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个数论定理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数论中有这样一条定理:(a,b)=1,a>0,b>0,那么大于ab-a-b的整数都可表示成ax+by(x≥0,y≥0),而ab-a-b则不能表示成这种形状。笔者将此定理推广为:(a,b)=1,a>0,b>0,若两个整数的和是ab-a-b,那么这两个...  相似文献   

2.
本文研究一类生化开关模型dx/dt=a1/1+b1y^2-c1x dy/dt=a2/1+b2x^2-c2y其中X≥0,Y≥0;a1,bi,ci(i=1,2)为正参数,给出了系统(1)具有开关行为的充要条件。  相似文献   

3.
设a>1,RG=RG(a)表示Grotzsch环,它的余集分支由单位球ⅠxⅠ≤1和射线a≤x1<∞,x2=x3=…xn=0组成,它的模modRG(a)记为logФ(a),本文证明了关于模函数Ф(a)的若干不等式。  相似文献   

4.
玉米新杂交种的产量-密度方程与耐密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紧凑型玉米新杂交种为材料系统研究了产量与密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单株生物产量、群体生物产量、单株籽粒产量和群体籽粒产量均随密度的升高呈规律性变化,群体生物产量和群体籽粒产量分别符合W=x/(a+bx)和W=axebx(a>0,b<0)模式,登海1号和鲁单961的最高群体仔粒产量分别为964.7g/m2和873.6g/m2,其适宜的种植密度分别是8.1株/m2和7.7株/m2。而单株籽粒产量和穗粒数符合W=aebx(a>0,b<0)模式,千粒重和玉米穗长、穗粗均符合Y=a+bx方程,回归截距a和回归系数b反映了品种的生产潜力和耐密性;反映玉米结实性指标的空秆率和败育籽粒数与密度的关系可分别用回归方程Y=aebx和Y=a+bx+cx2表示  相似文献   

5.
一种求解病虫害防治指标的新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江西农业学报》1999,11(4):46-50
根据经济阈值定义的模式“挽回收益= 防治成本”及公式“挽回减产率= 对照减产率- 防治区减产率”,提出了一种求解病虫害防治指标的新模型。若病虫害为害量(x)与作物产量损失率[f(x)]关系用线性模式f(x)=ax+ b 表示,则新的防治指标(x)求解模型为x=( C·FN·E·P)×1a ,而传统的防治指标(x′) 求解模型为x′= ( C·FN·E·P- b) ×1a 。从推导过程和计算结果对两种求解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新的防治指标求解模型更具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小麦纹枯病危害损失及经济阈值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小麦纹枯病(Sheathblight)不同病级和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的研究表明:小麦孕穗期病级与小麦千粒重和产量呈线性相关,产量损失率(y)与收获前病情指数(x)呈幂函数关系,当x<20时.y=0.18075x1.127025(r=0.9770,n=16),当x>20时.y=0.1105X1.351575(r=0.9983,n=12),根据病情指数与产量损失率的关系,得到纹枯病经济阈值的动态模式,即:在目前小麦产量6~7.5t/hm2水平下.建议防治指标病情指数为3.0~6.0,即经济允许损失水平控制在1.4%以内.  相似文献   

7.
本文讨论如上形式的二阶微分方程y″(x)+P(x)y′(x)+Q(x)y(x)=R(x),0〈x〈1,y′(0)=A,y(1)=B其中A,B为常数,系数P(x),Q(x)在x=0处有奇性,考虑到系数为x=0处有奇性,无法用一般差分格式进行计算,故将区间(0,1〕划分在(0,δ〕(δ靠近奇点)。在(0,δ〕)区间寻求级数形式的银,继而确定y(δ)值,在〔δ,1)区间上用离散不变嵌入法寻求该问题的差分  相似文献   

8.
光肩星天牛幼虫空间分布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采用扩散系数C法、扩散指数I0法、Cassic指标CA法,种群群集均数入法,Taylo指数b法和Iwao的平均拥挤度m与平均数x的回归分析法,测定了杨树上光肩星天牛幼虫的空间分布属于聚集分布,符合负二项分布模型。同时探讨了空间分布型在序贯抽样中的应用。行道树和防护林中理论取样数(N)与单株虫口平均密度(x-)的关系分别为:N=8.00利用有虫株率(P)简易估计虫口密度的关系式分别为:x=7.2620[-/n(1一P)] ̄0.6003和x=3.6925[-1n(1-P)] ̄.39101。  相似文献   

