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猪弓形虫病是由刚第弓形虫引起的一种原虫病,又称弓形体病,其发病率达60%以上,病死率可达64%。某猪场有502头猪,其中育肥猪448头,空怀母猪19头,怀孕母猪21头,产仔母猪14头。饲养期间育肥猪和怀孕母猪突然发病,育肥猪在5 d内发病死亡46头,怀孕母猪有15头流产。1临床症状育肥病猪体温升高至41℃以上,不食,精神  相似文献   

2.
2002年9月初,湖南津市监狱某集约化养殖场育肥猪发生一起以体温升高,耳边缘、腹下发绀,初产和后备母猪发热、流产,解剖肺瘀血肿大,全身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疾病。经临床及实验诊断为弓形体病,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2002年8月,该猪场陆续有母猪发生流产、早产征兆。9月初,天气突变,气温不降,两栋生长肥育舍40kg以上育肥猪先后发病,最后疫病波及母猪舍的后备母猪发病,初产母猪流产,而保育舍仔猪和经产母猪未见发病,生长育肥舍猪发病率高达50%。病初怀疑是猪流感,曾用病毒灵、板蓝根、青、链霉素、安乃近等药物…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不少猪场出现母猪厌食病,临床发病越来越多,并且病因复杂。尤其是夏季母猪厌食征发病更为常见,临床常见于产前和产后,部分出现于产中,个别表现呼吸困难,有的导致母猪淘汰,甚至造成母猪死亡。对于这种现象,很多养猪人束手无策。作者根据多年临床经验,对于母猪厌食综合发病情况及其防治措施,总结如下,供大家参考:一、母猪产前、产后厌食1.发病特点。目前母猪产后不食是泌乳期常见的普通疾病之一,夏季更为多见,以母猪在产后和泌乳期  相似文献   

4.
<正>2012年8月叶县某养猪场1头分娩后不久的母猪突然发病死亡,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症状和剖检变化,确诊为猪胃溃疡引起的胃破裂病。根据对发病原因进行分析,并对存栏的300多头猪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发病情况及临床检查。该猪场存栏能繁母猪32头,其中70kg以上的肥猪78头、小猪和中猪200多头。2012年7月1头怀孕89天的母猪突然  相似文献   

5.
笔者把临床症状以呼吸困难、呈犬坐式张口喘气,胸腹式呼吸80次以上、体温40℃以上、饮食欲废绝、经血清学诊断方法确诊为MPS病的30头种母猪分三组进行药物治疗试验.病猪来源:选林场种猪及三个养猪专业户的30头母猪,临床症状相同,在不同时间内发病,为试验对象.  相似文献   

6.
<正>2010年2月,某猪场送检3头病仔猪,据该厂负责人介绍,该猪场为集体企业,被他承包。猪场从2009年10月份发病至今,主要表现为不论品种、年龄、大小均发病,一般是断奶猪先病,架子猪、怀孕后期母猪、肥猪随后发生。仔猪发病率可达100%、死亡率可达50%以上,母猪流产率可达30%以上,育肥猪、母猪也有发病死亡。现在所产仔猪所剩无几,保育舍基本已成空舍,损失惨重。  相似文献   

7.
新加坡的一个农场于1977年爆发了弓形体病,其中有70头母猪、120只仔猪和350头其他猪发病。仔猪和母猪发病严重。主要临床症状为:食欲不振、呕吐、呼吸困难、沉郁、发热  相似文献   

8.
湖南省洞口县江口镇肖某猪场发生5头母猪蹄裂病,母猪发病率15.6%,治愈率80%,为洞口县首例猪蹄裂病。后在洞口县普查生猪411 399头,其中母猪34 121头。发生猪蹄裂病猪489头,占普查生猪总数的0.12%;其中发病母猪185头,占病猪数的37.83%,占普查母猪数的0.54%;发病母猪中5胎以上繁殖母猪有127头,占68.65%。注意与猪口蹄疫的鉴别诊断,采取在饲料中添加生物素H、硫酸锌、脂肪等措施,并清洗蹄裂部,防止继发感染,是可以控制猪蹄裂病的。  相似文献   

9.
正母猪软骨症是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发病率较高,尤其是怀孕期和泌乳期的母猪发病率较高。1临床症状病母猪早期常异嗜,其喜啃食墙壁、泥巴和砂石等异物,并伴有消化机能紊乱。随着病情发展,病母猪易疲劳,四肢无力,行走时摇晃,部分病母猪轻度跛行,渐进性消瘦,喜卧,不愿活动,其骨骼疏松、变形,四肢关节肿大,易发生骨折。病母猪粪便干燥,被毛逆立,缺乏光泽。发病中期病母猪跛行加重,站立时频频换  相似文献   

10.
<正>仔猪黄痢是新生仔猪的急性、高致死性传病。主要发生于1周龄内的新生仔猪,以13日龄发病最多,随日龄的增长发病减少,1周龄以上很少发病。初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最为严重,而经产母猪所产仔猪发病相对较轻。猪场卫生条件不好,新生仔猪初乳吃得不够或母猪乳汁不足以及产房温度  相似文献   

