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探索、研究夏南牛高档西餐红肉生产能力,我们开展了去势夏南公牛生产高档两餐红肉能力饲养试验和肉质分析。[方法]10头经过16个月育肥的去势夏南牛公牛屠宰试验。[结果]:屠宰率为64.54%、胴体产肉率为84.27%、净肉率为53.62%、眼肌面积为112.23cm2、肉骨比5.4:1。高档优质肉块出肉率达46.49%,其中高档牛肉率19.16%,优质肉切块率27.33%。实验室检测:眼肉、里脊、外脊、上脑、霖肉、米龙、肩肉、臀肉八个部位牛肉的粗蛋白含量(%)分别为23.39、23.25、23.28、23.69、23.24、23.61、23.24、23.54,粗脂肪含量(%)分别为5.94、1.86、2.18、2.99、3.19、3.48、5.11、8.12,剪切力/kg分别为3.28、3.32、2.94、3.18、2.97、3.23、3.16、2.34[结论]胴体评价:按照中国NY/T 676标准评定,10头胴体全部为S级,占样品总量的100%,按照欧盟胴体评级标准评定,R级胴体2头,占样品总量的20%,O级胴体3头,占样品总量的30%,U级胴体5头,占样品总量的50%。  相似文献   

2.
奶公牛犊屠宰试验及肉品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肉牛屠宰企业开发犊牛肉市场提供技术参数.[方法]选取育肥后2~6月龄奶公牛犊25头进行屠宰测定和牛肉品质指标测定以及营养成分分析.[结果]犊牛平均屠宰率为55.33%,净肉率39.9%,胴体出肉率73.28%;高档部位肉、后腿部位肉、小腿肉占胴体比率分别为19.08%、11.28%、5.31;犊牛肉水分含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屠宰测定分析,了解无角夏南牛的屠宰性能和肉质品质,为下一步无角夏南牛的选育提供资料。[方法]通过对20头24月龄无角夏南牛育肥公牛进行屠宰测定和肉质分析。[结果]20头无角夏南牛的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肉骨比、高档优质肉块比率、高档肉块率分别为:62.62%、52.8%、111.17 cm2、5.82:1、49.69%和28.36%;肩肉、大黄瓜条、外脊3个部位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3.602%±0.192%、20.852%±1.212%、21.522%±1.282%;脂肪含量分别为4.262%±1.612%、3.122%±1.052%、2.802%±2.492%;肌肉剪切力分别为:4.60kg±1.92kg、3.59kg±1.58kg、4.49kg±1.44kg。[结论]无角夏南牛的品种培育、改良效果显著,生产高档部位肉块的能力强、肉质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为探索研究夏南牛高档牛肉生产能力,在泌阳县夏南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牛场,[方法]开展了20头阉割夏南牛24个月的持续育肥,并进行了屠宰、分割、测试及对肉质进行了实验室分析,[结果]:屠宰率为65.87%、胴体产肉率为84.58%、净肉率为54.45%、眼肌面积为118.47cm2、肉骨比6.46:1,高档优质肉块出肉率达48.44%,其中高档牛肉率18.39%,优质肉切块率30.05%。据对9头阉割育肥公牛眼肉、里脊、外脊、霖肉、米龙、辣椒条、大黄瓜条、小黄瓜条、肩肉、板腱十个部位牛肉品质测定,蛋白质含量(%)分别为:23.16±0.29、23.17±0.55、23.36±0.67、22.90±0.56、23.43±0.27、22.25±0.67、22.13±0.44、23.43±0.40、22.95±0.58、22.30±0.67;脂肪含量(%)分别为:6.23±2.14、6.10±1.88、4.39±2.21、4.08±1.69、3.85±1.87、3.22±1.37、3.46±1.14、2.98±1.78、4.65±1.93、4.81±1.04;肌肉剪切力/㎏分别为:2.71±1.12、2.67±1.20、3.63±0.93、3.31±0.62、3.00±0.97、3.83±0.69、3.27±0.75、3.62±0.58、3.20±0.56、3.03±0.75;胴体评价:按照中国NY/T 676标准评定9头胴体全部为S级,占样品总量的100%,;按照日本和牛胴体分级标准(2008版)评定A3胴体7头,占样品总量的77.78%,A2级胴体2头,占样品总量的22.22%。