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波氏块菌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菌根食用菌。对波氏块菌与锥连栎合成菌根苗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用波氏块菌孢子液接种锥连栎树苗后,第1个至第2个月可形成淡黄色、黄褐色外生菌根。外生菌根为单轴状、羽状和不规则分支状,单根菌根长0.35mm-1.99mm,直径为0.18mm-0.29mm。菌根延伸出外延菌丝,其外延菌丝为排列整齐的刚毛,呈半透明状。菌根老化后变暗褐或萎缩,外延菌丝呈透明、半透明、排列整齐的刚毛是波氏块菌与锥连栎形成的菌根最重要的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2.
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 Vittadini)、夏块菌(T.aestivum Vittadin)i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菌根食用菌。本文对印度块菌、夏块菌与化香树(Platycarya strobilacea Sieb.et Zucc).合成菌根苗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印度块菌、夏块菌孢子液接种化香树苗后,第三个月发现已形成根尖淡乳色,基部淡黄色、黄褐色的外生菌根。外生菌根为单轴状、羽状和不规则分支状,单根菌根长300μm~4 000μm,直径为200μm~500μm;平坦或从菌根延伸出外延菌丝。印度块菌与化香树形成的外延菌丝为透明、半透明、絮状。夏块菌与化香树形成的外延菌丝为黄绿色、羊毛状。菌根老化后变暗褐或萎缩;两种块菌与化香树形成的菌根在显微镜下有明显的差别。  相似文献   

3.
黑孢块菌(Tuber melanosporum Vittad.)是经济价值较高的菌根食用菌。通过对黑孢块菌与华山松(Pinus armandii Franch.)合成菌根苗的技术进行研究,结果显示,用黑孢块菌孢子液接种华山松树苗后,第7个月可观测到黄褐色外生菌根。外生菌根为单轴状或二叉分支状,单根菌根长0.3 mm~4 mm,直径为0.3 mm~0.5 mm,表面呈马赛克镶嵌结构,其外延菌丝为透明、半透明,呈近直角的分枝。菌根老化后变红褐色或萎缩。菌根表面呈马赛克镶嵌结构、外延菌丝有近直角的分枝是黑孢块菌与华山松形成菌根的最重要形态特征。  相似文献   

4.
攀枝花块菌是国内到现在为止发现的唯一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商业价值的白色块菌新种。对攀枝花块菌与云南松合成菌根苗的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用攀枝花块菌孢子接种云南松树苗3个月可形成菌根,菌根呈单轴状和二叉状分枝,菌根尖淡乳色,基部淡黄色、黄褐色,单根菌根平均长4.66mm,平均粗为1.40mm;外延菌丝为透明、半透明直立着生在菌根表面,与意大利白块菌、波氏块菌的外延菌丝相似,菌根表面呈马蹄状的哈蒂氏网结构。  相似文献   

5.
胡长志 《长江蔬菜》2013,(18):92-94
莲腐败病是白莲种植区发生最普遍、为害最严重的病害之一。本试验对发病白莲上的病原茵进行分离鉴定。该病原分离物在PSA培养基上气生茵丝由白色渐变成深紫色,并产生大小两种孢子。大型分生孢子镰刀形,无色,稍呈弯曲,两端尖细,大小为(39.1-55.2)μm×(2.8~4.6)p,m,多为3个隔膜,少部分为1-2隔或4~5隔;小型分生孢子椭圆形。无色,无隔膜,大小为(5.0~9.2)μm×(2.0~3.5)μm。致病性测定表明分离物能100%引起白莲出现典型的白莲腐败病的症状。ITSl/ITS4的PCR扩增产物与GenBank中Fusariumoxysporum£sp.nelumbicola的序列同源性为99%。研究结果表明。分离到的病原物为尖孢镰刀茵莲专化型Foxysporum f.sp.ndumbicola。  相似文献   

6.
在野外生态调查中,笔者从未发现暗褐网柄牛肝菌(Phlebopus portentosus)和任何树木根系形成外生菌根的结构。为了进一步证实暗褐网柄牛肝菌是否为外生菌根菌,在温室条件下,用暗褐网柄牛肝菌栽培种和液体种对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和栲树(Castanopsis sp.)进行菌根接种试验。接种5个月后,思茅松一、二级侧根及吸收根表面上,均有大量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缠绕生长;菌丝有锁状联合,但是并没有菌丝套和哈氏网发育的迹象。接种10个月后有大量暗褐网柄牛肝菌菌丝也缠绕在栲树根的表面,有发达的菌索;菌丝有锁状联合,呈结晶体状,但没有任何菌根结构形成。在同样的温室条件下,思茅松和印度块菌形成了典型的外生菌根。结果表明,暗褐网柄牛肝菌在室内接种条件下也不能与思茅松和栲树形成外生菌根。因此,暗褐网柄牛肝菌可能不是一种外生菌根菌。  相似文献   

