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亲子农庄是近年发展迅速的新式旅游,探明亲子农庄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发挥其在农村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方法】从需求侧入手,利用山东省4个地区的994份有效调查数据,从6个维度设置18个变量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人口统计特征、消费能力、消费认知、设施及资源、管理与服务和体验与功效对亲子农庄消费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消费者基本因素方面,文化程度、收入、对亲子农庄的了解程度对消费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景区因素方面,自然资源的丰富度、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及亲子项目种类、体验度、互动程度、教育价值、对亲子情感的促进程度对消费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旅游成本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消费者、景区因素等对亲子农庄消费意愿均有一定影响,亲子农庄应向丰富个性化景观、强化教育体验属性等方向发展,提高其吸引力与社会价值,发挥其对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等各方面的振兴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亲子农庄是近年发展迅速的新式旅游,探明亲子农庄消费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更好地发挥其在农村发展中的辐射带动作用提供参考。【方法】从需求侧入手,利用山东省4个地区的994份有效调查数据,从6个维度设置18个变量构建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研究人口统计特征、消费能力、消费认知、设施及资源、管理与服务和体验与功效对亲子农庄消费意愿的影响机制。【结果】消费者基本因素方面,文化程度、收入、对亲子农庄的了解程度对消费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景区因素方面,自然资源的丰富度、功能区布局的合理性及亲子项目种类、体验度、互动程度、教育价值、对亲子情感的促进程度对消费意愿均有显著正向影响,旅游成本对消费意愿有显著负向影响。【结论】消费者因素与景区因素对亲子农庄消费意愿均有一定影响,亲子农庄应向丰富个性化景观、强化教育体验属性等方向发展,提高其吸引力与社会价值,发挥其对乡村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等各方面的振兴作用。  相似文献   

3.
张艳 《甘肃农业》2023,(10):77-80
本文重点探讨了生态休闲消费需求视域下乡村旅游园林景观的营造策略。分析了生态休闲消费需求的内涵及特征,指出其对乡村旅游园林景观的影响和要求。根据功能、形式、风格等维度,将乡村旅游园林景观分为生态性景观、生产性景观、生活性景观、设施性景观和人文性景观等类型,并分别阐述了各类型的特点和价值。针对不同类型的乡村旅游园林景观,提出了相应的营造策略,包括保护和修复绿地和水域资源、优化农田布局和作物配置、改造和保护乡土建筑、去城市化打造设施性景观、挖掘和展现乡村文化内涵等,旨在提高乡村旅游园林景观的生态性、功能性、参与性、适应性、亲和力、教育性和感染力,满足生态休闲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促进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乡村景观美景度评价及其决定要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些景观特征可以对乡村景观美景度产生重要影响,找到这些景观特征可以使得乡村景观设计和管理具有明确的目标。本文以15张在徐州农村地区拍摄的照片为媒介,邀请在校大学生对15张照片的景观美景度进行评价,同时邀请专家对11个景观特征进行判断,以研究美景度与景观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乡村景观美景度与环境秩序、环境清洁度、植被生长状况和视野开敞度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而与植被形状、人工建筑比例以及色彩丰富度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显示人工建筑比例、视野开敞度、植被生长状况、环境秩序是乡村景观美景度可靠的预测者。  相似文献   

5.
通过美丽乡村建设,从而提升乡村居民生活环境,是皖北地区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措施。以皖北地区乡村景观为研究对象,选取利辛县2个美丽乡村作为实证,采用SBE方法对50组乡村居民点进行景观美景度评价,利用SPSS软件对美景度与景观特征进行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乡村景观色彩、空间处理方式和环境整洁度是皖北地区乡村生活环境景观提升的关键要素;进而提出丰富乡村景观色彩、基于透视原则丰富乡村空间以及开展环境整治是有效推动皖北地区美丽乡村建设、提升乡村景观美景度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6.
从历史发展与系统结构的角度阐释乡村旅游资源的核心要素与属性特征,探讨乡村旅游资源属性生成的自然历史基础和社会背景,建立乡村旅游资源属性分析的基本框架,勾勒乡村旅游资源开发纵深空间拓展的方向.研究认为,乡村旅游需要以一种生活的姿态融入乡村,重新理解生命存延的根基与本真的意义,而不是去攫取乡村的资源或控制权;乡民与传统是乡村旅游资源的核心,农民拥有的真正财富是乡土所具有的养育生命、化育人性的力量;乡村旅游资源具有生产性、根性、生命性、生活性、生态系统性与非社会休闲性特征,基于这些属性提出了延伸和完善生态农业产业链、构建生态居住模式、回归与构建生态性社会关系、开发创造性劳动模式等开发路径拓展建议.  相似文献   

