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微胶囊技术与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微胶囊技术的奠基人B.K.Green于1953年发明了微胶囊化的方法。1954年美国NCR(National Cash Reqist)公司最早将微胶囊技术成功地应用于无碳复写纸的生产,可以说微胶囊技术是从研制无碳复写纸发展起来的。在随后的二十多年时间内,英国、西欧、日本等国花费了很大的投资,在一些理论问题上取得了重大突破,又发展了许多微胶囊化方法,从而  相似文献   

2.
微胶囊技术是指把分散的固体物质、液滴或气体完全包封在一层致密膜中形成微胶囊的方法。所得到的微小粒子称为微胶囊。将微胶囊技术应用在饲料工业可以解决现存的许多问题。并就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饲料业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1微胶囊化工艺概述 微胶囊技术是使用成膜材料(壁材)把固体或液体(芯材)包覆成微小颗粒的技术。通常制备的粒子大小可在2~1000μm,壁材厚度为0.2-10μm。近20年,微胶囊技术发展迅速,已广泛应用到医药、农业、饲料、食品加工、化妆品等各个行业。  相似文献   

4.
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丽英  张日俊 《饲料工业》2002,23(10):48-50
1微胶囊技术简介微胶囊技术是当今世界发展迅速、用途广泛而又比较成熟的一种技术。制备微胶囊的过程称为微胶囊化(microencapsulation),它是将固体、液体或气体包裹在一个微小的胶囊中。包封用的壁壳称为壁材;被包的囊芯称为芯材,芯材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复合的。囊壁厚度一般为0.1~200μm之间,微胶囊的粒子大小,因制备工艺及用途不同而不同,理论上可以制成0.01μm~1000μm的微胶囊。虽然对于微胶囊尺寸范围的分类还没有很统一的标准,但目前有人认为直径小于1μm的为毫微胶囊,而直径大于1000μm的为大…  相似文献   

5.
浅谈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胶囊技术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取得重大成果在20世纪50年代。1953年,Green B K用物理化学方法制备微胶囊并成功运用于无碳复写纸的制备。在随后的20多年里,微胶囊技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许多新的微胶囊制备方法。目前这一技术已在医药、食品、农药、涂料、化妆品、洗涤剂、纺织品、饲料等行业广泛应用。现就微胶囊技术及其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6.
对物质进行微胶囊化后,可以改善其相应的使用性能,也可提高其相应的使用效率,产生许多有利的影响。因此,微胶囊技术正被广泛的用于医药,农业,化工等行业,而在饲料工业中的应用相对落后,本文对微胶囊的发展,制备,特点及在饲料工业中应用,作一简要阐述,以期推动该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介绍了微胶囊技术以及饲料业中常用的芯、壁材和微胶囊化方法,并论述了微胶囊技术在饲料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通过微胶囊技术对益生菌进行保护,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延长益生菌制剂的保存期,并尽量减少其通过胃肠道时的损失。介绍了不同益生菌的微胶囊化制备方法及微胶囊技术在益生菌保护中的应用,探讨了微胶囊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微胶囊技术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在生物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得到了应用和发展。而维生素作为维持动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当前动物维生素缺乏症却时有发生。因而本文拟介绍微胶囊化技术,探讨维生素微胶囊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维生素微胶囊化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微胶囊技术在生物医药、化工、食品等行业得到了应用和发展。而维生素作为维持动物机体正常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的一类小分子有机化合物,当前动物维生素缺乏症时有发生。文章介绍微胶囊化技术,探讨维生素微胶囊技术的发展状况以及维生素微胶囊化的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