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畜禽业》2016,(12)
猪弓形体病属于原虫病,人类也可发生感染。该病的主要感染来源是猫,因为猫是终末宿主。该病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以及皮肤等途径感染。主要症状为发热、呼吸困难和母猪出现繁殖障碍表现。该病属于危害养猪业的主要疾病。通过病原、发病特点、临床症状及剖检和治疗等方面对猪弓形体病做一介绍,与广大养猪朋友交流。  相似文献   

2.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养鸭生产过程中常见的细菌病,由鸭疫里氏杆菌感染所引起,病原血清型众多,危害较大;雏鸭是该病危害的主要群体,成年鸭感染后可耐过;病鸭主要表现全身败血症和神经症状,死亡率较高,典型病变是气囊、肝脏和心脏出现纤维素性渗出;预防该病以加强管理和消毒为主,平常做好鸭群的防应激工作;治疗该病首选抗生素,治疗时建议以药敏试验结果为用药指导,避免耽误病情。  相似文献   

3.
《畜禽业》2019,(12)
鸭霍乱病由巴氏杆菌感染所引起,呈世界分布,传播较快,主要危害育肥期鸭和成年鸭。该病临床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主要表现消化道症状、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死亡率较高。通过临床初诊结合实验室检查能对该病进行确诊;预防该病必须加强鸡场管理,定期接种疫苗,有发病征兆的用抗生素进行大群预防。治疗该病首选对巴氏杆菌敏感的抗生素,感染严重的病鸭建议采用注射方法给药,效果更加确切。  相似文献   

4.
《畜禽业》2017,(9)
猪弓形虫病是猪感染弓形虫后导致的一种原虫性传染病,临床较为常见,弓形虫的生活史包括中间宿主和终末宿主两部分;猪感染后主要表现呼吸道、消化道和神经症状;预防本病的最好办法是猪场杜绝养猫,同时防止野猫靠近猪场;磺胺类药物是治疗该病的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5.
《畜禽业》2017,(4)
牛衣原体病是由衣原体感染引起的一种多症状性传染病。该病一般呈慢性经过,但在适宜条件下也会出现急性暴发,呈急性经过。发生多呈散发或地方流行性。病牛和潜伏感染的带菌牛是主要传染源。综述该病的防治要点。  相似文献   

6.
《畜禽业》2020,(7)
猪布氏杆菌病由布氏杆菌感染所引起,是一种人畜共患的细菌性传染病,多呈地方或散发式流行,无明显的季节性。公猪感染后表现睾丸和附睾的炎症,母猪感染后表现流产和繁殖障碍,仔猪、育肥猪和后备母猪感染后无明显症状;防控该病需加强猪场的管理,定期净化猪场环境,及时隔离和淘汰带毒猪。  相似文献   

7.
《畜禽业》2017,(8)
牛沙门氏菌病为养牛临床常见病,病原为沙门氏菌,常见的种类为鼠伤寒沙门氏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和纽波特沙门氏菌;牛感染后表现消化道症状和全身症状,母牛引发流产;选择性培养基可对该菌进行鉴定,用于实验室诊断;预防该病需要强化牛场管理,加强消毒和增强牛群的综合抵抗力,抗生素对该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猪呼吸道冠状病毒病是由呼吸型的冠状病毒感染所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猪群中一旦有感染,传播很快;该病感染率高,发病率和病死率低,感染猪主要表现轻微咳嗽,成年猪耐过,经济损失影响较小;血清学诊断法和分子生物学诊断法是该病的主要诊断方法 ;预防该病需要做好生产管理工作,感染猪大多表现一过性,治疗意义不大,但表现症状的猪需要用抗生素来防止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9.
鸡链球菌病是养鸡临床常见的细菌病,主要通过鸡与鸡之间的密切接触传播,感染鸡表现全身症状和神经症状,影响生长发育和生产性能,死亡率高。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可进行确诊;加强鸡场的消毒,对鸡场进行科学管理可预防该病的发生;抗生素是治疗该病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10.
《畜禽业》2016,(8)
正猪喘气病,又称猪支原体肺炎,由猪肺炎支原体感染引起的高度接触性、慢性传染病。我州自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从湖北黄冈引进巴克夏种猪导致该病传人,形成地方流行。该病在我州的传播形式,一是母子传播,二是本交配种接触传播,三是在生猪交易市场接触传播。1临床症状、病理剖解变化与诊断1.1临床症状感染后潜伏期一般为11~16 d,最短的潜伏期为3~5 d。病猪主要临床症状是咳嗽,在吃食、剧烈跑动、早  相似文献   