[结论]试验结果表明,夏南牛具有较强的优质高档牛肉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利用屠宰测定和检测分析方法研究了郏县红牛的肉用性能。试验选择郏县红牛10头,经繁育场育肥6个月后屠宰,按照年龄和性别分成3组,即公牛组(A)、阉牛Ⅰ组(B)、阉牛Ⅱ组(C),进行屠宰性能测定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短期育肥后郏县红牛具有较高的肉用性能,屠宰率(60.65±7.93)%、胴体产肉率(83.69±2.05)%、净肉率(50.63±1.44)%、眼肌面积86.94 cm2±12.14 cm2、肉骨比(5.22±0.88):1、优质牛肉率(29.69±1.07)%、高档牛肉率(14.62±5.77)%,3组间均差异不显著;牛肉中蛋白质含量高,脂肪酸中不饱和脂肪酸含量46.29%~51.59%,必需氨基酸8.5%;公牛组牛肉胆固醇含量291.00 mg/kg,阉牛组447.60 mg/kg;红牛肉锌含量33 mg/kg。结论:郏县红牛牛肉蛋白含量高,脂肪酸中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和必需氨基酸含量高;郏县红牛肉用性能优良,优质牛肉率和高档牛肉率高,可用于生产高档牛肉。  相似文献   

6.
高档牛肉是指能加工成高档食品的优质牛肉,如牛排、烤牛肉、肥牛肉等.优质牛肉产自屠宰年龄在12~18月龄的公牛,屠宰体重在400~500 ㎏;高档牛肉产自屠宰年龄为36月龄以内的阉牛,屠宰体重在600 ㎏左右.  相似文献   

7.
夏南牛牛肉品质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解和掌握夏南牛牛肉品质特征。[方法]本研究分别选取来自泌阳县夏南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的18月龄夏南牛公牛6头,在河南省唐河县肉联厂进行屠宰。测定背最长肌和牛霖剪切力值、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肌肉颜色和多汁性。[结果]表明夏南牛背最长肌剪切力值略低于牛霖,夏南牛背最长肌和牛霖两个部位,其L*值差异都不显著(P0.05),而b*和a*差异均比较显著(P0.05),背最长肌多汁性总体评价要好于牛霖。[结论]从牛肉嫩度、色泽和多汁性方面考察,夏南牛肉的商品性能均有显著改善,为夏南牛今后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对西本(西门塔尔×沿河本地黄牛)F1生产性能测定,结果表明:西本F1牛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的体重、体尺指标均极显著高于同龄的本地黄牛(P<0.01)。在自然放牧条件下,18月龄西本F1公牛体重达238.62±15.26 kg,比同龄的本地黄牛高52.57%;经对3头18月龄西本F1公牛进行屠宰测定,其屠宰率为56.86%,净肉率为47.37%,肉骨比为4.99:1,胴体产肉率为83.32%,与同龄的本地黄牛(3头公牛)相比,屠宰率、净肉率分别高7.58%、6.35%,说明西本F1牛肉用性能优于本地黄牛,适宜发展优质肉牛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了提高奶公牛育肥效率,拓展奶公牛高档牛肉市场。[方法]本研究通过对32头奶公牛分三组进行育肥、屠宰和分割肉实验。[结果]发现95%精料的A组屠宰率显著高于80%精料的B组(P〈0.05),宰前活重和胴体重均数高于B组,但差异不显著(P&gt;0.05);80%精料饲养10月龄的C组在宰前活重和胴体重显著高于B组(P〈0.05);在高档分割肉占胴体重比例上:B组&gt;A组&gt;C组。[结论]实验证明影响奶公牛育肥屠宰性状的主要因素是月龄,利用奶公牛育肥生产高档部位分割肉可以达到胴体重的2.8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不同生长阶段早胜牛公牛的牛肉品质差异,本试验选取6、12、18、24月龄早胜牛公牛各3头,屠宰后取背最长肌并检测各物理指标、常规养分组成、氨基酸含量。