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本试验旨在应用庆大霉素(GM)诱导建立小鼠亚急性肾损伤的模型,初探维吾尔药刺糖对庆大霉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将健康昆明系小鼠28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A组(125 mg/kg GM)、B组(100 mg/kg GM)、C组(80 mg/kg GM)、D组(125 mg/kg GM+刺糖)、E组(100 mg/kg GM+刺糖)、F组(80 mg/kg GM+刺糖)及G组(对照组),连续用药7 d,于第8天采血后处死,分别测定血液中非蛋白氮(NPN)含量及肾脏、肝脏、脾脏的重量。试验结果显示,D组和F组血液中非蛋白氮(NPN)含量和肾脏系数分别与A组及C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E组血液中NPN含量与B组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而E组与B组肾脏系数相比差异显著(P<0.05)。A、B、C 3组对小鼠的肾脏都有不同程度的损伤。试验结果表明,刺糖对125和80 mg/kg GM所致的肾损伤起到了明显的保护作用,但对100 mg/kg GM所致的肾损伤未起到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试验旨在研究小鼠急性汞中毒后血液、肝脏及肾脏的中毒表现及木犀草素对急性汞中毒小鼠血液指标、肝脏及肾脏的影响。将28只小鼠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对照组(腹腔注射0.9%生理盐水)、木犀草素组(灌胃100 mg/kg木犀草素)、氯化汞组(腹腔注射4 mg/kg氯化汞)和氯化汞+木犀草素组(腹腔注射4 mg/kg氯化汞,灌胃100 mg/kg木犀草素)。检测血清谷丙转氨酶(ALT)和谷草转氨酶(AST)活性,肌酐(CREA)和尿素氮(BUN)水平,血液白细胞(WBC)、红细胞(RBC)和血红蛋白(HGB)水平及肝脏组织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水平,并观察肝脏、肾脏组织形态学改变。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氯化汞组的血清ALT、AST活性极显著升高(P < 0.01),血清CREA、BUN,血液WBC及肝脏组织MDA含量均显著增加(P < 0.05),血液RBC、HGB及肝脏组织GSH水平均显著降低(P < 0.05),肝脏、肾脏病理变化明显。与氯化汞组相比,氯化汞+木犀草素组的血清ALT、AST活性,CREA和BUN,血液WBC及肝脏组织MDA含量均显著降低(P < 0.05);血液RBC、HGB及肝脏组织GSH含量均显著升高(P < 0.05),肝脏、肾脏病理变化减轻。小鼠急性汞中毒后,其中毒表现为炎症和贫血的发生及肝脏、肾脏不同程度的损伤,木犀草素可减弱急性汞中毒小鼠血液、肝脏和肾脏的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建立犬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模型。[方法]16只健康成年比格犬每8 h皮下注射20 mg/kg庆大霉素,注射前血肌酐浓度(SCr)作为基线,注射后每6 h采集血液检测SCr浓度,于SCr无明显升高、SCr升高临近正常值上限及SCr升高到基线1.5倍时观察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确定犬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模型。[结果]SCr在注射庆大霉素后78 h显著升高(P<0.05),实验犬SCr均在120~132 h达到基线的1.5倍;肾组织在SCr升高到基线1.5倍时肾皮质大面积的肾小管变性、坏死,管腔有较多的细胞碎片和颗粒管型,基底膜裸露明显,髓质损伤较轻;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注射后肾损伤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肾损伤随用药时间延长评分逐渐增加。[结论]庆大霉素每8 h皮下注射20 mg/kg直至SCr浓度升高到基线1.5倍的方法可成功建立犬药物性急性肾损伤模型。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葛根素(puerarin,PU)对对乙酰氨基酚(acetaminophen,APAP)所致小鼠急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为临床上防治APAP引起的肝损伤提供新思路。