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明确贵州芒果叶斑病病原炭疽菌(Colletotrichum spp.)的种类及表型特征,在贵州芒果主产区望谟县、安龙县和贞丰县等地采集芒果叶斑病标样及分离菌株,对其内转录间隔区、机动蛋白、β-微管蛋白、几丁质合成酶1、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等多个基因的序列进行系统学分析,测定不同炭疽菌的菌落形态、分生孢子大小、菌丝生长速率等特征。结果表明,引起贵州芒果叶斑病的病原炭疽菌种类有Colletotrichum asianum、C.fructicola和C.siamense,其中C.asianum和C.fructicola为主要为害种类,C.asianum的菌丝生长速率和分生孢子长度均显著大于C.fructicola和C.siamense,C.fructicola侵染叶片造成病斑扩展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明谷氨酸转运蛋白基因Cgglt1与杧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致病力的关系,以便为该病害发生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In-Fusion~?HD Cloning Kit技术构建Cgglt1敲除载体,转化杧果炭疽病菌原生质体,对获得的敲除突变体进行表型分析。【结果】获得敲除载体p Cgglt1GH1和敲除突变体△Cgglt1,表型测定显示,与野生型相比,突变体△Cgglt1菌落颜色变浅、生长速率略下降、产孢量显著下降、孢子萌发加快但不能形成附着胞,对pH的适应性有所改变,对杧果叶片的致病力显著下降。【结论】Cgglt1基因调控C.gloeosporioide菌落生长、产孢量、孢子萌发率、附着胞的形成、对pH的敏感性及对杧果叶片的致病力。  相似文献   

3.
茶树炭疽病病原菌鉴定及其致病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来自12个省份茶区的茶树炭疽病病叶分离病原菌,基于形态学和多基因聚类分析对其进行鉴定,并对不同茶区分离的纯培养物致病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分离到的57株菌株有明显的形态学差异,根据其在PDA上的菌落形态和分生孢子特征可划分为5种类型。选取21个代表性菌株进行多位点(ITS、TUB2、ACT、CAL、CHS-1和GAPDH)的序列和聚类分析,发现测试菌株均属于胶孢炭疽复合种(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 complex),包括7株果生炭疽菌(C. fructicola)、8株山茶炭疽菌(C.camelliae)、3株暹罗炭疽菌(C.siamense)和3株隐秘炭疽菌(C.aenigma),其中山茶炭疽菌和果生炭疽菌在调查茶区的炭疽病叶中分离频率较高。采用刺伤接种法将测试菌株接种于‘舒茶早’离体枝条的叶片,结果显示21个代表性菌株中17株能够侵染‘舒茶早’叶片并使其发病,但不同菌种表现出致病性差异,其中山茶炭疽菌表现出强致病力,同时发现同种病原菌不同菌株间也存在致病力差异。此外,在河南茶区首次发现由果生炭疽菌引起茶树炭疽病。  相似文献   

4.
【目的】鉴定明确近年在福建新发生的李叶斑病的病原菌种类。【方法】采集李叶斑病叶进行组织分离,对获得的菌株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种类鉴定和致病性研究。【结果】通过组织分离和纯化,并根据菌落形态特征共获得66个刺盘孢属(Colletotrichum)菌株。对这些菌株进行形态学观察和多基因(ACT、TUB2、CHS-1、GAPDH及ITS)系统发育分析的结果显示,它们分别归属于刺盘孢属的6个种,包括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59个菌株、喀斯特刺盘孢(C.karstii)2个菌株、普洛柏刺盘孢(C.plurivorum)2个菌株、暹罗刺盘孢(C.siamense)1个菌株、无锡刺盘孢(C.wuxiense)1个菌株和李刺盘孢(C.pruni-salicinae)1个菌株,其中李刺盘孢(C.pruni-salicinae)为笔者鉴定出的1个新种。分离鉴定的6种刺盘孢的代表菌株,有伤接种结果显示它们均可使李叶片和果实致病,但其致病力明显不同,它们对桃、梨、柑橘和猕猴桃的致病也存在显著差异。【结论】引起福建李叶斑病的病原菌有果生刺盘孢、喀斯特刺盘孢、普洛柏刺盘孢、暹罗刺盘孢、无锡刺盘孢和李刺盘孢6种,其中果生刺盘孢(C.fructicola)为优势种,占刺分离获得的盘孢属(Colletotrichum)菌株的89.4%。不同刺盘孢菌的致病性存在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HAB-2菌株的分类地位及其抑菌活性物质稳定性。【方法】根据β-甘露聚糖酶基因(gumG或ydhT)的差异设计特异性引物进行基因克隆分子鉴定以及显微观察相结合手段,明确芽孢杆菌HAB-2分类地位;通过有机溶剂萃取法、硫酸铵饱和沉淀法、酸沉淀法对HAB-2菌株进行抑菌活性物质提取,检测抑菌活性,并对活性成分进行稳定性测定,确定其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平板对峙法,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活性成分对杧果炭疽病病原菌丝的影响;将HAB-2正丁醇提取物涂抹在接种杧果炭疽菌的杧果上,观察粗提物对杧果炭疽病的表面防效。【结果】HAB-2菌株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其中正丁醇提取物活性最好,抑菌圈直径为(22.01±0.3)mm。正丁醇提取物在紫外线照射120 min后,抑菌活性为对照的93.64%;最适pH为5~6;经100℃处理后,正丁醇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仍然为对照组的81.12%。正丁醇提取物可使杧果炭疽病菌菌丝扭曲、膨大、畸形,从而抑制杧果炭疽病菌,保护杧果果实;HAB-2正丁醇提取物处理后的杧果未出现杧果炭疽病病状。【结论】HAB-2菌株正丁醇提取物抑菌活性高,对酸碱和热稳定性良好,具有良好的生物农药开发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以台农1号杧叶片为材料,采用离体叶片针刺法,对2005—2013年采自海南、广西、广东、云南、四川以及美国夏威夷、泰国地区的112株杧果炭疽病菌进行致病力测定。结果表明,所有菌株均能引起台农1号叶片致病,采自不同地区、不同部位和不同品种的杧果炭疽菌致病性存在一定的差异。供试菌株中强致病性菌株有30株,占供试菌株总数的26.78%;次强致病性菌株有27株,占24.11%;中致病性菌株有35株,占31.25%;弱致病性菌株有20株,占18.86%。  相似文献   

