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长青保护区血雉分布的中心区域是兴隆岭地区,分布面积约4 000 hm^2。分布区的最高海拔3 000 m、最低海拔2 300 m。为了掌握血雉种群和人为干扰现状,提高保护管理水平。利用样带法、跟踪调查法,调查血雉的种群密度与巢穴利用情况。得出血雉平均密度0.2171只/hm^2,种群数量为868只。血雉不利用旧巢穴,当年选择巢址,产卵数最大为8枚,有弃巢现象,但是能适应一些自然因素的干扰。血雉种群分布区和密度稳定,处于稳定期。  相似文献   

2.
利用他人已有研究成果和保护区观测资料,对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内羚牛种群分布范围及其变化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区内羚牛种群的分布范围在逐渐扩大。自1998年以来,羚牛分布面积扩大了9.30km2,水平分布范围向东扩展了4.5km,最低分布海拔高度下降了200m,羚牛冬季栖息地数量增加了1块,冬季栖息地总面积增加了15.75km2。  相似文献   

3.
采用半结构访谈法、样线法和红外相机技术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灰孔雀雉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除曼稿子保护区外,勐养、勐仑、勐腊、尚勇4个子保护区均有灰孔雀雉分布,潜在分布面积约222 825hm~2。春季种群密度为0. 004 60只/hm~2,种群数量为1 009只,冬季种群密度为0. 003 76只/hm~2,种群数量为858只,全年平均种群密度0. 004 18只/hm~2,种群数量平均值为931只,按照±5%的误差率来估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灰孔雀雉种群数量理论值为884-978只。灰孔雀雉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热带雨林、热带季雨林3种生境有选择偏好,分布在海拔624-1 750m的区域。针对灰孔雀雉种群保护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陕西省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调查和研究,结果表明:本保护区共有真菌165种,隶属2门4纲10目35科79属,其中以担子菌门层菌纲真菌的种类数量最多,为144种,占保护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87.3%;共有优势科9个含47属111种,分别占保护区大型真菌总科数的26.5%、总属数的59.5%,总种数的67.3%;本区大型真菌主要集中分布在海拔2 300m以下的区域,共有159种,占保护区大型真菌总种数的96.4%,大型真菌的种类、种群密度以及数量随着海拔升高而递减。从大型真菌在不同植被类型内分布看,大型真菌以分布于阔叶林带的种类较多,达126种,占调查总种数的76.4%,其次为灌丛林和针叶林。  相似文献   

5.
三明格氏栲自然保护区野生观赏植物资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一、保护区自然条件格氏栲自然保护区位于福建省三明市西南10km,莘口镇楼源、背源村和永安市贡川乡境内,系武夷山脉向东延伸的支脉,属低山丘陵,海拔高250~500m,最高峰海拔604m。保护区总面积1125ha,主要由格氏栲和米槠组成,相距  相似文献   

6.
秦岭保护区群位于陕西秦岭山脉的中部地区,是秦岭山脉的精华所在。它包括太白山、佛坪、周至、牛背梁、长青五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朱鹦保护观测站。太白山、佛坪、周至、长责保护区已经连成一片,东部有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南部的朱鹤保护观测站,构成了秦岭自然保护区网络。东西长约150km,南北宽95km,总面积2055万hm2。主峰太白山海拔3767.2m,是我国大陆东经105°以东地区的最高名山,群内相对高差3000m。同时在太白山高山区保留着第四纪冰川活动遗迹,冰斗、角峰、槽谷、石海、石河等冰川地貌类型多样,被人们称作冰川地貌的天然博物…  相似文献   

7.
2012年4月~12月,采用全境踏查的方法对牛背梁保护区红豆杉资源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结果显示,保护区内红豆杉资源十分稀少,仅发现红豆杉12株(幼苗1株),散生。垂直分布范围为1230~1 480m,主要集中在大甘沟和西沟峡等地。针对红豆杉资源现状,提出了相应的保护管理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8.
2011年1~5月,采用访问调查与实地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在景东县对景东翅子树居群数量与分布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景东县境内共分布有景东翅子树2 432株,分为9个居群,面积共计70.8 hm2,分布区涉及5个乡镇;高度1~5 m的景东翅子树植株数量占总株数的61.22%;景东翅子树的平均分布密度为34株/hm2;景东翅子树的平均分布海拔为1 440~1 530 m;有60株景东翅子树分布在无量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其余全部分布在自然保护区外;景东翅子树划分为8级立木径级结构,生长期分4个阶段,为下降型居群,居群数量不断减少,应采取措施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9.
白冠长尾雉生态习性观察初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自冠长尾雉是我国特产珍贵禽鸟之一,属国家二类保护动物。据对豫南大别山区的商城、新县、罗山和信阳县69708公顷森林面积的调查,目前蓄存数量为3400~3800只,其中罗山董寨鸟类自然保护区为分布较集中的中心区。1989年,我们对保护区人工饲养和野外条件下的白冠长尾雉的生态习  相似文献   

