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家蚕分子育种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家蚕分子育种是依据分子遗传学和分子数量遗传学理论,利用DNA重组技术来改良家蚕品种的新型手段。本就三个方面:应用于家蚕的转基因方法;家蚕转基因产物的检测方法和转基因家蚕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对他们的研究加以系统综述,有助于科研工作在家蚕分子育种领域内积极地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2.
家蚕分子育种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传统的家蚕杂交育种方法,难以将来自多个亲本的优良基因组合到一个品种上,且选择的效率低、周期长。以基因改良为主要目标的分子育种技术,则可实现家蚕育种的新突破。分子育种技术主要有3种,一是选择优良基因的分子标记,利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二是转基因方法,构建优良基因的载体,通过转基因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家蚕并实现稳定遗传;三是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分子设计,再采用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转基因技术进行品种选育,是实现分子育种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3.
家蚕品种的改良是蚕业科技进步的核心,也是发展蚕丝业最经济有效的手段。目前家蚕育种存在遗传基因贫乏,育种技术单一、育种经费缺乏、育种队伍脱节等突出问题。因此,本文在育种遗传资源、育种目标、育种技术和育种环境等方面,提出了加强家蚕遗传资源的利用和基础家蚕品种资源的创造、根据蚕丝生产发展的需要制定正确的育种目标、积极探索新技术在家蚕育种中的应用、增加对家蚕育种工作的投入、稳定发展家蚕育种队伍、强化家蚕育种区域合作等意见,达到推动家蚕育种事业的进步和发展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AFLP技术以及在家蚕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AFLP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以转基因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中的应用进展为研究对象,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转基因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结合我国实际,展望了转基因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转基因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中的应用进展为研究对象,参考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就转基因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的概述,并结合我国实际,展望了转基因技术在草坪草育种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动物育种带来了新的契机,文中就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8.
转基因技术的发展为动物育种带来了新的契机,文中就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方法及其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9.
本文简单介绍了转基因猪育种技术的研究意义、基本概念、研究方法以及在转基因猪育种中的应用,并对转基因猪育种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RAPD技术,阐述了RAPD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中的应用情况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几种分子标记技术,概括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和品种鉴别中的应用情况,分析了分子标记技术在家蚕遗传育种上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基因打靶技术的原理、操作程序以及畜牧业转基因育种进行了综述,并对基因打靶技术在畜牧业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动物在现代生物技术领域中极其重要,目前已有转基因鼠、兔、猪、牛、鱼、鸡等多种转基因动物相继问世。文章论述了转基因技术的原理、技术方法以及转基因技术在奶牛育种中的应用,同时也指出了转基因动物存在的不足,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4.
就家蚕限性品种种类、目前育成的主要限性品种以及国内外限性育种研究方法、研究现状、在家蚕生产中的应用与前景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15.
系统的回顾和总结了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自2005—2014年在家蚕育种方向、育种技术、育成品种等方面取得的进展。十年来,广西蚕业技术推广总站家蚕育种最突出的特点是家蚕品种多元化研发;通过不断收集、整理、创新家蚕品种资源,在抗病家蚕品种选育、雄蚕品种选育、转基因家蚕品种选育、适宜人工饲料育家蚕品种选育、活蛹缫丝技术等育种技术方面均做了大量的探索,先后育成"桂蚕2号"、"桂蚕F95"、"桂蚕H9"、"桂蚕N2"、"桂蚕3号"、"桂蚕4号"等6对家蚕品种,并通过了广西省级审定;为广西蚕业今后的多元化发展储备新品种。随着产业逐渐向多元化、省力高效转型,对家蚕品种的需求将提出更多的要求,强抗病抗逆性、优质高产、高效易繁等将成为选育的重点目标。为加快新品种的选育进程,要加强与国内外家蚕育种单位的交流合作,促进品种资源的交换与流动,培育适合亚热带省力高效的强健、多抗、优质、高产、易繁的优良家蚕品种。  相似文献   

16.
<正>分子育种技术是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遗传学为依据,在DNA分子水平上对家畜品种进行的改良,包括转基因技术、克隆技术、胚胎生物技术和分子遗传标记。分子育种技术加快了动物育种速度,改良了动物品种。1分子育种技术的应用1.1在产毛(绒)性状上的应用羊产毛(绒)性状评定指标主要包括剪毛量、毛(绒)的品质、净毛率等。IGF-1是胰岛素样生长因子,能够促进羊毛囊形成和发育,增加纤维直径,研究者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IGF-1的转基因绵羊和转基因绒山羊,IGF-1转基因绵羊F1代的净毛量比非转基因绵羊高6.2%,IGF-1转基因绒山羊能够显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80年代以来,转基因动物技术一直是动物遗传育种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它在改良动物生产性状、提高畜禽抗病力以及生产人药用蛋白等非常规畜牧产品等方面均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由于动物转基因的效率很低、难以控制转基因在宿主染色体中的行为、无法控制转基因表达的频率和水平等,转基因的稳定遗传问题也未能解决,以致难以形成转基因畜禽品种或品系,因而转基因动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广泛应用尚需时日。随着动物基因组计划的深入进行,转基因技术将会得到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从而在未来的动物育种中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8.
家蚕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简述家蚕育种现状,提出了分子标记在家蚕育种中如何应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首次将筛选出的家蚕耐氟性分子标记在回交后代中进行选择尝试。  相似文献   

19.
家蚕人工诱导的孤雌生殖可以获得和母本基因型完全一致的全雌后代,在家蚕遗传育种、转基因研究、杂种优势机理和早期胚胎发育研究等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本文介绍了家蚕人工诱导孤雌生殖在发生机制研究及实际应用中的主要进展。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介绍了转基因技术、胚胎工程技术、动物克隆技术以及分子生物技术等现代生物技术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并讨论了现代生物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