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探明黔青235玉米与川饲苎1号苎麻不同比例混合青贮料的发酵品质,为其饲料化开发应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黔青235玉米(C)和川饲苎1号苎麻(R)按原料计设4∶0(CR40)、3∶1(CR31)、2∶2(CR22)、1∶3(CR13)和0∶4(CR04) 5个混合比例,每个混合比例设添加0.0 mL/kg(CK,即不添加)、0.2 mL/kg和0.4 mL/kg微生物发酵剂3个浓度处理[CR40(T1、T2和T3)、CR31(T4、T5和T6)、CR22(T7、T8和T9)、CR13(T10、T11和T12)和CR04(T13、T14和T15)],探究不同处理对混合青贮料发酵品质的影响。【结果】T1、T2、T<...  相似文献   

2.
【目的】利用香梨残次果汁渣与调制苜蓿混合青贮,研究青贮发酵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方法】新鲜苜蓿草切断后分别添加10%、20%、30%的香梨残次果汁渣,密封厌氧30 d后取样分析。【结果】添加10%、20%的香梨残次果汁渣后,苜蓿混合青贮料的pH值、粗蛋白(CP)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乳酸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添加香梨残次果汁渣显著改善了青贮饲料的发酵品质。苜蓿青贮饲料中10%~20%香梨残次果汁渣能改善苜蓿青贮的发酵品质。  相似文献   

3.
【目的】选用新疆南疆产蛭石复配菇渣、炉渣,筛选出适合南疆温室辣椒育苗的基质配方。【方法】于2021年5~7月在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连栋温室内进行辣椒育苗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以纯蛭石作为对照,设置7个处理组,测定不同基质配方的理化性质及辣椒的株高、茎粗、根面积、可溶性糖含量等生长与生理指标。【结果】CK(纯蛭石)可以为辣椒提供良好的根系生长环境,除T2(蛭石:炉渣:菇渣的体积比为1∶0∶1)、T4(蛭石∶炉渣∶菇渣的体积比为1∶1∶1)处理,其余处理组合的理化性质都符合辣椒育苗基质标准。八叶一心时T2株高最高为8.5 cm、CK茎粗最粗为1.59 cm、T7(蛭石∶炉渣∶菇渣的体积比为4∶1∶1)叶面积最大为4.41 cm2,CK出苗率最高为90%、根系生长也最好分别为主根长度93.25 mm、根面积511.29 mm2、根尖数21.33个、根平均长度49.8 mm,生理指标中T1(蛭石∶炉渣∶菇渣的体积比为1∶1∶0)均相对最优分...  相似文献   

4.
【目的】筛选出以农业废弃物为主要原料的辣椒育苗基质配方,为辣椒育苗技术提供参考。【方法】将小麦秆、棉花秆、羊粪、草炭和蛭石按不同体积比设置5个处理,CK(草炭∶蛭石=7∶3),T1(小麦秆∶棉花秆∶羊粪∶蛭石=2∶3∶2∶3)、T2(小麦秆∶棉花秆∶羊粪∶蛭石=3∶2∶2∶3)、T3(小麦秆∶棉花秆∶羊粪∶蛭石=4∶1∶2∶3)、T4(小麦秆∶羊粪∶蛭石=5∶2∶3),研究不同基质配方容重、pH、EC、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对辣椒株高、茎粗、叶片数、干鲜质量、根系活力和叶片中叶绿素、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结果】T4处理容重为0.55 g/cm3,pH为7.07,EC为1 287.67μS/cm,适宜辣椒生长,且T4处理的脲酶、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磷酸酶活性及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均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处理;此外,T4处理下辣椒植株长势优于其他各处理,且叶片叶绿素、可溶性...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青贮方式、混合比例及添加剂对花生秸秆和甜玉米秸秆混合青贮发酵品质的影响,设计花生秸秆和甜玉米秸秆10∶0、7∶3、5∶5和3∶7等4种混合比例青贮,采用花生秸秆表面分离的乳酸菌和3%蔗糖混合作为添加剂,调制裹包青贮,以3∶7混合比例的地上式窖贮为对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0∶0、7∶3和5∶5混合比例经添加剂处理后,乳酸含量显著(P0.05)升高,pH值、丁酸含量和氨态氮含量显著(P0.05)降低;添加剂处理后,10∶0混合比例青贮料的干物质含量显著(P0.05)提高,丙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5∶5混合比例的乙酸含量显著(P0.05)降低;无添加剂处理时青贮料采用3∶7混合比例发酵品质较好,有添加剂处理时10∶0比例发酵品质较好;裹包青贮方式较优于窖贮。  相似文献   

6.
