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川中丘陵区土壤侵蚀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邓雯文  雷孝章  钟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426-10427,10576
川中丘陵区土壤侵蚀严重。针对该区域的土壤侵蚀方式和特征,分析评价影响土壤侵蚀的因子如降雨、地形、土壤、植被等,并对区域的土壤侵蚀模数进行研究评价,得出川中丘陵区最常用的土壤侵蚀量的计算方法。同时,分析GIS技术在土壤侵蚀中的应用现状,总结出川中丘陵区土壤侵蚀的研究方法和方向。  相似文献   

2.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农村庭院生态系统建设应加以广泛重视,这对于加强农业生态、农村经济及环保等十分重要。文章从几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农村庭院作为一个生态系统的特殊性,并建议有针对性地利用庭院生态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3.
我国农村水资源问题突出,严重影响了新农村建设。该文以川中丘陵区盐亭县为例,在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水量短缺、水质差和水资源利用率低三方面分析了新农村建设中面临的水资源问题。并从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加强宣传教育三方面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中的水资源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
衡南县工联村地处湘中衡阳盆地,属紫色土丘冈地貌。1996-2005年,由湖南省科技厅立项,湖南省经济地理研究所主持的“湘中紫色土丘陵区综合治理农业生态工程试验与示范研究”项目在该村开展高效生态农业示范村建设,项目针对该村“坡耕地覆被低,水土流失严重”这个突出矛盾,定位以土地类型为单元而设置生态农业技术模式,实践了由单项技术突破向综合建设方面跨越。遵循生态原理,重点实施2个生态工程(农业生态工程和庭院生态工程);开发与建设并重,优选了3种生态农业模式[粮经结合模式、果-粮(肥)复合经营模式、农牧复合型生态模式];吸取传统农业精华,推广5项高效生态农业技术(等高耕作技术、秸秆还田及覆盖技术、配方施肥技术、乔灌草结合技术、病虫鼠统防统治技术),以期实现该村经济高产高效,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创建紫色土丘陵区生态村建设的典范。  相似文献   

5.
在林业建设过程中,天然林的保护工程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有效改善生态环境以及调节气候。笔者在本文中主要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意义、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了林业生态工程技术在天然林经营中的应用措施,为天然林经营提供一些意见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我国当前的林业种植发展中,为了提升整体的林业种植发展技术,应该针对林业种植发展中的技术应用进行分析,并且在林业种植技术的建设与发展中及时将对应的保护策略控制好,通过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技术应用研究为林业技术发展奠定基础,这对于林业种植发展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保障意义。鉴于此,本文针对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与天然林保护思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7.
安康市川道丘陵区油菜田土壤养分现状及施肥建议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通过对安康市川道丘陵区油菜田土壤养分现状进行分析,制定出川道丘陵区油菜田的土壤养分丰缺指标,提出川道丘陵区油菜田不同目标产量下氮磷钾肥的施用量建议。  相似文献   

8.
湖区庭院生态经济模式(下)农业部成都沼气科学研究所任元才,任虹二、由庭院生态经济户向庭园生态工程发展从生态农业宏观分析,庭院对调节小气候和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都很有限。故从1988年开始,我们着限于建设生态农业县的大目标,着手于更深层次的发展庭园生态工...  相似文献   

9.
以吉林西部白城市龙湾村111户村民为调查对象,将其庭院分为三种类型,即经济型生态庭院、经济型庭院和自给自足型庭院,并对其各种类型庭院的面积、动植物种类、产量、产值、环境因素等内容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型生态庭院最佳,另阐明了其作用与效益。此外,确定了农村庭院经济型生态工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封山育林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在恢复森林、改善自然环境、保护生态稳定方面有着积极作用,更是林业部门及相关机构重点关注和实践的工作。本文将简单介绍封山育林,分析其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应用所面临的问题,并就相应策略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1.
宁南半干旱黄土丘陵区退化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退化生态恢复理论的基础上,分析了宁夏南部半干旱黄土丘陵区生态系统退化的特点和原因,并以小流域为单元,根据其不同土地类型的功能,提出了恢复对策,结合当前宁南黄土丘陵区实施的生态工程,集成形成了5类不同类型的退化生态系统恢复技术。  相似文献   

12.
川中丘陵区是西南地区农业最为发达的地区之一,但生态环境较为脆弱,土壤侵蚀严重,影响了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认识川中丘陵区土壤侵蚀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造成该地区土壤侵蚀的主要原因包括土壤自身特性和频繁的农事活动、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的影响以及植被覆盖率低等因素,进而提出了保持水土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基础理论和生态工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改善乡村生态环境、建设乡村生态文明是实施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重要目标。目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已经上升为国家层面战略部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平台,在实践中需要从建设乡村生态文明角度,重视和加强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生态工程建设。本文基于土壤学、地学、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生态学和农业生态工程等基础理论,分析了上述理论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中的具体应用,并对农用地整治和农村居民点整治中涉及的若干生态工程模式进行研究,从而为推动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健康持续发展、建设乡村生态文明乃至建设美丽乡村和美丽中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封山育林作为林业生态建设重要手段,实施科学的封山育林,既可以促进林木的快速生长,也可以保障林业繁育,因此,科学的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意义非凡。本文针对目前封山育林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封山育林是我国改善生态环境问题的一项重要举措,是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由于地区发展状况不平衡、群众的文化素养参差不齐、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差距大等因素,实施封山育林的过程中遇到了很多阻碍,封山育林的效果难以在短期内呈现,不利于林业生态工程建设的发展。本文就封山育林在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应用效果展开论述,并提出了充分实施封山育林的措施,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生态环境状况急剧恶化,因此现阶段人们对生态工程建设的重视程度逐渐提升。我国近几年在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取得丰硕成果,其中绿化面积稳步提升,同时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尤其表现在城镇区域的生态工程建设领域。笔者下下文主要通过对乡镇林业工作站在生态工程建设过程中的作用进行分析,促进生态建设工程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7.
林业生态工程在新形势中被广泛关注,对生态工程的建设更是提升重视程度。但是其中的生态工程在建设过程中,其中产生了一定的问题,并且还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制约。因此,需要对新形势中林业生态工程建设进行分析,然后在此基础上给出相应的措施方法提升林业生态工程建设。  相似文献   

18.
天津林业生态工程属性及建设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分析了天津林业生态工程的属性并对林业生态工程类型进行了划分,探讨了天津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的问题,提出了搞好林业生态工程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红 《河南农业》2005,(8):13-14
生态工程是20世纪中期提出的一个全新的、多学科相互渗透的应用学科领域。它是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人口激增,能源短缺,自然资源严重破坏,环境不断恶化,人类面临着生存与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农村庭院生态工程是为协调农村环境与人类关系而由我国率先发展的生态工程。新密  相似文献   

20.
黄晓庆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1):4611-4614
以川中丘陵区为例,分析了其现代化水平落后的主要原因,指出了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的龙头产业,必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推动地区现代化发展的新生产力,总结出川中丘陵区文化旅游资源类型多样、主题突出、分布集聚的优势特点,并针对该区文化旅游的发展提出了主题化、多样化、集聚化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