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23 毫秒
1.
依据田间试验,以西藏高寒牧区典型人工牧草(燕麦)为研究对象,对其耗水规律、灌溉制度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燕麦不同处理耗水量在283.7~380.24mm之间变化,各生育期耗水量与耗水模数总体变化呈现先升高拔节后降低抽穗再小幅回升的变化趋势。适宜作物-水模型为Stewart模型,水分敏感程度顺序为拔节~抽穗、分蘖~拔节、抽穗~刈割、出苗~分蘖。得到的理论灌溉制度灌水次数为1~4次,灌溉定额为516~1 551m3/hm2。应用ISAREG模型对非灌溉制度进行了优化,模型模拟精度较高,与充分灌溉相比,优化灌溉制度灌水量减少7.2%,减产率仅3.7%。该成果可初步用于西藏高寒牧区牧草灌溉制度制定和用水管理。  相似文献   

2.
小麦套葵花节水型优化灌溉制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2009年内蒙古河套灌区春小麦套种向日葵田间实测资料为基础,分别应用水量平衡原理与作物系数法得到套种作物生育各生育阶段实际腾发量;然后以作物-水模型为基本原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敏感指标进行求解,其变化规律为:分蘖-拔节>拔节-抽穗>抽穗-灌浆>苗期-分蘖,最后应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对作物灌溉制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作物生育期内适宜的灌水量为250mm.  相似文献   

3.
以2009年内蒙古河套灌区春小麦套种玉米田间实测资料为基础,分别应用水量平衡原理与作物系数法得到套种作物生育各生育阶段实际腾发量;然后以作物-水模型为基本原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对套种作物不同生育阶段水分敏感指标进行求解,其变化规律为:拔节-抽穗>分蘖-拔节>喇叭口-灌浆(玉米)>抽穗-灌浆(小麦)>苗期-分蘖,最后应用基于实数编码的遗传算法对小麦套玉米作物灌溉制度进行优化,结果表明,作物生育期内适宜的灌水量为450mm。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河套灌区小麦套种玉米高产、节水的灌溉制度,在田间试验的基础上分析了小麦套种玉米模式下的耗水规律,运用Jensen模型建立水分生产函数并对灌溉制度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抽穗、灌浆及玉米抽雄、灌浆期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期,适宜的水分条件是促进产量形成的重要因素;通过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求解得出敏感性指数分别为小麦分蘖-拔节期(0.305 0)、小麦拔节-抽穗期(0.335 6)、小麦抽穗-灌浆期(0.143 2)、玉米拔节-抽雄期(0.320 7)、玉米抽雄-灌浆期(0.310 2);以产量最大为目标函数得出小麦套种玉米最优灌溉制度为:小麦分蘖-拔节期95mm,拔节-抽穗期105~110mm,抽穗-灌浆期65~70mm,玉米拔节-抽雄期95~105mm,抽雄-灌浆期100~105mm,全生育期以460~485mm的灌溉供水量为宜。  相似文献   

5.
基于RS数据和GIS方法的冬小麦水分生产函数估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冬小麦遥感监测耗水与产量为数据支持,开展了多种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的对比研究,探求与研究区相适宜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及其参数,其中全生育期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分别选择直线模型、抛物线模型、D-K模型及指数模型;而分生育阶段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分别选择Jensen、Minhas、Blank、Stewart及Singh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冬小麦全生育水分生产函数模型推荐采用抛物线模型;而分生育阶段水分生产函数模型推荐采用Stewart模型;冬小麦对水分最敏感的阶段是抽穗期,其次为扬花-成熟期,而出苗-拔节期最小。为此,在北京市大兴区的冬小麦灌溉应优先满足抽穗灌浆期的需水,而在出苗-拔节期适度减少灌溉量,可达到节水增效目的。  相似文献   

6.
水分胁迫对寒区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采用人工桶栽控水方法,研究了不同时期不同程度水分胁迫对水稻生长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由于2007年试验区气候异常,分蘖时期和灌浆乳熟期达到下限的次数比往年多,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并未达到重度水分胁迫,从而导致分蘖时期水分胁迫对穗数、产量影响较大;而水稻比较敏感的拔节孕穗期和抽穗开花期由于生育期较往年短,没有达到水分胁迫所要求的下限,对水稻产量、株高、千粒重的影响并不是很大,在某些方面反而产生了有利的影响;灌浆乳熟期轻度水分胁迫,其产量和千粒重明显高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7.
