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A 组试验证明,氦氖激光(输出功率2.0mw,光斑直径0.25cm)照射家兔骨折部的上方皮肤,可加速骨折的癒合。家兔骨折经整复、固定后,激光照射10次(即骨折后的第12—13天)即可达到临床治癒。照射20次后(即骨折后的第28~30天)即可达到骨性癒合。B 组试验表明,氦氖激光照射骨折部上方皮肤可使血清钙的含量初期(第4—5天)略低,从照射第6天开始略升高,一直持续到停照后的第4天。血清钾的含量也降低,停照后的第4天才恢复到照前水平。血清钙和血清钾的上述变化很可能与加速骨折癒合及加速骨折局部炎症症状的迅速减轻有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不同季节牧草钙磷含量对放牧绵羊血清骨钙素、碱性磷酸酶、血清钙、无机磷、血清钙磷比和血清钙磷乘积的影响。结果表明:这些血清指标随季节变化明显,血清骨钙素夏季含量为(2.009±0.888)ng/mL,极显著的低于冬春季(3.974±1.281)ng/mL和秋季(3.279±1.365)ng/mL的含量(P<0.05)。从相关分析中看出,骨钙素与AKP、血钙、无机磷、血钙/磷和血钙磷乘积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047、0.546、0.035、0.394、0.489。与牧草钙、磷和钙磷比呈负相关,尤其与牧草钙的相关系数达-0.657(P<0.01)。利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得出的骨钙素与牧草钙、血清钙的多元回归方程为:骨钙素=1.813-2.358牧草钙+0.945血清钙(P<0.05)。认为血清骨钙素可以作为反映放牧绵羊钙磷盈缺状况的灵敏指标。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液相色谱、原子吸收等方法,对佝偻病犊牛和健康犊牛的血清进行了25-羟胆钙化醇、钙、无机磷及碱性磷酸酶的测定。佝偻病犊牛的血清,除碱性磷酸酶明显高于健康犊牛外,其余均明显低于健康犊牛;给予佝偻病犊牛维生素D_2后,碱性磷酸酶下降,25-羟胆钙化醇、钙及无机磷均上升。血清学检测可为佝偻病的诊断和监视其疗效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盛廷智  李鹏凤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5):6713-6713,6766
[目的]为兽医临床上疾病诊断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测定高原型牦牛血清钾、钠、钙、镁浓度,并采用钼锑抗比色法测定血清无机磷浓度,采用硝酸汞滴定法测定血清氯浓度。[结果]不同年龄高原型牦牛血清常量元素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除成年公牦牛的血清钙和磷含量高于母牦牛外,不同性别高原型牦牛其他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该研究可为高原型牦牛的补饲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无机磷水平日粮添加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及血清矿物质的影响。选取1日龄肉鸡1 500只,以磷酸氢钙为磷源作为对照组,其余4个磷酸氢钙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75%、50%、25%、0,并添加植酸酶,各组钙磷比值在1.2~1.4。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50%磷酸氢钙组日增重最高63.7 g/d,料重比最低为1.81。无磷酸氢钙组采食量111.4 g/d、日增重56.7 g/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钙、血清无机磷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以无磷酸氢钙组活性最高2 667.80 U/L。血清铜、锌含量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P〉0.05)。用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判断肉鸡钙、磷营养比用血清钙、血清磷更为敏感。添加植酸酶能提高肉鸡生长性能,但不能完全取代磷酸氢钙,以对照组磷酸氢钙水平的50%处理组(0~4周:Ca 0.76%,TP 0.54%;5~7周:Ca 0.70%,TP 0.53%)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在1—5周龄“AA”肉用仔鸡的玉米——豆饼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植酸钠或米糠,在不同钙水平下进行因子试验。试验期5周,期间进行了钙、植酸磷的代谢试验。结果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适当降低钙水平对肉用仔鸡增重、胫骨灰分及其中无机磷含量均无不良影响,但却显著提高了血清无机磷含量和钙、植酸磷的表观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35日龄240羽伊沙蛋鸡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含钙1.00%)和高钙组(含钙3.78%)。在饲喂高钙日粮的当日和第8,16,24,32天时,动态测定两组鸡血清中钙、钠、钾、无机磷、镁以及尿酸的变化。结果表明,饲喂高钙日粮的第15天鸡发生腹泻,与对照组相比,高钙组在饲喂高钙日粮的第24和第32天时尿酸显著升高;在饲喂高钙日粮的第8,16,24,32天血清中钙含量显著升高;在第16,24,32天血清无机磷含量显著降低;在饲喂高钙日粮的第16天和第24天时血清中钠含量显著升高;在第8,16,24,32天血清中钾含量显著降低;在饲喂高钙日粮整个试验过程中,血清中氯、镁含量差异不显著。说明高钙日粮引起青年蛋鸡腹泻,同时血清的电解质和尿酸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相似文献   

