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牛奶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牛奶质量安全问题频发,已严重威胁到公共健康。因此,牛奶质量安全成为国际关注的重点。当牛奶中残留兽药时,会对消费者造成不良的影响。本文从牛奶中兽药检测技术的原理和优缺点出发,对牛奶中兽药残留的检测技术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并对牛奶中兽药残留检测技术在未来的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随着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的食品安全意识也越来越高,对牛奶的质量安全也逐渐重视起来.本文综合阐述了免疫学技术在牛奶质量安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介绍了酶联免疫技术、免疫荧光技术、免疫胶体金技术、免疫-PCR技术、免疫芯片技术在牛奶质量检测应用中的优缺点,旨在为进一步开展免疫学技术在牛奶质量检测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电子鼻作为一种基于综合气味信息的气味指纹检测技术,有着快速、无损、便捷、有效、客观等多方面优势,成为了乳及其制品的热门检测技术。与常规仪器分析和感官评价方法结合,电子鼻在乳制品掺假,成分检测,乳制品加工、贮藏过程中品质变化等相关气味信息方面的研究较多,为市场监控乳制品的质量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本文总结了电子鼻在乳制品风味成分鉴别,乳及其制品新鲜度检测,乳制品加工过程监控、掺假检测等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电子鼻技术在乳及其制品应用方面的进一步研究方向,旨在为其在乳及其制品质量安全快速检测等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我国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牛奶已成为人民生活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来源。2008年,我国奶牛存栏量达到1 233.5万头、奶产量3 781.5万t,已成为仅次于美国、印度的第三大产奶国。2008年,我国人均奶消费量已达28.3kg[1]。鉴于牛奶在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我国非常重视牛奶的安全问题,为了保障奶制品的安全,2008年10月9日国务院颁布了《乳品质量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对保障乳品的安全提供了法律保障。在牛奶中药物残留方面,抗生素残留倍受关注,抗生素残留检测已列入牛奶的日常项目检测中,在保障牛奶的安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牛奶核心价值在于保障人类健康的功能。牛奶热处理工艺,是乳制品加工技术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牛奶核心价值的实现需要热处理工艺的匹配,热处理工艺不同,得到的乳制品性质不同。以牛奶为对象,探讨牛奶热处理工艺变化过程,阐述乳蛋白体系的稳定理论,比较热抑菌、巴氏杀菌、高温杀菌、高温灭菌等主要热处理方法,分析巴氏杀菌和高温灭菌热处理工艺二维图,提出基于牛奶核心价值导向的热处理工艺选择原则,以及在该原则下保障安全底线与降低热损伤的"双保障"体系,揭示科学认识、合理应用牛奶热处理工艺的意义,指导实践技术操作,让牛奶健康功能惠及更多消费者,践行和服务健康中国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6.
马元元  刘丹  吴娟  徐飞 《兽医导刊》2010,(7):49-50,56
牛奶是一种营养丰富,便利实惠,受人们喜爱的食品。牛奶的人均占有量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生活质量和人民健康水平。但是,当人们喝下一杯牛奶时,有可能把残留在牛奶中的药物和添加剂也喝进去。虽然各级政府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并且食品生产企业的自我保障意识与产品质量检测能力也在不断地加强,但是,人们对奶类产品的质量安全还处在仅重视实验室检测投入,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节奏的逐渐加快,消费者的饮食方式也变得更加简便、快捷,牛奶及其加工产品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消费趋势。牛奶及其加工产品是重要的蛋白质营养成分的来源[1];但在"三聚氰胺奶粉"事件、"早产奶"召回事件等被披露后,消费者对牛奶的质量安全产生了质疑,中国乳品企业、行业正面临着史无前例的信任危机。湖北三峡职业技术学院生物化工学院畜牧兽医专业教学团队通过湖北省宜昌市1 000名消费者对  相似文献   

8.
《中国乳业》2006,(12):58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民众的食品安全意识明显增强。在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食品质量与安全得到政府的高度重视。学习和借鉴发达国家在保护消费者权益、食品质量与安全的相关规定与标准、安全检测技术等方面先进的做法。对提高中国入世食品质量安全与监督检测评价能力,井与国际食品检测技术接轨,保障农产品与食品出口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近两年,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有了明显的改善,但是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保障消费者权益,仍然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2004年,农业部农垦局开发设计了“农垦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追溯系统”,并在全国农垦能体现质量管理优势和生产能力的垦区开展试点,涵盖的农产品有米、面、油、奶、肉、菜、水果、茶叶等。天津农垦承担了“无公害牛奶质量追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项目。通过对质量追溯网上申报系统的学习并结合乳业加工的实际情况,建立了海河巴氏杀菌奶质量追溯软件系统,做到奶源基地每月上报,加工企业每月上报,涉及牛奶质…  相似文献   