7.
1制作脱水苹果 根据产品的要求,将去皮、核后的果实横切成苹果圈或纵切成果块,切成果圈的厚度大约在0.8em左右;切块则是根据果实大小不同,分切成6~8块的橘瓣状。将切好的苹果圈(块)浸泡于1.5%~3%的亚硫酸钠和0.3%左右的柠檬酸混合液中1~1.5h,以防止褐变,延长贮存时间。将经处理的苹果圈串在已消过毒的竹签上,而苹果块则置于烘盘中,  相似文献   

8.
于室内在板栗植株上接种点柄黏盖牛肝菌菌剂而形成外生菌根,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形成的外生菌根进行鉴定,并对其形态结构进行详细描述.板栗的菌根系统多样,有简单不分枝、羽状分枝、珊瑚状分枝3种状态.末级分枝顶端顿圆,整体多呈弯曲、棍棒、圆柱等形状,长可达18.5μm,直径19.23μm;外延菌丝明显,亮白色,菌套明显...  相似文献   

9.
食用菌复合多糖的抗氧化活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摘要:通过采用化学法,分别测定了猴头菇多糖、香菇多糖、银耳多糖、鸡腿菇多糖、灰树花多糖及香菇复合多糖、灰树花复合多糖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0.5mg·mL-1的猴头菇多糖、香菇多糖、银耳多糖、鸡腿菇多糖、灰树花多糖与复合多糖能够不同程度地清除DPPH·自由基、羟自由基(·OH)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02-·)能力,具有较好的抗氧化活性,而香菇复合多糖和灰树花复合多糖的总体抗氧化活性优于其组成单糖,其中以灰树花复合多糖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最强,其清除率分别为(89.5±1-3)%、(62.4±0.6)%、(47.9±1.0)%。  相似文献   

10.
1 形态特征 1)成虫。体长4~6mm,雄虫略小,翅展10~12mm,黑色,触角9节;雌虫第1节黑色,2~9节褐色,雄虫淡黄色。头部密生微毛,中胸脊板有“X”形纹。膜翅透明,雌蜂翅棕灰色,前缘及翅脉黑色,胸部棕灰色,产卵器上有10个尖锐锯齿。雄蜂翅淡黄色,翅脉棕色,前、中胸、足污黄色。2)卵。乳白色,长0.8~1.0mm,宽0.6mm。3)幼虫。老熟幼虫9~10mm,黄白色,胸足3对,腹足7对,头褐色,体背暗红色。4)蛹。以老熟幼虫入土结茧化蛹,茧长约8mm,表面粘着土粒。蛹长6mm,前期淡黄色,后期黑色。  相似文献   

11.
三种国产块菌的病害调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我国川西南及滇北地区开展调查发现,印度块菌、拟喜峰块菌及中华块菌上有两种病害、即粉红腐病和自腐病。本文就有关病害1病原、发生情况及防治对策等,做一简介。  相似文献   

12.
黑块菌是一类珍稀的外生菌根食用菌。着重描述印度块菌和夏块菌的形态特征和鉴别特征,并介绍它们的生境及分布区域。同时,对块菌的可持续发展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针对块菌胞外多糖合成机制和运动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采用了超声波辅助热水浸提法来提取块菌胞外多糖,并进行了多糖的精密度和稳定性测试;给小鼠灌胃块菌胞外多糖样品溶液后进行了小鼠负重游泳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块菌胞外多糖能够明显延长小鼠的肌肉耐力,具有显著的运动抗氧化作用。通过小鼠肝脏称重试验结果表明,块菌胞外多糖能够有效提高小鼠肝糖原的储备,具有显著的抗氧化活性。  相似文献   

14.
综述了印度块菌(Tuber indicum Cooke et Massee)在定名、分布、分子系统学、遗传多样性、生物化学、生活史及人工栽培等方面的研究概况,分析了当前研究中尚待解决的问题,如目前野生印度块菌无法满足规模化生产的需求、尚未获得人工培育的菌种等,并提出了加强对西南地区资源的研究、建立适宜的保护机制、进行科普宣传等建议。  相似文献   

15.
范勇 《中国食用菌》2020,(2):43-44,48
在对块菌多糖定性鉴别的基础上,采用体外抗氧化活性试验,对块菌多糖的总抗氧化活性进行测定。试验结果表明,块菌多糖具有良好的抗还原性和抗氧化性,对人体运动健康具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十一份不同地理居群野菊的ISSR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1份野菊材料分别用ISSR分子标记和形态学特征进行了遗传分析。用13个引物共得到176个位点,其中166个为多态性位点,多态性比率(PPB)高达94.32%;结果表明:2种分类方法得到的结果不甚一致。说明了野菊是一个多型性的种,在形态上表现出体态、叶型、叶序、伞房花序式样以及茎叶毛被性等诸特征上的极大的多样性。从ISSR标记分析,湖北神农架野菊和安徽天堂寨野菊之间的遗传系数最大,为0.727;安徽天柱山野菊和南京野菊之间的遗传系数最小,为0.5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