8.
试验结果证明,He-Ne激光照射绵羊的“交巢穴”及腓神经,从照射第二天开始到停照后第六天,血清中的脂肪酶活性明显增高。  相似文献   

9.
凉山半细毛羊血液生化指标与生产性能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凉山半细毛羊的血液生化指标大多在正常范围内 ,生产性能达到较高水平。血清中无机磷含量、钙磷乘积与剪毛量、净毛率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 ,而与羊毛的含脂率呈负相关 ( 0 0 1

0 0 5 )。因此可利用血清钾型、无机磷含量、钙磷乘积等生化指标作为凉山半细毛羊选育提高的辅助性状 ,在生产中适当参考应用。  相似文献   


10.
生长牦牛血清钙和磷变化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原子吸收法和色谱法,对3组(G1:5~15月龄;G2:17~27月龄;G3:29~39月龄)生长牦牛血清中钙和磷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了跟踪分析。结果表明:生长牦牛血清钙浓度为(10 235±0 809)mg/dL,与普通牛相当;但血清磷为(5 567±1 361)mg/dL,明显低于普通牛,导致血清钙与磷之比值较高,表明牦牛缺磷问题突出。各年龄段生长牦牛血清钙浓度顺序依次为G1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用激光照射猪眼内角巩膜的方法,使饲料在消化道的化学性消化过程中,找出激光照射对淀粉酶活性的变化规律,其结果表明:氦氖激光照射猪的内眼角,可使血清淀粉酶活性从照射第3天开始提高,直至停照后第13天,连续23天。这为激光治疗消化障碍疾病寻找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将不同浓度自毒物质香草醛添加到3种土壤(暗棕壤、白浆土、草甸黑土)中,探讨其对土壤有效磷含量及无机磷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不同浓度香草醛后,3种土壤有效磷含量均降低,降低幅度表现为暗棕壤白浆土草甸黑土。添加不同浓度香草醛后,3种土壤无机磷总量均增加;但无机磷各组分含量变化不尽相同,Ca2-P含量及其占无机磷总量比例均降低,O-P、Ca10-P含量及其占无机磷总量比例(白浆土O-P除外)均增加,Ca8-P、Al-P、Fe-P含量及其占无机磷总量比例变化不同。总体上,暗棕壤Ca8-P含量及其占无机磷总量比例增加,其他土壤降低;暗棕壤和白浆土Al-P含量及其占无机磷总量比例降低,草甸黑土增加;暗棕壤Fe-P含量及其占无机磷总量比例降低,白浆土、草甸黑土Fe-P含量增加,但其占无机磷总量比例在0.001mol/L处理分别出现降低、增加,与其他浓度处理变化趋势相反。综上,外源香草醛施入土壤后,短期内降低了土壤有效磷含量并影响土壤无机磷组分分布。  相似文献   

13.
王伟  韩燕 《饲料博览》1999,11(9):21-21
钙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必需元素之一。血液中的钙绝大部分存于血清中,由游离钙和结合钙组成血清总钙,长期以来临床测定血液中的总钙以表示动物体钙代谢情况,但从动态吸收和利用来说,最重要的是其中的游离钙部分。健康动物血清游离钙水平保持动态平衡,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当动物发生钙磷代谢紊乱性疾病时,血清游离钙的浓度都会发生改变,因此,测定血清游离钙对监测钙、磷营养代谢紊乱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介绍采用离子选择电极测定血清中钙离子,为研究钙的生理活性及诊断钙代谢疾病(如低血钙症房血钙症滑质疏松等)和监测动物钙营养状…  相似文献   