10.
正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得猪肉消费量增长的同时,消费者对猪肉产品的质量安全要求也日益提高。因此,建立猪肉质量安全追溯体系,保障猪肉的质量安全,是目前政府、企业和消费者共同关注的重大现实问题。吉林省作为我国重要的商品粮产出大省,拥有丰富的饲料等资源,为生猪养殖提供物质保障。猪肉追溯系统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吉林省猪肉的质量与安全,笔者在研究追溯体系的建设和应用现状的基础上,分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永靖县奶牛养殖的概况和奶牛生鲜乳安全生产监管的现状。通过将养殖环境控制技术、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杆菌病等人畜共患病检测净化技术、疫病防控及消毒技术、牛奶质量检测技术、牛奶及饲料中违禁物品检测技术、牛奶消毒技术的集成配套,并加大牛奶掺假行为查处、饲养员健康检查、养殖技术培训等工作力度,对永靖县牛奶做到从生产、加工、销售到餐桌等环节的全程监管。累计奶牛人畜共患病检测3 140头次,检测率100%;抽测牛奶1 240份、奶牛饲料350份;饲养员和销售人员健康检查502人(次),健康率达到100%;探索出了奶牛生鲜乳安全生产监管"3343"技术模式,确保了永靖县人民群众的食奶安全。  相似文献   

12.
DHI监测提高生鲜牛奶质量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DHI是对采集每头奶牛的奶样进行产奶量、奶成分、牛奶体细胞的记录、分析和监测,在国外已是一项成熟的奶业服务技术。1995年10月上海光明乳业建立了DHI检测中心,其下属牛场通过DHI检测加快了育种生产水平的提高,每年由DHI技术提高的牛奶产量达每头387.7kg,2002年1-6月牛奶微生物指标合格率98.25%,其中优质率93.28%,同期我区规模奶牛场分别只有77.29%和16.16%。针对我区与光明乳业在奶牛生产水平和牛奶卫生质量等方面存在的差距,我区奶牛管理站与区健康奶牛场等单位进行了DHI监测提高生鲜牛奶质量的推广应用研究。  相似文献   

13.
霉菌毒素的污染是牛奶质量安全的重要问题。作者对牛奶中主要存在的霉菌毒素种类、各国及组织制定的限量值及风险评估等方面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为中国进行牛奶质量安全风险监测、风险评估,完善中国牛奶质量安全监测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代谢组学是检测低分子质量(通常分子质量小于1 000u)代谢物的变化,并以此来研究生物体受到病理/生理刺激或基因改变后所产生代谢产物的构成及其变化规律的学科。它是后基因时代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学科,是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已经广泛应用于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动物营养学、动物学和植物学等各个领域,但代谢组学在奶牛营养与牛奶质量安全研究中的应用还比较少。本文从代谢组学的基本概念、研究思路和方法等入手,综述了目前代谢组学在奶牛营养、疾病、热应激、牛奶质量与奶品安全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正>1 牛奶中抗生素的检测现状为保障食用牛奶的安全,加强对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十分必要。液相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质谱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等仪器检测方法,可以准确地测定出牛奶中抗生素的具体残留量,但操作步骤繁琐,仪器设备要求严格,再加之鲜牛奶保质期限的短暂性,仪器检测法显然不适用于基层大批量现场检测。而快速检测技术由于操作简便快捷,已成为奶牛养殖企业和乳品生产加工企业日常监管的重要手段,其中荧光免疫分析技术因其灵敏度高、特异性好等优  相似文献   

16.
杨宇 《中国畜牧兽医》2013,40(Z1):109-111
牛奶质量与诸多因素相关,其中奶牛疾病是影响牛奶质量的根源。奶牛乳房炎是一种奶牛常见的疾病,与牛奶质量、产量有密切的关系。目前奶牛乳房炎防治在中国刚刚起步,因此奶牛乳房炎检测技术对奶牛疾病控制、牛奶质量、畜牧业发展和人们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正>牛奶中体细胞数是评价新鲜牛奶质量和奶牛乳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之一,生物传感器在牛奶体细胞检测中有较好的优势。本文简介了生物传感器的构成和原理,对近几年生物传感器在检测牛奶体细胞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的发展进行了预测。牛奶中的体细胞数(Somatic Cell Count,SCC)是评价新鲜牛奶质量和奶牛乳腺健康状况的重要标准之一~[1],是指每ml牛奶中的细胞总数,主要含有淋巴细胞、巨噬细  相似文献   

18.
牛奶是现代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饮品,是各类乳制品(婴幼儿奶粉、奶油、乳酪、冰淇淋等)的原料。近几年,乳制品安全事故频发,给消费者的健康带来隐患,牛奶的质量安全问题开始进入大众视野。本文即针对我国牛奶质量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抗生素在牛奶中的残留不仅会影响牛奶及其制品的质量,还会对消费者的健康造成一定的危害。本文综述了牛奶中抗生素残留的现状、来源、危害及检测方法,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内食品安全事件频发,消费者对食品质量的关注度日益提高,其中对牛奶的关注尤甚。牛奶市场历来竞争激烈,品牌繁多,且产品同质化严重,如何提升消费者感知质量,获得竞争优势成为关注重点。基于此,本研究在已有文献基础上选取了牛奶产品的6个外部线索——品牌形象、奶源地形象、认证信息、产品多样性、促销和广告,利用270名消费者的调研数据,采用多元回归模型进行牛奶外部线索和产品知识对消费者牛奶感知质量影响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品牌形象、奶源地形象、认证信息、产品多样性、促销显著正向影响消费者对牛奶的感知质量,而广告的影响作用不显著。消费者自身拥有的产品知识对品牌形象与牛奶感知质量的关系有正向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