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免耕稻草覆盖对土壤肥力及川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川芎的轻简高效栽培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裂区试验设计,田间控制性小区试验研究了免耕和稻草覆盖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等肥力指标以及川芎产量和阿魏酸、总生物碱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稻草覆盖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这些肥力因素随稻草覆盖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等量稻草覆盖时,切碎覆盖的显著高于整草覆盖的;免耕与旋耕相比有降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的趋势,但可提高块茎膨大期土壤的有效磷含量.②适宜的稻草覆盖还田能显著提高川芎的产量,以切碎覆盖还田的增产幅度最大;免耕与旋耕的川芎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免耕因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提高川芎生产的经济效益.③稻草覆盖有助于提高川芎的阿魏酸和总生物碱含量,特别是切碎覆盖处理;免耕与旋耕相比有降低川芎阿魏酸和总生物碱含量的趋势.④川芎的产量、阿魏酸和总生物碱含量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正相关.因此,合理的免耕稻草覆盖可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川芎产量和部分品质指标,以免耕374.8 g·m-2稻草切碎覆盖为宜.  相似文献   

2.
减施氮肥对北疆滴灌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减氮栽培条件下,北疆滴灌棉花干物质分配动态及产量形成的规律,寻求最佳施氮量。【方法】 供试棉花品种为鲁棉研24,设置4个不同施氮水平,分别为506(N1),402.5(N2),299(N3)和195.5 kg/hm2(N4),分析减施氮肥对北疆滴灌棉花干物质积累及产量的影响。【结果】 在N3处理下,干物质快速积累期时间持续最长,为42 d,分别比N1、N2和 N4处理多15、19和15 d。N3处理下,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Vm最小,分别比N1、N2和N4处理低13.3%、24.2%和10.74%;N3处理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最大速率Vm和生殖器官干物质积累速率Vm均达到最大,其中N3处理营养器官干物质积累最大积累速率Vm分别比N1、N2和N4处理高35.92%、3.48%和0.67%。N3处理生殖器官干物质最大积累速率Vm分别比N1、N2和N4高52%、22%和19%。N2处理下籽棉产量最高,达到5 938.34 kg/hm2,显著高于N1和N4处理,但与N3处理间差异不显著。【结论】 高氮促使干物质向营养器官分配,适量减氮则有利于干物质向生殖器官分配;高氮(N1)会造成棉花中后期营养生长旺盛,适量降低氮肥(N3)使用量不会显著降低棉花产量。北疆棉区滴灌棉花最适施纯氮量299~402.5 kg/hm2。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稻草覆盖量对川芎Ligusticum chuanxiong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及川芎生态种植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方法】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3个处理:不覆盖稻草、覆盖苓子、覆盖全厢面,测定并分析川芎的出苗率、形态指标、干物质积累、折干率、产量及化学成分含量,进行经济效益评价。【结果】覆盖全厢面处理出苗率最高,达97.66%,与不覆盖稻草(94.05%)差异显著;覆盖苓子出苗率为96.68%,与不覆盖稻草和覆盖全厢面差异均不显著。稻草覆盖在多个生育期尤其是生长前期显著影响川芎株高,生长后期显著影响茎数、叶片数和根茎宽,对根茎长和根茎厚的影响未达显著水平;除倒苗期外,覆盖苓子和覆盖全厢面各生育期地上部干质量、地下部干质量和地下部折干率均高于不覆盖稻草。覆盖全厢面产量比覆盖苓子和不覆盖稻草分别高16.6%和41.6%,净收益分别高24.4%和68.3%。稻草覆盖处理提高了川芎阿魏酸、洋川芎内酯A、藁本内酯和总苯酞含量。【结论】川芎种植厢面覆盖稻草促进了川芎的生长发育和干物质积累,提高了产量、品质和经济效益,覆盖全厢面处理效果优于仅覆盖苓子的传统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不同施氮量对套种野菊花生长和产量的差异,筛选出最适宜的氮肥用量,为套种野 菊花高产、高效栽培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大田试验,在“金桔 - 野菊花”套种模式下对不同施氮处理 野菊花的株高、分枝数、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叶片 SPAD 值以及鲜花和干花产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不同施氮处理对套种野菊花的生长和产量有显著影响,株高和分枝数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显著提高;以施氮量 135 kg/hm2 处理的鲜花和干花产量最高,分别为 8 356.0、2 615.7 kg/hm2,但过高的施氮量不利于产量进一步提升; 在折干率上不同施氮处理间无显著差异。施氮量 135 kg/hm2处理的高产主要得益于单株鲜花和干花产量显著提高, 分别为 37.6、11.77 g;在生育期间具有较高 SPAD 值和叶面积指数(LAI),在盛花期群体 LAI 又能维持在一个 较高水平,提高花蕾期的光合物质生产能力和花蕾数,促进开花,从而显著提高干物质积累量和鲜花产量;其 总干物质最高为 962.7 g/m2。【结论】在“金桔 - 野菊花”套种模式下,施氮对野菊花的生长有显著的促进作用; 以施氮量 135 kg/hm2 处理单株鲜花和干花产量最高,为最佳推荐氮肥量。  相似文献   

