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鸡盲肠肝炎也称鸡黑头病,是由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主要损伤鸡盲肠和肝脏,引起鸡盲肠肥厚、阻塞和坏死,引起肝脏火山口状坏死。鸡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以气囊炎、肉芽肿、输卵管炎、脐炎、滑膜炎、眼炎、腹膜炎和败血症等表现形式的鸡病。草鸡盲肠肝炎和大肠杆菌病,是林下放养草鸡最常见的鸡病,这两种病经常混合感染,造成较高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2.
美姑岩鹰鸡主产于美姑县黄茅埂山脉的高二半山一带,主要集中分布于连渣洛河流域沿岩山区。其骨骼健壮,身高体大,俗称大骨鸡或高脚鸡;肉用性能好,肉质鲜嫩,繁殖性高,善于在山地林间放牧食,农户饲养岩鹰鸡敞放为主。多数农户的鸡舍采用垫料式饲养,基本上一个月除粪一次,一年也未消毒,这就给鸡寄生虫病带来安全隐患,造成我县饲养岩鹰鸡的农户的鸡容易感染寄生虫疫病。笔者经过多年的对岩鹰鸡寄生虫病的治疗,总结了一套治疗方法,供广大养殖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鸡盲肠肝炎又称鸡组织滴虫病或鸡黑头病,是鸡一种急性原虫性寄生虫病,雏鸡和青年鸡感染此病比较多,如不及时治疗,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很高,且鸡病愈后数周内生长发育缓慢,给养鸡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现笔者将一例典型鸡盲肠肝炎病例的诊疗过程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  相似文献   

4.
无IBDV母源抗体的健康滨白1日龄公雏接种IBDV,同时设健康对照鸡。接种鸡及对照鸡均分成两组。接种鸡中的一组在14日龄时经点眼,滴鼻免疫接种LaSota苗,对照鸡的一组也同样免疫,称为感染一次免疫鸡和对照一次免疫鸡;感染鸡的另一组在首次免疫(14日龄)后2周(28日龄)进行ND二次免疫,对照鸡的另一组也进行同样处理,称为感染二次免疫鸡和对照二次免疫鸡。在免疫后不同时期检测各组鸡氏囊,胸腺,脾脏,  相似文献   

5.
鸡组织滴虫病是火鸡和鸡的一种原虫病。由于病鸡死亡时鸡冠变成蓝黑色及病鸡出现盲肠和肝脏表面有溃疡灶等特征,故又称“黑头病”或“盲肠肝炎”。2004年夏季,辽阳地区发生一例鸡组织滴虫病,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鸡球虫病不仅影响鸡健康状况、生长发育以及死亡率,而且也影响着鸡规模化养殖的健康持续发展。目前养殖场主要通过抗生素药物治疗球虫病,导致该病耐药治疗效果差,且容易出现药物残留风险,影响鸡肉品质。目前鸡可以接种鸡球虫活疫苗,激发鸡免疫器官产生抗体,减少疾病的危害。为了研究鸡球虫活疫苗的安全性,采用一次单剂量接种、单剂量重复接种和一次超剂量接种的试验,通过免疫后的临床症状、解剖后病变情况、组织切片镜检等方法,来验证鸡球虫活疫苗的安全性。本文主要概述了鸡球虫病的生物学特性、流行规律、鸡临床特征以及鸡球虫病活疫苗安全性试验的方法。简述目前鸡球虫活疫苗安全性实验得出的结果进展。  相似文献   

7.
“三看一听”诊断鸡病方法好采用「三看一听」诊断鸡病方法,可以准确地判断和预测鸡病的发生,以便及早地采取有效措施加以防治。一、看鸡群精神的好坏。每天早晨放鸡时,健康鸡总是抢着向外跑;弱鸡常常落在后边;病鸡则表现精神不振,冠子发紫,翅展下垂,不愿离舍或仍...  相似文献   

8.
吴凡 《兽医导刊》2009,(9):50-50,54
鸡白痢和鸡球虫病都是鸡的一种常见疾病,临床上以单纯患鸡白痢病居多。但近几年来,在我省一些个体养鸡场先后出现了鸡白痢与球虫病混合感染病症,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  相似文献   

9.
石歧鸡及其品系分布颇广,各地引种改良选育也有多年,做了不少工作。有的选育成高产鸡,有的育成优质鸡,有的育成既高产又优质等。因各地方人们生活习惯不同,对鸡的肉质、肉味要求也各异。何谓优质鸡?其饲养方法又如何?笔者在石歧鸡主产区工作多年,对产区的优质鸡饲养要点略知一二,有所体会,现介绍如F,供优质石歧鸡的生产者和消费者参考,亦可算是为克服目前上市鸡虽多、但肉质不佳的缺陷出谋献策。一、优质鸡饲养要点(一)种苗要求饲养优质鸡首先要采用优质鸡种,不是任何鸡苗都可饲养出优质鸡。笔者建议可采用原种石歧鸡,或改…  相似文献   