14.
试验证明He-Ne激光照射马的脾区皮肤,照射后B淋巴细胞花结率增高;停照后T淋巴细胞活性玫瑰花结率也增高。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无机磷水平日粮中添加植酸酶对肉鸡生长性能、蛋白质及矿物质元素利用率的影响.选取1日龄肉鸡1 500只,随机均分为5组,对照组以磷酸氢钙为磷源,其余为试验组,其磷酸氢钙水平分别为对照组的75%、50%、25%和0%,并添加植酸酶,各组钙磷比值在1.2~1.4之间.结果表明:无磷酸氢钙组日均采食量、日增重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50%磷酸氢钙组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各处理组的净蛋白利用率均高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矿物质元素利用率随无机磷含量减少呈升高趋势.随无机磷水平降低,各试验组排泄物中磷含量分别比对照组依次降低了11.0%、17.9%、23.9%、28.4%.综合生长性能及养分利用率以50%磷酸氢钙添加植酸酶组(0~4周:钙0.76%,总磷0.54%;5~7周:钙0.70%,总磷0.53%)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低分子量有机酸对黑土无机磷动态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研究了低分子量有机酸对黑土无机磷在大豆整个生育时期内动态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低分子量有机酸促进了土壤无机磷的释放,增加了大豆对磷的吸收,作用大小为混合酸>草酸>柠檬酸>苹果酸,表明该土壤无机磷的释放决定着大豆的磷素供应.土壤无机磷组分随着大豆生育时期的推进而发生不同的变化,Ca2-P的含量先增加后降低而后又增加,Ca8-P先增加而后逐渐降低,而Ca10-P则是先降低而后逐渐增加,Fe-P含量表现为先降低后增加而后又降低,Al-P和O-P含量均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不同低分子量有机酸处理相比,Ca2-P和Ca8-P表现为柠檬酸>草酸>混合酸、苹果酸>对照>空白;而Ca10-P、Fe-P、Al-P和O-P则表现为空白>对照>苹果酸>混合酸>草酸>柠檬酸,表明柠檬酸和草酸对黑土中的难溶态磷组分有较强的活化能力,而苹果酸和混合酸相对较弱.同时种大豆与不种大豆相比,Ca2-P和Ca8-P含量增加;而Ca10-P、Fe-P、Al-P和O-P含量则降低,表明大豆根系分泌的有机酸活化了土壤中的无机磷,促进了磷由难溶态向可溶态转化,增加了土壤无机磷的有效性.随着大豆生育时期的推进,黑土中速效磷含量基本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下降顺序为:苹果酸>柠檬酸>混合酸>草酸>对照.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放疗后腮腺损伤过程中凋亡相关分子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bcl-2相关x蛋白(Bax)和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cl-2)、P53在腮腺的时空表达,探讨肿节风在放射引起的腮腺损伤中的防护作用.方法 将猪龄2~3个月的60头小型猪随机分成空白对照组(20只小型猪)、单纯照射组(20只小型猪)和肿节风加照射组(20只小型猪)3组,空白对照组(空白组)给予0Gy照射,单纯照射组(单照组)及肿节风加照射组(药照组)在全麻状态下给予总量为30 Gy60CO γ射线双侧腮腺照射,30 Gy/(5f·5w)建立放射损伤模型.且药照组于照射前1周开始给予肿节风颗粒,直至腮腺组织取出,空白组与单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每组根据不同处死时间再分为a、b、c、d四个亚组,分别于照射结束后1、10、40、90天处死后取腮腺组织.采用RT-PCR法检测各组腮腺细胞中Bcl-2、Bax、P53和Caspase-3 mRNA表达情况.结果 在同一时点(同一平行组),bcl-2 mRNA表达量为空白组>药照组>单照组;bax、P53、Caspase-3 mRNA表达量均为单照组>药照组>空白组;bcl-2 mRNA表达量在照射结束后10天最低、90天最高;bax蛋白在10天最高、90天最低;药照组中,bcl-2 mRNA表达量逐渐递增;Bax mRNA表达量逐渐递减(P<0.05).单照组中P53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均呈逐渐增高趋势,药照组中,P53及Caspase-3 mRNA的表达量也呈现逐步升高趋势,但各时间段表达量均低于单照组(P<0.05).结论 肿节风抑制腮腺细胞放疗后细胞凋亡的作用,可能是通过抑制Bax、P53和Caspase-3 mRNA的表达,同时上调bcl-2 mRNA的表达来实现.  相似文献   

