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饲粮中三聚氰胺的添加对育肥猪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研究饲粮中三聚氰胺的添加在育肥猪肾脏中的残留及其对肾脏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为60 kg的杜洛克×长白×大白生长育肥猪36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头猪.采用单因子试验设计,试验饲粮为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0、500和1 000 mg/kg的三聚氰胺.试验期47 d,分2个阶段,...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筛选出膨化大豆在生长育肥猪日粮中替代豆粕的最适添加量。试验选用胎次相近、健康的"杜×长×大"三元猪80头[公母各半,平均体重为(35.83±5.07)kg],按照体重相近、公母各半的原则随机分为4个试验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日粮,试验组日粮分别用10%、30%和50%的膨化大豆等量替代对照组日粮中的豆粕和豆油,研究日粮中使用膨化大豆替代豆粕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的影响及对生长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日粮中膨化大豆等量替代豆粕+豆油可提高生长猪的生长性能,但对颗粒饲料加工质量和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均无显著影响。生长猪可通过日粮中添加膨化大豆替代豆粕来提高其生长性能。  相似文献   

3.
<正>前言:为研究干燥黑水虻虫粉替代育肥猪饲料中豆粕、鱼粉等蛋白质原料的可行性,以黑水虻干燥虫粉为原料,选择18头30kg左右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按试验要求随机分为3组(按照等能等氮配方设计,试验Ⅰ组将饲料中豆粕等蛋白质原料用25kg鱼粉替代,试验Ⅱ组将试验组中的鱼粉用25kg干燥黑水虻虫粉替代,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正试期28d,计算各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质量、平均日采食量和  相似文献   

4.
试验旨在研究中药负离子添加剂对育肥猪肠道结构的影响.选取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育肥猪32头,体重(39.99±2.16) kg,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预试期10d,正式试验期80 d.对照组猪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猪饲喂基础日粮+0.25%负离子中药制剂.结果 显示:与对照组相比...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以育肥猪为研究对象,研究日粮中添加一定比例的苹果渣对其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良好的"杜×长×大"育肥猪40头,按照随机分组原则分成4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包含5头猪.试验预试期7 d,正式周期为30 d.试验结果表明,育肥猪日粮中添加苹果渣可提高其采食量、降低料重比,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组2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比对照组高16.67%(P<0.05);苹果渣对育肥猪腹泻率无显著影响(P>0.05).综上所述,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适宜比例的苹果渣可提高其平均日增重,但添加比例不宜超过4%.  相似文献   

6.
为了研究发酵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肉品质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68. 00±0. 34) kg、健康的杜×长×大育肥公猪32头,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发酵豆粕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发酵豆粕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80 g/kg发酵豆粕。预试期10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发酵豆粕组育肥猪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肠道长度无显著变化(P0. 05),但蒸煮损失显著降低(P0. 05),血清中三酰甘油(TG)含量显著提高(P0. 05),肌酐(CRE)含量显著降低(P0. 05)。说明在育肥猪日粮中添加80 g/kg发酵豆粕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并改善猪肉品质。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旨在评价油莎豆粕对生长猪的营养价值,并探究不同水平油莎豆粕替代玉米对生长猪的饲喂效果.试验1评价油莎豆粕在猪上的营养价值,选取12头体重(51.12±3.41)kg的杜×大三元杂交健康去势公猪,随机分为2个日粮处理(玉米-豆粕基础日粮和油莎豆粕试验日粮),每个处理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猪.试验2采用完全随机区组设...  相似文献   

8.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中添加不同比例的全株发酵杂交构树替代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肉品质和养分表观消化率的影响。选择48头初重(60.44±2.51) kg、健康的“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A组(对照组)育肥猪饲喂基础日粮,B组、C组、D组育肥猪分别饲喂使用3%、5%、7%全株发酵杂交构树替代豆粕的试验日粮。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45 d。结果显示,与A组相比,B组育肥猪的平均日增重增加了2.78%(P>0.05);各试验组育肥猪的眼肌面积、肌内脂肪、蛋白质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C组、D组育肥猪对日粮酸性洗涤纤维、粗脂肪、中性洗涤纤维、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使用3%全株发酵杂交构树代替豆粕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肉品质和表观消化率的影响作用较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磷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血清指标、骨骼钙和磷代谢以及肠道微生物的影响.试验选用640头健康的、遗传背景一致、初始体重为(63.10±2.32)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猪,随机分为5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6头(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磷源为磷酸氢钙(DCP);试验1组磷源为磷酸一...  相似文献   

