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研究低氧条件下的冲刺训练对运动员身体内葡萄糖、胰岛素、游离脂肪酸以及乳酸应激条件下的影响。方法:所有运动员都分别参加三组不同实验条件的训练,并且每组训练相隔7天。三组不同训练条件分别为:常氧压的冲刺运动(N组);中等缺氧的冲刺运动(M组);高度缺氧的冲刺运动(H组)。每组冲刺运动都在功率自行车上进行,每组运动为4次为时30s的冲刺运动,阻力都为10档,并辅以教练口头激励,每次冲刺运动后恢复6min,并记录每次运动员产生的最高功率以及平均功率。两种不同的低氧条件由低氧面具提供。训练后,分别在运动前抽取血液1次,以及在4次运动完成后5min,30min,60min,120min各取一次,并检测各项指标。结果:1.常氧压组与两组低氧压组相比,血细胞中的葡萄糖含量没有明显的差异,但是,与没有进入运动开始前相比较,冲刺运动后的5min内葡萄糖含量上升显著。2.只有在冲刺运动完成后2h后,体内脂肪酸含量才显著上升,并且与常氧压组和中等低氧压组相比较,高度缺氧组的游离脂肪酸上升更为明显,且与这两组差异显著。3.与运动开始前相比,运动后5min、30min、60min内体内乳酸含量高,且具有显著差异。但在120min后差异消失。4.运动结束后5min时体内胰岛素含量较高,且与开始运动前和运动结束后其他三个时间段相比,具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核心力量训练对高校男子篮球运动员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的影响,探索男子篮球运动员的训练模式,为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从高校中随机抽取40名男子篮球运动员,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的篮球运动员进行核心力量训练,对照组的篮球运动员进行传统力量训练,在都进行12周的力量训练后,比较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身体素质及基本技术。采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据结果统计分析。结果(1)实验组中实验后的篮球运动员的全场快速运球上篮与投篮均高于实验前(P<0.05),在对照组中篮球运动员各项指标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2)实验组的篮球运动员的全场快速运球上篮与投篮均高于对照组(P<0.05),而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助跑摸高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心力量训练能提高篮球运动员的全场快速运球上篮与投篮等基本技术,而对助跑摸高身体素质的提高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
鲇幼鱼耗氧率与氨氮排泄率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了温度和体重对鲇Silurus asotus幼鱼呼吸、氨氮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鲇幼鱼耗氧率具有昼夜节律性,一昼夜在4:00-7:00和17:00-20:00各出现一个耗氧高峰,这两个时间段应是鲇幼鱼的摄食和活动高峰;在18-31℃下,鲇幼鱼的耗氧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排氨率在18-26℃的条件下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高于26℃时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耗氧率(OR)和排氨率(N)均随着体重(W)的增加而下降,并呈幂函数的关系,相关方程分别为OR=0.8784W-0.9145(R2=0.9731),N=34.665W-0.8999(R2=0.8616);随着温度的上升,鲇幼鱼耐低氧能力下降,当温度大于26℃时,窒息点超过0.5 mg/L;随着体重的增加,鲇幼鱼耐低氧的能力上升,体重低于4.06 g时,窒息点没有显著差异(P〉0.05),当体重达到11.06 g时,窒息点降至(0.319±0.031)mg/L,显著低于其他组(P〈0.05)。  相似文献   