【目的】阐明不同施肥处理下土壤通气性的动态变化。【方法】以江苏南京设施菜地土壤为研究对象,对比盆栽试验条件下不施肥(CK)以及施用常规尿素(T1)、腐植酸尿素(T2)、商品有机肥(T3)、有机肥+常规尿素(T4)处理的土壤氧气体积分数差异。【结果】各处理间的容重差异不显著,具体表现为T1>T3>CK>T2=T4。相较于CK处理,T1、T2和T3处理可显著提高土壤氧气体积分数,分别增加了7.07%、6.53%和3.20%。生育期内不同肥料处理的土壤氧气体积分数变化趋势不同;各处理的土壤氧气体积分数在白天呈上升趋势,但到达峰值的时间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施肥类型会显著影响土壤氧气含量,施用腐植酸尿素在土壤容重和土壤平均氧气体积分数方面的表现较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不同添加剂对油莎豆(Cyperus esculentus)青贮品质变化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青贮添加剂。【方法】设计3个不同添加剂处理,分别为0.2%植物乳杆菌(W1 处理)、0.5%纤维素酶(W2处理)、0.2%植物乳杆菌+ 0.5%纤维素酶(W3处理),以不添加为对照处理(CK),添加至粉碎的油莎豆中,共发酵60 d,检测发酵期间各处理的第 0、7、15、30、45和60 d的干物质(DM)、粗蛋白(CP)、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SC)、氨态氮(NH3-N)和pH值的变化,并动态监测开窖后各处理青贮内部温度变化规律,对比开袋前后的相对饲喂价值(RFV)。【结果】青贮发酵时间和3个添加剂处理在油莎豆青贮pH 、DM、CP、WSC、NH3-N均表现出极显著的交互作用(P<0.01),对 NDF、ADF有显著影响(P<0.05)。处理W3的pH、NH3-N、NDF和ADF最低,且CP、WSC、RFV含量最高;处理W3有氧稳定时间显著高于其它处理(P<0.05),达到115 h。综合评价排序W3处理>W1处理>W2处理>CK处理。【结论】3种添加剂均能有效改善油莎豆青贮品质,提高其营养价值,延长青贮有氧稳定性的时间,其中添加植物乳杆菌(0.2%)+纤维素酶(0.5%)的处理青贮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新疆南疆地区戈壁日光温室内不同番茄留果数对叶片光合特性与果实品质的影响,获得戈壁温室番茄生产的经济最适留果穗数。【方法】 以NS3389番茄作为试验材料,设置4种留果穗处理(T3:留3穗果;T4:留四穗果;T5:留五穗果;T6:留六穗果),测定各处理下,番茄叶片光合特性、植株产量、以及果实品质,筛选出综合效益较优的戈壁设施番茄留果数。【结果】 除T3和T6处理外,不同留果穗数的番茄功能叶片中光合色素含量普遍随留果数增加而增加,T4和T5处理下的番茄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T5和T6处理下的叶片气孔导度(GS)、胞间CO2浓度(Ci)、以及蒸腾速率(Tr)数据却较高。单株果实产量T6处理组数据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而T5和T6处理的设施年产量最高。果实果形指数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抗坏血酸(VC)以及番茄红素的果实品质指标T4和T5处理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结论】 新疆南疆地区戈壁温室番茄生产较适合采用4穗和5穗的留果模式。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喷施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对骏枣叶片光合生理指标的日变化、果实品质及产量的影响,为新疆骏枣优质栽培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以骏枣为材料,以噻苯隆(TDZ)、赤霉素(GA3)、二氢卟吩铁3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进行单、复配6种组合,于骏枣花期叶面喷施,测定叶片的光合特性、果实品质及产量。【结果】 6种处理均能在不同程度上提高骏枣光合特性,改善果实品质、增加单株产量,其中,T1和T2处理后骏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均显著高于CK,T3处理的水分利用率(WUE)最高;T1+T3较CK处理存在极显著差异,单果重、纵横径分别高于对照44.45%、11.11%和16.78%,T3出干率最高为46%;T3处理的果实可滴定酸含量、可溶性糖含量、纤维素含量最高,并分别较对照增加了5.56%、60.71%、352.77%;T1处理增产效果最好,为2.65 kg/株,与对照(CK)相比提高了194.44%。