者选择适宜的优良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户太八号果肉可溶性糖含量最高,黑提相对较低;果肉总酸含量最高的品种为夏黑,巨玫瑰最低;果肉维生素C含量最高的品种为黑提。不同葡萄品种种子、果皮花青素相对含量最高的分别为巨玫瑰、黑提,6品种间果皮花青素含量均高于其对应品种种子、果肉的花青素含量;种子原花青素含量较高的品种为红提、黑提,均约为0.70%;夏黑品种果皮原花青素含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品种果皮的原花青素含量(P0.01);各品种果肉中花青素相对含量、原花青素含量极低。  相似文献   

3.
梨采后果实质地与Ca2+、果胶、丙二醛、乙烯动态的关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果实质地和贮藏性存在明显差异的黄花、湘南梨为试材,对贮藏期果实硬度、Ca^2 、果胶、丙二醛、乙烯动态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黄花在贮藏前期Ca^2 含量高且呈迅速下降的趋势,湘南在贮藏初期Ca^2 含量低但相对稳定,在贮藏末期有一个迅速上升的过程;两品种果实硬度、原果胶含量逐渐降低,水溶性果胶、丙二醛(MDA)含量逐渐上升,但黄花在果实贮藏初期的变化幅度大,而湘南在贮藏后期变化幅度大;两品种在贮藏的第10天左右出现乙烯峰值,黄花的峰值为湘南的3.04倍。还对造成两品种质地及贮藏性差异的原因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以红富士苹果为试材,以不注射为对照,采取外源注射Ca2+、EGTA(Ca2+抑制剂)、LaCl3(Ca2+抑制剂)和蒸馏水的方法,研究了外源处理对果实裂纹发生时期和程度以及果皮生理指标的影响,旨为探索果实裂纹的机理。结果表明:注射蒸馏水的果实裂纹发生率一直最高,其次是注射EGTA和LaCl3,而注射CaCl2的果实裂纹发生率较低且与CK差异不显著。外源注射Ca2+抑制剂(EGTA、LaCl3)和蒸馏水处理虽然均明显降低了果皮的原果胶、淀粉和VC含量,但是注射Ca2+抑制剂2个处理的果皮内源Ca2+含量较CK显著降低,而注射蒸馏水处理的果皮内源Ca2+含量与CK差异并不显著;而注射外源Ca2+处理的果皮原果胶和Ca2+含量均与CK差异不显著。果皮内钙含量低是引起苹果果实裂纹发生的重要因素,水分也是影响苹果表面裂纹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为探究不同质地葡萄果实软化过程、果胶含量及其相关基因表达等方面的差异,以果实质地差异较大的脆肉型葡萄品种红地球和软肉型葡萄品种玫瑰香为试材,测定不同发育时期2个品种果皮硬度,果皮破裂距离,果肉硬度,糖、酸、果胶含量以及果胶降解酶基因表达量变化,并进行差异分析。结果表明,随着果实发育,红地球果皮穿刺硬度和果肉硬度均明显高于玫瑰香,果皮破裂距离明显低于玫瑰香,原果胶含量一直高于玫瑰香,可溶性果胶含量始终低于玫瑰香,果胶降解酶β-GAL、PG、PL基因表达量也是显著低于玫瑰香的。综上认为,果胶参与了葡萄果实软化及不同质地形成过程,较高的原果胶含量和果胶降解酶基因低表达可能是造成红地球果实质地硬脆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柿果软化过程中果胶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规律。[方法]以我国主栽涩柿品种磨盘柿为试验材料,研究磨盘柿采后贮藏过程中果胶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与果肉硬度变化间的关系。[结果]随着柿果硬度的降低,水溶性果胶含量呈上升趋势,原果胶含量呈下降趋势,细胞膜相对透性呈逐渐上升趋势,并且柿果硬度与原果胶含量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与水溶性果胶和细胞膜相对透性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结论]果胶含量和细胞膜相对透性的变化是导致柿果实软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外源钙对柑橘抗热性的相关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柑橘品种国庆1号温州蜜柑(Citrus reticulata Blanco cv.Guoqing No.1)、朋娜脐橙(C.sinensis Osbeck cv.Skagges Bonnaza)及葡萄柚(Cparadisi Macq)叶片为材料,研究了外源钙预处理对高温胁迫下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及MDA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胁迫下,可溶性糖含量随外源Ca^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和SOD活性都呈先升后降的趋势,当外源Ca^2+浓度为20mmol/L时,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最高;当外源Ca^2+浓度为10mmol/L时,SOD活性最高。3个品种对外源Ca^2+敏感度差异较大,SOD活性越高,对Ca^2+敏感度越低,增加率越低,其相关系数r=-0.9966。高温胁迫下,3个品种的MDA含量差异显著,随外源Ca^2+浓度的增加,MDA含量呈先降后升的趋势,Ca^2+浓度为20mmol/L时,含量最低。以上结果都说明适量的Ca^2+预处理可增强柑橘的抗热性。  相似文献   

