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随着市场需求增长,草菇生产逐步推行周年化生产摸式。虽然栽培方式、栽培模式多样化,但生产环节中的栽培料的发酵技术是关键。笔者将一种实用草菇栽培料节能发酵技术介绍如下。1生产场地的环境要求生产场地应生态环境良好,无有毒有害气体,周围500 m内无工业三废、石灰厂等,并且远离医院、尽可能避开学校、公共场所和居民住宅区。应防止因菇场培养料发酵及其废弃物处理对周围环境产生不良影响,生产区应与生活区严格  相似文献   

2.
草菇是一种腐生型真菌,在其栽培过程中,草菇菌丝只能通过渗透作用吸收分子量较小的单糖。因此,栽培草菇的培养料废棉或破籽棉必须经过堆料发酵阶段。堆料发酵的结果除了向草菇菌丝提供更便于吸收的营养外,还由  相似文献   

3.
吴华英  谢世杰 《食用菌》2007,29(6):43-44
目前草菇虽已广泛栽培,但多数草菇栽培者都面临着一个较难解决的问题——草菇的生物学转化率低(一般只有15%~25%),且产量不稳定,螨害严重。笔者经过两年多的草菇栽培技术的摸索,探索出一种草菇高产栽培新技术。按该法栽培草菇,不仅比传统发酵料栽培法省工,且螨害少,生物学转化率大大提高。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草菇反季节栽培成功福建省古田县利达菌果开发研究所高益猛承担的“反季节栽培草菇技术”研究课题,经二年多的技术攻关获得成功,日前通过省、地专家验收鉴定。该项成果是利用棉籽壳、稻草等合成料,采取室内床架栽培、二次发酵、温度恒控、空气净化等措施进行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5.
玉米秆适宜栽培食用菌种类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进行玉米杆栽培食用菌试验与研究,总结出了适宜以玉米秆为主要原料栽培食用菌的种类及技术。玉米秆适宜于发酵法进行食用菌栽培,发酵技术关键是较常规(例如麦草发酵料)培养料缩短发酵时间3 d~4 d,适宜栽培主要种类包括双孢蘑菇、鸡腿菇、草菇等;同时,也可采用熟料法(常温灭菌)栽培食用菌,适宜种类包括平菇、杏鲍菇、鸡腿菇等,但玉米杆必须粉碎并经过5 d~6 d的发酵进行软化处理。  相似文献   

6.
草菇工厂化液体菌种制作与出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草菇工厂化生产中液体菌种的制作和出菇进行研究。通过摇床发酵进行草菇液体菌种配方的选择以及菌丝发酵终点的确定实验,并探索不同播种方法及不同发酵天数对出菇的影响。结果表明以葡萄糖20.2 g、蛋白胨2.0 g、酵母膏2.0 g、硫酸镁0.5 g、磷酸二氢钾1.0 g、磷酸氢二钾1.0 g,蒸馏水1 000 mL,pH8.3为液体培养基配方,发酵6 d后,直接将液体菌种洒在栽培料面并混匀的方法,出菇效果最佳。本研究首次系统探索草菇从母种到工厂化栽培出菇的最优配方、流程及方法,为草菇液体菌种的制作和工厂化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刺芹侧耳(Pleurotus eryngii)菌渣为原料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考察层架空间位置、菌渣含水量和发酵时间对草菇生产的影响,还研究了菌渣发酵过程中电导率、pH和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发菌阶段,不同层架上草菇培养料的温度相近;出菇阶段,层架自下而上料温升高;草菇产量也随层架自下而上逐渐提高。利用刺芹侧耳菌渣栽培草菇,以含水量68.5%的未发酵菌渣产量最高。刺芹侧耳菌渣发酵过程中,电导率在前3 d快速上升,之后缓慢上升并趋于稳定;pH在前3 d变化幅度较大,先降后升,之后缓慢上升并趋于稳定,但明显低于未发酵菌渣。  相似文献   

8.
近日,上海市农业科学院食用菌研究所栽培工程团队在草菇工厂化三次料技术上取得突破。经过连续3年多的努力,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克服了草菇三次料原基形成难、出菇不整齐、产量低等技术难点,实现了草菇三次料的正常出菇,试验产量达4.3 kg/m2。将目前常用模式的草菇菇房栽培周期(从进料播种到出料)由原来的20~25天减少至12~14天,每个菇房每年最多可以完成30个栽培周期,效率提高66%。  相似文献   

9.
草菇反季节栽培通过大面积栽培推广,利用二次发酵、巴氏灭菌进行室内床栽,其产量稳、效益高,单产可在15kg/100kg料左右,高的达20kg/100kg料鲜菇,冬季草菇价格是夏季的2-5倍,产量也比夏季和传统栽培高2倍。在栽培中总结:这种季节(冬季)和模式栽培,操作简单,菇农较易接受又可周年生产,充分而有效的利用人力、物力、填补冬季市场的空白。冬季栽培草菇的高产要点如下。1 掌握六大因素 要正确掌握草菇在发菌和出菇阶段对培养基的含水量、温度、湿度、光线、通气、酸碱度等条件的要求。草菇在发菌阶段,培…  相似文献   