9.
本文讨论如上形式的二阶微分方程y″(x)+P(x)y′(x)+Q(x)y(x)=R(x),0〈x〈1,y′(0)=A,y(1)=B其中A,B为常数,系数P(x),Q(x)在x=0处有奇性,考虑到系数为x=0处有奇性,无法用一般差分格式进行计算,故将区间(0,1〕划分在(0,δ〕(δ靠近奇点)。在(0,δ〕)区间寻求级数形式的银,继而确定y(δ)值,在〔δ,1)区间上用离散不变嵌入法寻求该问题的差分  相似文献   

10.
通过1996年在第三,四代棉铃虫盛发期对27块棉田的2700棉株上的卵量随机抽样调查,经Iwao聚集指数测定,m/m>1;Taylor法测定,a=2.1462>0,b=1.3717>1;Iwaom-m回归分析,a=-0.041-0,b=2.5440>1。结果表明,棉铃虫卵粒呈聚集分布。  相似文献   

11.
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通过实测61株凹叶厚朴样木胸径、树高和树皮产量,对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模型进行研究,采用改进单纯形法建立树皮产量数学模型,并对不同数学模型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改进单纯形法优化得到的模型y=O.9438643 0.02407896D^2.040018H^0.3646304,y=O.06606968D^2.059642的相关系数最大,分别为O.9623和O.9583,可用于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胸径因子对凹叶厚朴树皮产量预测比树高因子更有效。  相似文献   

12.
红松树高-胸径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的蒙古栎阔叶混交林和云冷杉阔叶混交林24块固定样地中的2598株红松为研究对象,利用Chapman-Richards方程建立了不含随机效应与含随机效应的单木树高-胸径简单模型和广义模型。模型拟合和检验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调整决定系数(R2a)、平均相对误差绝对值(RMA)和均方根误差(RMSE)。对于混合效应模型,设计了随机抽取、抽胸径最大的树、抽胸径最小的树和抽平均木4种抽样方案计算随机参数,通过对比4种抽样设计下模型的误差统计量,分析了不同抽样设计下样本数量和预测精度的关系。结果表明: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红松单木树高-胸径模型拟合效果(简单模型的R2a在0.753~0.886之间,RMA在11.3%~15.1%之间,RMSE在1.38~2.01m之间;广义模型的R2a在0.754~0.886之间,RMA在11.1%~15.0%之间,RMSE在1.38~2.01m之间)优于不含随机参数的红松单木树高-胸径模型(简单模型的R2a在0.502~0.868之间,RMA在12.2%~17.8%之间,RMSE在1.42~2.65m之间;广义模型的R2a在0.711~0.877之间,RMA在11.6%~17.2%之间,RMSE在1.41~2.10m之间);包含随机效应的简单模型和广义模型拟合效果没有明显的差异,表明基于混合效应模型的单木树高-胸径简单模型可以很好地描述树高-胸径关系在不同森林类型、不同样地间的差异,因此不需要在树高-胸径模型中增加其他自变量;抽取平均木的抽样设计优于其他3种抽样设计,且抽取4株平均木时,预测精度提升最为明显,综合预测精度和调查成本的考虑,在实践中应用包含随机效应的红松树高-胸径模型时,推荐在样地中抽取4株平均木测量其树高来估计随机参数。   相似文献   

13.
调查了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乡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 林生物量, 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苦竹各变量的相关性, 建立并选择出苦竹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秆高或枝下高等因子的最佳相关数学模型:m秆=13.439 5 D 2.0048 H0.442 5 ;m枝=2 956.359 8 D 1.992 9 H-0.641 0 ;m叶=43.746 7 -30.541 2 D +53.759 7 D2 ;m篼=270.956 0D 2.357 9 H -0.399 5 ;m鞭=512.436 1 -175.936 0D +2.907 8H0 ;m地上=432.446 8 -479.307 5D +422.828 5D2 ;m地下=396.622 3 -53.286 9 D +2.877 5H0 ;m总=191.038 0D 1.198 6 H0 0.296 2 。应用上述模型估算出苦竹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和苦竹林分产量。表4 参12  相似文献   