结果表明:随着生长年龄增大,早胜牛公牛肌肉的蒸煮损失、滴水损失显著减小,剪切力、系水力显著增大,6月龄牛肉最嫩;24月龄牛肌肉肉色最深;18月龄肌肉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阶段,8、24月龄牛肌肉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阶段;12月龄以上早胜牛公牛肌肉的氨基酸组成较为均衡,必需氨基酸、鲜味氨基酸含量较高,24月龄牛肉营养价值最高。可见,6月龄公牛牛肉较嫩,但从营养价值方面考虑,推荐食用18月龄以上早胜牛公牛牛肉。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讨去势对安草杂交牛生产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状况良好、体重在435 kg左右的16月龄安草杂交牛公牛12头(去势6头,未去势6头),通过150 d的育肥试验后屠宰,测定增重和肌肉中营养成分的相关指标。结果表明:去势组的宰前活重、平均日增重较未去势组降低4.52%和14.91%,差异显著(P0.05);去势组胴体重极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1),屠宰率和净肉重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5);去势组背最长肌脂肪含量显著提高(P0.05);去势组必需氨基酸含量、非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均显著低于未去势组(P0.05);去势组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极显著高于未去势组(P0.01)。说明未去势安草杂交牛公牛育肥性能和屠宰性能均优于去势公牛;但安草杂交牛去势育肥能够改善牛肉的风味,可见,去势育肥是生产高档牛肉的重要方式。  相似文献   

12.
夏南横交牛与南阳牛肉用性能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10头18月龄左右未经育肥的夏南横交牛(含外血50.0%的3头,37.5%的4头,25.0%的3头)进行了屠宰试验,试验结果:屠宰率60.13%,净肉率48.84%,胴体产肉率82.63%,眼肌面积117.7cm^2,熟肉率58.66%,肌肉剪切力值2.61,肉骨比4.81:1,优质肉切块率38.37%,高档牛肉率为14.35%。与未经育肥的南阳牛相比,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了7.93%和5.24%。表明:夏南横交牛产肉性能优于南阳牛,可用于生产高档牛肉。  相似文献   

13.
对随机选取的1.5岁左右秦川公牛、阉牛和母牛各20头进行肥育试验,经过10d的预试期和90d正式育肥试验。肥育试验结果显示,公牛平均日增重达到1.10kg,最高达到1.22kg,最低为0.96kg;阉牛平均日增重为0.98kg,最高达到1.04kg,最低为0.87kg;母牛平均日增重为0.96kg,最高达到1.00kg,最低为0.90kg;公牛、阉牛、母牛三者平均日增重达到1.01kg。屠宰试验显示,公牛屠宰率、净肉率、眼肌面积、高档牛肉产率和优质肉切块率分别达到64.54%、53.27%、85.04cm2、9.45%和53.27%,阉牛、母牛次之;三者平均值依次为62.32%、51.53%、77.26cm2、9.08%和50.65%,说明性别对青年秦川牛肥育及产肉性能有明显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选育中国西门塔尔牛(草原类群)肉用品系。[方法]采用现代家畜遗传学同质选配和开放核心群育种体系技术路线,引进美系、加系种公牛及冷冻精液及胚胎,导血选配和纯繁选配,纯种扩繁和扩大改良群相结合,选育西门塔尔牛肉用品系。[结果]选育西门塔尔牛肉用品系,生长性能明显提高,增幅15%~30%;在常规饲养条件下14~24月龄牛是体重增加和提高牛肉品质的最好时期,育肥出栏最佳年龄为22~26月龄;常规育肥平均日增重达到1.32±0.18kg,强度育肥120~180d,屠宰率可达到56%~61%,与肉用品种牛接近。[结论]选育西门塔尔牛肉用品系,可大力发展肉牛产业。