10.
在夏季蔬菜生产空闲期利用大棚栽培草菇,不仅可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将草菇采收后留下的菇料腐熟后施入大田,改善土壤结构和理化性状,培肥地力,有利于下茬农作物的生长。该文从栽培时间、栽培料准备、整地筑垄、播种、田间管理、病害防治、采收等方面介绍了临沂平邑地区大棚栽培草菇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为检测工厂化栽培草菇(Volvariella volvacea)的生长状态,采集不同栽培模式、不同生长时期草菇、异常草菇以及栽培料杂菌感染等各种图像作为原始图像数据集,采用Anchor-free网络结构构建检测算法模型,将收集的895幅草菇原始图像分为生长期、成熟期、开伞期草菇,杂菌感染草菇和肚脐菇以及鬼伞和栽培料表面...  相似文献   

12.
双孢蘑菇培养料隧道发酵技术是将培养料按照配方要求精准配料,通过预湿、混料环节进入一次发酵隧道,在75~80 ℃ 条件下完成微生物发酵及焦糖化反应,然后转入二次发酵隧道,在58~60 ℃ 条件下进行巴氏杀菌杀虫,45~50 ℃ 条件下进行控温发酵,生产出的培养料理化性状稳定,利于双孢蘑菇菌丝生长。实践证明,采用工厂化生产的二次发酵料栽培双孢蘑菇,出菇产量可较传统发酵料栽培提高60%~120%。  相似文献   

13.
陈爱明  黄兵 《食用菌》2002,24(2):29-29
1 草菇播种后不吃料 室内栽培草菇不吃料的主要原因 :一是氨气浓度大 ,培养料内添加的牛粪和铵肥发酵所产生的氨气抑制了菌丝的生长 ;二是温度过高 ,培养料未完全发酵 ,播种后继续发酵 ,发热而发生烧菌 ;三是培养料过干、过湿或 p H不适。防治对策 :1控制氨态氮肥的使用量 ;2让培养料充分发酵后再播种 ;3控制培养料的含水量在 70 %~ 75 % ,调节 p H8~ 9。室外堆垛法栽培不吃料的主要原因是堆温过高 ,造成烧菌 ,栽培时应根据当地气温来调节堆垛的大小。2 培养料酸化 其主要原因 :一是培养料堆放时间过长或含水量大 ;二是 p H值太小。…  相似文献   

14.
室内草菇栽培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佩玉  陈上海 《食用菌》1991,13(1):32-33
福建省草菇栽培在1980年以前以野外建草堆栽培为主.由于野外受自然条件变化的影响较大,常常造成减产,甚至绝收.近年,大部份菇农,尤其是龙海、漳州、泉州等闽南一带以及宁德地区部份县,模仿香港栽培法,从室外移进室内,利用夏季空闲的蘑菇房增加光照栽培草菇,培养料进行巴斯德灭菌,从而提高了草菇产量.由于煤供应紧缺,室内栽培草菇成本增高,菇农迫切要求试验出一种能不用巴斯德灭菌的低成本高效益的栽培法.为此,我们从栽培工艺各个环节进行了研究,探索了一套以加有益微生物提高堆料发酵温度等栽培工艺,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稻草床栽草菇培养料优质发酵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易发酵、一次发酵和二次发酵稻草培养料床栽草菇的试验结果表明,二次发酵法栽培的草菇生物学效率达16.3%,显著高于一次发酵及简易发酵,且能较好地控制病虫害的发生,提高了草菇的产量和质量。  相似文献   

16.
草菇栽培我国南方大都以稻草作为栽培原料,产量低而不稳。为了提高草菇产量和充分利用我省农付产品下脚料资源,我们进行了棉籽壳、麦杆、花生壳、稻草等不同原料栽培草菇试验。结果表明,在所用的栽培料中,以棉籽壳栽培草菇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7.
竹林下仿野生栽培鸡腿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利用韶关丰富的竹林资源以及草菇菌糠资源,笔者以草菇菌糠为主要培养料,通过熟料袋栽、发酵料袋栽及熟料框栽3种方式进行竹林下仿野生栽培鸡腿菇试验。比较3种栽培方式鸡腿菇的菌丝长势、子实体形成时间、生物转化率,得出加入磷肥以熟料袋栽栽培的方式最优,其菌丝雪白,浓密粗壮,生产周期短,生物转化率高。  相似文献   

18.
为探明用金针菇菌渣和甜菊渣配制栽培料栽培草菇的效果,试验设置多种栽培料配方,研究各配方处理对草菇生长发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甜菊渣含量超过60%的栽培料配方,草菇平均单菇重量小于其他配方。金针菇菌渣含量超过50%、甜菊渣含量低于60%处理的草菇产量明显高于其他配方,说明适当添加甜菊渣可以获得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19.
草菇属高温型真菌,菌丝生长在32~36℃最适宜,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以28~35℃为宜,培养料温度低于24℃时菌丝体及子实体生长都受到影响。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南方的高温季节才能栽培,影响其发展。此外,草菇多采用发酵料栽培方式进行生产,在高温季节容易受杂菌感染,栽培很难  相似文献   

20.
中国草菇在赞比亚首次试种,从5个草菇品种中筛选出适宜当地栽培的品种及相应的发酵料栽培技术,并对赞比亚引种草菇所带来的经济效益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赞比亚引种试种草菇是可行的。干冷季节生物转化率低,在没有外界加热的情况不宜栽培,或需筛选耐低温菌株。V15适宜在干热和湿热季节栽培,转化率分别为33.4%和29.9%。V971适宜在干热季栽培,转化率为29.9%。5个品种中V15最适宜在赞比亚栽培。经过初步的经济效益分析发现,除干冷季节亏损977.37元外,干热和湿热季节分别盈利3 074.79元和2 291.22元,在赞比亚栽培草菇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