黑土区水稻生长生理特性与产量对耗水过程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黑土区水稻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对耗水过程的响应规律,于2017年5月18日—9月20日在黑龙江省水稻灌溉试验站的蒸渗仪内进行了水稻耗水试验。采用U7(76)均匀试验设计,解析了各生育时期耗水量对水稻生长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水稻生育期内耗水强度总体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在抽穗开花期达到最大,为5.66 mm/d;耗水模系数在整个分蘖期达到最大,平均值为43.98%,抽穗开花期后趋于稳定。分蘖后期耗水量(ET3)对叶片干物质量影响最大;茎鞘和穗干物质量对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耗水量(ET4、ET5)的响应程度最为显著(P0.01);分蘖中、后期耗水量(ET2、ET3)对根干物质量分别存在最大正效应、负效应;除分蘖前期耗水量(ET1)外,分蘖中期至抽穗开花期耗水量对根系伤流量影响由大到小顺序为:ET2、ET3、ET4、ET5;分蘖中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耗水量对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影响为正效应(P0.05),分蘖前期耗水量对蒸腾速率的影响为负效应(P0.05);除分蘖前期耗水量外,分蘖中期至抽穗开花期耗水量对胞间CO2浓度和净光合速率影响由大到小顺序分别为:ET5、ET2、ET4、ET3和ET2、ET5、ET4、ET3。分蘖中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的水分敏感指数值分别为0.120、0.244、0.252,这3个时期耗水量对产量影响更为显著。该研究可为黑土区水稻节水灌溉制度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宽垄沟灌下冬小麦水分生产函数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宽垄沟灌下冬小麦不同生育期受旱程度对其产量、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及水分生产函数,进行大田小区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受旱时期越靠后,冬小麦的产量越低,播种—拔节期轻旱产量最高为6 805.12 kg/hm~2,灌浆—成熟期重旱产量最低为5 986.50 kg/hm~2;受旱时期越靠后,耗水量越低,播种—拔节期轻旱的耗水量最大为4 260.3 m~3/hm~2,抽穗—灌浆期重旱耗水量最小为3 418.6 m3/hm~2;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最大出现在拔节—抽穗期轻旱为1.86 kg/m~3,最小出现在播种—拔节期重旱为1.57 kg/m~3;冬小麦的总产量与总耗水量呈二次抛物线关系,相关系数为0.966 7,两者差异极具有统计学意义,冬小麦沟灌下适宜耗水量为356~424 mm;得出了河南郑州地区冬小麦的Jensen水分生产函数模型,水分敏感指数按抽穗—灌浆期,拔节—抽穗,灌浆—成熟,返青—拔节,播种—越冬和越冬—返青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9.
吉林省水稻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的适应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林省各水稻种植区现行的灌溉方式与水稻的需水规律并不完全符合,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水稻的产量。根据水稻的需水特性,对分蘖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和乳熟期分别做受旱处理,通过测坑试验获得了各处理方式下2011年和2012年的水稻蒸发蒸腾量和产量;选定5种常用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Jensen、Blank、Minhas、Stewart和Singh模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获得的数据和模型公式分别求取水分敏感指数。通过分析,选定Jensen模型为最适合该地区水稻生长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并据此建立了水分敏感指数与水稻插秧后天数之间的关系模型。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各阶段水分亏缺对水稻产量及其构成要素的影响,旨在探讨不同水分处理和亏缺强度下水稻适应环境的生理机制,同时对水分生产函数的发展进程做了浅析,将水分响应模型进行地区性验证以找到作物需水的关键期,使紧缺的水资源发挥最大的利用价值。但由于受土壤类型、气候条件、灌水控制标准的差异及水分胁迫程度不同,使研究结论不尽一致。