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记述了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和玉米象(Sitophilus zeamaisMotschulsky)种间杂交初步研究情况。米象和玉米象的外形没有明显区别。关于这两个虫种的定名,以前有过较长时期的争论。笔者通过对米象与玉米象配对杂交,单独饲养,发现两种虫能进行交配,但杂交成功率不高,77.9%的配对没有产生杂交子一代,只有22.1%的配对能产生杂交子一代。而在产生的杂交子一代中,出现可育型与不育型。可育型有正常繁殖能力,能产生正常后代。不育型无繁殖能力,解剖其雌、雄虫生殖器,发现有介于米象和玉米象之间的雌、雄虫生殖器虫体。由此看来,米象和玉米象的亲缘关系极为相近,在进化过程中分化尚不完全。  相似文献   

2.
米象 Sitophilus Oryzae(L.)和玉米象 S.zeamais Mots.严重危害农、付、土特产品,被视为毁灭性仓库害虫。由于外部形态极相似,过去一直把它们作“米象”记录,混称历久。1974—1975年,商业部粮食局组织了一次全国仓虫调查,“发现我国广泛分布的并非米象而是玉米象,仅在个别省份发现有米象”,贵州未在调查之列。几年来,收集解剖了全省各地送来的大量标本,初步查明玉米象遍及全省,为绝对优势种;米象目前仅32个县、市有分布。米象在我省罗甸等少数县有较长的为害历史,大多数县则是随商品粮或稻种传入。此外,本文还简述了有关生物学和防治。  相似文献   

3.
电子束辐照对米象成虫脂肪酸影响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电子束辐照处理米象Sitophilus oryzae(Ljnnaeus)成虫,研究在辐照剂量分别为120 Gy、180 Gy、300 Gy、420 Gy、500 Gy、1200 Gy和1800 Gy的处理后害虫体内脂肪酸及相对含量变化.通过GC-MS分析结果表明,米象成虫体内的脂肪酸种类有肉豆蔻酸、棕榈酸、油酸、硬脂酸和十九酸,米象成虫受电子束辐照后,各处理剂量下虫体内的脂肪酸种类都未出现变化,油酸和硬脂酸变化也不显著.但420Gy和500Gy以上的辐照剂量下肉豆蔻酸和棕榈酸含量变化显著,辐照1200Gy以上十九酸含量变化显著.从各脂肪酸的含量变化看,米象虫体内不同种类的脂肪酸受电子束辐照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裂解气相色谱在鞘翅目仓库害虫成虫分类鉴定方面的应用.给出了20种仓库害虫的标准裂解图谱,并将其中16种的裂解图谱编制成鉴定虫种检索表.利用主成分分析与最近邻体聚类分析联合分析法成功地区分开近缘种米象Sitophilus oryzea(Linneaus),玉米象S.zeamais(Motschulsky)和谷象S.granarius(Linneaus)这三种相似的裂解图谱、并利用该方法做出16种仓虫聚类图、将16种仓虫分到种的水平.指出裂解气相色谱法可以成为利用昆虫尸体碎片快速、准确地鉴定昆虫种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正己烷整体浸泡米象和玉米象成虫试虫的方法,在常温及超声波浴的条件下,对两种害虫体壁上表皮的蜡层和护蜡层成分进行提取,借助气质联用分析提取物成分.结果表明:米象蜡层和护蜡层提取物质含有7个组分,玉米象的提取物质中含有3个组分,主要是烃、含有羟基的酚类、带有羟基的酮类物质和酯类.两种害虫的提取物的总离子流色谱图具有明显差异,可以用于区别米象和玉米象.两种害虫蜡层和护蜡层共有成分分别是:1,2-苯二甲酸-1,2-(2-甲基-1)-丁醇二酯、正二十烷和1,2,4-苯三甲酸-(4-正十二醇酯)-1,2-甲二酯,它们可能具有象虫属的特征.米象蜡层和护蜡层的特征成分可能是1,1-二苯基-2-甲基-3-(2-环戊烯基)-1-丙烯、3,5-二(1,1-二甲基乙基)-4-羟基-2,4-环二烯酮、3,5-二(1,1-甲基乙基)-1,2-苯二酚和1,2,4-苯三甲酸-1,2-甲二酯,具有米象种类的特征鉴别意义.因此,利用气相色谱与质谱联用技术,分析研究玉米象及米象的体壁表皮蜡层和护蜡层成分,进行米象和玉米象近缘种的鉴别和昆虫分类具有良好的实际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6.
用97%巴沙和45%马拉硫磷乳油对米象(Sitophilus oryzae)和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作毒力测定。根据结果求出巴沙和巴拉硫磷处理米象成虫72小时毒力回归方程:巴沙为y=2.3960x-0.1760(r=0.9970),马拉硫磷为y=2.5642x-1.0915(r=0.9858);巴沙LC50为144.6299mg/L(95%置信区间127.7332-161.5266mg/L),巴拉硫磷LC50为237.4535mg/L(95%置信区间206.2068-268.7003mg/L)。结果表明巴沙对供试米象的毒力比马拉硫磷大得多,但巴沙和巴拉硫磷对供试赤拟谷盗的毒力均很小。  相似文献   

