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筛选减毒肠炎沙门氏菌(S.enteritidis)菌株,本研究以含有Mini-Tn5转座子的重组自杀质粒pUT对S.enteritidis SM6株进行转座诱变,利用双亲本滤膜杂交方法与供体菌E.coliβ2155进行接合转移,构建并优化接合转移体系,利用卡那抗性和DAP营养缺陷培养平板筛选法构建了SM6的随机转座突变体库。其中包含5个子库,共计获得364株突变体,经PCR鉴定表明转座子均插入SM6株的基因组中。通过Caco-2细胞侵袭试验筛选S.enteritidis侵袭力减弱并在细胞内增殖受到抑制的减毒突变株,经初筛及验证最终获得3株稳定减毒菌株,为进一步研究减毒菌株突变毒力基因的定位及SM6株的侵袭及感染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建立了鉴定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血清型的多重PCR方法,并对鲁西地区流行的APP血清型进行了鉴定.根据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外膜脂蛋白(OmlA)基因设计1对种特异性引物;并且根据血清1型、5型、7型荚膜多(cps)基因设计型特异性引物,建立检测血清1型、5型、7型的PCR方法.运用多重PCR对临床分离鉴定的89株APP进行血清型鉴定,结果表明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良好,可作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为了建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6型分子鉴定方法,本研究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从编码荚膜多糖的碱基序列设计1对引物,扩增特异性的720 bp核酸片段。结果表明,以APP为模板,均能扩增出与预期一致的1条720 bp核酸片段,所得PCR产物经测序,与Gen Bank已发表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6型的同源性达99%以上。本研究建立了PCR检测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6型分子鉴定方法,该方法的建立为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治及鉴定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应用转座子标签法,通过转座子供体菌E.coli S17-1/pZJ25::Tn5对受体菌埃氏巨型球菌进行转座子诱变,采用含卡那霉素和氟乙酸钠的选择性培养基筛选接合子.共筛选出稳定的对卡那霉素和氟乙酸具有抗性的转座工程菌9株。对埃氏巨型球菌的突变株进行16SrRNA和Tn5的PCR鉴定。及乙酸激酶(AK)和磷酸转乙酰酶(PTA)酶比活力分析,确定突变株属于pta基因缺失型氟乙酸抗性菌株。  相似文献   

5.
ApxIV是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一种RTX毒素,为探究其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致病过程中的作用,以血清7型APP HB04为亲本菌株,通过接合转移和负向筛选方法,构建了一株apxIV基因缺失突变株。通过PCR、序列分析、Southern blot分析及遗传稳定性分析等证明成功构建了突变株。对突变株生物学特性进行初步研究,发现突变株与亲本菌株相比,体外生长速度未发生明显变化,对小鼠的致病力有所降低。结果表明,毒素ApxⅣ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致病过程中发挥一定作用。突变株的成功构建及生物学特性研究为进一步阐明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的致病性及开发更为安全、高效的基因工程疫苗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合成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质粒pKMA2425上长度为126bp及2214bp的2个DNA片段,克隆到大肠埃希氏菌质粒pGSI中,获得重组质粒pGSIA。PCR扩增pTKRED上的大观霉素抗性基因及线性化的pGSIA(126bpDNA片段-pGSI-2214bpDNA片段),连接,电转化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在大观霉素的选择压力下筛选鉴定到连接正确的质粒,命名为pGSIAS。pGSIAS测序结果符合预期。在大观霉素的选择压力下,含有pGSIAS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1-10型菌株均生长良好;在氨苄青霉素的选择压力下,含有pGSIAS的大肠埃希氏菌生长良好。结果表明本研究构建的大肠埃希氏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穿梭载体pGSIAS序列正确,在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大肠埃希氏菌中均能复制并表达质粒上的相关基因。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痤疮丙酸杆菌(PA)对小鼠抗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感染的影响,从人的面部皮肤分离得到革兰氏阳性短杆菌,通过培养性状观察、生化试验、PCR鉴定,证实7株菌为PA.经ELISA检测发现PA与猪传染性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存在免疫交叉反应.以PA免疫小鼠15 d后用10倍LD50的APP攻毒,观察1周,最高保护率为60%;将制备的抗PA高免血清注射小鼠,分别用10倍LD50的APP血清1型、APP血清5型感染小鼠,保护率均为100%.结果表明,PA对APP血清1型,APP血清5型感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从山东省泰安市采集的38份具有严重呼吸道症状的病死猪的肺脏、气管和扁桃体进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的分离鉴定,其中14株菌株表现出形态多样性、革兰氏染色阴性等特点,小鼠试验显示有较强的毒力,PCR电泳结果得到了650bp的预期目的片段。系统的生物学鉴定表明,这14株分离菌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aumoniae,APP)。对确诊的14株APP采用凝集试验进行血清型检测。结果从山东省泰安市分离到14株2个血清型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其中,血清7型8株、血清5型6株,血清7型、5型为绝对优势血清型。  相似文献   