【结论】 在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下,骏枣叶片的光合日变化、果实品质及产量均有显著提高,以T3处理的光合作用参数、水分利用率与果实品质较优,T1与T2+T3处理的果实的产量优与其它处理。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不同微生物菌处理对番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为改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增加番茄产量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方法】以水果型番茄农博粉18109为试材,采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放线菌(T1)、枯草芽孢杆菌(T2)、哈茨木霉菌(T3)3种微生物菌处理,以不施用微生物菌对照(CK)进行番茄土壤微生物多样性及与环境相关性的影响。【结果】哈茨木霉(T3)处理的土壤中细菌含量最高,放线菌(T1)处理的土壤中真菌含量最高,T1、T3的细菌和真菌的比例均大于对照,土壤微生物呈现“细菌化”。Alpha多样性显示T1和T3的细菌种类多于CK,T1、T2、T3的真菌种类均少于CK;T2处理的细菌Shannon和Simpson指数均低于CK,T1和T3处理的细菌Shannon和...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适合新疆南疆设施番茄黄沙无土栽培种植模式的水肥运筹选择。【方法】 以不同灌水量、氮肥、磷肥和钾肥为因素,每个因素设定5个水平,采用四元二次通用旋转组合设计的1/2,进行沙培番茄温室栽培试验。测定株高、茎粗、叶厚、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地上部干重、地上部鲜重、地下部干重、地下部鲜重、根系活力、产量、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糖、有机酸、糖酸比、VC、番茄红素等17项指标,进行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结果】 (1)中肥低水或中水低肥有助于促进番茄植株株高、茎粗和叶面积生长,增加同化物积累,并提高叶片叶绿素相对含量及根系活力。其中,T9处理地上部干鲜重较重,分别为72.30和616.70 g,根系活力较大,为917.09 μg/(g·h)。(2)高水高肥或低水高肥时可有效提高产量,改善番茄果实品质。其中,T3处理产量较高,为8 102.72 kg/667m2;T5处理有机酸含量较多,为0.65%;T14处理番茄红素含量较高,为15.80 mg/kg。(3)各指标与产量和品质均有一定的相关性。其中,叶厚与番茄红素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有机酸含量与叶面积极显著相关(P<0.01);地上部干重与产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地下部干重与V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4)提取7个主成分,通过主成分的特征值加权计算17个性状主成分因子的综合得分。其中,T9处理的综合得分最高,为0.695,T15处理的综合得分最低,为0.295。【结论】 T9处理即灌水量310 mm、施氮量570 kg/hm2,施磷量438 kg/hm2、施钾量738 kg/hm2,可以有效促进沙培番茄生长发育并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感官评价不同比例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混贮效果,测定pH值、挥发性脂肪酸(VFA)和营养成分含量变化研究适宜添加比例。【方法】籽用西葫芦皮瓤与玉米秸秆为0∶1时作为对照组(DM 51.32),两者混合比例为1∶1、1∶2和2∶1分别作为A组(DM 40.32)、B组(DM37.56)和C组(DM 47.70)。两者按比例混合均匀后装入800 mL太空杯中,压实后密封确保无空气流通,室温避光保存。每组均设置6个处理组,60 d时取样评价青贮饲料的感官指标,测定青贮饲料pH、VFA和营养成分的变化。【结果】对照组和B组混贮尚好,A组合C组感官评价优。混贮饲料中pH值对照组极显著高于A、B和C组(P<0.01);B组极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1)。乙酸含量对照组与B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A组与B组、C组差异显著(P<0.05);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各组中均未测出丁酸含量,异丁酸含量对照组与A组和C组差异显著(P<0.05),与B组差异极显著(P<0.01)。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对照组极显著高于A组、...  相似文献   

13.
