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镉胁迫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劼  胡博华  戈涛  陈沁 《湖北农业科学》2014,53(20):4892-4896
水培条件下,以生菜(Lactuca sativa L.)种子为供试材料,研究0、5、10、20、40 mg/L镉(Cd2+)处理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Cd2+(5 mg/L)胁迫对生菜种子萌发具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其中种子的发芽势较没有Cd2+胁迫处理的增加63.64%;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均达到最大值,分别为40.30和119.29;而随着营养液中Cd2浓度的进一步升高,种子的萌发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发芽势、发芽率显著降低,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逐步减小,且处理浓度越高种子发芽的抑制作用越明显.与没有Cd2+胁迫的处理相比,低浓度Cd2+(5 mg/L)胁迫对生菜幼苗生长也具有促进作用,根长、芽长、鲜质量增幅分别为16.04%、11.61%和11.59%,且生菜幼苗叶片中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以及叶绿素总量的水平均显著升高;当Cd2+浓度>10 mg/L时,生菜幼苗生长明显受到抑制,且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以及叶绿素总量的水平均显著降低.相比较而言,Cd2+胁迫对生菜幼苗根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地上部的抑制作用.Cd2+胁迫对生菜幼苗叶片叶绿素a的影响作用小于对叶绿素b的影响.此外生菜幼苗根组织中丙二醛含量随Cd2+浓度的增大而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以美国生菜(大速生)种子为受体,采用室内培养皿法,研究大白菜叶片水浸提液对生菜种子及幼苗的化感作用。结果表明,大白菜叶片浸提液对生菜种子萌发有较为显著的抑制作用,大白菜叶片浸提液0.01~0.02 g/ml浓度处理的生菜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浸提液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大;大白菜叶片浸提液对生菜幼苗芽长、根长及鲜重均有化感抑制作用,同一浓度相比较,大白菜叶片浸提液对根长的化感效应指数最低,化感抑制作用最强。  相似文献   

3.
壳寡糖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不同浓度壳寡糖处理小麦种子及幼苗,以种子根长、芽长及淀粉酶活性为种子萌发指标,以幼苗的叶片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为幼苗生长指标,探讨壳寡糖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壳寡糖对小麦具有生长调节作用,0.10 μg/mL壳寡糖可明显促进小麦种子胚芽、胚根的生长,提高种子淀粉酶活性,同时对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和根系活力具有显著促进作用.而10.00 μg/mL壳寡糖处理种子淀粉酶活性较对照组低,且浸种处理第1天时差异显著,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4.
盐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幼苗叶绿素含量和渗透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Na Cl模拟盐环境,分析不同浓度盐处理对玉米种子发芽、幼苗生长及其叶片叶绿素含量、渗透势的影响。结果表明,100 mmo L·L-1Na Cl对郑单958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没有显著影响,对鲁单661的种子萌发和苗高、苗重有显著促进作用;200 mmo L·L-1和更高浓度的Na Cl对两个玉米品种的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显著抑制作用。200 mmo L·L-1或250 mmo L·L-1Na Cl处理时,根的受抑制作用大于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增加;更高浓度Na Cl处理时,根的受抑制作用小于苗,叶绿素含量降低。随着Na Cl浓度的升高,叶片渗透势呈降低趋势。因此,玉米具有一定的耐盐性,低浓度盐(≤100 mmo L·L-1)可促进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高浓度盐(≥200 mmo L·L-1)则表现抑制作用,盐胁迫对玉米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在不同品种间表现不同。  相似文献   

5.
硬毛刺苞菊不同器官的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利用琼脂混粉法测定了硬毛刺苞菊根、茎、叶和种子粉末对4种受体植物的除草活性。在10g/L的粉末添加浓度下,4种植物器官均对生菜、小麦、反枝苋和稗草幼苗的生长产生了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对胚根(或幼根)生长的抑制效果明显高于对胚轴(或胚芽)的抑制,其中以叶片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4种器官中除叶片对反枝苋种子具有明显的推迟发芽作用外,对生菜、稗草和小麦种子的发芽影响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以生菜种子为研究材料,通过水培试验,分别用不同质量浓度(0,5,10,20,50,80,120 mg/L)Cu~(2+)溶液对生菜种子进行浸种及培养,研究Cu~(2+)对生菜种子萌发及幼苗初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质量浓度Cu~(2+)(5~10 mg/L)作用下,生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呈上升趋势;在高质量浓度Cu~(2+)(20~120 mg/L)作用下,生菜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及发芽指数呈下降趋势。随着Cu~(2+)浓度的升高,生菜幼苗的株高和根长均呈现降低趋势,幼苗中SOD,POD活性和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低质量浓度的Cu~(2+)溶液对生菜种子的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于生菜幼苗的生长不利,且随着处理浓度的增高,对生菜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的生长抑制作用明显增强,生菜的SOD,POD活性在50 mg/L时最大。  相似文献   