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采用德系西门塔尔牛冻精对河北本地西杂母牛杂交改良,分别收集14头F1和11头F2后代公牛群体7项生长性能、8项屠宰性能(24月龄)、9项肉品质和3项胴体质量的表型数据,分析利用德系西门塔尔公牛冻精对河北本地西杂牛的杂交改良效果。结果表明:F1代0~12月龄平均日增重为0.82 kg/d,F2代为0.97 kg/d,F2代前期生长速度更快;F1代12~18月龄平均日增重为0.88 kg/d,F2代为0.78 kg/d,12月龄后F1代更具生长优势;F2代宰前活重、胴体重、高档牛肉重(米龙、黄瓜条和外脊等)、眼肌面积和背膘厚等指标均略优于F1代,其中F2代背膘厚为3.35 cm,显著大于F1代(2.46 cm)。综上,用德系西门塔尔牛改良河北当地西杂牛的生长、肉质性状具有一定成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确定育肥效果较好的湘西黄牛杂交组合。[方法]随机选择3个湘西黄牛杂交组合(黑安格斯牛X湘西黄牛、西门达尔牛X湘西黄牛、德国黄牛X湘西黄牛)的F1代6月龄犊牛,每个组合10头,组成试验组;随机选择6月龄湘西黄牛犊牛10头,组成对照组,对比分析试验组和对照组犊牛6、12、18、24月龄时的体重、平均日增重以及24月龄屠宰时的净肉率、肉质和经济效益。[结果]试验组犊牛各阶段的体重、平均日增重、净肉率和经济效益均优于对照组( P<0.01),试验组内以西门达尔牛X湘西黄牛组合为佳( P<0.01),试验牛以12~18月龄增重较快( P<0.01);对照组犊牛肉质优于试验组( P<0.01)。[结论]西门达尔牛X湘西黄牛是湘西黄牛育肥较好的杂交组合,杂交牛18月龄后出栏为宜。  相似文献   

17.
蒙古牛与西×蒙F_2代牛屠宰对比试验报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西门塔尔牛杂交改良蒙古牛的产肉性能效果。[方法]对18月龄西×蒙F2代牛、蒙古牛公牛进行屠宰对比试验。[结果]18月龄西×蒙F2代公牛的平均活重、胴体重和净肉重较同龄蒙古牛公牛分别提高了61.86%、70.16%和74.95%,差异均极显著(P〈0.01);平均屠宰率和净肉率分别提高了5.14%和8.12%...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掌握利鲁牛的选育效果。[方法]对12和24月龄利鲁牛公牛各6头进行生长发育及屠宰项目指标测定。[结果]利鲁牛12月龄和24月龄的体重、体尺、肉用性能如屠宰率、净肉率、肉骨比等显著高于文献报道的利鲁F1、鲁西黄牛的屠宰性能。[结论]利鲁牛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明显优于鲁西黄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随机选择同月龄的200头奶公牛进行各月龄生长性能和屠宰性能数据分析,并根据屠宰厂收购活牛定价方法进行效益分析,研究屠宰月龄对奶公牛屠宰性能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显示,奶公牛屠宰率和净肉率随月龄的增加而提高,各月龄屠宰率和净肉率差异极显著(P0.01)。按照既定的活牛收购定价计算方法折合成育肥活牛价格:12、15、18、21、24月龄育肥活牛单价分别为21.67、23.38、25.25、25.96、25.97元/kg,活重价格随月龄增加而提高,组间差异极显著(P0.01)。屠宰月龄极显著影响屠宰率和奶公牛活牛销售价格,育肥奶公牛适时出栏才能获得较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三元杂交牛12月龄和18月龄肉用性能测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选择健康无病、发育正常、膘情中等的西门塔尔×利木赞×本地牛(西利本)、夏洛莱×利木赞×本地牛(夏利本)、利木赞×西门塔尔×本地牛(利西本)、利木赞×利木赞×本地牛(利杂二代)6月龄肉用公牛各10头,研究了12月龄和18月龄的肉用性能。结果表明:以西利本和利西本两个杂交组合的屠宰性能较好,18月龄屠宰率分别为63.17%,62.37%,净肉率分别为52.34%,51.58%。各组试验牛的高档肉块比例随着年龄的增长相应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