5.
以高产优质小麦济麦20为试材,研究了冬小麦不同施氮量和基本苗的干物质积累量、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的变化。结果表明,同一基本苗条件下,施氮量在0~240 kg/hm2范围内,随施氮量的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加;施氮量增至300 kg/hm2干物质积累量降低。同一施氮量条件下,当施氮量为180 kg/hm2(N1处理)和300 kg/hm2(N3处理)时,666.7m2基本苗在10万(M1处理)至15万(M2处理)范围内,随基本苗增加干物质积累量增加;当施氮量为240 kg/hm2(N2处理)时,666.7m2基本苗10万和15万两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量和籽粒产量无显著差异,并且获得了最高产量,前者的氮肥利用率高于后者。本试验中,过量施氮和过多基本苗均导致产量和氮肥农学利用率降低,综合考虑籽粒产量、经济系数和氮肥农学利用率等因素,以M1N2和M2N1处理较优。  相似文献   

6.
【目的】为研究不同栽培方式和施氮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及产量形成的影响,【方法】设2种栽培方式(全膜双垄沟播R、全膜平作T)和3个氮肥梯度(N1 225 kg/hm2、N2 275 kg/hm2、N3 325 kg/hm2),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不同栽培方式下施氮量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转运特征及籽粒产量的影响。【结果】R栽培方式增加了玉米干物质积累,提高了茎鞘和叶片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以及对籽粒的贡献率,最终提高籽粒产量。R较T籽粒产量平均高出3.93%(2019)和3.93%(2020)。玉米干物质积累,茎鞘和叶片干物质转运量,转运率以及对籽粒的贡献率随施氮量的增加而升高,N 325较N 225分别显著高出27.20%(2019)和26.83%(2020)。RN 325处理玉米穗数、穗粒数和籽粒产量最高,2019年11.20 t/hm2,2020年11.21 t/hm2。【结论】R栽培方式结合施氮325 kg/hm2可作为陇东旱塬区春玉米适宜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明确西瓜对水氮耦合的响应机制,确定最佳灌水和施肥方法。【方法】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灌水量为主区,设置2个灌水水平,600 m3/hm2(W1)和900 m3/hm2(W2),以氮肥为副区,设置3个氮肥水平,分别为200 kg/hm2(N1),300 kg/hm2(N2),400 kg/hm2(N3),研究了西瓜生长指标、氮代谢、光合参数以及产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西瓜主蔓长、茎粗、NR、GS、GOGAT、光合速率、干物质积累量和产量在W1灌水量下,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在W2灌水量下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说明在低灌水量量下增施氮肥能够促进西瓜生长,增加西瓜产量。在高灌水量下施氮量过大对西瓜生长产生抑制作用,不利于产量的形成。【结果】在灌水量为600 m3/hm2时,施氮量可在400 kg/hm2为宜,在灌水量为900 m3/hm2时,施氮量可在300 kg/hm2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阐明吉林省主推粳稻品种在不同氮水平下光合特性及干物质积累的差异,为提高稻田氮肥利用率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大田试验,在不施氮(CK)、1N(纯氮70kg/hm2)、2N(纯氮140kg/hm2)和3N(纯氮210kg/hm2)4种施氮水平下,研究3个吉林省主推水稻品种(吉农大505,吉农大603,吉农大809)灌浆期农艺性状、光合特性和干物质积累特性及产量的变化。