7.
为研究生物菌剂仙丰168和木霉菌对烟草种子萌发、早期幼苗生长及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利用生物菌剂不同浓度对烟草种子浸种,考察种子萌发、早期幼苗形态及叶片叶绿素、MDA、可溶性蛋白含量、脯氨酸含量、细胞膜透性和SOD、POD、CAT酶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仙丰168和木霉菌处理均对烟草种子萌发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仙丰168浓度为10g/L时对烟草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最小,其发芽率、发芽势和发芽指数与清水对照(CK)最接近;在幼苗期,仙丰168和木霉菌处理均能增加细胞膜透性,对烟草生长发育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仙丰168在10g/L浓度处理与对照相比,其烟草幼苗具有较高的株高、鲜重、主根长、横向根长和茎粗,叶片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显著增加,SOD和POD活性明显提高,且MDA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8.
重金属镉对含羞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不同浓度的镉(Cd)离子溶液处理含羞草种子,研究了镉对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液中的镉浓度小于20 mg/L时,对含羞草种子萌发的影响较小;当镉浓度大于40 mg/L时,对含羞草种子萌发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抑制程度随着镉浓度的提高而加强;此外,随着处理液镉浓度的提高,对含羞草种子萌发后幼芽、幼根及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加强,且镉对幼根生长的影响大于对芽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Cu2+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不同浓度Cu2 +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在 0~ 10 0mg/LCu2 +处理范围内 ,Cu2 +浓度越大 ,对小麦种子的发芽及幼苗根和芽生长的抑制作用越大 ,且Cu2 +对根的抑制作用大于对芽的抑制 ;同时 ,随着Cu2 +浓度的增大 ,小麦种子α -淀粉酶活性降低 ,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降低 ,游离脯氨酸含量和丙二醛含量增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壳寡糖对小麦(Triticum aestivum)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方法]利用不同浓度壳寡糖处理小麦种子及幼苗,研究壳寡糖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壳寡糖能够有效地提高小麦种子胚乳淀粉酶活力,提高胚根、胚芽的生长速率,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同时,壳寡糖还可提高小麦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以及根系活力,促进幼苗生长。其中浓度为0.1μg/m l壳寡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结论]壳寡糖具有促进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作用。该研究可为壳寡糖的应用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11.
安康市5种冷季型草坪草外观质量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沈大刚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2):3515-3516
对安康市5种冷季型草坪草的综合评价表明:高羊茅质地较粗糙,越夏性能良好,在安康市外观质量综合评价最高;多年生黑麦草质地稍好,越夏性能较差,但能很快恢复;紫羊茅、草地早熟禾、匍匐剪股颖质地好,越夏性能差,恢复较困难,外观质量综合评价较差.  相似文献   

12.
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长白山地区的3种(61份)百合试材的遗传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其中包括轮叶百合(L.distichum)16个居群,43个个体;毛百合(L.dauricum)4个居群,12个个体;松叶百合(L.cernuum)2个居群,6个个体。从35个ISSR引物中筛选出9条引物用于3种百合的扩增。轮叶百合、毛百合、松叶百合扩增出条带分别为135,128,111;多态性条带分别为134,115,100;多态性比率分别为99.2%、89.8%、90.1%。应用NTSYSpc-2.10e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UPGMA法聚类分析,结果表明:长白山地区3种百合的遗传多样性均较丰富,而且3种百合种群种内的遗传多样性与居群地理位置远近表现出明显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腰果种子发芽率的快速测定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比较了4种快速测定腰果(Anacardium occidentale L)种子发芽率方法的准确性。结果表明:对不同贮藏时间的腰果种子,TTC染色法的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检出率与发芽率相同,是快速测定腰果新鲜度的有效方法;外观和品尝法的鉴定结果准确度低,误差较大;电导率的测定需时短,简捷快速,准确性受标准参照物的影响;红墨水染色法虽不需设备和特殊药品,但结果与发芽率相比较,有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4.
通过研究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种子形成特性及生产性能,结果表明,尖叶胡枝子和达乌里胡枝子从返青期到种子形成分别需要111~121d和103~108d;二者生殖枝率较高,可达95%,尖叶胡枝子的单株花序为805.6个,达乌里胡枝子为277.0个;二者日开花高峰时间不同,尖叶胡枝子出现在9:00~10:00,达乌里胡枝子在10:30~11:330,而二者闭花高峰均出现在15:30~16:00;尖叶胡枝子的结荚率和成熟率比达乌里胡枝子高,种子收获期不同,种子的发芽率、硬实率和千粒重也不相同,两种胡枝子适宜的收获期均在9月20日左右,种子贮藏时间对其发芽率和硬实率有明显的影响;尖叶胡枝子的种子产量为607.33kg/hm^2,达乌里胡枝子为591.77kg/hm^2。  相似文献   