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总结归纳,得出如下结论:认为在拔节孕穗和抽穗开花期两个关键阶段不宜水分胁迫,否则会导致产量及其构成要素显著降低,而分蘖和灌浆阶段为钝感期,此阶段适度缺水对产量影响较小。从产量要素分析,分蘖期干旱,有效穗数下降最为明显,而在灌浆期受胁迫时,粒重表现为急剧减少,呈显著相关趋势,抽穗开花和乳熟期灌水不足,影响最大的要素是结实率,而拔节孕穗期受旱程度与穗粒数降低幅度相一致。同时文章结尾对农业节水灌溉今后的发展方向提出见解,指出了水稻栽培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有待解决问题的研究深度和广度,为高效节水灌溉制度的制定和发展节水农业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旱涝急转对水稻产量的影响,以"Ⅱ优898"为试材,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水稻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和抽穗扬花期遭遇旱涝急转后的产量及性状规律和跨分蘖-拔节期旱涝急转与单一水分胁迫对作物产量影响的比较。结果表明:(1)单穴穗数主要受分蘖期旱涝急转影响,平均减少1.4穗;每穗粒数受到拔节期旱涝急转影响最大,平均降幅达34.2%;千粒重和成熟粒率主要受控于拔节孕穗和抽穗期的旱涝急转;3个生育期遭遇胁迫产量降幅均达到30%,减产顺序为拔节孕穗期分蘖期抽穗扬花期。(2)不同生育期遭遇旱涝急转时,产量及其性状主要受控因素和胁迫类型呈现更替变化规律。(3)旱涝急转条件下水稻产量及性状多高于某单一水分胁迫,验证了旱、涝补偿效应的存在。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先旱后涝胁迫下水稻的茎蘖和株高生长动态,采用测坑试验方法研究先旱后涝胁迫对水稻分蘖数和株高的影响,根据分蘖变化拟合分析了水稻茎蘖消长动力学模型,根据株高动态变化拟合了Logistic增长模型.试验结果表明:先旱后涝胁迫过程在分蘖期和拔节孕穗期均不同程度地抑制水稻分蘖;水稻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及抽穗开花期受涝可促进株高增长,在分蘖期、拔节孕穗期及抽穗开花期受旱则抑制株高增长;茎蘖消长动力学模型较好地拟合了茎蘖消长的过程,具有实践意义;Logistic模型拟合株高动态变化拟合度也较高,且适用合理.研究结果可为合理制定灌溉方案和提高水稻产量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对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对Jensen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适合研究区的作物水分环境生产函数,同时,建立了缺水敏感指数ε_i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4.
胡炜  陈霁巍 《灌溉排水》1993,12(4):20-24
本文在对作物水分生产函数分析的基础上,通过试验对Jensen模型进行了修正,提出了适合研究区的作物水分环境生产函数,同时,建立了缺水敏感指数εi预报模型。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寒地黑土区水稻植株干物质积累对耗水过程的响应规律,于2017年在黑龙江省水稻灌溉试验站的蒸渗仪内进行了水稻耗水试验。采用U7(76)均匀试验设计,深入解析了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对水稻干物质量及干物质积累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对水稻干物质积累的影响决定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抽穗开花期、拔节孕穗期与抽穗开花期的耦合效应、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与乳熟期的耦合效应、分蘖中期与抽穗开花期的耦合效应、分蘖中期与拔节孕穗期的耦合效应、分蘖中期。在水稻营养生长阶段,各阶段耗水量通过影响干物质积累进入快速增长的时间和最快增长速率,进而间接影响干物质积累量,分蘖中期耗水量每增加1 mm,将提前0.459 d进入干物质积累快速增长阶段;拔节孕穗期耗水量每增加1 mm,干物质积累的最快增长速率提高0.011 3 g/d。进入生殖生长阶段,各阶段耗水量对干物质积累量的直接影响大于间接影响。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对水稻产量和干物质量的影响排序相同,由大到小依次为:抽穗开花期、拔节孕穗期、分蘖中期、乳熟期、分蘖前期、分蘖后期,拔节孕穗期、抽穗开花期耗水量与水稻经济系数呈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可为寒地黑土区水稻合理制定灌溉制度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究寒地黑土区水稻耗水特性及其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17年在黑龙江省水稻灌溉试验站的蒸渗仪内进行了水稻耗水试验。