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60 毫秒
1.
本文对2013年湖南省奶业的发展现状进行了调研,调研结果表明,虽然2013年湖南省奶牛存栏数比2012年下降0.96%,但是生鲜乳价格持续上涨,而且奶牛饲料使用更加科学合理。同时,生鲜乳质量安全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通过政府的支持和企业改组,部分乳制品加工企业拖欠奶农的奶款已经基本还清,同时引进国内外先进设备和管理思路,使湖南奶牛养殖业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2.
经过十年发展,中国奶牛养殖业从规模化程度到牧场管理水平,从种、养硬件设施到生鲜乳的质量都取得了巨大进步,初步建立起以专业牧场为主,实现良种繁育、粪污有效处理、机械化挤奶的现代化牧业发展。《中国奶业质量报告(2017)》指出,农业农村部带领全国45家质检机构,连续9年,覆盖全国所有生鲜乳收购站和运输车,实施生鲜乳质量安全监测。  相似文献   

3.
张芳  陈兵  张朔望 《中国奶牛》2014,(15):33-36
今年上半年我国生鲜乳价格经历了上涨、停滞和回落的过程,目前依然处于下行通道当中,部分散户和小规模养殖户陆续退出奶牛养殖行业,但大企业的原料奶出售价格依然相对平稳。尽管我国生鲜乳价格已出现一定幅度的回落,但与国际原料奶价格差距依然巨大,行业向低温化、鲜奶化转型势在必行;饲料价格整体企稳,玉米价格出现上涨势头,对奶牛养殖行业的压力逐步增大;乳制品产量下跌,去库存压力依然很大,市场消费有待进一步提振;随着生鲜乳价格的回落,液体乳及乳制品PPI涨幅逐月下滑,而CPI也因为市场不振逐月回落;乳制品终端价格方面,酸奶的同比涨幅较大,而牛奶和奶粉类产品同比涨幅较小;乳制品企业亏损额较去年有显著增加;鲜奶进口依然快速增长,但增速明显回落,全年奶粉进口有望突破100万吨大关,但我国奶业出口形势仍然不见起色。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奶牛养殖存栏、生鲜乳产量、乳制品进口、奶牛养殖效益等方面对2018年中国奶业生产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和总结,并对2019年中国奶业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最后提出了加快我国奶业转型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2014年中国奶业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生鲜乳产量、乳制品进口、生鲜乳价格、奶牛养殖效益、政策等方面对2014年中国奶业生产情况进行了全面回顾,并对2015年中国奶业发展形势进行了预测分析,提出中国奶业2015年及以后时期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6.
西方奶业发达国家过去3年牛奶产量没有因奶价的上涨出现大幅上涨,这反映了其奶业产业更为成熟,为中国奶源的发展腾出了部分空间。2019—2023年,中国奶类生产的年复合增长率达到了7%,远远超过近15年来4%的奶类平均消费增速,造成了2023年奶源供给过剩,奶牛养殖大面积亏损,“奶牛周期”波动特征显著。预期产业调整期仍将持续2年左右,奶源基地内部产业结构持续调整,中小奶牛场首当其冲,需要行业给予密切关注和同心协力共渡难关;中长期看,规模奶牛场每年新增10~15万头存栏,即可以满足中国牛奶消费增长需求。在短期调整期,养殖场可压缩奶牛产能、优化牛群结构、推动种养结合、优化乳制品加工结构等方面发力,推动产业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调研显示,我国规模牛场数量4000个左右,规模牛场存栏荷斯坦奶牛504万头,前40位养殖集团存栏192万头,日产生鲜乳2.66万吨,规模牛场已经成为我国商品化生鲜乳生产的主体力量。回顾2008年,受乳制品安全事件、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影响,我国奶牛养殖开始了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历经十余年的发展,奶牛养殖业从产业模式、技术和装  相似文献   

