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未来家禽业发展新思维--禽流感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记载最早的禽流感发生在1878年。20世纪,曾经至少爆发过三次流感大流行,其中最严重的是1918-1919年间、1957-1958年间和1968-1969年间的流感大流行,均在1年内于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导致了大批人死亡。这三次流感大流行后来都被证实与禽流感病毒有关。  相似文献   

2.
研究人员最近发现了一种新的猪流感病毒毒株-H2N3亚型流感病毒,该毒株属于H2亚型流感病毒。H2亚型流感病毒最近一次引起人流感犬爆发是在1957年。这一新毒株已发生了分子变异,它由禽流感和猪流感两种病毒的基因共同组成。  相似文献   

3.
2009年发生于北美,流行于世界的流感疫情为A型流感病毒,H1N1亚型猪流感病毒毒株。该毒株包含有猪流感、禽流感和人流感三种流感病毒的基因片断,是一种可以人传染人的新型猪流感病毒,这种新型病毒由猪流感病毒演变而成。  相似文献   

4.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无论是人流感还是动物的流感都具有很强的传染性:人流感可以在不同年龄阶段的人引起发病,每次流感的大流行都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而动物流感中尤其是禽流感的发生可给养殖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致命性的打击。由于禽流感病毒被认为是人流感病毒的保存宿主和产生新型流感病毒的来源,  相似文献   

5.
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禽类传染病,感染人以后会导致人禽流感.人禽流感,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20世纪以来,人禽流感病毒引发过4次大流行,均发生在人口稠密的地区:1918年暴发的西班牙流感(H1N1),造成近4 000万人死亡;1957年的亚洲流感(H2N2)和1968年的香港流感(H3N2),均造成了近百万人死亡;最近的一次是2009年暴发的猪流感(H1N1),共在208个国家得到确诊,累计1.8万人死亡[1].  相似文献   

6.
古意 《养猪》2009,(3):71-71
根据流感病毒感染的对象,可以将病毒分为人类流感病毒、猪流感病毒、马流感病毒以及禽流感病毒等,其中人类流感病毒根据其核蛋白的抗原性可以分为A、B、C型,也分别称为甲、乙、丙型。流感流行的罪魁祸首往往是甲型。乙型一般只在小范围传播,是造成冬季流感的病原之一。丙型相对来说不重要,很少引起大流行。  相似文献   

7.
流感病毒血凝素在宿主特异性转变中的分子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流感病毒宿主感染谱很广,除野生鸟类外,还广泛存在于家禽、家畜、野生哺乳动物甚至海生哺乳动物和人类[1]。种系发生研究表明,感染其他物种的所有A型流感病毒都来源于野生鸟类,野生鸟类是迄今发现所有16个HA亚型和9个NA亚型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2-3]在一定条件下,流感病毒可在不同物种之间发生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传播。历史上流感病毒跨越种间屏障的现象屡见不鲜。例如,禽流感病毒长期以来仅在禽间存在与流行,但1918年H1N1亚型病毒导致了“西班牙人流感”;1957年,H2N2亚型病毒酿成“亚洲人流感”;1968年,H3N2亚型病毒导致“香港流感”的蔓延;1977年,H1N1亚型病毒再次导致了“俄罗斯流感”;1997年,香港发生了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感染并致死人的事件[4];2003年底至2008年4月30日,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再次于东南亚等国家肆虐,引发382人感染,其中241人死亡的事件。由此,流感病毒跨越种间屏障的现象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很多学者对流感病毒跨种间屏障机制的研究给予了高度重视并取得了诸多的研究进展。不同病毒的感染机制表明,当病毒在一个物种群体中经过多次感染,就会受到1次与宿主特性相关的自然选择过程...  相似文献   