采用U_7(7~6)均匀试验设计,分析了各生育期水稻生育阶段、昼夜间及逐时耗水量的变化特征,明确了各生育阶段耗水量对产量及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孕穗期各处理耗水量及耗水模系数均值最高,分别为77. 25 mm、23. 09%;水稻各处理昼间、夜间耗水量总体呈现"低-高-低"的变化趋势,抽穗开花期昼、夜间耗水量均值达到最大,为6. 32、0. 76 mm/d;分蘖前期、分蘖中期水稻昼间耗水特征呈倒"V"形曲线,耗水量高峰出现在12:00—13:00;分蘖后期至乳熟期呈"M"形曲线,耗水量高峰分别出现在11:00—12:00、13:00—14:00,乳熟期首个耗水量峰值相对提前,为10:00—11:00;阶段耗水量对水分利用效率(WUE)的直接作用和对R~2总贡献排列一致,由大到小依次为抽穗开花期耗水量(ET_5)、分蘖中期耗水量(ET_2)、拔节孕穗期耗水量(ET_4)、分蘖后期耗水量(ET_3)、乳熟期耗水量(ET_6)、分蘖前期耗水量(ET_1);分蘖后期、乳熟期耗水量对WUE存在直接负作用,阶段耗水量对WUE影响决定系数较大的变量由大到小依次为ET_5、ET_4×ET_5、ET_2×ET_5、ET_2、ET_4;抽穗开花期生物量水分利用效率(SWUE5)与水稻产量及WUE均呈显著正相关,分蘖前期至抽穗开花期耗水量对SWUE5的影响由大到小依次为ET_5、ET_4、ET_3、ET_1、ET_2。该研究结果可为深入研究黑土区水稻耗水特性、水分利用规律及水稻节水高效生产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非充分灌溉制度对Jensen模型的敏感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非充分灌溉中作物各生育阶段最优耗水量及产量对Jensen模型的敏感性。基于灌溉制度优化模型,构建了非充分灌溉制度对Jensen模型的敏感度计算公式,并以北京永乐店试验站1998~1999年度冬小麦的水分生产函数为例,进行了非充分灌溉制度对Jensen模型的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1Jensen模型参数λi的波动对最优灌溉制度以及产量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小;2与返青—拔节、灌浆—成熟阶段相比,拔节—孕穗、孕穗—灌浆阶段的最优耗水量计算结果受参数λi波动的影响比较小;3与返青—拔节、灌浆—成熟阶段相比,拔节—孕穗、孕穗—灌浆阶段的Jensen模型参数λi波动对各阶段最优耗水量及产量的计算结果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8.
水稻旱作的需水规律与土壤水分调控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为了研究水稻旱作的水分调控指标和节水效果,采用单阶段旱试验方法,设置13个试验处理,每个处理重复3次,得到了旱作水稻的需水特性和规律,土壤水分、耗水量和产量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受旱对各阶段生长发育的影响,以及不同阶段、不同程度受旱对最终产量的影响等,并求得了旱作水稻各阶段受旱的水分敏感指(系)数和水分生产函数。结果表明:受旱对产量影响最大的阶段为拔节孕穗期,抽穗灌浆期次之,分蘖期适当的水分亏缺反而有利于旱作水稻的协作发育和产量提高。  相似文献   

19.
吉林西部人工草地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用以描述作物产量与水分因子之间的数学关系。确定合适的作物水分生产函数模型对建立与完善节水灌溉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选常用的Jensen、Minhas、Blank、Stewart及Singh模型,依据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县草原管理站进行的苜蓿非充分灌溉试验中所获得的资料,采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求出各模型的参数,并对这5种模型进行了对比和筛选,得出了Jensen模型是最适宜于吉林省松原地区苜蓿的水分生产函数模型的结论。还探讨了Jensen模型水分敏感指数在苜蓿全生育期的变化规律,并指出了其在实践应用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温室膜下滴灌甜瓜需水量与水分生产函数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日光温室膜下滴灌条件下甜瓜耗水规律、产量以及水分生产函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甜瓜水分消耗呈现开花前期与开花—坐果期小、膨大期大、成熟期小的规律,耗水高峰出现在膨大期。甜瓜产量与总耗水量之间呈二次抛物线关系,最佳灌水量为112.39 mm。同时,应用Jensen模型拟合了甜瓜水分生产函数,水分生产函数的敏感指数按膨大期→开花-坐果期→成熟期→开花前期的顺序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