8.
奶业是大理州传统优势产业。据2013年统计,全州奶牛存栏15.9万头,牛奶产量52.8万t,约占全省的70%。“分散饲养,手工挤奶”约占大理州奶牛存栏数和产奶量的80%以上,目前有奶牛养殖户5万多户。在传统养殖模式下所生产的生鲜乳普遍存在“蛋白质含量低、新鲜度差、细菌总数高、质量安全隐患大”等问题。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和农村劳动力转移,以及国家对生鲜乳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大理州奶业生产方式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发展奶牛家庭牧场是大理州发展现代奶业产业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目前全国各地出现了生鲜乳收购站被迫关停、奶农因"卖奶难"而倒奶、被动淘汰奶牛的现象。笔者经调研对当前奶业生产形势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稳定生鲜乳购销行为、指导养殖小区加快转型升级、倡导养殖加工产业一体化建设、加大正面宣传以全力拉动消费等八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经过几年的整顿和振兴,中国奶业产业素质不断提升,奶牛标准化规模养殖加快推进,奶牛单产水平稳步提高,生鲜乳质量和安全得到进一步保障,现代奶业格局已初步形成。2012年,我国奶业生产稳中有升,产业水平继续提升。主要表现在:(1)奶牛存栏稳定和牛奶产量保持增长,标准化规模养殖水平大幅上升。2012年全国奶牛存栏预计为1440万头,与2011年持平,牛奶产量3744万吨,同比增长2.3%。全国100头以上奶牛规模养殖比重预计达到35%,比2008年提高15.5个百分点。奶牛养殖户数(即散户)持续减少,部分散养户陆续退出奶牛养殖环节,奶牛养殖户所占比例持续  相似文献   

11.
随着十多年的超速发展,我国奶牛业已由单一品种的散养方式逐步转变为高产品种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式。然而,我国奶牛整体遗传素质不高,多为进口高产奶牛与地方奶牛的低代次改良品种,以致原奶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大规模引进高品质的奶牛品种,已成为我国优化奶牛基因、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但同时也为检疫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通过分析2018年我国进口奶牛数量、来源国、疫病检出、进境口岸及隔离检疫场分布等数据,结合各来源国的疫病防控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检疫要点,为我国全面提升进口奶牛的检疫水平、切实做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本文在论述奶牛产业发展思路、发展原则、总体目标及具体做法的基础上,分析了产业发展困难和问题,提出了倾斜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扩充高产牛群,转变生产方式、适度规模生产,推进标准化养殖、培育奶农组织,理顺利益关系、加强培训,提高养殖水平、强化奶站监管,确保鲜奶质量、坚持综合利用优先、资源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实现奶牛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奶业产业链纵向价格传导受阻,导致奶牛养殖长期处于价值链的低增值环节,甚至出现"行业萎缩"现象。本文对上游奶牛养殖成本向下游乳品加工环节价格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并基于2008年1-12月份奶牛饲养成本和原料奶价格的月度数据,运用有限分布滞后模型测度价格传导的滞后效应。结果表明:饲养成本向下游传导存在显著的滞后性,饲养成本变化1%,滞后5和6期,分别引起原料奶价格变动0.086%、0.111%。奶业价值链体系自身难以实现价格的无阻滞传导以及形成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政府和行业必须推动原料奶生产提高组织化程度,构建价格预警平台,完善产业链各方利益关系。  相似文献   

14.
高产量奶牛的高效选育一直是困扰奶业及奶牛养殖业高效发展的难题,产奶量不足,生产效率不稳定等问题也严重制约了行业的发展。但传统筛选高产奶牛方法耗时耗力,不利于高产奶牛快速培育,且优良性状的遗传稳定性较差,也无法长期保留。目前,越来越多研究发现产奶量与奶牛的表观性状有关,如体重、体尺、乳房形态及肛殖距等。不仅如此,产奶量及奶品质还与催乳素及其受体基因、生长激素及其受体基因、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基因和及其他产奶基因具有密切关系。因此,本文对影响奶牛产奶量的相关因素进行了综合概述,阐述了不同因素对高产奶牛筛选应用的潜在价值,有望促进高产奶牛的快速筛选,助力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5.
奶业是非洲居民重要的收入和就业来源,是重要的农业产业。2018年,非洲奶业生产总值171.22 亿美元,占畜牧业总产值的24.0%;奶牛存栏6 752.49 万头,主要集中在东非、北非和西非地区,养殖方式以散养为主,平均存栏仅3 头,部分品种仍以役用为主,牛奶生产仅是副产品,平均单产512.8 kg/头·年,年生鲜乳产量3 462.85 万t;埃及、肯尼亚和南非是主要的乳制品加工国家,加工量占非洲生鲜乳产量的近30%;2019年乳制品消费量折合生鲜乳为5 468.21 万t,鲜奶是最主要的消费品类,占60%以上,其次是奶粉和奶酪,分别占消费量(折合生鲜乳)的16%和15%,人均消费量有所下降,2019年为41.74 kg/人·年;乳制品贸易长期处于净进口趋势,2018年进口量198.72 万t,进口额48.57 亿美元,北非、西非和东非是主要进口地区。非洲奶牛养殖提升空间巨大,乳制品加工前景广阔,乳制品消费增长空间巨大,中国进一步加强与非洲奶业在奶牛养殖、乳制品加工以及奶业贸易等方面的国际合作,推动奶业走出去。  相似文献   