8.
热空气处理对红富士苹果贮藏品质及其生理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38℃72h和96h热空气处理红富士苹果,经过16周0℃的冷藏期后,置于货架条件1周。试验结果表明,冷藏期间,与对照组(未经热处理)相比,处理组果实果皮叶绿素含量较低,呼吸强度和乙烯释放量保持较低水平;果实硬度较高,水溶性果胶低,而非水溶性果胶含量较高;可溶性蛋白和热稳定蛋白含量下降缓慢,热稳定蛋白含量在可溶性蛋白中所占比例较高。热空气处理可以较好地保持果肉细胞膜的稳定性,使果实货架期果面底色较黄,固酸比上升,果汁pH值较高,具有较好的外观品质。  相似文献   

9.
 以优良短枝富士、福岛短枝富士及宫崎短枝富士品种为试材,研究分析了短枝红富士苹果花芽分化、开花坐果及果实品质形成的有关生理变化。结果表明,短枝红富士苹果的结果特性:(1)幼树短枝花芽和腋花芽数显著高于非短枝型品种长富2号;花芽分化期间内源激素ABA含量显著高于长富2号,而GA#-3、CTK含量则与长富2号差异不显著。(2)花序、花朵坐果率高,坐果期间子房IAA含量显著高于长富2号。相关测验表明,子房中IAA含量与坐果率呈极显著正相关;树冠果实密度大,株产高,叶片光合作用速率显著高于长富2号。(3)果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果肉硬度及乙醛、丙酮、醇类物质含量与长富2号无显著差异,酯类物质含量较低;果皮花青苷显著高于富士,与长富2号接近;果皮叶绿素含量显著低于富士苹果。  相似文献   