7.
该研究以江南传统水乡南浔、乌镇、西塘的流轴景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水乡河流景观构成要素与喜好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河流景观的喜好度与建筑和自然要素有很大的相关性。建筑要素的占有率高的时候喜好度降低,自然要素的占有率高的时候喜好度上升。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建筑与河流的占有率与喜好度具有非常显著的相关性,即建筑要素与喜好度具有负相关性,河流与喜好度具有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从新常态背景下的乡村旅游景观的特点出发,以南京乡村作为研究对象,系统分析了目前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新常态视角下的南京乡村旅游景观发展路径,以期为乡村景观后期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根据乡村滨水景观的主要自然特征,采用美景度评判法分别对50张乡村滨水景观照片进行美景度评价,并利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综合评价分析。结果表明,影响乡村滨水景观的主导景观因子是植被类型、具有观赏性的人工景观、景观色泽和驳岸线条4个要素;乡村滨水景观构建的基本技术要求为建造具有观赏性的人工景观、驳岸线条自然弯曲流畅、植被类型乔灌草结合、景观色泽明艳鲜亮;在构建乡村滨水景观的过程中,4个主导景观评价因子应相互协调、相互作用、相互融合。  相似文献   

10.
基于对乡村旅游的消费行为分析进而为探索相应的旅游营销策略提供依据。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得了兰州市河口村的游客基本特征和其消费特征的基本数据,其中游客自身特征包括了游客的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和职业等,游客的消费特征包括旅游动机、出游方式、消费情况等。得到这些数据后,对游客自身特征和消费特征进行卡方检验得出P值,根据P值探究其是否具有相关性,分析消费者的行为规律。  相似文献   

11.
沈敏  周永博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5):21886-21888
归纳了景观审美的基本属性,即体验性、文化性、象征性、偏好性、结构性。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旅游景观的审美层次和审美偏好,指出划分文化群体及其文化规则可有助于景观审美研究,而旅游景观的异质文化是旅游景观审美的动力源泉,优化旅游景观审美结构可以提升旅游景观审美质量。根据旅游景观的审美特征探讨了旅游景观的审美结构,认为其包括"空间-尺度"维、"时间-历史"维、"机制-功能"维。在结构主义美学的指导下,从维度结构与文化偏好、大众审美与市场导向、符号象征与文化价值方面提出了旅游景观规划设计原则。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消费者喜好度与市售冷鲜鸡品质的关联性规律。[方法]对储藏1~7 d的冷鲜鸡进行消费者喜好度评价,应用本项目建立的专业感官评价培训体系对感官评价小组进行专业化训练、样品感官评价以及微生物、理化指标测定。[结果]根据感官评价及微生物、理化指标的聚类分析结果,储藏1~7 d的冷鲜鸡被分为3个等级:储藏1~2 d的冷鲜鸡为A等级,3~4 d的冷鲜鸡为B等级,5~7 d的冷鲜鸡为C等级。根据消费者喜好度评价,消费者对A等级冷鲜鸡的购买意愿显著高于C等级,但低于B等级。将储藏1~7 d冷鲜鸡消费者喜好度、微生物指标分别与感官品质相关的机械测定指标进行偏最小二乘回归变量投影重要性(VIP)分析,结果表明对消费者喜好度有显著影响的指标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回复性、黏附性、b~*值、硬度(VIP1);有比较显著影响的指标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离心损失、a~*值、剪切力、弹性、L~*值、咀嚼性(0.5VIP1)。与微生物指标有显著关联性的指标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黏附性、回复性、离心损失、a~*值(VIP1);与微生物指标关联性较强的指标重要性从大到小依次为b~*值、咀嚼性、硬度、L~*值、弹性、剪切力(0.5VIP1)。[结论]消费者喜好度与市售冷鲜鸡品质存在不完全一致性,与冷鲜鸡消费者喜好度、微生物指标相关的机械测定指标重要性顺序存在不完全一致性。  相似文献   