14.
城市森林主要树种树冠尺度及生长空间需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树冠的大小直接影响树木的生态价值,探明树种合理的生长空间需求对城市森林的规划建设与经营维护有重要意义。方法本文以合肥环城公园内优势度靠前的10个城市森林主要树种为研究对象,运用样方调查法,选取公园6个景区57块固定样地,在对冠幅、胸径及树高等数据调查的基础上,运用线性回归法、异速生长法,利用箱型图检验离群值,比较构建冠幅、树高与胸径的最优模型,并对树木最适宜生长空间大小进行预测。结果不同树种冠幅与胸径、树高与胸径均存在正相关关系,但对两种模型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除侧柏和栾树外,异速生长模型的决定系数(R2)均大于0.3,R2整体高于一元回归模型;均方根误差(RMSE)分布范围在0.2~0.3之间,整体上小于一元回归;F值除雪松外,均高于一元回归F值。综合比较结果表明,异速生长模型拟合度优于一元回归模型;不是所有树种的冠幅、树高都与胸径高度正相关,在10个树种的研究中,银杏、女贞和椤木石楠的冠幅-胸径模型的拟合度较高,R2分别为0.793、0.757和0.665;银杏、栾树和雪松的树高-胸径模型拟合度较好,R2分别为0.772、0.579和0.547;栾树、侧柏的冠幅-胸径模型相关性较低,R2分别为0.096和0.188;构树、刺槐和桂花的树高-胸径拟合度较差,R2分别为0.065、0.010和0.112;选择分位数回归对异速生长规律进行研究,构建10种树木的异速生长模型并在95%分位数回归下进行讨论,以树木平均胸径15cm为例,预测估算出当胸径为15cm时10种树木在适宜的生长空间中的冠幅和树高大小。结论本文构建的最优模型的参数估计值均显著,说明冠幅、树高变量对合肥环城公园内树木胸径的变化有明显影响,其中冠幅-胸径模型拟合精度略高于树高-胸径模型的拟合精度。   相似文献   

15.
苦竹各器官生物量模型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调查了杭州市余杭区中泰乡苦竹Pleioblastus amarus林生物量,并采用回归分析的方法探讨了苦竹各变量的相关性,建立并选择出苦竹各器官生物量与胸径、秆高或枝下高等因子的最佳相关数学模型:m秆=13.439 5 D2.0048H0.442 5;m枝=2 956.359 8 D1.992 9H-0.641 0;m叶=43.746 7-30.541 2 D 53.759 7 D2;m篼=270.956 0D2.357 9H-0.399 5;m鞭=512.436 1-175.936 0D 2.907 8H0;m地上=432.446 8-479.307 5D 422.828 5D2;m地下=396.622 3-53.286 9 D 2.877 5H0;m总=191.038 0D1.198 6H00.296 2.应用上述模型估算出苦竹单株各器官生物量和苦竹林分产量.表4参12  相似文献   