10.
锦橙裂果的钙素营养生理及施钙效果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了解矿质营养与锦橙裂果的关系及其生理机制,探讨钙在锦橙裂果中的作用及其对果皮酶活性的影响,为有效降低柑橘裂果提供理论及技术支撑。【方法】通过对北碚447锦橙果园的调查研究和采样分析,研究裂果和正常果功能叶片、果皮和果肉中N、P、K、Ca含量及相关酶的活性;采用田间试验在花前及幼果期进行喷钙处理,研究钙对裂果及果皮结构物(果胶)及其水解酶类、活性氧清除酶类、多酚氧化酶(PPO)活性的影响。【结果】裂果植株叶片和裂果果皮、果肉中的钙含量显著低于正常果,裂果率与果皮中的钙呈极显著的负相关;裂果果皮中PPO、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纤维素酶(CX)的活性较高,而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较低;果实的裂果率与果皮中的PPO活性成显著正相关,与CAT活性和原果胶(PP)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喷钙处理显著降低了果皮中丙二醛(MDA)的含量和PPO、POD、PG、CX活性,提高了SOD、CAT活性以及原果胶含量。【结论】果皮中钙含量不足导致细胞壁水解酶(PG、CX)和多酚氧化酶活性提高、维持果皮强度和延展性的原果胶含量降低是锦橙裂果发生的主要原因,外源喷钙能显著降低果实膨大期的裂果率,喷施钙肥是减少锦橙裂果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1.
果实套袋对猕猴桃采前落果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针对低海拔地区猕猴桃采前落果严重的问题,进行了果实套袋试验,结果表明,套袋能显著减少猕猴桃采前落果率,与未套袋的比较,落果率平均降低19.8个百分点,且品质有所改善。套透光袋与套报纸袋比较,前者可降低猕猴桃采前落果率12.3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2.
从2014年开始,利用诱蝇醚(Methyleugenol)、诱蝇酮(Cuelure)2种实蝇引诱剂在南宁市的广西现代农业技术展示中心对番石榴、甜杨桃等与蔬菜混栽果园的实蝇进行监测调查,经鉴定,共发现桔小实蝇、瓜实蝇、南瓜实蝇和具条实蝇等4种实蝇;对虫果饲养得出的成虫进行鉴定,在番石榴虫果中只发现有桔小实蝇1种实蝇,在甜杨桃虫果中除发现以桔小实蝇为主外,还有少量的瓜实蝇和南瓜实蝇;在南宁市果蔬混栽果园中桔小实蝇是为害番石榴、甜杨桃等的实蝇优势种,在防治桔小实蝇的同时,也应防治瓜实蝇。  相似文献   

13.
套袋对油桃果实裂果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油桃幼果进行套袋处理,研究套袋对果实裂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套袋果实的裂果率显著下降,套袋显著提高油桃果实的外观品质,去袋后果面光洁、着色迅速;但套袋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有机酸和维生素C含量下降,而果实硬度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黄瓜空腔性状的形成,分析空腔等级与表型性状的相关性,为提高黄瓜果实品质和商品性及黄瓜优质品种的选育提供技术支撑。【方法】以果实空腔性状差异显著的华北型鲜食黄瓜9930和北美加工型黄瓜WI7120为材料,对果实发育进程中的显微结构和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进行观察测定。【结果】WI7120果实在授粉后15 d出现明显的空腔性状,为空腔出现的关键时期,至授粉后30 d空腔等级扩大至最高等级。9930果长和WI7120果径的增长呈双S曲线变化,9930果径和WI7120果长的增长呈单S曲线变化。除ABA外,7120果实中激素含量基本上大于9930,且GA>IBA>ZT>ABA。9930果实各部位的GA含量在授粉后15 d内呈下降趋势随后上升,而WI7120则相反。2个品系中除WI7120果实心皮中IBA含量在授粉后15 d后呈下降趋势,其余各部位均呈上升趋势;ZT和ABA含量均在授粉后呈上升趋势。观察石蜡切片发现,WI7120果实心皮细胞在授粉后15 d生长为长圆形,心皮细胞膨大远大于果肉。相关分析发现,WI7120果实的果皮GA和ZT含量与空腔等级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果长和果径与空腔等级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WI7120果实的心皮IBA和GA高于果肉,可能是导致其出现空腔的根本原因。ZT通过促进细胞分裂作用于果实细胞密度来控制果径,进一步影响果实空腔等级。  相似文献   