10.
试验以生长育肥猪为研究对象,通过饲养试验研究微生态制剂替代抗生素对育肥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采用了90头体重接近30kg的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育肥猪,按体重随机分为3个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结果表明,采用微生态制剂替代全部或者部分抗生素后,与对照组相比,中猪阶段的日增重和饲料转化效率都有较大程度的提高,腹泻率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1.
本试验旨在研究大麦-高粱型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对肥育猪生长性能及肉品质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日龄基本一致的健康"杜×长×大"杂交肥育猪120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0头猪。各组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饲粮、大麦-高粱型饲粮和在大麦-高粱型饲粮的基础上添加0.8%酵母培养物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60 d。结果显示:1)与玉米-豆粕组相比,大麦-高粱组肥育猪平均日增重减少了8.62%(P0.05),料重比增加了9.78%(P0.05),而大麦-高粱+酵母培养物组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无显著变化(P0.05)。2)与玉米-豆粕组相比,大麦-高粱组背最长肌亮度(L*)值显著降低(P0.05),红度(a*)值显著升高(P0.05),而大麦-高粱+酵母培养物组L*、a*值无显著差异(P0.05)。各组肥育猪背最长肌p H45m in、滴水损失、肌内脂肪、粗蛋白质和水分等指标均无显著差异(P0.05)。3)与玉米-豆粕组和大麦-高粱组相比,大麦-高粱+酵母培养物组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含量显著升高(P0.05),而单不饱和脂肪酸(M UFA)含量显著降低(P0.05);皮下脂肪组织中M UFA含量显著降低(P0.05)。4)与玉米-豆粕组相比,大麦-高粱+酵母培养物组挥发性盐基氮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提示,在大麦-高粱型饲粮中添加0.8%的酵母培养物能有效提高肥育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异亮氨酸水平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选取体重为(77.0±0.1)kg的杜×长×大三元杂交去势公猪72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4头猪。3组试验猪分别饲喂含0.25%(低异亮氨酸水平,表现为异亮氨酸缺乏,L-Ile组)、0.39%(NRC推荐异亮氨酸水平,N-Ile组,作为对照组)和0.53%(高异亮氨酸水平,表现为异亮氨酸超量添加,H-Ile组)标准回肠可消化异亮氨酸的饲粮。试验期为28 d。结果表明:饲粮异亮氨酸水平对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和平均日采食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但L-Ile组料重比较对照组显著增加(P0.05);随着饲粮异亮氨酸水平的增加,肥育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线性提高(P0.05),而剪切力线性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采食异亮氨酸缺乏饲粮的肥育猪的背膘厚、眼肌面积和肉色评分显著降低(P0.05),采食异亮氨酸缺乏或超量添加饲粮的肥育猪的热胴体重、屠宰率以及背最长肌滴水损失和黄度值均显著降低(P0.05);随着饲粮异亮氨酸水平的增加,血清甘油三酯含量线性提高(P0.05),血清尿素氮含量线性下降(P0.05);与对照组相比,采食异亮氨酸超量添加饲粮的肥育猪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增加(P0.05),采食异亮氨酸缺乏饲粮的肥育猪的血清中游离的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和总氨基酸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而采食异亮氨酸缺乏或超量添加饲粮的肥育猪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高密度脂蛋白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由此得出,饲粮中异亮氨酸缺乏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肌内脂肪含量有负面影响,而超量添加异亮氨酸会显著改善肌肉的剪切力和滴水损失,增加肌内脂肪含量,但会以降低热胴体重、屠宰率为代价。  相似文献   

