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组织滴虫病又称传染性盲肠肝炎或单胞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的肝脏和盲肠内,引起的以肝脏特征性坏死和盲肠发炎、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原虫病。主要论述了白孔雀组织滴虫病的发病情况、剖检变化、实验室检查及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孔雀群暴发组织滴虫病的防治经过和体会梁鸿唐梁振跃广西大学动物科技学院530005程沃明茂名市畜牧局525000广州某公司的孔雀场,1996年9月1日从开平县引进270只1~3月龄孔雀,在引进前已发现该群孔雀患有组织滴虫病(盲肠肝炎),但患病率多少,缺...  相似文献   

3.
组织滴虫病是以禽类盲肠和肝脏形成坏死性炎症为特征的一种原虫性传染病。该病在家禽发病较普遍,但有关稀有珍禽孔雀感染组织滴虫后的病理变化研究报道较少。作者通过发病孔雀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组织学观察及实验室检查综合诊断,确诊为组织滴虫病,并从病理学方面描述了孔雀组织滴虫病的病变特征。  相似文献   

4.
孔雀组织滴虫病是由组织滴虫所引起的原虫性寄生虫病,该病的主要特点是盲肠和肝脏形成坏死性炎症,由于患病后机体血液循环障碍,病禽头部呈暗黑色,所以又称黑头病,孔雀进入育成期后对该病较为敏感。2005年9月,辽西动物园饲养的70多只孔雀有部分陆续发病死亡,通过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实验室检查,确诊为组织滴虫病,现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孔雀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满其 《中国家禽》2003,25(9):22-22
组织滴虫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以肝脏坏死、盲肠出血坏死、溃疡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原虫病,孔雀多发于3周龄至2月龄之间,耐过后生长缓慢,产蛋下降,现将本院诊治的孔雀盲肠肝炎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组织滴虫病是许多鹑、鸡等禽类盲肠和肝脏寄生虫性机能紊乱的一种疾病 ,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本病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以火鸡最严重 ,鸡带虫现象较多 ,孔雀易感性亦较强。① 2 0 0 0年 8月 ,我市人民广场管理处饲养的 8只 5月龄孔雀先后有 5只发病。精神萎顿 ,倦怠无力 ,食欲降低或废绝 ,羽毛不整。下痢 ,排出淡黄色或淡绿色稀粪 ,有 2只粪便带血 ,头部皮肤及舌表面呈兰紫色 ,孔雀逐渐消瘦 ,半个月内死亡 4只。②剖检 2只病死孔雀 ,盲肠肿大 ,肠壁增厚 ,象香肠一样粗细不均。剪开盲肠 ,粗段可见内容物变成干酪样凝固的栓子 ,横…  相似文献   

7.
孔雀组织滴虫病的诊断和治疗崔嵘(邗江县畜牧兽医站225002)蒋正发(邗江县杨庙乡兽医站)组织滴虫病也叫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肉足鞭毛门,动鞭纲,毛滴虫目,单毛滴虫科组织滴虫属的原虫——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家禽急性寄生虫病。我县鸡发生该病较多,但孔雀组...  相似文献   

8.
<正>组织滴虫病又名盲肠肝炎或黑头病,主要是由组织滴虫寄生于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寄生虫病。多发于火鸡,但也可使鸡、鹌鹑、孔雀、珍珠鸡、野鸡等感染发病。近日辽西动物园珍禽观赏区的褐马鸡发生了组织滴虫病,由于诊断准确、治疗及时,使疫情很快得到了控制。褐马鸡发生组织滴虫病的病例较少,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1发病情况辽西动物园珍禽观赏区内,主要有孔雀、蓝马鸡、褐马鸡、珍珠鸡、火鸡以及各种飞鸟等珍禽。2013年6月11日,动物园的5只褐马鸡突然发病,  相似文献   

9.
组织滴虫病又叫传染性盲肠肝炎、黑头病,是由火鸡组织滴虫所引起的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一种原虫病。孔雀组织滴虫病多发于3周龄至2月龄之间,耐过后生长缓慢,产蛋下降。禽异次线虫  相似文献   

10.
组织滴虫病又称黑头病或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Histomonas meleagridis)寄生于禽类盲肠和肝脏引起的一种原虫性疾病。该病由Smith于1895年首次描述。2010年6月份,锦州某动物园饲养的孔雀发病,现将诊治过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孔雀盲肠肝炎(Typhlohepatitis)又称为孔雀组织滴虫病(Histomoniasis),是由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急性原虫病,由于组织滴虫寄生于孔雀的盲肠和肝脏,并引起以肝脏坏死、盲肠出血坏死为特征性病理变化而得名。又因为该病发病晚期,机体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病禽头部颜色发暗发紫,因而又俗称为黑头病(Blackhead disease)。该病主要临床表现为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排出黄色或褐色稀便,以2~4月龄的幼禽最易感染[1],而且患病严重,死亡率高。2013年山东省泰安地区某养殖户承包了一片山林,8月下旬引进5只两个多月大的蓝孔雀,散养。在引进来之后发现有一只母孔雀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羽毛松乱,排出淡黄色或淡绿色稀粪。鉴于该雀能同其他孔雀一样飞上夜宿架,因而未加以重视。时隔十三四天,该雀死亡。于9月12日来山东农业大学动物保健医院就诊,据其临床症状、病理剖检、实验室检查,确诊为孔雀盲肠肝炎,现将临诊程序及方法、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正组织滴虫病是由组织滴虫一起的一种急性寄生虫病,以肝脏坏死和盲肠的溃疡为特征,俗称盲肠性肝炎或黑头病,是鸡和火鸡常发的一种原虫病,鹌鹑、孔雀、珍珠鸡等也可发病。2017年6月中旬,盖州市某养殖户饲养的280只七彩山鸡相继发病,出现腹泻,发病初期误以为是沙门氏菌感染,并给与抗菌素进行治疗,但收效不大,后经试验室确诊为组织滴虫病,并采取了相应的防治措施,使疫情得到控制,现将诊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兰孔雀组织滴虫病的诊断与防制李大心尉雅范靳兆江张恩珠(齐齐哈尔市兽医卫生防疫站·161005)(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齐齐哈尔市龙沙公园饲养的孔雀感染了组织滴虫病,近几年内共发病12只,死亡5只。1症状病孔雀极度衰弱,两眼无神,卧地不能站起,触诊见腹壁...  相似文献   