10.
采用踪迹监测法和访问调查法,对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及其周边村寨进行调查,并收集近年来的野猪种群数量及分布资料。结果显示:调查的25个乡镇、39个村委会、131个村小组有野猪分布点333个;重点防控区域面积为81 691 hm~2,共分为25片,占保护区面积的33.7%;野猪主要分布点海拔为800~1 000 m,分布区域与各子保护区周边种植的农作物有关。通过调查摸清野猪的种群数量及分布现状,建立野猪非洲猪瘟主动预警防控区域,提出加强监测和联防联控等措施,为保护区管理及非洲猪瘟的防范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基于Maxent模型评价丹霞梧桐的潜在生境,为该种的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无人机获取丹霞梧桐黄叶期186个空间分布数据,结合6个环境变量,利用Maxent模型预测丹霞梧桐的潜在适生区,并分析主要环境变量对其分布的影响。【结果】Maxent模型评价效果达到优秀水平,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947和0.906;刀切法验证结果表明,高程、坡度和坡向是影响丹霞梧桐潜在分布的主要环境变量,其贡献率分别为51.2%、30.3%和7.8%;在3个主要环境变量的共同作用下,丹霞梧桐的潜在适生区主要分布在丹霞山高程150~530m、坡度20°~60°的阳坡;以自然断点法将丹霞梧桐的潜在适生区分为高适生区、中适生区、低适生区和非适生区4个等级,高、中适生区面积为30.27km^2,仅占丹霞山总面积的10.41%;低适生区面积为41.01km^2,非适生区面积为219.5km^2,共占丹霞山总面积的89.59%;野外实地调查数据验证结果表明,92.1%的丹霞梧桐实地分布点落入高、中适生区,Kappa系数为0.958,说明Maxent模型的预测精度较高。【结论】Maxent模型可较准确预测出丹霞梧桐在丹霞山的潜在适生区,并揭示影响其分布的3个主要环境变量,该模型对小尺度区域预测亦有较好效果。对丹霞梧桐保护提出2点建议:1)就地保护方面,要严格限制其高、中适生区的旅游设施建设,并建立长期的无人机遥感监测系统跟踪其种群动态变化;2)迁地保护方面,根据其适生条件,选择适合区域开展野外回归试验扩大其种群分布。本研究结果可验证低空无人机遥感在物种识别和种群调查中的优势和可行性,并揭示该方法在丹霞地貌这种特殊生境监测与评价中的潜力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在秦岭地区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环境保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与作用。本文在对影响牛背梁自然保护区生态环境的主要因素描述分析的基础上,对其保护管理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基于红外相机监测的汪清自然保护区东北豹种群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东北豹是分布最北、种群数量最小的豹亚种,濒危等级为“极危”。分析采用相机监测技术得到的汪清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数量和分布情况的长期动态,为这一濒危物种的保护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2013年秋-2017年秋,在汪清保护区内东北豹主要分布区以每3km×3km网格1对的密度布设相机。采用相对丰富度指数(relative abundance indices,RAI)计算东北豹相对丰富度,以99%核密度等值线定义东北豹分布区,在Extract Compare软件中进行个体识别。在CAPTURE软件中对有效监测期的数据进行闭合种群检验、适宜模型评估和种群数量估计。以8 km为半径,在相机布设处向周边外延绘制缓冲区作为有效监测面积,评估东北豹种群密度。【结果】在9个监测季,东北豹RAI指数波动在0.34~2.12之间。2013年秋季东北豹分布区为201km^2, 2017年秋季分布区为992 km 2。共识别东北豹个体9只,其中成年雌性和雄性各3只、幼崽2只、性别不明个体1只。在种群数量低的情况下,CAPTURE闭合种群检验效力并不强,检验结果总体偏低。Mh模型(假设拍摄率有个体差异)选择标准得分在2015春、2015秋、2016秋、2017春4个监测季最高,在其他5个监测季得分仅次于M 0(假设拍摄率一致)。卡方拟合优度检验显示,Mb(假设捕获前后拍摄率有差异)、Mt(假设不同时段拍摄率有差异)模型评估捕获率与M0模型无显著差异。研究期间东北豹种群密度波动在0.12~0.88只·(100 km 2)^-1 ,种群总捕获率整体较高,但2017年春季拍摄个体仅占种群评估数量的0.43。【结论】受地理因素和猎物丰富度变化影响,东北豹时空分布具有异质性。CAPTURE闭合种群检验对小样本检验效力不强。M h假设是进行东北豹种群数量评估的适宜模型,“拍摄羞怯反应”会导致种群密度评估结果偏高。  相似文献   