伊犁马不同部位肉食用品质与脂肪酸组成差异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研究伊犁马不同部位肉食用品质及脂肪酸含量,分析不同部位对伊犁马肉食用品质及脂肪酸组成的影响。【方法】 试验选取9匹1岁伊犁马为研究对象,采集三角肌、背阔肌、臂三头肌、腹外斜肌和臀中肌肌肉样本,分别测定其失水率、熟肉率、剪切力、粗脂肪含量及脂肪酸含量,计算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并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熟肉率三角肌极显著低于腹外斜肌(P<0.01),失水率背阔肌和臂三头肌显著低于臀中肌(P<0.05),十三烷酸(C13∶0)含量三角肌极显著高于背阔肌、臂三头肌和腹外斜肌(P<0.01),二十碳二烯酸(C20∶2)含量背阔肌极显著高于臀中肌(P<0.01),花生四烯酸(C20∶4N6)含量背阔肌极显著高于腹外斜肌(P<0.01),二十碳三烯酸(C20∶3N3)含量背阔肌极显著高于臀中肌(P<0.01),二十四烷酸(C24∶0)含量背阔肌、臂三头肌和腹外斜肌极显著高于臀中肌(P<0.01),多不饱和脂肪酸与饱和脂肪酸含量比值三角肌与背阔肌显著高于腹外斜肌(P<0.05)。【结论】 不同部位伊犁马肉失水率、熟肉率等食用品质及脂肪酸含量存在差异,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具有高开发价值的肉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饲粮中不同比例生马铃薯条加工副产品与稻草混贮(以下简称“混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以下简称“青贮”)对荷斯坦奶公牛育肥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参数、血液生化指标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马铃薯加工副产品在养牛生产中的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用60头健康、体况良好、体重相近((461.33±33.47)kg)的荷斯坦公牛,采用完全随机试验设计,分为4组,每组15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4个处理组为T20组(精料+20%混贮+80%青贮)、T40组(精料+40%混贮+60%青贮)、T60组(精料+60%混贮+40%青贮)和T80组(精料+80%混贮+20%青贮),各试验组饲粮精粗比和精料组成一致,预试期10 d,正试期150 d。【结果】(1)不同比例混贮替代全株玉米青贮,奶公牛的平均日增重(ADG)差异不显著(P>0.05)。T20组干物质采食量(DMI)显著高于其他三组(P<0.01)比T40组提高了4.30%(P<0.01),比T60组提高了5.24%(P<0.01),比T80提高了6.01%(P<0.01)。T40组的料重比(F/G)最...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沙地蛋白桑叶片光合特性、水分利用效率、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进而探索适合沙地蛋白桑生长的最优肥料配比模式。以适应性较强的沙地蛋白桑‘榆引桑-1’3年生幼苗为材料,设置8个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T0、T1、T2、T3、T4、T5、T6和T7),通过测定生理特性、产量和品质等,综合分析并筛选出陕北风沙草滩区沙地蛋白桑种植的最优施肥量。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氮、磷、钾施肥处理对沙地蛋白桑光合特性影响显著,随着施肥量的逐渐增加,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并且在T5处理各生理特性均显著高于对照(P<0.05);不同施肥处理对蛋白桑株高和单株茎杆重无显著影响(P>0.05),而对单株干叶重、单株生物学产量和总产量产生较大影响(P<0.05);粗蛋白含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呈现出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并且在T4和...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适宜新疆石河子地区种植的优质青贮燕麦品种及其最佳收获期,5个燕麦品种的营养品质及青贮发酵品质。【方法】分析鲜草的各项指标并青贮,60 d开袋测定其各项指标。