【方法】 将40只4周龄体重(20±2) g的SPF级雄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ON)、模型组(APAP)、葛根素低剂量组(L-PU)、葛根素高剂量组(H-PU)4组,每组10只。CON组正常饲养,L-PU和H-PU组分别以50和100 mg/kg葛根素灌胃,每天1次,连续给药7 d。最后一次给药后禁食16 h,APAP、L-PU和H-PU组均以200 mg/kg对乙酰氨基酚灌胃1次。继续禁食12 h,麻醉后经眼眶采血,颈椎脱臼处死小鼠,迅速采集肝脏,观察肝脏形态、计算肝脏指数;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活性,评价肝损伤情况;测定肝脏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力及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评定肝脏氧化应激情况;测定谷胱甘肽转移酶(glutathione S-transferase,GST)及细胞色素P450家族2亚家族E成员1(cytochrome P450 2E1,CYP2E1)含量,分析APAP在肝脏的代谢情况;测定凋亡相关蛋白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和caspase-9含量,评定肝脏细胞凋亡情况;制作肝脏病理组织切片,HE染色后观察肝脏组织学变化。【结果】 与CON组相比,APAP组肝脏质地坚硬,有明显出血,肝脏组织结构受到严重破坏,肝索排列紊乱,肝小叶结构不清晰,肝细胞大量坏死,肝脏指数及血清中ALT、AST水平显著上升(P<0.05),CAT活力、T-AOC及GST水平显著下降(P<0.05),caspase-3、caspase-9及CYP2E1含量显著上升(P<0.05)。与APAP组相比,L-PU和H-PU组小鼠肝脏形态结构及组织结构基本保持正常,且H-PU组效果更显著;L-PU和H-PU组小鼠肝脏指数和血清中AST、ALT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脏中CAT活力、T-AOC显著提高(P<0.05),caspase-9水平显著降低(P<0.05);此外,L-PU和H-PU组在提高小鼠GST水平的同时也显著降低了CYP2E1水平(P<0.05)。【结论】 葛根素对APAP所致的小鼠肝损伤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能与葛根素发挥抗氧化、抗凋亡、加速APAP解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讨黄秋葵嫩果醇提物对顺铂致小鼠急性肾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将50只SPF级ICR雄性小鼠随机均分为空白对照组(0.9%生理盐水)、模型组(0.9%生理盐水)、黄秋葵醇提物(HQK)高中低剂量组(400、200、100 mg/kg),分别灌胃给药7 d,除空白对照组,于第7天给药1 h后灌胃给顺铂20 mg/kg。再灌胃给药3 d后,眼球取血,测定血清中尿素氮(BUN)、肌酐(CRE)、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测定肾脏匀浆中SOD、GSH和MDA含量;并观察苏木精-伊红(HE)病理切片组织病理学变化。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HQK高、中剂量组中BUN、CRE含量均降低,肾组织GSH、SOD含量均升高(P0.01,P0.05),HE染色观察HQK高剂量组可显著保护顺铂致肾组织病理损害。黄秋葵醇提取物对CDDP诱导的小鼠急性肾损伤均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螺旋藻的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旨在评价螺旋藻的毒性,从而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昆明小鼠为研究对象,进行急性和亚慢性毒性试验。在急性毒性试验中,采用不同浓度的螺旋藻水溶液进行小鼠灌胃来测定螺旋藻的半数致死量和最大耐受量;在亚慢性毒性试验中,小鼠以(10.0、5.0、2.5g/kg)不同剂量连续饲喂28d,在给药第28天观察小鼠的临床体征、体重、饲料利用率、白细胞总数、血液生化指标和病理组织学变化。[结果]急性毒性试验各剂量组小鼠均无死亡,无法测出LD50最大耐受量为10g/kg。亚慢性毒性试验中用药组小鼠的临床体征、体重、饲料利用率、白细胞计数、血液生化指标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组织病理学观察,实质器官无异常病变。[结论]螺旋藻实际无毒,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拟探索右美托咪定(dexmedetomidine,DEX)对大鼠急性应激致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从氧化应激的角度探索DEX对大鼠肾的保护通路。