11.
母猪子宫内膜炎是子宫黏膜的黏液性或化脓性炎症。是母猪常见的繁殖障碍综合症的一种主要类型。许多猪场都有此病,患猪往往发情不正常或发情正常,但屡配不孕,即使是妊娠期也易发生流产,被迫淘汰,给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为此调查了我县4个百头以上猪场和部分散养母猪共582头,其中157头母猪患有子宫内膜炎,感染率27%,其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如下:1发病原因在调查患病的157头母猪中,有56头母猪因助产引起,有92头是不明原因的流产、早产引起,7头是子宫脱出后复旧不全引起,2头是人工授精消毒不严引起。2临床症状2.1急性子宫内膜炎在调查…  相似文献   

12.
2011年7~10月,浙江省嘉兴、海宁、宁波等地区,不少猪场发生了一种以母猪返情、流产、难产及产死胎为特征的疫情。经调查发现,发病猪场均采用猪乙脑灭活苗免疫母猪,发病主要见于头胎母猪,二胎母猪偶有发病,三胎以上未见发病,而采用猪乙脑弱毒疫苗免疫的猪场未见疫情。经临床和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猪乙型脑炎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13.
由于畜主采用普通的母猪预混料,生产母猪在寒冷季节发生了蹄裂病,笔者通过调查和临床观察,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有效地治愈了母猪蹄裂病,减少了猪场的经济损失。同时分析了生产母猪蹄裂病的主要发病因素和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4.
我场畜牧队是具有180头生产母猪的繁殖场,有29年饲养母猪的历史。我队1986年3月前,哺乳仔猪黄痢病发病严重。初产母猪发病率在40%左右,经产母猪发病率在10%左右。有头31338号母猪连续三胎的仔猪均患黄痢病,发病的仔猪死亡率达80%以上。黄痢病治疗困难,严重时整窝死亡,造成较大损失,据1985年资料统计,全年产仔4300头,死亡320头,其中因仔猪黄痢病死亡194头,占死亡数的60.6%。1986年3月起,应用了中科院市植物生理研究所试制  相似文献   

15.
母猪无乳综合征,又称母猪泌乳失败。是母猪产后常发病之一,其特征是在母猪产后1~3日逐渐表现少乳或无乳、厌食、便秘、乳头粘草,对仔猪淡漠等。仔猪由于得不到充足的母乳而变的瘦弱,易发病,死亡率较高,给养殖业造成严重的损失。1发病情况此病以夏季发病较多,其他的季节也会发生,经产母猪的发病率高于初产母猪,管理状况不同的猪场发病率存在较大的差异,有的猪场发病率高达60%以上,有的场却很少见到。在患病的母猪中有一部分虽经治疗和加强饲养管理,泌乳功能得到改善,但仍赶不上正常母猪的泌乳效果。2病因分析据报道母猪无乳综合征的病因是错…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场的增加,母猪出现许多生理繁殖障碍性疾病,给养猪业带来巨大损失.其中引起母猪繁殖障碍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母猪内膜炎.许多猪场都有此病,患猪往往发情不正常或发情正常,但屡配不孕,即使是妊娠期也易发生流产,被迫淘汰,给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笔者为此调查了我县6个百头以上猪场和部分散养母猪共620头,其中124头母猪患有子宫内膜炎,感染率20%,其发病原因和临床症状如下:  相似文献   

17.
贵州省黔东南州某个体养猪场,由于天气炎热,母猪圈舍内通风不良、阴暗、潮湿,地面排污不畅,猪浑身污浊,导致10头母猪患病,发病母猪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局部脓肿、阴道流出脓性粘稠样分泌物。采集发病母猪的脓汁、阴道分泌物涂片镜检,再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生化鉴定,最后诊断为猪葡萄球菌病,用氨苄青霉素、红霉素结合外科手术治愈了病猪。  相似文献   

18.
新生仔猪溶血病是一种免疫性疾病。我团自1986年2—12月断断续续发生六窝,发病者均为杂交母猪,共发病43头仔猪除1头仔猪经调换母猪带养存活外,其余全死亡。一、临床症状:新生仔猪体况良好,吸吮初乳后24小时左右发病,仔猪精神萎顿、散卧、尖叫,皮肤苍白,可视粘膜贫血、黄染,尿呈红色,病猪迅速死亡。病程24—48小时。二、实验室检验:血红蛋白5.8克,红细胞310万/mm~3,红细胞形态大小不均,红细胞直接凝集反应阳性。  相似文献   

19.
1临床症状 本病是由细胞内革兰氏阴性杆菌,细胞内劳森菌所引起。一般分急性型与慢性型2种。急性型通常发生于后备种猪及育成猪,以及部分经产母猪,呈暴发性、散发性发病。一般6星期以内及1年以上的猪不易发病。病猪排黑色(隐血)或暗红色粥样粪便,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武汉地区和江江平原一些商品猪场发生一种新生仔猪疾病,2日龄发病,3日龄死亡,窝发病率50%以上,病死率达100%.例如江汉平原某猪场在1995年因此病死亡仔猪2000多头.经对5个猪场病猪诊断,根据发病日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结合母猪日粮缺乏矿物质和维生素等综合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