16.
旨在分析不同动物模型对宁夏地区安格斯牛周岁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影响,筛选出估计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最佳动物模型。本研究使用包含或剔除母体遗传效应、母体永久环境效应及母体与直接遗传效应之间是否存在协方差来区分6种动物模型,借助DMU软件的DMU_AI模块,利用约束最大似然法(AI-REML)估计安格斯牛周岁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和似然比检验(LRT)来确定最佳动物模型。结果表明:1)在不考虑母体效应的模型中(模型1),周岁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的直接遗传力分别为0.59±0.02、0.52±0.03、0.20±0.04和0.52±0.03;2)在考虑母体加性遗传效应及其与直接加性遗传效应的协方差模型中(模型4),直接遗传力和母体效应的遗传力升高,总遗传力值降低;3)模型4估计的周岁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的直接遗传力分别为0.77±0.01、0.73±0.03、0.33±0.04和0.70±0.03,母体效应遗传力分别为0.50±0.05、0.51±0.05、0.10±0.04和0.23±0.04,总遗传力分别为0.16±0.06、0.12±0.05、0.11±0.01和0.32±0.01。综上,基于本研究发现模型4对安格斯牛周岁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效果最佳,为宁夏地区安格斯牛核心群的选育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林区14种幼树生物量估测模型   总被引:4,自引:4,他引:0  
以长白山林区林下14种幼树为对象,采用收获法对胸径D1.3≤2.5cm的幼树植株进行随机取样,通过对不同树种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的统计,建立了幼树生物量的最优估测模型,并进行了实测验证。结果表明:以地径(D0)和地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0H)为自变量,拟合的14种幼树各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最优模型为幂函数,并达到了极显著水平,而且都有较大的R2值(0.712~0.983)和较小的SEE值(0.217~1.122)。幼树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最优回归方程的R2值,从大到小依次为全株生物量地上部分枝地下部分叶。验证结果表明:以地径(D0)为自变量时,建立的幼树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模型,对生物量的估测结果均较为准确。自变量为地径平方与株高乘积(D20H)时,怀槐、东北槭等8种幼树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模型对生物量预测效果较好;除红松、拧筋槭等6种幼树部分器官和全株生物量模型估测效果相对较差外,其他模型均可对生物量进行准确估测。  相似文献   

18.
With the technique of Fourier transform near infrared (FT-NIR) spectroscopy, the calibration models for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ucrose and polarization in sugarcane juice were developed by using transmission mode and calibrating with partial least square (PIS) algorithm. The determination coefficients (R2)of the predicted models for sucrose and polarization in juice were 0. 9980 and 0. 9979 respectively; the root mean square errors of cross validation (RMSECV) were 0. 143 and 0. 155% for sucrose and polarization in juice respectively. The predictive errors measured by FT-NIR were close to those by routine laboratory methods.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the FT-NIR methods had high accuracy and they were able to replace the routine laboratory analysis. It was also demonstrated that as a rapid and accurate measurement, the FT-NIR technique had potential applications in quality control of mill sugarcane, establishment of payment system based on sugarcane quality, and selection of clones in sugarcane breeding.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不同残膜含量对土壤入渗性能的影响,以银川平原淡灰钙土为研究对象,设置5组不同残膜量:0(T0)、100(T1)、200(T2)、400(T3)、800 kg·hm-2(T4),利用一维垂直定水头入渗法,观测湿润锋运移规律和水分入渗过程,并利用4种入渗模型拟合土壤入渗过程,分析其适用性。结果表明,随残膜含量递增,在同一入渗历时内累积入渗量逐渐减小。当入渗时间为390 min时,与T0相比,T1~T4处理的累积入渗量分别减少4.7%、5.8%、6.3%、11%。在入渗同等时间内,残膜量越高其湿润锋运移距离越短。当湿润锋在土柱完成运移时,T0~T4处理分别耗时390、420、510、600、660 min,即随残膜含量的升高入渗时间延长。T0~T4稳定入渗速率分别为0.27、0.24、0.21、0.19、0.16 mm·min-1,入渗率随残膜含量的升高而降低。入渗模型拟合的R2大小依次为通用经验模型 > Kostiakov模型 > Philip模型 > Horton模型,通用经验模型适合描述含残膜土壤的水分入渗过程。研究表明残膜对淡灰钙土水分入渗存在抑制作用,其影响程度随残膜量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20.
郭永红  张义华  张宏霞  樊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0):16980-16983
[目的]研究不同造林模式对改善土壤的差异和机理。[方法]对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退耕还林(草)工程3种造林模式土壤的含水量、容重、总孔隙度、水稳性团粒组成和土壤有机碳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与农田对照相比,退耕还林(草)3种造林模式的土壤含水量均显著地高;0—20cm表层的土壤容重均显著地高,而20—60cm土层的则均显著地低;0~20cm表层的土壤总孔隙度显著地低,而20~60cm土层的则均显著地高;各土层土壤不同粒径的土壤团粒百分含量高于相应的农田;土壤有机碳均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减小,说明退耕还林有利于土壤有机碳向下输送。3种造林模式中以乔草型效果为最好。[结论]实施7年退耕还林(草)后,与农田相比,明显改善了土壤物理性质和土壤结构.提高了土壤保水和蓄水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