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优质生态稻栽培管理技术是在无公害、无污染的优良生态环境下,生产无污染、高品质的优质稻谷.承德稻区地处我国北方,属北方半湿润单季稻作区.2000年我市被全国农技推广服务中心列为全国生态稻示范基地.经过几年的技术研究和不断探索,一项适合北方冷凉稻区应用的优质生态稻栽培管理技术研究成功.2001年我市该项技术示范面积1200hm2,平均产量6463.5kg/hm2,比常规种植增加投入1506元/hm2(主要是用工上),但由于售价较高(2.52元/kg),农户纯增收1576.5元/hm2,加工企业获利1.52元/kg.  相似文献   

2.
寒优7号是吉林省东辽县北方种植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集优质、超高产、抗寒、抗病、早熟于一体的新型长粒精品水稻新品种。该稻育成有效的协调了优质不高产、高产不优质和高产不早熟、早熟不高产之间的矛盾。倍受北方早熟区和高寒区稻农的青睐,同时也受到了农业专家的关注。2003年被中国农科院水稻所作为北方珍稀粳稻种资搜保存应用;2004年获中国吉林农业博览会金  相似文献   

3.
《天津农业科学》2015,(7):118-121
为中早粳晚熟稻区改良杂交粳稻稻米品质,提高粳稻单位面积产量,采用杂种优势利用方法,在育成优良BT型三系不育系金粳13A和恢复系津恢2号的基础上,组配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粳稻品种金粳优132,经国家北方稻区中早粳晚熟组2008—2009年区域试验,金粳优132号平均单产9.81 t·hm-2,比对照金珠1号增产12.94%;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97t·hm-2,比对照增产13.7%。2010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准予在辽宁省南部、北京市、天津市稻区种植。金粳优132是我国北方稻区首个米质达国标优质稻谷1级标准的国审杂交粳稻品种。  相似文献   

4.
育秧移栽在我国已有1800多年的历史。北方稻区近年来育秧移栽面积逐年扩大,过去以直播栽培为主的黑龙江、内蒙古、宁夏、吉林(西部)、等省(自治区),现在也以育秧栽培为主要栽培方法。近年,育秧移栽的新技术---旱育稀植,已成为北方稻区水稻优质高产栽培的主体技术。  相似文献   

5.
在"八五"国家水稻育种攻关研究项目取得的研究成果基础上,结合花培技术,育成了北方早粳新品种龙粳10号。该品种是集早熟、优质于一身的优异种质。已被北方稻区的黑龙江、内蒙、吉林等省(区)在生产上直接利用或作为育种亲本间接利用。  相似文献   

6.
北方一季粳稻区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是适应于北方一季粳稻区实现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根据承德稻区实际,不断提高完善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苗床管理、本田管理等各个重要技术环节介绍该项技术,特别突出优质高产品种应用、秧田控水育秧、本田大行距、大穴距插秧等特点.  相似文献   

7.
优质高产水稻栽培技术是适应于北方一季粳稻区实现优质高产的一项重要技术。根据承德稻区实际,不断提高完善水稻优质高产栽培技术。从品种选择、苗床管理、本田管理等各个重要技术环节介绍该项技术,特别突出优质高产品种应用、秧田控水育秧,及本田大行距、大穴距插秧等特点。  相似文献   

8.
寒优7号是吉林北方种业集团公司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早熟、抗寒于一体的新型长粒水稻新品。该稻的育成有效的协调了优质不抗病、高产不早熟之间的矛盾。深受北方早熟区稻农的青睐,同时也受到了专家的关注。育成当年被中国农科院作为珍稀品资搜集应用保存。2005-2008年连续四年提纯复壮重新获得了原种级别的优秀种源,种植效益显著提高。2007年被中国农技协推荐为北方高寒稻作区的优秀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9.
稻萍蟹立体种养利用水田既种水稻又放养河蟹和细绿萍,将种植业与养殖业巧妙地结合在同一生态环境中,充分利用种植养殖之间的共生关系,达到降低种植养殖成本(萍喂蟹、蟹肥田)、提高土地利用效益的目的.生产的蟹田大米为无污染的绿色食品,非常畅销.日前稻萍蟹立本种养方式已成为北方稻区的一种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在辽宁省盘锦市已发展到1万公顷,按每公倾增加收入7500元计算,仅此一项,盘锦市农民就增加收入7500万元.经过多年的实验总结,盘锦地区的稻萍蟹立体种养技术已日臻成熟.现将主要技术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寒优7号是吉林北方种业集团公司研究所采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集优质、高产、早熟、抗寒于一体的新型长粒水稻新品种。该稻的育成有效的解决了优质不抗病、高产不早熟之间的矛盾。深受北方早熟区稻农的青睐,同时也受到了专家的关注。育成当年被中国农科院做为珍稀品资搜集应用保存。2005~2008年连续四年提纯复壮重新获得了原种级别的优良种源。种植效益提高。2007年被中国农协推荐为北方高寒稻作区的优秀品种资源。  相似文献   

