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日本对虾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养殖效益逐年提高,日本对虾养殖已成为沿海新的养殖业亮点,同时也带动了日本对虾人工育苗生产的快速发展,育苗的厂家和规模不断增加,育苗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出苗量大幅度提高.然而,由诸多因素导致的日本对虾育苗产量不稳定,严重影响了育苗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日本对虾养殖业的发展.笔者根据近年的实践,同时借鉴了他人的一些做法,将提高日本对虾人工育苗产量的有关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水产厅于1987年12月27日在东山县主持召开日本对虾人工越冬促熟及育苗技术鉴定会,通过了技术鉴定。与会代表一致认为,日本对虾人工越冬促熟及育苗技术研究的成功,填补了我国在这成面的一个空白,居于国内先进水平;促熟和育苗工艺方面,方法简便有效,易于推广。本试验研究方功,为我国的对虾养殖业增加了一个新的养殖品种,这对于今后开展日本对虾人工养殖和出口创汇,  相似文献   

3.
王亚维 《水产科学》2006,25(5):256-257
近年来,随着梭子蟹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和养殖效益逐年提高,梭子蟹养殖已成为沿海新的养殖业亮点,同时也带动了梭子蟹人工育苗生产的快速发展,育苗的厂家和规模不断增加,育苗技术有了新的突破,出苗量大幅度提高。然而,由诸多因素导致的梭子蟹育苗产量不稳定,严重影响了育苗单位的经济效益和梭子蟹养殖业的发展。笔者根据多年的实践,同时借鉴了他人的一些做法,将提高梭子蟹人工育苗产量的有关技术措施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日本对虾是我国主要经济虾类之一,为我国南方沿海地区海水养殖的主要对象.20世纪80年代以来,赣榆县引种日本对虾开展人工养殖,先后攻克了人工育苗、养成等技术难点,日本对虾养殖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和社会效益.现将近20年开展日本对虾人工育苗工作中总结出的一些生产操作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河蟹人工养殖由于其周期短、见效快的特点,目前已成为我国广大农村,特别是苏、浙、皖、辽四省调整水产养殖结构,发展农村经济之重要产业。但河蟹养殖业时间不长,成功的经验和完备的技术尚未成型。根据多年调查,河蟹养殖中确实存在不少问题,且问题的种类很多,我现在就部分问题提几点看法,与大家共同探讨。一、河蟹人工育苗阶段的几个问题(一)室内育苗与室外“天然”育苗比较1.室内人工育苗尽管某些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但大部分已基本掌握育苗技术关键。近几年来,育苗面积和产量不断增加和扩大,在某些沿海地区已成为农村中一特…  相似文献   

6.
<正> 时值日本国樱花盛开之际,我们受福建省华福公司和省水产局派遣到日本学习养鳗技术,同时还考察了养虾业和有关水产科研、生产和企业管理等方面。现对日本对虾养殖业试作介绍。在日本的虾类养殖,多为日本对虾(Penaeusjaponicus)。这种对虾的人工繁殖的研究始于1933年,1964年才正式较大规模地生产种苗,并从1967年进入人工育苗和养殖企业化发展阶段。目前育苗  相似文献   

7.
丁茂昌  徐锟  张威 《水产科学》2000,19(2):38-39
近十年来河蟹养殖业取得了长足发展,虽然人工育苗产量逐年提高,增养殖规模不断扩大,但对河蟹健康养殖技术与管理的研究却跟不上生产发展的需要,尤其是1龄蟹种培育技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刺参(Apostichopas japonicus Selenka)虾池和浅海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刺参人工育苗也迅速发展起来。同时新问题也不断出现,导致刺参育苗和养殖效果不理想。现就刺参育苗和养殖的问题总结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郑冠雄 《现代渔业信息》2006,21(3):18-19,23
近两年来海南省海水网箱、池塘养殖渔业发展较快,产量高效益好,给本地的海水养殖业注入新的生机。为充分利用我省的自然优势,推动该产业的迅速发展,我们在示范基地进行海水鱼类池塘生态人工育苗试验,通过引进新品种,创新育苗技术,我们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相似文献   

10.
我国刺参养殖已取得巨大进步,刺参人工育苗和增养殖走在世界前列,已成为海水养殖的朝阳产业,发展速度快,潜力巨大。山东省烟台市的刺参养殖业在较短时间内得到迅速发展,目前全市的刺参育苗与养殖的技术工艺已日渐成熟,单位水体的出苗量和养殖产量不断提高,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相似文献   

11.
<正> 我们于1979年4月访问了日本对虾养殖中心山口县,在该县秋穗、旭商事养虾场和濑户内海栽培渔业中心考察、学习。日本对虾 Penaeus japonicus养殖的发展乃是狠抓苗种关、科研成果促进生产发展。因此,在介绍育苗技术之前介绍其发展简史,研究日本人在发展虾苗生产所走过的路,扬长避短,可为发展我国对虾养殖业提供借鉴。一,育苗技术的发展简史日本对虾育苗技术发展史大体可分四个阶段。(一)基础研究时期(1933~1958),1933年日本  相似文献   

12.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1995年,仅山东省扇贝产量就达到7.34×10^5 t。  相似文献   

14.
水产养殖业又有一项新的突破,石花菜全人工育苗技术研究取得成功。这是山东省海水养殖研究所和荣成县水产研究所合作攻关,在荣成县璃江试验成功的。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随着刺参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其人工育苗也得到迅速发展,育苗技术日臻完善。但新的问题也不断出现,尤其从产卵到稚参附着阶段的一个多月时间里,发病率很高,极易造成育苗的失败,笔者根据多年的生产实践,就浮游期及稚参阶段如何提高变态成活率提出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6.
作为我国河蟹的北方产区,都已广泛地开展了河蟹的人工育苗和养殖生产。当前河亩养殖和人工育苗的发展具有以下几个有利条件。(1)市场:从80年代后期起,无论是成蟹、扣蟹还是蟹苗,其市场销售形势一直看好,价格席季节性上、下浮动外,始终很高,使养殖者有利可图,市场弓旧人们发展河亟养殖事业。(2)技术突破:无论是成亩养殖还是人工培育苗种,技术上都有重大突破,从坑塘养殖到稻田养殖,从工厂化人工育苗到上池育苗都能从事生产并取得成功,解决了生产的关键。(3)效益:由于有了广阔的市场和技术上的保证,养殖生产就有效益上的…  相似文献   

17.
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中国对虾、斑节对虾、南美白对虾)之一。1994年我国取得了南美白对虾人工育苗、养成试验成功,随后陆续完成了南美白对虾育苗和养殖的一系列技术工作,并在我国南方进行规模养殖,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发展到2006年我国南北方都进行了大规模的人工养殖,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以来,刺参的池塘养殖在山东、辽宁沿海迅速发展,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由于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国内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大,促进了刺参养殖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在短短几年间,刺参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重要产业.大规模的人工养成刺激了人工育苗的发展,笔者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以下相关技术仅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9.
魏国重 《水产养殖》2008,29(1):24-26
近几年,刺参养殖业已经成为我国北方海水养殖的重要产业.大规模的人工养成刺激了人工育苗的发展,经过多年实践经验,总结以下育苗技术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海蜇人工养殖业是进入新世纪后发展起来的,2001年,东港市开始进行海蜇人工育苗及港湾养殖试验,仅十年时间,海蜇已成为海水池塘养殖的重要种类之一,海蜇养殖业发展成水产养殖的支柱产业,振兴了农村经济,增加了农民收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