14.
禽黑头病,也叫禽传染性盲肠肝炎或单细胞虫病、组织滴虫病,是禽的一种急性寄生虫病,以禽减少部变黑,肝脏表面出现扣状坏死灶和盲肠溃疡性炎症为特征,鸡、孔雀、火鸡、珍珠鸡等均可严重感染而发病。1流行调查建三江分局地处佳本斯以东200km2的三江平原,气候比较冷,当地气候不是很适合养殖孔雀,但当地一特禽养殖场为发展孔雀于2003年引进了20只育成绿尾孔雀,并于2005年3月成功的繁殖出了小孔雀7只。前期孔雀的抵抗力比较强,几乎没有得过什么病。2005年8月,当年孵化的部分小孔雀出现了精神萎顿,食欲不振,缩头,羽毛松乱,排黄绿色粪便等情况,由于…  相似文献   

15.
组织滴虫病是一种寄生原虫病,主要感染火鸡、鸡、稚科野禽等。孔雀是稚科野禽,是易感动物,幼孔雀最易感染发病,呈急性经过,死亡率高;成年孔雀感染,呈慢性消耗而造成死亡。仅2008年上半年,贵州省都匀市西山公园饲养的孔雀感染此病而造成死亡幼孔雀7羽,死亡率高达95%;  相似文献   

16.
<正>组织滴虫病是火鸡和鸡组织滴虫寄生在盲肠和肝脏所引起的一种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的寄生虫疾病,对其他禽类如孔雀、野鸡、鹌鹑也易感。本病又称传染性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雏禽和青年禽比较常见的寄生虫病,在脏乱潮湿的饲养环境中容易发生。其症状主要是便血、贫血,及时治疗死亡率不高,否则会造成大批死亡,给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介绍1例孔雀组织滴虫病的典型病例如下。1 发病情况河北省邯郸市某养殖场饲养的80多只孔雀,地面散养,149日龄  相似文献   

17.
组织滴虫病又名传染性盲肠肝炎,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禽类急性原虫病,该病主要侵害肝脏和盲肠,引起特点性的一侧或两侧盲肠发炎、溃疡,肝脏有特征性的坏死灶;因发病晚期出现血液循环障碍,头部颜色发紫,因而又称为黑头病。该病以火鸡最易感,也发生于孔雀、野雉、鸽子、鹧鸪和鹌鹑等禽类,病死率为3%~100%。  相似文献   

18.
组织滴虫病又名盲肠肝炎或黑头病,是由组织滴虫属的火鸡组织滴虫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的一种急性寄生虫病。本病以肝脏坏死和盲肠溃疡为特征,通常多发生于火鸡,对其危害性也最大。但鸡、鹌鹑、孔雀、野鸡等也可感染发病。笔者曾收检某养殖场正在发病的9只小鹌鹑,经过流行病学、临诊症状、病理剖检及病原体检查,确诊为组织滴虫病,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铜山经济开发区某孔雀养殖场,于 1998年 6月饲养 120只幼孔雀, 6周龄后不断发病死亡,每天都有 2- 3只发病,总计 87只发病,死亡 71只,现存 49只。   经病原学和病理学诊断,确诊幼孔雀是因为感染组织滴虫而死亡。现报告如下:   一 .临床症状:   初见个别孔雀精神不振,食欲减退,闭眼,畏寒,羽毛蓬松,脱落,头畏缩于翅膀内,后来表现站立不稳,不愿走动,渐渐拒食,双脚无力,卧地,衰竭而死。   二 .病理剖检:   送检孔雀一般尸体消瘦,脱水。特征病变主要在盲肠,肝脏。肠道充满腥臭、淡红色稀薄粪便。盲肠异常肿大…  相似文献   

20.
组织滴虫病(histomoniasis)是由火鸡组织滴虫引起的一种原虫性寄生虫病,主要发生于火鸡和鸡,其他禽类如野鸡、孔雀和鹌鹑等也可感染.虫体主要寄生于禽类的盲肠和肝脏,引起盲肠和肝脏形成坏死性炎症,又称传染性盲肠肝炎.在疾病的末期,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病鸡头部呈暗黑色,所以又称黑头病(blackhead).2010年7月,长春市某动物园发生了孔雀死亡病例,孔雀与火鸡混群饲养,陆续出现孔雀死亡现象,主要表想精神沉郁,出现稀便,两翅与头部下垂,怕冷嗜睡,羽毛蓬乱,不爱运动,不采食.发病5d后死亡.我们对自然发病的病死孔雀进行了病原学检查和病理学观察,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