11.
新疆农业科学院著名水稻育种专家林志清研究员,几十年来一直埋首于粳型杂交水稻、常规水稻和水稻"膜下滴灌"旱作栽培的育种,以及水稻的优质、高产栽培研究工作,为新疆水稻育种、栽培研究和生产发展做出了较大的贡献. 林志清研究员主持和参加了十多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潜心倾力研究新疆粳型杂交水稻,先后承担了国家863计划项目中的"西北稻区杂交粳稻配套应用技术研究";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新疆粳型杂交水稻新品种选育";科技部支撑计划"杂交粳稻育种技术研究及新品种的选育";承担中国农科院作物研究所水稻转基因田间抗旱鉴定研究;连续26年承担国家北方稻区联合区域试验、"秋光组"在新疆米泉稻区的区试及生产试验;自治区科技厅的"水稻高产、优质、多抗新品种选育"及"特种稻米选育开发利用研究项目;自治区科技厅的"水稻优质、高产杂种优势利用"研究项目;水稻优质、高产杂交组合的选育.主持自治区科技攻关重大专项,优质、高产粳稻新品种选育;自治区科技厅抗旱节水项目的"水稻膜下滴灌"品种筛选;新疆农科院"水稻优质、高产杂种优势利用"一期研究项目;杂交稻的优质不育系、保持系、恢复系的选育;新疆农科院"水稻优质、高产杂种优势利用"二期研究项目;水稻优质、高产的杂交组合选育;新疆农科院"新疆‘野败型'杂交水稻优势利用研究"等多项课题.  相似文献   

12.
稻鸭共育技术是我国新农村建设中农村科技工作的重要内容。稻鸭共育是一项能帮助农民现实双赢的种植与养殖相结合的技术,稻鸭共育技术有利于减少稻谷害虫,种植优质稻米,鸭子在稻田中获得天然的生长环境,养殖健康无污染鸭子。本文推广稻鸭共育技术实现农民种养双赢进行简单的分析研究,提出几点合理的技术推广建议。  相似文献   

13.
水稻几种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与综合防治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稻瘟病,纹枯病,稻曲病,二化螟虫在北方稻区称之为"三病一虫"发生较为普遍,严重影响水稻生产的发展,本文对其发生特点,流行条件,危害症状,防治技术进行了探索,以求提高防治效果,促进水稻高产优质生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正>1.创建了亲本材料鉴定筛选方法和广适型粳稻品种选育技术,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广适型高产优质水稻新品种沈农9903。该品种适应区域广、产量潜力高、稳产性好、品质优,先后通过辽宁和吉林两省审定,成为辽宁稻区和吉林南部稻区的主栽品种,并开始在西北等稻区大面积试种示范。该品种的育成,实现了超高产与广适性的结合,是北方粳稻育种的又一次突破。2.应用复合生态选择、多年、多代、多点异地选择穿梭选育,通过逆境胁迫、大群体筛选来实现选育品种的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中早粳晚熟稻区粳稻产量,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优良BT型三系不育系金粳11A和恢复系津恢1号;在此基础上组配选育出高产、优质、多抗杂交粳稻新品种金粳优11A/津恢1号。经国家北方稻区中早粳晚熟组2010—2012年区域试验,金粳优11号平均单产9.71t/hm2,比对照津原85增产11.57%;2012年生产试验平均单产9.97t/hm2,比对照增产11.93%。201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在辽宁省南部、北京市和天津市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丰优早13号水稻是吉林省东辽县北方种植研究所的科研人员历时多年选育而成的高产早熟优质水稻新品种。该稻以其独有的“三合一”兼顾性倍受欢迎,以其超高产量倍受稻农和专家的青睐,以其最佳的早熟性赢得北方高寒区、早熟区种子市场,以其特有的高品质使得粮米商争相采购。农业专家林世成了解该品种后欣笔题词:继承育种成果,开创北方水稻育种新局面。该品种集超高产、高  相似文献   

17.
辽宁省是我国商品粳稻的重要生产基地。2010年,由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主持的"北方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沈农9816试验示范"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大项目支持。实施两年来,项目以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沈农9816为核心技术,在北方适宜稻区进行试验示范与配套技术集成。项目建立百亩试验点12个,千亩示范  相似文献   

18.
稻鸭共栖生态种养双增效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稻鸭共栖生产无公害大米是一项全国稻作区着力推广的新技术,它不仅可以鸭治虫、治草和利用稻田养鸭,还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等,实现增产增收。采用该技术,667平方米可增收150~200元。我县2003年13400余公顷水稻施行本项技术,共增收3600余万元。一、稻鸭共栖之水稻生产与管理技术1·选择适宜基地生产基地要集中连片,要求排灌便利,土壤和水源无污染并远离污染源2公里以上,周围生态良好,空气清新无污染,相对与外境具隔离条件,土层深厚且有机质含量高和病虫发生多年偏少等适宜条件。2·良种选择应因地制宜先用优质、高产、稳产、抗病虫、高光效…  相似文献   

19.
《新农村》2013,(2):56-56
辽宁省是我国商品粳稻的重要生产基地。2010年,由沈阳农业大学陈温福院士主持的“北方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沈农9816试验示范”获得国家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重大项目支持。实施两年来,项目以高产优质粳稻新品种沈农9816为核心技术,在北方适宜稻区进行试验示范与配套技术集成,建立了百亩试验点12个,千亩示范方6个,  相似文献   

20.
农粳306是公主岭市农联水稻研究所有限公司、吉林省育麟种业有限公司于2001年以吉粳89号为母本、吉特639为父本进行杂交,经过多年选育而成的水稻新品种,2011年通过内蒙古审定。该品种具有米质优、高产、稳产、抗轻霜、适应性强等特点,是我国北方稻区较为理想的后续优质米品种,适用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通辽市≥10℃活动积温2 900℃以上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