13.
将豆粕加入木瓜蛋白酶和酵母菌在40℃条件下进行液态酶解发酵处理24h制备液态酶解发酵豆粕并进行营养成分分析。72头体质量(31.25±0.22)kg健康阉公猪,随机分为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6头猪,分别为对照料、添加10%液态酶解发酵豆粕和添加20%液态酶解发酵豆粕组,预饲期7d,正试期28d。结果表明,豆粕经过液态酶解发酵后粗蛋白含量有所提高,但是差异不显著(P〉0.05),钙和磷的含量均没有显著变化(P〉0.05),水溶性蛋白、小肽、小分子蛋白含量显著提高(P〈0.05),大分子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5),脲酶活性显著降低(P〈0.05)。饲养试验表明,添加10%液态酶解发酵豆粕和20%液态酶解发酵豆粕的试验组和对照组相比平均日采食量分别提高了12.14%和20.81%(P〈0.05),平均日增重分别提高了11.33%和22.29%(P〈0.05);粪中氮的排泄量分别降低了11.11%和8.80%(P〈0.05);粪中磷的排泄量分别降低了3.59%(P〉0.05)和23.95%(P〈0.05),粪中铜的排泄量分别降低了2.22%(P〉0.05)和7.52%(P〉0.05),粪中锌的排泄量3个组之间均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综上,豆粕经木瓜蛋白酶和酵母菌酶解发酵后蛋白质成分有所改善,饲喂生长育肥猪可以提高生产性能,降低粪中部分营养物质的排泄量。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旨在研究用固态发酵菜籽粕替代部分豆粕对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试验选用1日龄爱拔益加肉仔鸡180羽,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0羽,分别饲喂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豆粕对照组)以及用未发酵菜籽粕(菜籽粕组)或固态发酵菜籽粕(发酵菜籽粕组)等氮替代基础饲粮中25%豆粕的饲粮.试验期6周.结果表明:发酵菜籽粕组较菜籽粕组可显著提高肉仔鸡全期的平均日增重(P<0.05),而发酵菜籽粕组肉仔鸡平均日增重比豆粕对照组稍高,但差异不显著(P>0.05).21日龄时,与豆粕对照组相比,发酵菜籽粕组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的脾脏指数、胸腺指数及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42日龄时,菜籽粕组较豆粕对照组显著提高了肉仔鸡的脾脏指数(P<0.05),发酵菜籽粕组显著提高了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盲肠的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P<0.05).由此可见,固态发酵菜籽粕等氮替代基础饲粮中25%的豆粕具有提高肉仔鸡生长性能、免疫功能和肠道消化酶活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文章旨在评估木棉籽油替代大豆油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将500头20?w平均体重为(84.40±0.18)kg的育肥猪随机分为2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0头.对照组饲喂含有1.5%大豆油的基础日粮,处理组饲喂含有0.8%木棉籽油的基础日粮,试验分为0~3?w和4~6?w共42?d.结果:对照组...  相似文献   

16.
试验旨在研究复方中草药对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将60头育肥猪随机分成4组,每组15头猪。对照组、Ⅰ组、Ⅱ组、Ⅲ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0.5%、1.0%、2.0%的复方中草药。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Ⅰ组育肥猪平均日增重、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失水率显著降低(P<0.05)。与对照组相比,Ⅱ组、Ⅲ组育肥猪末重、平均日增重、胴体重、胴体斜长、熟肉率、脾脏指数、血清免疫球蛋白A (IgA)含量、IgG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料重比、背膘厚、剪切力、失水率均显著降低(P<0.05)。与Ⅰ组相比,Ⅱ组、Ⅲ组育肥猪胴体重、胴体斜长、血清IgG含量均显著提高(P<0.05),背膘厚均显著降低(P<0.05)。研究表明,育肥猪基础饲粮中添加1.0%和2.0%的该复方中草药制剂均能改善育肥猪的生长性能、屠宰性能、肉品质和免疫功能,临床应用中选择1.0%作为最适添加剂量。  相似文献   