16.
奶业产业一体化对奶业发展和实现奶业现代化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当前,我国中部地区奶业产业化基础不好,层次不高,严重影响了奶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通过研究中部地区推进奶业一体化的必要性,提出要通过不断改变奶业产业的生产模式、加大对行业的监管、提升奶牛的科学养殖水平、加深对奶业产业一体化的认识、成立奶农组织和形成合同收奶模式等方法推进奶业产业一体化.  相似文献   

17.
第三季度乳品行业的基本面主要表现为:1—8月乳制品生产量增速放缓,同比仅增长2.1%;生鲜乳收购价格进入下滑通道,8月首次止跌,但长期看,奶价将会触底反弹;而乳品的进口量出现大幅下滑,同比减少19.8%,创历史新高。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乳品行业整体在第三季度呈现出整体增长放缓的局面,从上市公司2022的半年报数据看,乳业巨头、特色乳品企业的销量、利润同步增长,而大部分中型乳品企业整体增速下滑。当前中国奶业的发展已经实现了从规模到质量的提升,这将对进一步促进奶业消费,促进行业健康发展,扩大行业发展规模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在新产品开发方面,伊利推出特色乳品骆驼奶,细分品类正成为乳品企业新的增长点;卫岗乳业推出鲜奶调制乳生椰菠萝牛奶,在低温乳品类别中突破单一口味,正成为新趋势;光明推出的高钙奶酪棒,充分说明奶酪消费正在受到更多人的关注;Chobani在中国市场首次发售希腊式发酵乳,这反映出其对中国市场高端酸奶前景的看好。  相似文献   

18.
奶山羊养殖是一项投资小、设备及技术要求低、资金周转快、收益相对稳定的养殖产业项目,很适应农村发展。奶山羊以产奶为主,奶肉兼用,可提供营养丰富、适口性好的生鲜乳和鲜羊肉,市场需求量大;近年来,活羊出栏价相对稳定,在中小城市,羊肉价格保持在80元/kg左右,鲜羊奶市场价格在14元/kg左右。奶山羊体格健壮、活泼好动,适应性广、生存能力强,爱清洁、喜干燥,既适应放牧又适应圈养;体质较好,相对皮实,抗病能力强,对饲养管理要求不高,较适应农户养殖。本文分析了奶山羊养殖相对于奶牛、绵羊、生猪、肉牛及家禽养殖等具有的优势。  相似文献   

19.
合理的产业链利益分配机制缺失,是当前我国奶业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分析全球奶业20强企业与奶农利益联结的典型特征,借鉴全球奶业20强企业的原料奶定价机制、收奶方式、与奶农的合同签订模式、向奶农提供的技术和金融服务体系、与奶农建立可持续合作关系等多种利益联结和绿色发展经验,提出行业寡头垄断背景下优化中国乳品企业与奶农利益联结机制的政策建议,进一步完善我国原料奶定价机制,发挥乳品企业主导作用,强化市场风险管控与应对机制,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市场对牛奶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奶牛养殖业的发展。在奶牛养殖、乳品加工产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的进程中,作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有助于提高奶牛养殖场(户)组织化、产业化程度,解决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有效应对市场风险。因此,因地制宜探索不同的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模式成为发挥合作社功能、保障奶牛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课题。本文分析了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的不同发展模式,并就促进奶牛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措施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