7.
应用扫描电镜分别观察了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鞘翅目:象甲科)雌、雄成虫的触角及感器,比较研究了雌、雄成虫触角形态、感器类型、数量和分布上的差异。结果表明,米象成虫的触角为膝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6个亚鞭节)组成。成虫触角上共有9种类型的感器: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叉形感器、锯齿形感器、槽纹形感器、B?hm氏鬃毛、指形感器以及腔形感器。其中,毛形感器的数量最多,锯齿形感器和槽纹形感器在已有的象甲科昆虫资料中尚未见报道。根据这些感器的分布、形态特征,结合已有的文献描述,分析了各感器可能具有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模拟仓中甲酸乙酯对4种储粮害虫的熏蒸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小麦、玉米和稻谷等3种粮食的模拟仓中测定甲酸乙酯对4种重要储粮害虫成虫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谷蠹Rhyzopertha dominica F.、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的熏蒸活性,结果表明甲酸乙酯在小麦仓中的熏蒸效果最好,在玉米仓中的熏蒸效果次之,在稻谷仓中的熏蒸效果最差.在30℃条件下,以70 g/m3的药剂浓度熏蒸处理24 h,在小麦仓的上、中、下3层的4种害虫死亡率均达到100%;在玉米仓的上、中层4种害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均为100%,而下层也仅有少量米象个体存活;在稻谷仓内,上、中、下3层的4种害虫均有存活,即使浓度达到90 g/m3,下层4种害虫的校正死亡率也均低于50%.对不同的害虫种类而言,甲酸乙酯对嗜卷书虱和谷蠹的熏蒸效果较好,赤拟谷盗次之,而相同条件下对米象成虫的熏蒸效果最差.  相似文献   

9.
米象(sitophilus orygae Linne)是重要的储粮害虫,它的食性复杂,以小麦、玉米,糙米及高粱等储粮危害最重,为害后增加破碎粒及碎屑,易引起后期性仓虫的发生,同时排出虫粪增加储粮湿度,引起螨类和霉菌的发生,可造成极大损失。目前的防治方法除使用药剂外,在热处理方面有两种方法一为采用日光曝晒,有趁热入仓密闭储存这是通常消灭米象的有效措型,一般夏季太阳直射对米象及其他仓虫有  相似文献   

10.
在实仓条件下储藏小麦的高大平房仓,采用高浓度磷化氢环流熏蒸抗性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Stephens)、嗜卷书虱Liposcelis bostrychophila Bodonnel、谷蠹Rhizopertha dominica(Fabricius)、赤拟谷盗Triboliumcastaneum(Herbst)和米象Sitophilus oryzae(Linnaeus)等5种不同抗性水平害虫,记录磷化氢浓度变化、熏蒸过程中及培养一段时间后的害虫死亡情况等。主要结果为:抗性较低的米象和赤拟谷盗在熏蒸第7 d即都全部死亡,此过程中磷化氢的浓度处于300 mL/3→500 mL/m3的上升阶段;抗性中等水平的谷蠹在磷化氢浓度保持在300 mL/m3以上19 d的时间才能全部死亡,而高抗性书虱和锈赤扁谷盗则需要在第21 d和27 d后才全部死亡,此过程中磷化氢的浓度处于前期上升阶段和500 mL/3→200 mL/m3的下降阶段。结果表明,有效熏蒸书虱和锈赤扁谷盗不仅需要较高的磷化氢浓度,更需要在较高磷化氢浓度下保持更长的熏蒸时间。  相似文献   

