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植物杀虫剂对玉米螟赤眼蜂成蜂的急性毒性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植物杀虫剂是近年来迅速崛起的一类新型生物农药 ,具有低毒、低残留、对环境影响小等一系列传统化学杀虫剂所不具备的优点 ;研究和开发植物杀虫剂能较好的解决当前化学杀虫剂带来的各种问题 ,适应了现代化工业生产和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要[1] .我国目前已正式登记注册的植物杀虫剂已有烟碱、鱼藤酮、印楝素、川楝素、异羊角扭甙、茴蒿素和茶皂素等 2 0多种 .众所周知 ,杀虫剂对天敌的影响是评价杀虫剂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 ,尽管一般认为植物杀虫剂对天敌安全 ,但长期以来却一直缺乏足够的实验数据支持 .赤眼蜂是重要的天敌昆虫 ,是中国现代…  相似文献   

2.
通过不同浓度的植物源杀虫剂KKY喷施李树全株,来研究其对节肢动物群落特征参数的干扰.结果表明,植物源杀虫剂KKY对节肢动物群落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并且对蜘蛛类天敌亚群落杀伤力低,是一种较理想的植物源杀虫剂.  相似文献   

3.
<正>植物生物碱是植物中一大类具有防御功能的次生代谢物质,在害虫综合治理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一、植物生物碱类别(一)广谱杀虫活性的生物碱1、烟碱。在过去的三十多年里,新烟碱类杀虫剂的发现可以认为是杀虫剂研究领域里程碑式的革新。新烟碱类杀虫剂是乙酰胆碱酯酶受体抑制剂,作用于昆虫中枢神经系统,高效、有选择性、对哺乳动物安全,且与传统的农药之间不存在相互抗性。近年来的一个突破是新烟碱类化  相似文献   

4.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对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概况进行了综述,从杀虫植物资源研究、有效成分研究、生物活性及作用方式研究、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利用几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源杀虫剂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2,他引:25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本文介绍了中国2000年以来植物源杀虫剂最新研究进展,内容包括杀虫植物筛选、杀虫活性成分鉴定、杀虫物质的生物合成(组织培养、发状根培养和利用内生真菌)、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机理、对非靶标生物的毒性和应用技术等;并就其发展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同构型企业的兼并——线性模型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89,自引:1,他引:88  
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植物源农药研究的最新进展,重点介绍了当前植物源杀虫剂研究的几个热点:杀虫植物资源的进一步调查研究,传统杀虫植物的毒理学研究;植物源杀虫剂的的制剂化研究;植物光活化毒素的研究等。  相似文献   

7.
植物源杀虫剂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笔者综述了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简史和研究现状,介绍了杀虫植物的有效成分、作用方式及作用机理,提出了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前景与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杀虫剂增效作用及其作用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肖娟  谢慧琴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3):3902-3904,3929
简述了杀虫剂品种之间及其与增效剂、昆虫激素类物质、植物精油和矿物油、微生物杀虫剂、植物源杀虫剂混配后的增效作用研究现状,从影响杀虫剂的物理性状、对代谢解毒酶的影响、改变杀虫剂对表皮的穿透速率、靶标部位及其它生理机理等方面探讨了杀虫剂的增效机理.指出了杀虫剂增效作用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9.
<正>藜芦碱(Veratrine)杀虫剂是以天然植物藜芦为原料,采取生物生化法炮制而成的植物活化性农药,具有无公害、无污染、无残毒、药效期长等特点,并有提高植物机体免疫功能,促进农作物生长和对病虫兼治的作用,是新一代高效、低毒、广谱杀虫剂。为验证藜芦碱大田对棉铃虫防治效果特安排本次试验。1试验目的确定0.5%藜芦碱WP大田防治棉铃虫的效果以及最佳田间使用剂量,为杀虫剂的药效评价和安全、  相似文献   

10.
植物源杀虫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与开发是当前新型农药创制的热点。对植物源杀虫剂的资源、活性物质、作用机理、剂型加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综述。  相似文献   