4.
水体急性低氧一直是水产养殖中的棘手问题,而铁代谢在鱼类低氧应激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为探究铁离子对鱼类应激低氧胁迫的影响,本研究以模式生物斑马鱼的肝脏细胞(ZFL)为研究对象,利用柠檬酸铁胺(FAC)对ZFL细胞进行外源补铁,同时用去铁胺(DFO)清除ZFL细胞的内源及外源铁,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ZFL细胞对低氧胁迫的应激反应。结果表明,低氧胁迫显著降低了ZFL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存活率,而与清除内源及外源铁相比,补充外源铁能够明显改善ZFL细胞的增殖能力和存活率。同时,Western blot的结果显示补充外源铁显著提高了低氧胁迫下的ZFL细胞中铁蛋白的表达量。此外,通过qRT-PCR比较在该条件下与铁吸收(tfa)、铁储存(fthl27、fthl28、fthl31)和铁输出(fpn)相关基因的mRNA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均显著提高。进一步对低氧胁迫下ZFL细胞内活性氧(ROS)水平进行检测,发现补充外源铁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恢复ZFL细胞中ROS的水平,由此证明在一定范围内胞内ROS水平的增加有利于ZFL细胞抵抗低氧胁迫。可为探究低氧导致的鱼类相关疾病提供理论基础,为低氧导致养殖鱼类产量低下提供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对大鼠有氧工作能力的影响,探讨振动训练增强大鼠骨骼肌有氧工作能力的分子生物学机制。方法:4周龄雄性SD大鼠40只适应性饲养1周后,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n=10)、低频率振动训练组(L,15Hz,n=10)、中频率振动训练组(M,25Hz,n=10)和高频率振动训练组(H,35Hz,n=10),经过8周振动训练后,测试各组大鼠跑台运动时间,检测各组大鼠腓肠肌VEGF、KDR、Ang-1及bFGF 蛋白表达水平。结果:L、M两组大鼠的跑台运动时间较C组显著增加(P<0.01),且M 组大鼠运动持续时间最长;各振动训练组大鼠腓肠肌VEGF、KDR、Ang-1及bFGF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安静对照组(P<0.05),M组大鼠腓肠肌各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它各组。结论:不同频率振动训练均通过提高大鼠腓肠肌VEGF、KDR、Ang-1及bFGF 蛋白表达增强了骨骼肌的有氧工作能力,中等频率振动训练效果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6.
探讨在运动训练中实施TARGET模式的干预对大学生运动员体育道德取向的影响。选取50名大学生篮球运动员为被试,采用心理测量的方法分别对实验组和对照组被试进行前后测。结果显示,实验干预后,学生掌握气氛、任务取向水平显著升高,而成绩气氛和自我取向没有显著变化,学生体育道德各维度指标显著改善。结论:TARGET模式的干预策略有利于营造掌握气氛,促进学生的任务取向,从而形成积极的体育道德取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青少年篮球运动初次损伤的情况,为篮球运动的损伤提供防治基础。方法随机抽查湛江市3所大学篮球运动员及爱好者450人,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进行回顾性调查,了解篮球运动员及爱好者初次受伤年龄、受伤部位和受伤原因的评估等内容。结果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450份,实际回收407份(回收率为90.4%),其中有效问卷393份(有效回收率为87.3%)。393份有效问卷中,有受伤史者367人(93.4%)。篮球运动员及爱好者初次受伤年龄主要在13~18岁(占85.6%);初次部位以掌指关节(占48.2%)、膝关节(占23.5%)和踝关节(占20.7%)为主;受伤原因主要是间接作用力(占25.6%)、缺乏充分的准备活动(占19.3%)和直接对抗(占17.7%)等。结论在篮球运动中,尤其是对13~18岁的运动员和爱好者,教练员一定要教育运动员注重做好准备活动和整理活动,平时注重身体素质训练,增强他们的自我保护意识,减少运动员和爱好者不必要的伤害。  相似文献   

8.
对篮球运动员的速度素质和训练中的理论问题进行了讨论和分析。速度质量是篮球比赛技术的基本素质之一,是篮球运动员训练的关键环节。篮球运动的速度体现在技术应用的速度和各种技术的移动速度。篮球运动员的速度素质训练重点应体现在提高综合技术能力的基础上,提高速度和方向能力提高的节奏,提高质量的一般速度和特殊素质训练的速度。  相似文献   

9.
研究利用两种氧分压(5%和20%)培养卵母细胞并进行IVF试验,同时使用两种氧分压培养孤雌(PA)胚胎、体外受精(IVF)胚胎和克隆(NT) 胚胎,以探寻猪的最佳体外培养环境。结果显示:低氧分压不利于猪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其成熟率极显著低于高氧培养的,但对低氧培养的卵母细胞进行IVF时,其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极显著高于高氧培养的卵母细胞;IVF进行精卵孵育时,低氧环境下,其胚胎卵裂率和囊胚率均显著高于高氧环境下的;PA胚胎、IVF胚胎和NT胚胎用两种氧分压培养,低氧条件下IVF胚胎的发育能力高于高氧培养的,而PA胚胎和NT胚胎差异不显著。试验结果表明,低氧培养虽不利于卵母细胞的成熟,但有利于其以后的胚胎发育,且低氧环境下IVF胚胎的发育能力高于高氧环境下的。  相似文献   

10.
采用配对设计将24名男性业余网球运动员随机分为单纯体能训练组(对照组)、体能训练+复合营养组(试验组)2组(每组12名),研究了1,6-二磷酸果糖(FDP)、左旋肉碱(L-Carnitine)、谷氨酰胺(Gln)营养补充剂对业余网球运动员有氧运动能力的影响。2组观察对象均完成相同的网球技能训练计划和体能训练计划(共8周),对试验组进行营养干预。2组试验前后采用有氧功率自行车测试最大吸氧量(VO2 max)、75%最大心率时的摄氧量(VO275%HRmax)、75%最大心率时摄氧量体重比率(VO275%HRmax/Weight)、75%最大心率时的功率(PWC75%HRmax)等有氧能力指标,并记录安静时、运动后即刻、运动后3min、运动后5min 的 HR。研究表明,试验前2组各观测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8周后,试验组有氧能力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也高于试验前(P〈0.05);试验组运动后3minHR、5minHR的恢复显著快于对照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复合营养补充能增进业余网球运动员有氧训练效果,提高有氧运动能力,加速运动后心率的恢复。  相似文献   