17.
王慧  李恒 《中国饲料》2021,(5):32-35
为研究饲粮中添加发酵豆粕对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的影响,试验选择体重相近、健康的三元杂交育肥猪80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2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1组饲喂基础日粮为对照组,试验2、3、4组分别用发酵豆粕替代基础日粮中50%、75%、100%的豆粕,预试验7 d,试验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3、4组的平均日增重较1组比分别提高13.9%、12.5%(P<0.05),料重比较1组比分别降低14.7%、12.8%(P<0.05),试验2、3、4组的平均采食量均高于1组(P>0.05);(2)试验2、3、4组的宰前活重、屠宰率高于1组(P>0.05),试验3、4组的瘦肉率、眼肌面积较1组比分别提高12.3%、11.1%、12.9%、9.9%(P<0.05),背膘厚较1组比分别降低11.3%、9.9%(P<0.05);(3)试验3、4组猪的毛利润较1组比分别提高22.7%、20.5%。综上,发酵豆粕代替饲粮中75%豆粕可以提高育肥猪生长性能、屠宰性能及经济效益,在临床中具有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旨在研究加工工艺和湿态发酵豆粕添加水平及其交互作用对肉鸡颗粒饲料质量、生长性能、抗氧化能力以及肠道组织形态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加工工艺为普通调质制粒(NCP)工艺和高温调质低温制粒(HCLP)工艺;湿态发酵豆粕的添加水平为0、5%和10%.试验选取1日龄爱拔益加(AA)肉仔鸡480只,按照体重相近原...  相似文献   

19.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乳酸菌制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肉品质及风味物质含量的影响。选取平均体重为(55±2)kg的杜×长×大三元杂猪240头,随机分为3个处理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20头试猪,公、母各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玉米-豆粕型),2个试验组饲粮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3%乳酸菌干粉和0.3%乳酸菌菌液,这2种制剂中乳酸菌含量均为1.2×10~9 CFU/g。试验期57 d,在饲养试验结束时,每个重复选择2头(1公1母)接近平均体重的试猪进行屠宰,测定胴体性状、肉品质和风味物质含量。结果表明:饲粮中添加乳酸菌干粉和乳酸菌菌液均对肥育猪的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及耗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P0.05),对肥育猪胴体直长、斜长、背膘厚、皮厚及眼肌面积也无显著影响(P0.05),对肌肉的肉色、大理石纹、pH、滴水损失率及剪切力无显著改善(P0.0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中添加乳酸菌菌液显著降低背最长肌中次黄嘌呤含量(P0.05),但2个试验组肌苷酸、谷氨酸和肌内脂肪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上所述,饲喂乳酸菌制剂对肥育猪生长性能、胴体性状和肉质无显著影响,但可降低肌肉中次黄嘌呤含量,有利于改善猪肉的风味。  相似文献   

20.
饲粮纤维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肉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旨在探讨不同纤维源对育肥猪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肉品质的影响.试验选用125头初始体重为(48.88±0.81) kg健康“杜×长×大”三元杂交生长肥育猪,随机分为5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5头猪,分别饲喂基础饲粮(对照组)以及添加玉米纤维、大豆纤维、小麦麸纤维和豌豆纤维的4种试验饲粮,饲粮纤维的添加量为30%.试验猪体重约为100kg时结束试验.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大豆纤维组猪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显著降低(P<0.05),大豆纤维组、小麦麸纤维组和豌豆纤维组猪的平均日采食量极显著降低(P<0.01),小麦麸纤维组和豌豆纤维组猪的料重比显著降低(P<0.05).2)饲粮中添加4种纤维有降低猪屠宰率的趋势(P=0.06),但对猪的胴体斜长和眼肌面积无显著影响(P>0.05);而大豆纤维组、小麦麸纤维组和豌豆纤维组猪的平均背膘厚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3)饲粮中添加4种纤维有增加猪背最长肌中粗蛋白质含量的趋势(P=0.07),但对背最长肌PH45min亮度值、大理石纹评分和剪切力均无显著影响(P>0.05);与对照组相比,豌豆纤维组猪的背最长肌pH24h显著提高(P<0.05),背最长肌滴水损失显著降低(P<0.05);而大豆纤维组和小麦麸纤维组猪背最长肌肌内脂肪含量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提示,饲粮中不同的纤维来源会对育肥猪的生长性能、胴体组成和肉品质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豌豆纤维对保障育肥猪的生长性能、改善肉品质的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