11.
杀虫剂在木本植物体内传导理论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11  
杀虫剂通过在植物体内输导而使其通体带药来控制害虫。药剂进入植物体内 ,通过植物蒸腾作用产生的拉力随液流到达作用部位 ,在植物体内呈不均匀分布 ,从而达到控制害虫的目的 ;性质不同的杀虫剂在不同植物体内传导机理不同 ;传导速度与植物生理状态、气候因子、药剂的理化性质等诸因素有关 ;杀虫剂在植物体内的代谢不同于常规施药方法 ,一般在植物代谢旺盛的部位残留量较大 ;通过该技术控制害虫的大量试验表明 ,植物体内注药的方法是行之有效的 ,且对环境的污染显著小于常规施药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中国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由于环境问题已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化学杀虫剂存在的固有局限性使得人类不得不寻求新型的无公害杀虫剂,其中探索得比较成功的是生物源杀虫剂,主要包括植物源杀虫剂和微生物源杀虫剂等。一、植物源杀虫剂的作用特点植物源杀虫剂一般具有选择性强,对天敌及人、畜...  相似文献   

13.
印楝素杀虫剂对小菜蛾和菜粉蝶幼虫的毒力测定初报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使用化学杀虫剂引起的害虫抗药性和农药残留、污染农产品及环境的问题,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为寻找化学杀虫剂的替代品,近年各国积极开展了对植物杀虫剂的研究.楝科植物中的印楝(Azadirachta indica)的杀虫作用已引起许多专家和学者的兴趣,并对它的作用方式和机理进行了研究.实验证明,印楝提取物对多种作物害虫都有一定的杀灭作用,且不污染环境,是一种很有前途的植物质杀虫剂.1998年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委托,对由该所研制的0.5%印楝素乳油,以小菜蛾和菜粉蝶幼虫为对象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现将试验结果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4.
赵荣华  陈光  蔡军社  白世践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446-8446,8448
[目的]筛选适合吐鲁番地区防治葡萄叶蝉(Erythroneura apicalis Nawa)的植物源杀虫剂。[方法]研究了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3种植物源杀虫剂对葡萄叶蝉的防治效果。[结果]除虫菊素在葡萄叶蝉的防治上最有效,除虫菊素的防效药后1 d即可达97.79%,药后3 d达100%,药后11 d防效未改变;苦参碱和藜芦碱对葡萄叶蝉的防治均有明显效果,药后9 d防效均超过50%。[结论]苦参碱、藜芦碱、除虫菊素3种植物源杀虫剂均可作为防治葡萄叶蝉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5.
一、毒杀作用 (一)胃毒毒杀 大多数植物源杀虫剂都具有胃毒毒杀作用,但它们的作用机理并不完全相同。有研究表明,植物源杀虫剂可以破坏昆虫的中肠组织,使中肠结构发生变化,也可能是作为神经毒剂阻断昆虫的神经传导使昆虫死亡。如苦皮藤素V主要是破坏中肠肠壁细胞膜及细胞器膜,对主要消化酶系的活性无影响;而川楝素则破坏中肠组织,阻断神经传导而导致害虫麻痹、昏迷、死亡。  相似文献   

16.
对植物源杀虫剂从定义、种质资源、活性成分及其作用机理等方面进行阐述,并对新世纪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前景进行分析。旨在引起人们对植物源杀虫剂的关注,以期使其能在未来社会里取代传统的农药杀虫剂。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植物源杀虫剂在油桃上的应用,选用侧柏提取液、大蒜油等2种植物源杀虫剂应用在‘离核甜’、‘中油4号’、‘中油13号’3个油桃品种上,研究分析植物源杀虫剂对油桃品种的树形、枝叶、花果、光合、病虫、叶芽、花芽、坐果率等形态指标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植物源杀虫剂处理对露地油桃的胸径、冠幅有不显著的抑制作用,对株高、枝粗度有显著促进作用,对露地油桃叶片形态并无显著影响。侧柏提取液对叶片光合速率、叶绿素含量均有明显效用。对花的大小无显著效用,对延长花期微有效用。对‘中油4号’品种坐果率效用不显著,对‘离核甜’和‘中油13号’品种坐果率有明显效用。对‘中油4号’和‘中油13号’油桃品种的害虫有明显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8.
植物源杀虫剂的研究开发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植物源杀虫剂是当前农药研究的热点.本文从杀虫植物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结构鉴定、杀虫作用机制、结构-活性关系三个方面系统地介绍了植物杀虫剂开发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正>2农药、毒鼠药中毒2.1农药中毒农药是农用药剂的简称,是一类保护农作物免受有害生物危害及调节植物生长的药剂。根据农药的化学结构,将其分为有机磷杀虫剂、有机氯杀虫剂、有机氟杀虫剂、有机汞杀虫剂、有机锡杀虫剂和砷制剂等。  相似文献   

20.
植物源杀虫剂的开发与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植物源杀虫剂的发展应用及创制热点;对植物源杀虫剂的资源、活性物质、加工等方面的进展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