【结果】对比2收获期燕麦原料品质,乳熟期YF、DM和WSC均显著高于抽穗期(P<0.05),CP显著低于抽穗期(P<0.05);NDF和ADF除青引1号NDF无显著差异外,其余品种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青引1号、陇燕2号和陇燕3号2收获期pH值存在显著差异的(P<0.05);领袖、陇燕3号和魅力2个收获期LA存在显著差异(P<0.05);NH3-N/TN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比2个收获期燕麦青贮品质,乳熟期DM显著高于抽穗期(P<0.05);抽穗期NDF、ADF及CP均显著高于乳熟期(P<0.05)。经60 d青贮发酵,供试燕麦的DM、NDF、ADF及WSC均显著下降(P<0.05),CP显著上升(P<0.05),pH显著下降(P<0.05);LA、AA、PA显著上升(P<0.05)。【结论】各品种燕麦青贮品质乳熟期均优于抽穗期;5个品种中领袖(Souris)综合评价最高;以乳熟期收获为燕麦青贮生产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不同热身程度对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机体状态及运动性能的影响,为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赛前最佳热身程度条件的确立提供数据支持及理论基础。【方法】 试验选取10匹速度型伊犁马为研究对象,控制马匹心率稳定在70%~80% HRmax、60%~70% HRmax、50%~60% HRmax分别在10、5、3 min时间区间,共9个热身程度组内热身后进行1 000 m速度赛。并对各组热身程度热身后血气指标进行差异性分析。【结果】 9组热身程度中,Ⅱ组热身后血液Glu浓度极显著高于Ⅸ组(P<0.01),显著高于Ⅴ组、Ⅵ组和Ⅷ组(P<0.05);Ⅱ组Hct,Hb浓度极显著高于Ⅴ组(P<0.01);Ⅵ组Cl-浓度极显著高于Ⅱ组和Ⅳ组(P<0.01),Ⅸ组Cl-浓度显著高于Ⅱ组和Ⅳ组(P<0.05);Ⅵ组和Ⅶ组Na+浓度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Ⅵ组K+浓度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Ⅰ组K+浓度显著高于Ⅲ组(P<0.05);Ⅱ组pO2极显著高于Ⅲ组和Ⅷ组(P<0.01),显著高于Ⅵ组和Ⅸ组(P<0.05);Ⅶ组TCO2极显著高于Ⅱ组(P<0.01),Ⅳ组TCO2显著高于Ⅱ组和Ⅲ组(P<0.05);Ⅱ组SO2极显著高于Ⅲ组、Ⅷ组和Ⅸ组(P<0.01);Ⅱ组pH值极显著高于Ⅴ组和Ⅸ组(P<0.01),显著高于Ⅷ组(P<0.05);Ⅶ组和Ⅸ组Lac浓度显著高于Ⅱ组、Ⅲ组和Ⅴ组(P<0.05);Ⅰ组、Ⅱ组、Ⅵ组和Ⅶ组BE(ecf)浓度显著于高Ⅴ组(P<0.05)。【结论】 伊犁马1 000 m速度赛竞赛马匹在Ⅱ组热身程度下热身,马匹肺功能良好,有氧代谢水平较好,提升马匹运动状态。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补喂竹叶提取物后伊犁马挤奶期间心率变异性的变化,分析不同剂量和不同饲喂试验期对伊犁马挤奶应激的影响。【方法】选取24匹伊犁母马,其体型结构相似,胎次相近,进行为期60 d的补饲竹叶提取物,0~20 d为第1阶段,21~40 d为第2阶段,41~60 d为第3阶段。采集马匹挤奶期间心率变异性指标。将24匹伊犁马随机分为对照组0 g/d;试验Ⅰ组10 g/d;试验Ⅱ组20 g/d;试验Ⅲ组30 g/d四组,分析不同时期和剂量的HRV差异性。【结果】第3阶段SDT HR显著高于第1阶段(P<0.05);第2和第3阶段RMSSD均显著高于第1阶段(P<0.05);第3阶段SD1显著高于第1阶段(P<0.05);第3阶段SD2极显著高于第2阶段(P<0.01),且第2阶段又极显著高于第1阶段(P<0.01)。第3阶段VLF极显著高于第1和第2阶段(P<0.01);第3阶段的LF和HF两个指标均极显著高于第1阶段和第2阶段(P<0.01);第3阶段TP极显著高于第1阶段和第2阶段(P<0.01)。对照组Mean HR显著高于试验Ⅰ组和试验Ⅲ组(P<0.05);第Ⅱ组SD2极显著高于第Ⅳ组(P<0.01),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SD2和VLF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对照组和试验Ⅰ组LF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试验Ⅰ组中HF、TP显著高于试验Ⅲ组(P<0.05);对照组LF/HF显著低于试验Ⅰ组(P>0.05)。【结论】伊犁马补喂竹叶提取物能有效降低马匹交感神经活动,减少其挤奶时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