11.
为摸清黑龙江省储粮虫螨种类的分布特性、发生规律及区系间变化情况,选取该省6个地级市进行虫螨发生种类及分布调查。调查结果显示,黑龙江省储粮昆虫种类较为丰富,共5目28科66种,其中鞘翅目种类最多达50种,占总调查种类数的76%,主要发生种类有米象Sitophilus oryzae (Linnaeus)、土耳其扁谷盗Cryptolestes turcicus (Grouvelle)、锈赤扁谷盗Cryptolestes ferrugineus (Stephens)、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 (Herbst)和印度谷螟Plodia interpunctella (Hübner);共调查到螨类6种,已鉴定出4种,包括马六甲肉食螨Cheyletus malaccensis、普通肉食螨Cheyletus eruditus、鳞翅触足螨Cheletomorpha lepidopterorum、酪阳厉螨Androlaelaps casalis。在分布上,粮库较加工厂发生种类丰富,但加工厂的发生频率较高。在不同寄主中,玉米中的昆虫发生种类最多。本调查基本明确了黑龙江省储粮虫螨分布特征及不同仓储场所主要种类发生情况,为指导黑龙江省储粮害虫防治、预测和预报工作提供了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12.
影响米象和玉米象为害小麦和玉米的一些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5℃和70%的相对湿度条件下,将几种米象和玉米象的不同品系在有小麦、玉米两者,或仅有其中之一,或在大米上进行几代饲料,在每一代中,取出一些成虫放于小麦和玉米的混合物(等量混合)中5天,5天后分开两种谷物进行培养,对所产生各代进行计数,在小麦上羽化了大量的米象和少量的玉米象,对两个种类,当放置的成虫在玉米或大米上已经经历了其发育阶段,在分离后的小麦上出现的虫量就会减少.在不同的世代中,用一个相距40厘米的粮堆提供另一种食物,后代的分布与混合的食物很相似.在干预的后代中,用一个能够通过飞行达到的悬挂的包给玉米象提供食物,在这之后,发  相似文献   

13.
米象Sitophilusoryzae、玉象Sitophiluszeamais和谷象Sitophilusgranarius是3种世界性的储粮大害虫。在这3种象虫中,根据外部形态,谷象容易与米象和玉米象相区分。但是根据形态特征,很难把米象和玉米象区别开来。为此,法国进行了如下研究。对总数为37个品系的米象、玉米象和谷象进行酯酶的电泳分析。在多形比例方面,玉米象要比其它2种象鼻虫高。根据酯酶的特征,可以区分这3种象鼻虫,同时也证实了米象和玉米象要比谷象具有更亲近的亲缘关系。试验研究表明,在同一种的种群之间,酯酶的特征也是不同的,但不能表明所有种群的地理来源…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了两种主要储粮害虫谷蠹和米象的抗磷化氢品系对马拉硫磷、虫螨磷和溴氰菊酯3种储粮保护剂的毒力测定。其结果表明,抗磷化氢的谷蠹和米象品系对上述3种储粮保护剂都不产生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5.
初步研究比较了XS-C1型粮仓害虫仓外采集检测系统(探管诱集)与取样筛检两种不同害虫数量检测方法储粮害虫的种群密度.结果表明,两种检测方法对谷蠹、锯谷盗和扁谷盗三类害虫的检测结果很接近,也与真实值很接近;对米象和赤拟谷盗两类害虫,两种检测方法的检测结果相差较大,需校正后确定.它可为估计粮堆内储粮害虫的真实数量及其动态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了两种主要储粮害虫谷蠹和米象的抗磷化氢品系对马拉硫磷、虫螨磷和溴氰菊酯 3种储粮保护剂的毒力测定。其结果表明 ,抗磷化氢的谷蠹和米象品系对上述 3种储粮保护剂都不产生交互抗性  相似文献   

17.
大蒜挥发油对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采用索氏提取法,分别以乙醚、正己烷作为有机溶剂提取大蒜挥发油,详细研究了其对米象成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两种有机溶剂提取的大蒜挥发油对米象成虫均具有较强的驱避、触杀、抑制和熏蒸作用,尤其是乙醚提取的大蒜挥发油的驱避作用和熏蒸作用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8.
在发展中国家玉米象甲(Sitophilus zeamais Motseh.)是引起玉米严重损失的一种仓库害虫。本研究调查了9个热带玉米基因型中籽粒皮细胞壁成分对玉米象甲抗性的作用。测量了对玉米象甲的6个敏感性参数,并阐明了这些参数与细胞壁成分诸如普通的酚酸、二阿魏酸(DiFAs)、羟基脯氨酸-富糖蛋白(HRGPs)和营养及物理特性间的关系。结果查明象甲敏感性与总体DiFAs、HRGPs、籽粒硬度、籽粒皮,  相似文献   

19.
臭椿树皮提取物对四种主要储粮害虫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建华 《粮食储藏》2007,36(2):17-20
研究了采用索氏提取法,以乙醚作为溶剂提取臭椿树皮的植物提取物,对米象、锯谷盗、赤拟谷盗、小眼书虱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臭椿树皮提取物对米象、锯谷盗、赤拟谷盗、小眼书虱均有较强的驱避作用,对米象具有较强的触杀作用,对锯谷盗和米象具有较强的熏蒸作用,对锯谷盗和米象当代种群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采用饱和滤纸和喷洒试验测定谷物保护剂对米象、谷蠢、赤拟谷盗粉斑螟(马拉硫磷敏感和抗性品系)的防治效果,由饱和滤纸法测定的抗马拉硫磷因子,米象是4、谷蠢为6、赤拟谷盗为3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