11.
饲料中有效能是供动物生长发育的基础.不同动物所用的有效能体系不同,目前大多数动物采用消化能、代谢能体系,但随着研究的发展与深入,发现最能反映饲料有效能的是净能体系.无论哪种体系,采用合理的测定技术准确测定饲料中的有效能值显得尤其重要,通过对饲料有效能值的准确测定可以实现动物所需能量的精确供给,减少养殖成本,使经济效益最大化.文章综述了几种有效能评价体系的测定技术.  相似文献   

12.
采用L(934)正交设计试验,对山茱萸浸提液中山茱萸多糖的酶水解法提取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并对浸提液的中有效成分马钱苷含量进行了HPLC法分析。结果表明,山茱萸多糖浸提的最佳工艺为:液料比1∶5,浸提时间4 h,浸提温度80℃,果胶酶添加量0.55 g/L。用HPLC法测定出的山茱萸浸提液中马钱苷平均含量为0.512 ...  相似文献   

13.
为探明客源市场生态旅游消费的潜在特征,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就长沙市居民对湖南金洞生态旅游开发的意向等问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显示,生态旅游符合人们“回归自然”的旅游新时尚,有着极大的开发空间,指出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开发的产品要以休闲度假类的大众产品为主,开发生态旅游都市客源市场还要多种渠道并用,尤其是要注重媒体的宣传.  相似文献   

14.
板栗属壳斗科栗属(Castanea mollisima Blume),其种子属于顽拗型种子,不耐贮藏。基于近年来板栗贮藏保鲜技术研究成果,从合理采收、贮前处理、贮藏方法等方面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15.
切花菊耐热性鉴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8个切花菊品种为材料,通过对离体叶片进行50℃高温胁迫后,采用电导法、电阻抗图谱法测定电导率、电阻,并对大田栽培植株进行田间高温胁迫试验,比较品种间的耐热性。结果表明:电导法测得的50℃直接相对电导率、修正相对电导率和电阻抗图谱法测得的胞外电阻在品种间有明显差异,但与田间高温胁迫法测定的热害指数不完全一致。电导法和电阻抗图谱法都可以作为测定切花菊耐热性的方法,但需要结合田间耐热性观察。  相似文献   

16.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创刊年代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河北农业大学前身—直隶农务学堂诞生,经几易其名,于1958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至今。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直隶高等农业学堂时期创办了《北直农话报》,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更名为《直隶农务官报》,中华民国七年(1918)改出《农学月刊》,中华民国十七年(1928)易名为《河大农刊》,中华民国二十三年(1934)更名为《河北通俗农刊》,中华民国二十四年(1935)易名为《河北农林学刊》,1948年更名为《河北农学院研究专刊》,1959年更名为《河北农业大学学报》至今。《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前身诸刊都与现时的《河北农业大学学报》有着一脉相承的历史渊源,各刊之间联系紧密,连续性、继承性强。因此,《河北农业大学学报》的创刊时间应追溯至1905年创办的《北直农话报》。  相似文献   

17.
郑艳霞  王永刚  李志忠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7075-17076
[目的]寻找开发啤特果产业的新途径,提高其附加值。[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提取啤特果中的多糖,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以多糖的提取率为评价指标,对影响啤特果多糖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确定了提取啤特果多糖的最佳工艺参数为温度95℃,料液比1∶2,乙醇浓度67%。在该工艺条件下,啤特果多糖的得率为1.05%。[结论]该研究为开发利用啤特果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应用萄聚糖凝胶柱层析对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包溶性抗原进行了纯化。结果表明:纯化水牛梭形住肉孢子虫包囊抗原的最适条件为:选用萄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系统;洗脱液为03MPBS(pH72),床体积为10cm×165cm,上样体积为500HL;流速为12mL/h。纯化抗原可使琼脂凝胶双扩散试验的阳性检出率提高30%。  相似文献   

19.
利用已构建的过表达拟南芥(Arabidopsis)GEF7基因植株,在光照培养箱中进行培养,并与野生型植株进行对比分析,对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的幼苗表型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GEF7基因过表达植株幼苗的根长比野生型对照明显增加;其子叶形态、数目和幼苗形态等方面均有异常表型,表明GEF7基因的功能与根的发育有关,并参与调控植物的发育过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体外抗氧化体系比较黑豆不同部分馏油抗氧化性活性。[方法]通过正交试验优化索氏提取黑豆馏油的最佳工艺,提取黑豆不同部分馏油;研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羟基自由基(·OH)、DPPH自由基(DPPH·)的清除能力。[结果]在样品浓度为1.0 mg/mL时,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83.9%、豆黄(黑豆去皮部分)馏油64.8%、豆皮馏油17.3%,对DPPH·的清除率分别为全豆馏油41.3%、豆黄馏油33.2%、豆皮馏油77.9%。[结论]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均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性,是良好的天然抗氧化剂。黑豆不同部分馏油对·O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全豆馏油、豆黄馏油、豆皮馏油,对DPPH·的清除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豆皮馏油、全豆馏油、豆黄馏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