7.
【目的】明确浙江金华太秋甜柿果实炭疽病主要病原种类,探究不同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的差异,为甜柿炭疽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6—10月,通过对浙江金华永康太秋甜柿生长期果实炭疽病病样的采集和分离,致病性测定和系统发育分析,确定其主要病原菌种类;通过对不同甜柿炭疽病病原菌在不同温度、pH值、培养基类型、光照等培养条件和致死温度的测定,揭示不同种之间的差异。【结果】3种甜柿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horii、C. siamense和C. fructicola)为浙江金华太秋甜柿果实炭疽病主要病原菌,其中暹罗刺盘孢引起太秋甜柿炭疽病为国内首次报道。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果生刺盘孢、哈锐炭疽菌和暹罗刺盘孢最适生长温度为30℃,最适产孢温度为35℃,哈锐炭疽菌最适产孢温度为25℃;果生刺盘孢和暹罗刺盘孢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为PDA、CMA和GA,果生刺盘孢产孢最佳培养基为胡萝卜煎汁培养基,暹罗刺盘孢产孢最佳培养基为CMA培养基;哈锐炭疽菌菌丝生长最佳培养基为PDA和CA,产孢最佳培养基为OA培养基。pH值4~10均适宜甜柿炭疽病菌菌丝生长,果生刺盘孢在pH值5和9时产孢最佳,...  相似文献   

8.
《果树学报》2011,(4):651-656
采用生长速率法测定了植物源抑菌物质肉桂醛对杧果炭疽病菌的毒力作用,同时从杧果内防御酶变化角度探讨其防病机制。结果表明,肉桂醛防治杧果炭疽病的最佳使用质量浓度为30 mg.L-1,13 d的防治效果为56.67%,肉桂醛对杧果炭疽病菌菌丝生长和分生孢子萌发的EC50分别为38.51和22.34 mg.L-1,当肉桂醛质量...  相似文献   

9.
2012年和2013年分别调查广西百色市右江区、田东县、田阳县,南宁市武鸣县和钦州市灵山县等不同地区的杧果品种流胶病发病情况。结果表明,广西杧果流胶病发生较普遍和严重,病株率达50%以上,不同杧果品种发生为害情况差异显著。同一果园中,台农杧发病重,而红象牙杧、金煌杧发病较轻;同一植株上嫁接不同品种,台农杧发病重,红象牙杧、金煌杧发病轻。  相似文献   

10.
柑橘炭疽病菌的分离、鉴定及在果实上的潜伏侵染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菲菲  龙超安 《果树学报》2015,(1):108-114,176
【目的】明确柑橘炭疽病原菌的种类及其潜伏侵染特性,为柑橘病害防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采自湖北省3个地区的炭疽病样品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形态学特征观察和致病性测定并采用r DNA-ITS序列分析法对代表菌株T4进行分子鉴定。此外,通过组织分离法,研究炭疽病菌在柑橘花器和发育期果实上的潜伏情况。【结果】获得的19株致病菌均为胶孢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但菌株间的致病力存在明显差异;T4菌株的测序结果与NCBI已登录的胶孢炭疽菌序列(FJ459917.1,FJ459916.1)比对发现,一致性达100%。柑橘炭疽病菌在花器和果实上的潜伏侵染呈一定的规律性:花器官中,花瓣的带菌率最高;果实上,果蒂和脐部带菌率最高,其次为果柄部位。【结论】研究区域的柑橘花和果实均携带胶孢炭疽病菌,该病菌具有潜伏侵染的特性。生产上要重视花期的病害防控,果实采后贮藏时需重视对果蒂部、脐部及果柄部位的消毒处理。  相似文献   