15.
红花檵木是一种在园林绿化上广泛应用的彩叶植物,叶色夏季会出现"返青"现象,导致观赏价值降低。对红花檵木的红叶、转绿后的绿叶和回复突变的绿叶以及原变种檵木的叶片的叶表皮特征进行了研究发现:①檵木及其变种红花檵木的不同叶片中表皮毛均为单细胞型,有单根型的,也有2~多根表皮毛1束型的,以1~4根1束的表皮毛类型为主,表皮毛的分布下表皮均多于上表皮;②表皮毛的分布规律檵木与红叶相似,转绿与复绿相似,红花檵木转绿后表皮毛的数量下降60%以上;③红花檵木叶片转绿后上表皮细胞显著缩小,下表皮和气孔器略微增大,气孔指数无显著变化。  相似文献   

16.
甘蓝夜蛾人工饲料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利用灰菜(ChenopodiumalbumL.)叶粉为主要原料配制的简易人工饲料,连续数代饲养甘蓝夜蛾(MamestrabrassicaeL.),于第四代同天然饲料对照,成虫的生殖力差异不显著。同时饲养了草地螟(Loxosiegeslicticalis),红棕灰夜蛾(Sarcopoliailloba),苜蓿夜蛾(Heliothisdip-sacea),银纹夜蛾(Autographaamuria)和粘虫(Leucaniaseparta)。除粘虫外,其它几种害虫均成功地饲养了二代以上。此配方简单、价廉、易于配制,具有一定的通用性。对昆虫人工饲料的商品化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了落花生、扁豆、黑大豆、绿豆、豇豆的显微特征,结果表明,5种药材的显微特征清楚,差异也比较明显。  相似文献   

18.
根据现有资料和标本,新疆忍冬属(Lonicera)共有20种(包括引入栽培种),其中有3个新纪录种;(1)奥尔忍冬L.olgaeRgl.etSchmalh.;(2)杈枝忍冬(赛小叶忍冬)L.simulatrix Pojark.;(3)伊犁忍冬L.iliensis Pojark.和1个新变种:细叶忍冬L.stenanthavar.angustifolia C.Y.YangetJ.H.Fan及1新种:圆叶忍冬L.subrotundataC.Y.YangetJ.H.Fansp.n.等,都是《中国植物志》72卷没有记载过的,现在此发表。  相似文献   

19.
以被害率、病情指数、严重度、虫口密度、损失率等为指标,对川西北主要栽培的禾本科牧草老芒麦(Elgmus sibiricus L.)、(蘸)草(Phalaris arundinacea L.)、仲彬草[Kengyilla rigidula (Keng) J.L.]和燕麦(Avena sativa L.)进行粘虫(Mythimna separate Walker)危害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4种禾本科牧草在孕穗期、抽穗期受粘虫危害,粘虫危害老芒麦、(藕)草早于燕麦与仲彬草.4种禾本科牧草总被害率、病情指数、严重度存在极显著差异;虫口密度有极显著差异;技最大虫数、枝均虫数存在显著差异;粘虫虫龄组成与结构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面积损失率存在极显著差异;鲜草产量损失率为8.06%~18.65%,存在极显著差异;花序损失率存在极显著差异,种子产量损失率存在极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棉属(Gossypium)的栽培种草棉(C.herbaceum L.)、亚洲棉(G.arboFeumL.)、陆地棉(G.hirsutum L.)和海岛棉(G.barbodense L.)为材料,通过种间杂交产生二元、三元和四元杂种F_1,首先进行同染色体组内的种间杂交,然后用0.2%秋水仙碱溶液处理(亚洲棉×草棉)F_1获得双二倍体,并进一步以该双二倍体与陆地棉或(陆地棉×海岛棉)F_1进行正反交,产生三元杂种F_1和四元杂种F_1。形态学研究表明,各二元、三元和四元杂种的F_1均生长旺盛,两个二元杂种F_1的叶片和花器或表现为明确的显隐性关系或超过双亲的平均值(如叶片的长度和宽度)。三元和四元杂种F_1在叶形和花器形态上表现了三个和四个棉种的一些性状。这表明把几个栽培棉种的某些性状组合于同一杂种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