11.
王琪 《畜禽业》2023,(1):70-72
山羊支原体肺炎病由丝状支原体感染所引起,主要经呼吸道传播,各个品种的山羊都能感染。应激对该病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根据症状表现的缓急程度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型和慢性型3种,病羊前期表现呼吸道症状,后期可出现全身症状,最终机体会出现衰竭,危害较大。阐述了山羊支原体肺炎病的流行特点及科学防治措施,以期帮助广大养殖户提高对该病的认识,降低发病率,提升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2.
《畜禽业》2017,(7)
兔巴氏杆菌病是家兔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为感染巴氏杆菌引起;该病对外界抵抗力弱,普通消毒方法和常规消毒剂很容易能将其杀死;病原感染加上诱因作用可导致该病的发生;败血型、鼻炎型、肺炎性、中耳炎型、生殖器官型和眼型是临床常见发病类型;根据临床症状和体征可对该病初步诊断,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可确诊;加强消毒和疫苗免疫是该病防疫的最好措施。  相似文献   

13.
鳖穿孔病的病原菌及其防治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穿孔病(又称疖疮病、空穴病),为鳖的主要病害之一。由病鳖体内分离出三株细菌,其中二株经感染健康鳖得到与病鳖相同症状。经过病原学检验和毒力感染试验,证明了引起该病的病原菌为气单胞菌(Aeromonassp)和产碱菌(Alcaligemessp)。本文介绍了该病的流行病学、病原菌分离、鉴定、毒力感染试验及药物敏感性试验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4.
猪链球菌病由链球菌感染所引起,主要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猪之间的相互接触而传播;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部位不同,该病分为急性型和慢性型两种,急性型又细分为败血型、脑膜炎型和胸型,分别表现全身症状、神经症状和呼吸道症状,慢性型可细分为关节炎型和化脓型,主要表现关节炎症状和组织化脓;预防该病必须加强猪场的管理和消毒,适时进行疫苗免疫,抗生素是治疗该病的最佳药物。  相似文献   

15.
仔猪渗出性表皮炎,又称猪接触性脓疮病、油皮病或溢脂性皮炎,俗称油猪,是仔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人畜共患病。该病是由革兰氏阳性葡萄球菌引起的以患者皮肤大面积出现渗出性皮炎症状的接触性传染病。该病的感染范围主要是哺乳仔猪和断奶后仔猪,病死猪以1~2周龄以内的仔猪居多,在德宏州易发季节为冬季和夏季,但在高寒山区则一年四季均可以发生。临床上一些养猪场户往往误诊为疥蛾病或VA缺乏症,延误了正确治疗时间,给养猪业户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6.
卢华龙 《畜禽业》2013,(5):30-33
附红细胞体病是附红细胞体感染人和动物而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传染病,主要由吸血昆虫传播,该病主要特征是贫血,也可能和其他疾病混合感染而表现不同交叉症状。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国,并呈扩大趋势,对养殖业和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威胁。本文根据国内外文献从病原学、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诊断和防治、体外培养等生物特性方面,综述该病研究现状,旨在降低发病率,提高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17.
张是  朱奇 《内陆水产》2004,29(12):25-25
白鲢白鲫溶血型腹水病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一种鱼病。该病发病快。来势猛。数天内可致鱼类大批死亡。且易重复感染和交叉感染,对渔业生产危害较大。现特将其病因及症状和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畜禽业》2017,(9):104-105
羔羊痢疾是羊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死亡率高,日龄越小发病越严重,成年羊有抵抗作用;该病病原有病毒类和细菌类2种,感染后可对肠黏膜造成损伤,形成痢疾;病羊主要表现全身症状和肠道急性出血性炎症;预防该病需要加强母羊的管理,治疗可采用对症治疗、抗生素治疗和微生态治疗,治疗越早,损失越小。  相似文献   

19.
《畜禽业》2017,(11)
鸡坏死性肠炎是由鸡感染魏氏梭菌而引起的一种细菌性肠毒血症;病原进入肠道后能产生大量的毒素和致病因子,对肠黏膜上皮细胞有致死性的毒性作用,还能吸收入血引发全身症状;病理变化以肠道黏膜坏死、充血、出血为特征;对肠道病料进行病原的分离鉴定可诊断该病;加强鸡群管理、合理使用微生态制剂可有效预防该病,鸡群中若发现该病务必第一时间投放敏感药物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20.
断奶猪多系统衰弱综合症是由猪圆环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该病可引起仔猪先天性震颤、呼吸急促、黄疸、腹泻、贫血等多种症状。并可导致猪瘟、蓝耳病、圆形病毒病、渗出性皮炎(葡萄球菌病)、支原体肺炎、链球菌病、副猪嗜血杆菌病、附红细胞体病、寄生虫病等病的发生和混合感染。该病发病率10%~20%,死亡率较高,病后存活仔猪发育明显受阻,可成僵猪、呆猪,失去经济价值。该病已成为影响养猪业发展的传染病之一,需在养猪生产中予以高度重视。为此,通过整体提高猪群免疫力结合对症治疗的方法,初步探讨出当前猪的主要疾病情况和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