10.
鸡白痢指由鸡白痢沙门氏菌引起的各种年龄鸡只均可发生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主要危害鸡和火鸡。雏鸡通常表现为急性全身性感染,病雏鸡以精神倦怠、白痢为特征,成鸡以局部或慢性感染、隐性感染为主。该病是一种常见传染病,也是一种分布较广、危害较大的疾病。特别是种鸡场,一旦感染到鸡白痢,再加上控制和净化工作不力,其种鸡孵化出的雏鸡死亡率升高,严重者高达30%~40%,甚至50%。  相似文献   

11.
李艳彩  刘志勇 《中国家禽》2005,27(15):24-24
鸡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鸡的一种细菌性传染病,鸡支原体病又称鸡慢性呼吸道病,是由败血性支原体引起的鸡的一种主要以呼吸道症状为主的传染病。这两种病极易混合感染,加重鸡的病情,给临床治疗带来一定的困难。笔者汇总唐山市兽医站化验室2001-2004年6月的鸡病病历,鸡大肠杆菌病和支原体病混合感染占9.5%左右,特别是2004年上半年以来,几乎占30%。现将其诊断及治疗方法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2.
鸡蛔虫病及其防治鸡蛔虫是鸡线虫中最大的一种,寄生在鸡的小肠内,主要危害雏鸡,一年以上的鸡常为带虫鸡,平养的鸡感染此病的机会就更多雏鸡感染蛔虫病后,生长不良,自精神不振、食欲减退、贫血体质衰弱、羽毛松乱两翅下垂等症状。由于幼虫钻入肠粘膜.破坏了肠道的完...  相似文献   

13.
为建立一种能快速、准确、简便区分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的方法,研究通过对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pegB序列进行分析,发现存在3个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基于此建立了一种特异性PCR方法用于鉴别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结果显示,该方法特异性强、耗时短,检测限为10.14 pg/反应。临床样品检测表明,该方法不仅具有良好的特异性,且操作比传统方法更为简便。该方法的建立为准确区分鸡白痢沙门氏菌和鸡伤寒沙门氏菌提供了实用技术,将在分子检测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山东饲料》2008,(5):38
京菜中有一道名菜,其菜名很有趣,叫“叫化鸡”,同时也叫“富贵鸡”。用截然不同的贫富两极词汇来命名这道菜,是因为当年那位清朝乾隆皇帝微服出访江南时,困饿交加之下吃了化子头送给他的“叫化鸡”,觉得这鸡异常好吃,便金口一开使“叫化鸡”成了“富贵鸡”。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调查武威市果园放养肉杂鸡的生产现状,认真分析计算了果园养鸡的经济效益,一个6.67hm^2的果园,可将果园分成三个区域,分三批饲养,每个区域每批可饲养600只肉杂鸡,采取一月上一批鸡,一年可饲养6批,年出栏肉杂鸡3600只,每年养鸡纯收入可达10万元以上。为今后研究生态放养肉杂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于广大养鸡户来说,养鸡是为了赚钱。及时而且准确地淘汰低产鸡和停产鸡,就能节约生产成本,减少饲料的浪费。据统计者表明,饲养一只停产鸡的成本需要三只高产鸡的利润来维持。针对这一问题。笔者曾经走访了一些养鸡户,发现很多养鸡户朋友并没有认识到这一现象。他们从来不把那些低产鸡和停产鸡挑出来淘汰掉,而是一次性淘汰,这样就造成了生产成本的增加,对  相似文献   

17.
鸡的营养代谢过程受内在和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外界环境顺素中除饲料因素外,温度是影响鸡生产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据测定,成鸡最理想的环境温度是20~25℃,在此温度范围内,鸡生长最快.饲料利用率也最高。过高的环境温度将会对鸡产生不利的影响.当温度达到32℃以上时.就会引起鸡生理及精神上的系列不良反应,此时,鸡就陷入一种热应激状态,时间一长,轻则影响生长和产量.严重时迅速导致中毒死亡。  相似文献   

18.
笔者曾见过啄癖非常严重的鸡群,大部分鸡身上血迹斑斑,有的鸡肠子都脱出体外。在禽主的漠视下,从开始一部分鸡的互啄演变成了绝大多数鸡的恶斗,伤亡惨重。经过治疗后,虽然有所好转.但已经造成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本文就鸡啄癖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做一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9.
洪学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23):39-39
一 放鸡时勤观察 开放式带运动场的鸡舍,每天早晨放鸡外出运动时,健康鸡总是争先恐后向外飞跑,病弱鸡常常落在后边,病鸡不愿离舍或留在栖架上。通过观察可及时发现病鸡并及时治疗和隔离,以免疫情传播,造成损失。  相似文献   

20.
宋双娃 《兽医导刊》2016,(2):164-164
鸡支原体病也叫做鸡霉形体病,是一种与感染败血性支原体接触而出现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在我国的养鸡场中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疾病。当前,我国的养鸡场养殖鸡的密度逐渐增大,出现这种鸡支原体病的机率也逐渐提高。患病的鸡主要表现为咳嗽、流鼻涕、气管啰音等现象,鸡的关节肿大、走路跛行。这种疾病的感染周期比较长,复发的机率高,会导致鸡蛋的产量下降,造成经济损失。本文就对鸡支原体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进行分析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