8.
彭春香 《中国畜牧兽医》2012,39(12):154-158
A型流感病毒是目前传播最广泛的人畜共患病病原之一,到目前为止全球至少暴发了5次人流感大流行,尤其是1997年以来多起H5N1亚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跨越种间屏障由禽直接感染并致死人的事件造成了极大恐慌。流感病毒致病性和跨种传播的分子机制研究是有效预防和控制流感的基础,而BALB/c小鼠模型的应用极大地促进了这些研究进程,作者就BALB/c小鼠作为试验动物模型在流感病毒致病性及跨种传播研究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9.
流感病毒是单股负链有囊膜的RNA病毒,具有8个基因节段,编码11种蛋白。根据病毒粒子核蛋白(NP)和膜蛋白(MP)划分为甲,乙,丙3个型,甲型流感病毒根据其表面蛋白的抗原性又可以划分为16个HA亚型和9个NA亚型。所有亚型的流感病毒均已经在水禽中发现,其中H1~H3亚型的流感病毒在人类历史上爆发过大流行——1918 H1N1、1957 H2N2、1968 H3N2和2009 H1N1,而禽流感病毒(AIV)直接感染人事件的多次出现警示我们AIV一旦获得在人与人之间水平传播的能力将会引发新一轮的流感大流行。本文综述了影响流感病毒在哺乳动  相似文献   

10.
禽类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es)与人类流感病毒都属于正黏病毒科,二者关系密切。一方面,禽流感病毒为20世纪暴发的3次人类流感大流行提供丁所必需的基因。另一方面,禽流感病毒也可以直接感染人。例如:1997年香港和2004年初的泰国、越南H5N1亚型禽流感导致多人死亡。H9亚型流感病毒1966年首次从北美的火鸡分离。H9亚型禽流感虽然尚未有导致人类死亡的报道,但是该亚型病毒对动物和人的威胁正在增加。  相似文献   

11.
中药抗流感病毒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流感是一种动物及人类发病的传染性疾病,其病原属于正粘病毒科RNA病毒,由A型流感病毒属、B型流感病毒属、C型流感病毒属和类托高土病毒属组成,A型流感病毒感染人、猪、马、禽类及各种海洋哺乳动物。1997年和1999年禽流感病毒直接感染人事件发生后,禽流感作为人畜共患病得到人类的重新认识。因此,通过对抗流感病毒中药的研究,  相似文献   

12.
禽流感病毒是正粘病毒,流感病毒属的一个成员。流感病毒由特异的不具交叉反应的核糖核蛋白抗原区分为三个不同的抗原型,即A、B、C三型。A型和B型人流感病毒可造成季节性流行,一般出现在10月和5月。野生水禽是所有已知A型流感病毒的天然宿主,特别是某些野鸭、鹅、大雁、天鹅、海鸥、水鸟和燕鸥。  相似文献   

13.
(接上期)A型流感病毒及禽流感对人的感染1 概述 流感自古以来就是动物与人共患的急性高度传染性疾病。流感病毒属正黏病毒科的病毒,根据病毒核蛋白抗原的特点可分为A、B、C三型,而A型除感染动物外,还可感染人类。A型流感病毒目前已明确有15个HA(血凝素)亚型和9个NA(神经氨酸苷酶)亚型,每个A型流感毒株只有1个HA亚型和1个NA亚型组合。2 A型流感病毒的宿主及其对人的感染情况(见表1)3 哺乳动物和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情况3.1 猪:由于猪的流感在其体内具有禽流感病毒和人流感病毒,因此,通常都把猪作为A型流感病毒的“中间宿…  相似文献   

14.
正确认识甲型H1N1流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兽药杂志》2009,43(5):39-39
什么是甲型H1N1流感? 人的流感病毒分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病毒最为常见,也是流感大流行的罪魁祸首。甲型病毒的两种表面抗原:H(血凝素)和N(神经氨酸酶),用于区分不同的病毒血清型。此次墨西哥、美国等地暴发的为甲型H1N1流感。这次甲型H1N1流感的源头并不清楚,并非是直接由猪传染给人的。  相似文献   

15.
禽流感病毒和猪流感病毒——人兽共患病危险的新认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猪或禽的流感病毒传入人群为疾病的大范围爆发创造了条件,因而许多人担心亚洲的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将成为下一个大范围流行的病毒。本文首先比较禽、猪和人的流感病毒在其天然宿主中的致病机理,其主要目的是评估猪和禽的流感病毒成为人兽共患病的可能性,同时还评估猪在禽流感病毒传入人的过程中可能起到的作用。猪和禽的流感病毒向人的跨物种传播已有多次报道,但所有这些病毒都缺乏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关键性能力。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在人体内的超强毒力使其能在人肺组织中极度复制,从而使人体长时间地产生过多的细胞因子,但是有关流感病毒细胞及其组织嗜性的精确情况仍存有许多疑问。虽然猪对包括H5N1亚型病毒在内的数种禽流感亚型病毒都具有易感性,但很明显有一种防止猪感染此类病毒的重要屏障。禽流感病毒可在猪体内频繁地进行重配,但并没有证据表明,猪在1957或1968年大流行重配株的产生中或在H5N1亚型病毒或其他所有禽类病毒向人传染过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结论是,流感病毒本身的跨物种传播不足以引起人流感的大爆发,动物流感病毒必须经过显著的遗传变异(而这种变异大部分尚不为人所知)后才能使其在人群中定居。  相似文献   