11.
侧耳属3种食用菌解剖学性状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PDA培养基和棉籽壳为培养料,培养了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并对其解剖结构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姬菇、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均具有锁状联合,子实体菌柄都侧生,每个担子顶部产生4个担孢子,孢子内含油滴,孢子印皆为白色。姬菇和鲍鱼菇菌盖颜色为灰黑色,榆黄蘑为黄色,姬菇和榆黄蘑菌丝生长快,姬菇菌丝浓密,榆黄蘑和鲍鱼菇菌丝稀疏,鲍鱼菇菌丝能产生黑色分生孢子。姬菇和榆黄蘑子实体小而多,出菇早、产量高,鲍鱼菇子实体较大内部组织紧密,担子、担孢子梗粗壮,孢子饱满油滴大。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种子层积处理前进行的不同预处理方法和层积天数的试验,对影响美国东部黑核桃种子层积催芽因素进行了探讨。催芽前进行冷水浸种5d(天),沙藏层积催芽150d(天),发芽率最高,发芽最快,播种后60d(天)调查,出苗率达75%。  相似文献   

13.
采用香菇菌株Cr-02为实验材料。简易开放式生料栽培为栽培方法,观察到了香菇子实体形态发育的全过程。初步将之分为纽结期、褐变期、成型期和成熟期四个时期,确定了子实体形态分化的关键时期是褐变期。  相似文献   

14.
香菇原生质体单核体杂交方法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试验通过三种方法收集菌丝体 ,经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后得到其单核体 ,将不同菌株的单核体杂交配对后得到了不同于亲本的杂交后代  相似文献   

15.
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扦插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林  朱莉  孙奂明  赵菲 《北方园艺》2010,(5):114-115
以直立迷迭香不同木质化程度插条为试材,进行扦插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最适合北京地区直立迷迭香生产的插条类型。结果表明:在嫩梢、半木质化和完全木质化3种插条类型中,完全木质化插条生根早、根量大、分枝多,扦插效果最好,适合在生产中推广。  相似文献   

16.
鸡腿蘑菌丝体的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用8种不同培养基配方,培养鸡腿蘑菌丝体,其同工酶分析结果表明,鸡腿蘑菌丝体酯酶(EST)同工酶谱差异明显,过氧化物酶(POD)同工酶谱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7.
采用火焰原子分光光度法,测定了保定市市售的3种类型共16种蔬菜中的Ca、Cu、Zn、Fe、Mn 5种矿质元素,为指导人们日常饮食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蔬菜中矿质元素含量不同,叶菜类蔬菜中的(Ca、Cu、Zn、Fe、Mn含量高于果菜类蔬菜、根茎类蔬菜;而不同品种的蔬菜其矿质元素的含量也存在很大差异,油菜中的Ca和Mn含量最高,分别为7.6 g/100g和8.98 mg/100g;Zn含量最高的为香麦16.72 mg/100g,其次为菠菜12.63 mg/100g,洋白菜的Zn含量最低仅为0.73 mg/100g;菠菜中Fe含量最高138.43 mg/100g,其次为香麦111.11 mg/100g.综合分析结果,香麦、菠菜、油菜的Ca、Cu、Zn、Fe、Mn含量要高于其它种类的蔬菜.  相似文献   

18.
以美国大速生菜为试材,以腐熟与未腐熟玉米秸秆替代草炭作为莴苣无土栽培基质中的主要材料,研究其对莴苣产量、叶面积、干物质量、光合速率、根系活力、维生素C和硝酸盐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T3处理(腐熟玉米秸秆∶蛭石=3∶1)基质配方最有利莴苣的生长。  相似文献   

19.
检测了真姬菇菌丝对卡那霉素、头胞霉素、氨卞霉素、潮霉素的敏感性。结果表明:卡那霉素、头孢霉素、氨苄青霉素对真姬菇菌丝生长基本没有影响,与对照比较3种抗生素不同浓度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效应均没有显著性差异。真姬菇菌丝对潮霉素非常敏感,10mg/L的潮霉素能够完全抑制真姬菇的菌丝生长,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建立真姬菇的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采用室内培养的方法 ,来研究白蚁蚁巢的热水浸提物对鸡菌丝生长的影响 ,探索鸡菌丝的营养特征。研究发现蚁巢热水浸提物对黄褐纹鸡菌丝的生长具有至关重要的、必不可少的作用 ,而蚁巢热水浸提物的量的多少对菌丝生长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