【结果】随施氮水平的增加,灌浆期株高、分蘖数和叶面积指数均显著增大。吉农大505在2N条件下剑叶和倒三叶净光合速率最大,吉农大603在3N条件下倒三叶净光合速率较高,吉农大809功能叶净光合速率受施氮水平影响不明显,3个品种净光合速率的差异可能是由于不同氮水平对不同品种冠层结构的影响导致叶片表观叶肉导度不同而引起的。吉农大603和吉农大809茎鞘、叶和穗部的干物质积累量均呈现随施氮水平的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吉农大505茎鞘的干物质积累量在2N水平达到最高值。吉农大603在3N水平产量最高,其他2个品种在2N水平下产量最高,这与对应氮水平条件下各品种灌浆期功能叶片净光合速率、高效叶面积有关。产量与茎鞘、穗及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不同类型粳稻品种适宜施氮量存在差异,吉农大505和吉农大809相对耐低氮,而吉农大603适宜在高氮下栽培。  相似文献   

9.
【目的】明确最佳施氮量和种植密度以提高弱筋小麦产量和品质。【方法】以优质高产弱筋小麦宁麦18为试验材料,在大田条件下设置4个施氮水平(120、180、240、300 kg/hm2)和4个种植密度(120、180、240、300万株/hm2),研究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对宁麦18籽粒产量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结果】施氮量和种植密度均显著影响宁麦18的产量及其产量构成因素。宁麦18的籽粒产量随施氮量和种植密度的增加而增加,但施氮量和种植密度超过适宜值(即施氮量N 180 kg/hm2、种植密度240万株/hm2)后,籽粒产量呈明显下降趋势。增施氮肥显著提高宁麦18籽粒蛋白质含量,但施氮水平为N 240和300 kg/hm2的处理间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种植密度对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不明显。【结论】在本试验条件下,实现宁麦18高产与优质相结合的适宜施氮量为N 180 kg/hm2,种植密度为240万株/hm2。  相似文献   

10.
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在覆膜滴灌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施氮量对棉花产量、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的影响,为新疆棉花合理施氮提供理论基础。【方法】试验设在新疆玛纳斯县试验站兵湖村五队,选用当地主栽棉花品种中棉297-5为材料,设N 0、90、180、270 kg/hm24个氮水平,于棉花苗期、蕾期、花期、花铃期及吐絮期采集植株样本,分为茎、叶、蕾+花、壳、絮、籽不同器官,测定氮、磷、钾含量,计算棉花主要生育期植株养分吸收、分配、氮素利用特性、产量及经济效益。【结果】施氮量0~180 kg/hm2,棉花产量及经济效益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氮肥用量超过180 kg/hm2棉花产量下降。结合当年棉花和氮肥的价格,求得棉花最佳经济氮肥用量和最高产量氮肥用量143和159 kg/hm2,对应的产量分别是1 634和1 637 kg/hm2,与最高产量施氮量相比,采用最佳经济施氮量在保证棉花产量基本不降低的条件下(为最高产量的99%~100%),可节约氮肥10.1%。施用氮肥可提高棉花各主要生育期氮、磷、钾吸收量,施氮水平在0~180 kg/hm2,棉花氮、磷、钾素吸收量和后期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随着施氮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过量的施用氮肥使氮、磷、钾素吸收量和后期在生殖器官中的分配下降。氮肥利用率与棉养分吸收、分配趋势一致,以180 kg/hm2处理最高。【结论】综合产量、经济效益、养分吸收、分配及利用等,新疆玛纳斯县中等肥力棉田推荐经济施氮量为143 kg/hm2。  相似文献   