16.
《中国家禽》2008,30(17)
美国罗格斯大学和德州大学的研究人员近期表示,他们成功获得流感病毒蛋白关键部位的三维结构图,该成果有望帮助科学家开发应对包括致命性禽流感在内的多种流感药物。据悉,美国这两所大学的研究人员获得的是甲型流感病毒NS1蛋白上与人体蛋白目标相结合部分的三维结构图。他们表示,所有从人体分离出的甲型流感病毒,其中包括禽流感病毒都有NS1蛋白。  相似文献   

17.
崔尚金 《中国动物保健》2009,11(5):19-25,30
由于猪的呼吸道上皮细胞具有人流感病毒和禽流感病毒的受体,因此猪是禽、猪、人流感病毒共同的易感宿主,是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组产生新流行毒株的"混合器"和古老的流感病毒长期存在的"贮存器"。流感病毒有八个基因片段,猪流感病毒与人流感病毒、禽流感病毒同时感染一个细胞的时候,病毒在自我复制的过程中就会发生基因交换,重组形成新的病毒。根据美国疾控中心的检测,2009年4月引起墨西哥、美国等国人流感爆发的墨西哥A/H1N1型流感病毒毒株是一种新型变异病毒,是人类流感病毒、北美洲禽流感病毒以及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猪流感病毒的混合体。猪流感病毒(H1N1,H3N2)在中国猪群中普遍存在,而且H9N2和H5N1禽流感病毒也感染了猪,这已经是不争的事实,但这次病毒暴发在北美,而且是在人中间的暴发,因此现在需要重视的是人之间的传播,严密监控这种病毒是否入境;同时长远来看,应该对中国的猪群进行排查,预警可能发生的疫情。  相似文献   

18.
动物流感病毒与人流感流行株起源变异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上呼吸道传染病。此病具有高度的传染性、传播迅速、易发生流行的特点。而动物流感作为人类研究最早的病毒之一,自1515年至1930年的420年间,流感共发生世界性大流行30多次,平均每14年发生一次,而动物流感中的禽流感自1878年perroncito首次报道意大利鸡群暴发禽流感至今的一百多年历  相似文献   

19.
正在全球范围内发生蔓延的甲型H1N1流感疫情,是由一株新型流感病毒引起的具有公共卫生意义的重大疫病.已证实该病毒的核酸包含人流感病毒、北美禽流感病毒和北美、欧洲、亚洲三类猪流感病毒的多个基因.显然,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是人与动物流感病毒在某种特定条件下交互作用、重组变异的结果.该病自公布和报道以来,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空前而广泛关注,截止2009年5月12日,世界上已有30个国家和地区确诊人感染该病,目前该病在传播方面的显著特征是人际间传播,且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后可以传染给猪,从而导致甲型H1N1流感的发生和流行.我国内地和香港已确诊2例人感染甲型H1N1流感的输入病例.  相似文献   

20.
给全球养殖禽类及产业造成巨大损失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是一种可以导致死亡的疾病。在近三十年当中,这种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在非洲,中国,欧洲,东南亚等地相当流行,已经形成了一定的流感区域,对当地造成相当大的威胁。虽然目前这种病毒并没有在人际之间发生传播,但是这种病毒若于人流感病毒进行新的重组,就将成为人间传播可致死的流感病毒,这会形成新的流感盛行。人类感染禽流感的主要途径分别是通过直接接触了带有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或者接触了含有禽流感病毒的排泄物。在经过不断变异后的禽流感很有可能冲破种属屏障,从而将危机到人类和哺乳类动物,从而在宿主和病毒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使宿主发病升至死亡。目前研究出其致病机制,并对其进行防治非常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