9.
根据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ctinobacillus pleuropneumoniae,APP)各血清型之间外毒素apxⅠ、apxⅡ、apxⅢ、apxⅣA基因差异,设计6对引物,对16株标准菌株进行1次5对引物的多重PCR和1次根据apxⅣA基因设计1对引物PCR的扩增,得到各血清型特异性片段,并将片段特征相同的血清型归为同一组。通过这2步PCR分组情况的不同能将16株标准菌株中的大多数血清型区别开,但是仍然不能将血清2型和8型、血清9型和11型、血清5型中的2个亚型以及血清12型和13型区分开。又根据血清2型英膜多糖(CP)基因差异设计1对引物将血清2型和8型区分开。将此分型系统应用于23株未知病原菌检测,检测到胸膜肺炎放线杆菌9株,并全部能够将其分型。本试验PCR分型体系可以作为胸膜肺炎放线杆菌血清型分型的一种快速而有效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通过筛选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3~8 kb随机基因组文库获得1株阳性克隆.测序拯救质粒得到序列,通过BLAST分析确定此片段为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Ⅱ型分泌蛋白基因,预计成熟蛋白分子质量为45.716 ku.根据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PCR扩增该基因,分子克隆表达该Ⅱ型分泌蛋白.Western-blot结果表明,该蛋白能与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康复期血清发生反应.  相似文献   

11.
捕食线虫性真菌的分离鉴定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报道首次从我国内蒙古土壤中分离出一株捕食线虫性真菌,该菌株适宜在20℃,pH6,玉米粉浓度0.4g/L的玉米粉琼脂(CMA)培养基中生长。通过对其菌丝、孢子及捕食性结构的形态学观察,鉴定其为节丛孢属的少孢节丛孢菌CIMHI株(Arthrobotrysoligospora,strainCIMHI)。  相似文献   

12.
13.
类圆线虫病是广西水牛的常见寄生虫病之一,本文作者通过光镜观察,我们确认广西水牛类圆线虫病的病原体即为乳突类圆线虫。本文首次记述该虫种第四期幼虫的形态。在扫描电镜下,虫卵表面光滑,近似椭圆形。丝状蚴头端钝圆,口孔裂隙状,左右为2唇片,每唇片似分3小叶;体表两侧自劲部开始,各有2条纵嵴,延续至尾端,称为双翼膜(double alae),这是该期虫体独有的构造;丝状蚴尾端分叉。自由生活成虫具6片唇,各唇上有1个唇乳突;口孔内沿有一排锥状齿,共9枚;头端两侧各具1个半球形的头感器;头端背腹面的两侧各具1个头乳突,共4个,锥形。自由生活雄虫的泄殖腔处明显地突出于虫体表面,其周围有7对性乳突。自由生活雌虫的阴门横裂,肛门呈半月形。寄生生活雌虫头端截平,4个唇片由口缘伸向口孔,唇片近口孔中央向上翻卷,唇片上各有1个唇乳突;口孔呈倾斜(45°)的马耳他“十”字形;头感器1对,头乳突4个;阴门横裂,阴门部有1对阴侧感觉窝和1对阴后乳突;肛门横裂,突起;尾部自肛门后突然收缩,呈指状。在宿主体内未见到寄生生活雄虫。  相似文献   

14.
15.
鸡胚法氏囊的组织发育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试验通过对孵化至13-21日龄的鸡胚法氏囊进行组织学的连续性动态观察,较为详细地描述了早日龄鸡胚法氏囊的组织学分化发育过程。实验结果显示,直至出壳胶鸡胚法氏囊尚未形成较完整的能组织起 体液免疫促进作用的组织基础结构,其完善的形态结构需在后天环境中分化和发育。  相似文献   

16.
17.
18.
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实施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是一种既符合我国市场竞争规则,又符合与国际惯例接轨的造价模式,是我国建设市场发展需要的必然结果。阐述了在我国实行工程量清单计价的重大意义,探讨了现阶段实施工程量清单计价中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完善措施。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