14.
秦岭植被景观多样性与物种梯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申国 《福建林业科技》2007,34(4):104-109,112
秦岭植被景观类型丰富,具有过渡性和复杂性特点,植被垂直分带明显,在分析秦岭植被景观空间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利用植被景观多样性指数,分析了秦岭山地植被景观的数量统计特征与海拔的变化关系;利用基于GIS的梯度分析方法,分析了秦岭的植被与海拔梯度的关系,得到秦岭不同植被景观类型的斑块数、分布范围、植被分布的高度均值和标准差,并以太白山为例,对太白山植物种进行了梯度分析。结果表明:秦岭各植被型的多样性指数Simpson指数D、Shannon-wiener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基本上呈相同的变化趋势,随着海拔的增加,呈波浪式的变化趋势,自然植被在海拔1 325 m、1 500 m和2 930 m时出现峰值。乔木的多样性指数在海拔1 500 m和2 930 m时达到最大值,在海拔1 200~1 470 m和1 600~2 650 m左右处,乔木的多样性指数值较小,但均匀度指数却较高;灌木的多样性指数在海拔1 325 m时达到最大值;草本的多样性指数呈波浪式上升的趋势,海拔2 400 m和3 500 m左右处有2个峰值。随着海拔高度的增加,太白山依次出现温带草丛→温带落叶灌丛→温带落叶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和热带山地针叶林→草甸→高寒草甸等植被类型,并随海拔的升高,依次出现相应的植物种。  相似文献   

15.
徐卫华  罗翀 《森林工程》2010,26(2):1-3,26
川金丝猴是我国特有的濒危物种,秦岭山系是其分布区之一。本文在生境模型MAXENT的支持下,利用物种痕迹点、自然环境及人类干扰空间数据,评价秦岭山系川金丝猴的生境适宜性。结果表明:川金丝猴偏好在远离人类活动干扰,海拔1300m以上,靠近河流的山地森林中活动。川金丝猴生境主要分布在秦岭的中西部地区,面积达8853.8km^2,占秦岭山系总面积的15.3%。现有保护区保护了31.6%的川金丝猴生境,为更有效保护秦岭川金丝猴及其生境,有必要新建或扩建保护区,使生境集中分布区得到有效保护,同时提高生境之间的连通性,促进金丝猴种群的交流与迁徙。  相似文献   

16.
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柏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植物种群生态学的研究方法,对浙江凤阳山自然保护区福建柏的种群结构和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其动态过程及机制。结果表明:在所设的样地中,福建柏种群大小级分布图的形状基本相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其分布格局主要以随机分布为主,也有一定比例的集群分布,但集群强度有差异,且幼苗和幼树的集群强度明显大于中树,树种呈扩散趋势。  相似文献   

17.
秦岭终南山公路特长隧道2#通风竖井位于牛背梁自然保护区实验区,仅距核心区300余m,在其施工期间,采用样线法对该区域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影响进行了持续3年的监测,结果显示:工程建设对鬣羚、斑羚、豹等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的分布活动影响较大,以施工区为核心,在该区域形成了一个约1.5 km2的分布"空白区",但在施工后期,"空白区"面积出现了缩小趋势;工程建设对自然植被及其生态功能和流域内水生生物的影响较小。针对工程施工对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的影响现状,提出了后续工作重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红角鸮在山西省内分布广泛,笔者于2008年至2010年在阳圪台林场对红角鸮的迁徙、种群数量、繁殖特性、栖息地和食物组成等进行了生态调查,结果表明,红角鸮在山西省的迁徙特点是每年最早迁入的日期差异为2 d~4 d,最晚迁离的日期差异为1 d~4 d,居留期为162 d~167 d,间隔期为198 d~204 d;红角鸮繁殖季前的种群数量为0.75只/km2,繁殖季后为1.08只/km2;鼠类、两爬类、昆虫类等为其主要食物。  相似文献   

19.
笔者对太行山中南部主要乔灌木树种的分布及适宜性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太行山中南部造林过程中不同海拔梯度阳坡、阴坡适宜的针叶树种、阔叶树种、灌木树种的生长适宜性呈现出:耐阴、耐寒、喜湿的树种分布在阴坡且垂直分布跨度大,多度值较高;耐旱、耐热、不耐涝的树种分布在阳坡且垂直分布跨度大,多度值较高的分布规律。并提出了1100 m,1 100 m~1 400 m,1 400 m~1 700 m,1 700 m 4个海拔梯度按阳坡、阴坡划分的8个立地类型适宜的乔灌木树种,为太行山中南部造林树种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