13.
乡村旅游发展研究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乡村旅游符合现代人回归田园、体验乡村风土人情的消费心理,得到了迅速发展;政府的大力支持,消费者强烈的消费意愿,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也为乡村旅游带来发展的机遇。对国内外乡村旅游的概念、兴起和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春  邵晓晖 《安徽农业科学》2011,(13):7957-7960
综合考察了乡村旅游的相关文献资料,在学术界对乡村旅游的概念、乡村旅游空间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对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从分析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资源概况入手,分别介绍了9个城市的资源优势和特点,引入基尼系数,从定量的角度探究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村落的空间形态,指出其表现出显著地非均衡集中分布特征。通过对武汉城市圈区域空间连接度、通达度的测量,指出其交通连接度属于中等水平,各主要乡村旅游城镇均具有较好的通达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武汉城市圈乡村旅游发展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式,即"一核、一带、三区"的空间发展格局。  相似文献   

15.
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职工疗休养的需求与乡村旅游资源具有较高的契合性,是潜力巨大的旅游客源,以安徽省芜湖市为研究模型,探讨乡村旅游与职工疗休养融合发展,助力乡村振兴。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运用KANO模型剖析GD公司职工疗休养需求,研究发现特色美食和住宿环境呈必备属性特征,用户需求度最高;传统文化和优美景色呈魅力属性特征,属于用户隐性需求;红色景点呈期望属性特征,是吸引用户的亮点。围绕职工疗休养需求偏好的五个方面,调查安徽省南陵县乡村旅游的发展现状,分析发现乡村旅游建设普遍存在的问题,缺乏科学的规划和策划、本土乡村特色不强、基础设施及环境建设滞后。提出优化和提升乡村旅游建设的建议,完善乡村旅游的业态布局、释放乡村旅游潜能、发挥职工疗休养对促进乡村经济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乡村旅游景观的概念出发,结合国内外乡村旅游景观研究,系统分析了南京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的乡村旅游景观建设现状及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南京未来乡村旅游景观发展的新策略,以期为乡村景观可持续建设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7.
乡愁是乡村旅游的动机之一,乡愁景观的保护及利用在乡村旅游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研究分析乡村旅游中乡愁景观的特征切入,以金堂县金箱村为例,对田野调查和集体访谈,获取一手资料,系统分析金箱村旅游的乡愁景观元素及存在问题,提出加强文化物质景观元素体系建构,深挖非物质景观元素的当代体验价值,完善乡村旅游的公众参与机制等乡村旅游规划策略,以期为乡愁景观在乡村旅游中的推广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新兴旅游方式,其不仅可以使旅游者亲近自然,还可以创造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运用需求理论分析,将被调查者的年出游频率作为衡量乡村旅游需求的一个重要指标,找出影响人们乡村旅游需求的关键性因素,并对其进行探讨分析。主要选取乌鲁木齐市居民作为调研对象,利用获得的问卷调查数据,运用多元有序的Log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乡村旅游的关键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民的收入水平、获取乡村旅游信息来源的方式以及可自由支配时间等是影响乡村旅游需求的主要因素。最后提出,政府以及各个相关部门应当大力扶持乡村旅游的繁荣发展,而从事乡村旅游的主体需加强口碑宣传以及研究消费者的特征,合理开发、整合乡村旅游产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意义】针对快速城镇化对乡村景观带来的负面影响,从公众审美视角出发探究景观优化措施,以提高乡村景观性,促进城乡统筹发展。【方法/过程】选取晋江市桂林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等,提取快速城镇化乡村景观空间中的景观要素,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与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分析各景观特征对景观感知的影响,并提出景观营造建议。【结果/结论】分析得出4个与闽南快速城镇化地区乡村景观美景度相关性较大的要素,按照其对景观美景度的贡献率由大到小排列为X9建筑风格(44.70%)>X7水体清洁度(27.65%)>X4植物生长状况(17.51%)>X10道路材质(10.14%)。基于研究结果,建议从增强建筑乡土文化性、保持水体清洁卫生、加强植物养护与使用石料铺装等方面入手,提高乡村景观的视觉评价。  相似文献   

20.
大地艺术在乡村旅游景观中的应用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人们对乡村、对自然的向往和回归使得乡村生态旅游发展得如火如荼,很多乡村地区都通过旅游发展脱贫致富,甚至成为创意诞生的摇篮。本文主要归纳了大地艺术与乡村旅游景观艺术的共性,理清大地艺术在乡村旅游景观规划设计的表现意义,重点在于将艺术与农业巧妙结合,并用研究得出的理论指导乡村旅游景观的规划设计,以创建农业特有的艺术景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