11.
万寿菊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万寿菊又名金盏花、臭芙蓉 ,千寿菊、蜂窝菊 ,属菊科万寿菊属一年生草本植物。黑龙江省八五三农场人工栽培万寿菊主要是取其花朵作为提取黄色素的原料。在正常条件下 ,种植万寿菊可实现公顷产鲜花 2 2 .5t以上、产值可达 135 0 0元左右、利润可达6 0 0 0元左右 ,经济效益较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大陆农业发展存在的不足有必要建立产销通路 ,并提及物流在流通环节的重要性。最后就大陆各地的招商引资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3.
从新农村建设对农业科技自主研发的要求着手,阐述了笔者对农业科技自主研发的认识与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业院校在彰显办学特色过程中如何着力科技创新、不断提高自主科技研发的能力与水平,进一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智力支撑的对策思考.  相似文献   

14.
苦荞的成分功能研究与开发应用   总被引:46,自引:0,他引:46  
苦荞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 ,它既能食用 ,又能防病、治病 ,为许多其它主要食物所不及。我国有丰富的苦荞资源 ,对苦荞的深入研究和开发应用有利于改善和提高人们的食物结构 ,同时也有助于促进贫困山区的脱贫致富。本文就苦荞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和开发应用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5.
蒲公英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药食同源植物,其富含黄酮、萜类、多糖、绿原酸、果胶等化合物,在临床药用上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通淋的功效;同时,蒲公英含有多酚、维生素、矿物质、有机酸、生物碱等活性物质,具有很好的保健食用价值。文章从药食同源的角度对蒲公英的加工应用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后续蒲公英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与主要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水稻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工作的成效、主要措施和今后发展的策略,以期为兴宁市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采用田间试验的方法,研究不同施磷量对黄秋葵生长、产量、品质及植株氮磷钾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能显著提高黄秋葵株高、茎粗及叶数等生长发育指标(P0.05)。施磷处理黄秋葵产量高于不施磷处理,随施磷量的增加,产量先增加后下降,当P_2O_5施用量为50 kg/hm~2时增产幅度最大。施磷还提高了黄秋葵可溶性糖、V_C及黄酮等品质指标,以P_2O_5施用量为25~50 kg/hm~2时品质较好。适量施磷也有利于黄秋葵植株氮磷钾含量的提高。因此,综合产量及品质等指标,黄秋葵较适宜的施磷量为50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了有效防治核桃病虫害的为害,提高农户种植核桃的效益和积极性,本文针对以地方优良品种‘安康紫仁核桃’为主要栽植品种的核桃示范园区和基地进行定点不定期的调查,调查结果表明:‘安康紫仁核桃’生产中的虫害共有9种,病害6种。同时对该示范园发生最为严重的“三虫一病”问题进行阐述分析并提出相关防治措施,旨在明确‘安康紫仁核桃’发生的病虫害情况、为该品种在本区域快速大面积的推广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同时也为核桃产业在安康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有益指导。  相似文献   

19.
《机械原理》和《机械设计》两门课程的实验教学在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创新设计能力等方面,有其他课程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针对两门课程传统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独立设课为中心的实验教学改革和实践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项目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农杆菌渗入烟草表皮瞬间表达绿色荧光蛋白的观察实验为例,对植物学与分子生物学研究创新型实验的选题设计、教学过程和效果进行了探讨。该实验项目的实施培养了学生的团队精神、科学素养和创新意识,提高了实验设计和实际操作能力,是生物科学特色专业实验教学改革的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