18.
试验将健康Wistar大鼠60只[体重:(250±20) 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20只.Ⅰ组:空白对照组,对试验大鼠仅进行假手术处理,从手术第二天开始灌服蒸馏水[4 ml/(d·只)];Ⅱ组:给药试验组,对大鼠造成实验性骨折,从手术第二天开始灌服接骨中药浓缩液[4 ml/(d·只)];Ⅲ组:骨折模型(阳性对照)组,对大鼠造成实验性骨折,从手术第二天开始灌服蒸馏水[4 ml/(d·只)].各组试验大鼠分别于手术后7 d、14 d和21 d心脏采血,测定血清中碱性磷酸酶(ALP)活性、血清钙浓度和血清无机磷浓度,结果表明:骨折发生后,与空白对照组相比,Ⅱ组和Ⅲ组大鼠血液中ALP活性增高,且差异显著(P<0.05),其中在骨折后14 d血液中ALP活性最高;各试验组中,Ⅱ组血液中ALP活性高于Ⅲ组,两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骨折后7 d血钙升高,对应血磷降低,且各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骨折后14 d血钙降低,而对应血磷升高,且各组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表明,中药组方可通过增强大鼠机体内成骨活动,提高血清ALP活性和促进钙磷沉积,进而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9.
选用48头长白×荣昌杂交仔猪进行2个2×2因子的代谢试验,试验期2周,每个试验均设2个有效磷水平(0.36%和0.26%)、2个植酸酶添加水平(0、750 FTU/kg),共4个处理组,每个处理组设6个重复。试验一为高能水平(DE:14.3 MJ/kg),仔猪起始体重9.2 kg;试验二为低能水平(DE:12.8 MJ/kg),仔猪起始体重16.9 kg。结果表明,在试验一饲粮添加植酸酶,仔猪钙消化率(CD)、钙沉积率(CR)、磷消化率(PD)和磷沉积率(PR)分别提高3.0%、6.0%、12.2%(P<0.05)和11.9%(P<0.05);降低饲粮有效磷水平后,PD和PR分别降低7.3%,7.0%,CD、CR分别增加3.5%、3.2%、(P>0.05)。在试验二饲粮添加植酸酶,仔猪钙消化率(CD)、钙沉积率(CR)、磷消化率(PD)和磷沉积率(PR)分别提高4.3%、4.9%、19.6%(P<0.01)、21.3%(P<0.01);降低饲粮有效磷水平后,PD和PR分别降低7.7%、6.9%,CD、CR分别增加11.1%、11.6%(P>0.05)。两个试验均表明,饲粮添加植酸酶后血清磷浓度趋于升高,血清钙、血清碱性磷酸酶活性(试验一)趋于降低。由此表明,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添加750 FTU/kg植酸酶相当于添加1 g以上无机磷,提高钙、磷利用率;降低饲粮有效磷水平则降低钙、磷利用率。  相似文献   

20.
合作猪血清中钙、磷、钠、氯、钾含量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常规方法对 40 头合作猪(公母各半)1~4 月龄的血清钙、磷、钠、氯、钾的含量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月龄的血清无机盐除血清钙、猪血清钾含量月龄间差异不显著(P>0.05)外,其它几种无机盐含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血清钠含量在 2月龄时最高,以后呈下降趋势。而血清氯和磷的含量均在 3 月龄时最高,4 月龄显著下降。结果还表明,血清同一无机盐含量在相同月龄不同性别间无显著差异(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