15.
莲雾果实挥发物对橘小实蝇的引诱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莲雾Syzyzgium samarangense果实挥发物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的引诱作用.【方法】利用Y型嗅觉仪测试橘小实蝇对5个莲雾品种(黑珍珠、印度红、大叶、泰国红钻石、巴掌)的成熟果及黑珍珠果的5个不同发育阶段挥发物的行为反应,并通过室内接虫研究该虫对5个莲雾品种的产卵选择性;利用固相微萃取法(SPME)和气质联用(GC-MS)技术对5个莲雾品种成熟果的挥发物成分进行分析;依据黑珍珠不同发育阶段挥发物成分的变化,并结合5个莲雾品种挥发物成分,测试9种合成的单体化合物对橘小实蝇的引诱效果.【结果和结论】5个莲雾品种及黑珍珠果不同发育阶段的挥发物对雄虫无引诱作用(P0.05);不同品种对雌虫具有不同的引诱作用,其相对引诱率为黑珍珠(40.75%)印度红(39.40%)大叶(34.76%)泰国红钻石(23.02%)巴掌(15.54%);黑珍珠果不同发育阶段的挥发物质对雌虫的引诱作用随着果实成熟逐渐增强;橘小实蝇的产卵选择性结果[黑珍珠(517.0头)大叶(433.0头)印度红(357.0头)泰国红钻石(305.7头)巴掌(200.0头)]与嗅觉反应结果基本一致.各品种的挥发物主要成分及相对含量分别是黑珍珠(12种,80.27%);印度红(6种,23.56%);大叶(6种,69.90%);泰国红钻石(11种,96.97%);巴掌(9种,95.1%),表明品种间挥发物成分差异很大.乙酸异丁酯、癸醛、β-石竹烯、莰酮4种化合物对橘小实蝇雌虫有明显的引诱作用,γ-萜品烯、α-法尼烯和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3种化合物仅对性成熟的雌虫有明显的引诱作用;这些化合物中乙酸异丁酯、γ-萜品烯和莰酮对雄虫亦有引诱作用.同一种化合物,对性成熟橘小实蝇的引诱作用强于对性未成熟的引诱作用,对雌虫的引诱作用远大于对雄虫的引诱作用,尤其是对性成熟雌虫的引诱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16.
以有棱丝瓜自交系28-0-0 为母本,普通丝瓜自交系37-0-1-1 为父本,对6 个世代(P1、P2、F1、B1、B2、F2) 群体采用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丝瓜果长和果柄长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丝瓜果长遗传受到多基因(C- 0 模型)遗传控制,且受环境影响较大;果柄长遗传受到1 对加性-显性主基因+加性-显性-上位性多基因(D-0 模型) 遗传控制,主基因遗传率在F2和B1世代较高,分别为57.60%、61.90%,环境方差占总方差的比率为38.10%耀80.00%。  相似文献   

17.
猕猴桃的生产质量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猕猴桃因其营养和医疗保健功能独特,从80年代起在陕西关中周至县开始人工栽植,并逐步发展扩大,到目前达1.33万hm^2,成为全国最大的猕猴桃生产基地县和猕猴桃生产标准化示范县。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发展,果农盲目追求产量和经济效益,忽视猕猴桃的内在质量,在猕猴桃的生产中过量施用氮肥,滥用果实膨大剂和农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满足北京地区消费者对苦瓜的消费需求,推广适合北京地区栽培的生食型品种.[方法]采用国标法对台湾地区主要栽培的4个鲜食苦瓜品种进行果实品质分析.[结果]4个鲜食苦瓜品种品质分析指标中Vc、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水分、可溶性总糖和有机酸以及矿物质含量之间有显著性差异.品质优劣依次为:‘美翠’>‘墨绿’>‘月华4’>‘月华3’.[结论]栽培品种‘美翠’的Vc和糖含量较高,而有机酸含量低、口感佳,是鲜食的最佳品种.  相似文献   

19.
以桂味荔枝为试材,设置大棚覆盖、地膜覆盖和生草栽培3种模式,研究不同栽培措施对荔枝果实的生长发育、品质及坐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棚覆盖受到水分胁迫,荔枝单果重降低,果实发育受到抑制,座果率和产量比地膜覆盖和生草栽培模式显著降低,初步认为地膜覆盖和生草栽培模式比较适宜荔枝生长,大棚覆盖需定期灌溉才能适合果实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20.
Ribosomes, subunits and polysomes, have been isolated from cells of ripening (senescent) fruit. Sedimentation in sucrose gradients, sedimentation constants, and electron micrographs confirm the physical resemblance of fruit ribosomes to those from other living tissu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