本研究使用了急性束缚应激模型,其中,大鼠被迫游泳15 min,并束缚3 h。本试验采用生化检测、组织病理学切片观察以评估肾功能,然后测定了氧化应激以及氧化应激的相关通路蛋白。旷场试验证实成功建立了急性应激模型。急性应激引起的肾损伤增加了NOX4,降低了Nrf2/HO-1/NQO1表达水平。DEX可降低NOX4表达,同时升高Nrf2/HO-1/NQO1的表达水平。DEX治疗组与急性应激组相比的肾生化结果明显恢复正常,病理切片观察损伤显著降低。试验结果表明,DEX治疗急性应激可影响NOX4/Nrf2/HO-1/NQO1信号通路,并抑制氧化应激。因此,DEX对急性应激引起的肾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并在应激综合征中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能量与蛋白比对BMY公牛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测定血液葡萄糖、蛋白、脂肪含量变化。[方法]利用三种不同能量蛋白比配合日粮对BMY公牛进行饲喂,测定12月龄BMY公牛的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低能量蛋白比日粮组的血清总脂比有所降低,各试验组的其它指标,如血清总蛋白、血清葡萄糖以及血清尿素氮的浓度都比采食试验日粮前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试验测定值均在文献报道的正常生理范围内。[结论]说明不同能量蛋白比日粮对BMY公牛生化指标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牦牛胎盘对小鼠组织中NO含量影响,研究牦牛胎盘抗缺氧的机制。[手法]根据采集到胎盘的海拔高度将100只小鼠随机分为高海拔组、中海拔组、低海拔组和对照组,连续28天分别灌服不同海拔的牦牛胎盘和生理盐水,然后处死小白鼠快速采取肝、肺、心肌、骨骼肌、脾脏和肾脏,测定各组织内NO的含量。[结果]各海拔组肺,高、中海拔组心肌、骨骼肌中NO含量显著的高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中海拔组肝和肾脏,低海拔组心肌和骨骼肌NO的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牦牛胎盘提高小鼠肺、心肌、骨骼肌、肝和肾脏中NO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牡荆水提物对蓖麻油致小鼠腹泻的治疗作用,评价牡荆提取物的抗腹泻功效,为开发新型天然药物或植物提取物饲料添加剂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48只18~22 g SPF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6组:对照组、模型组、洛哌丁胺组及牡荆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每组8只,雌雄各半。牡荆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灌胃16、8、4 g/kg BW牡荆水提物,对照组和模型组小鼠灌胃等剂量的生理盐水,洛哌丁胺组小鼠灌胃5 mg/kg BW洛哌丁胺,连续灌胃5 d。第5天给药后0.5 h,模型组、洛哌丁胺组及牡荆水提物高、中、低剂量组小鼠灌胃0.5 mL蓖麻油灌胃造模,对照组灌胃等量生理盐水。造模后的小鼠单笼单只饲喂。连续4 h观察小鼠腹泻情况,4 h后小鼠采血并断颈处死,每组随机取4只小鼠的肝脏、小肠各两份,一份制作组织切片;另一份用以提取RNA,检测空肠通道蛋白和肝脏急性期蛋白mRNA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小鼠腹泻评分和腹泻指数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蓖麻油腹泻模型造模成功。与模型组相比,洛哌丁胺组和牡荆水提物高剂量组小鼠腹泻评分和腹泻指数均极显著或显著降低(P<0....  相似文献   

11.
[目的]旨在研究中兽药复方紫黄散对免疫抑制小鼠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100只昆明系小鼠,利用氢化可的松建立免疫抑制小鼠模型。选取造模成功的小鼠60只,随机分为3组,即模型组、紫黄散组和阳性对照组,分别给予0.25 m L/(10 g·BW·d)的生理盐水、紫黄散口服液及玉屏风口服液,均连续灌胃14 d。另取健康小鼠20只,作为健康对照组。测定并比较给药第0天、第7天、第14天各组小鼠的血液WBC含量及血清中细胞因子IL-2、IL-4、TNF-α和IFN-γ含量。[结果]模型组小鼠给药第0天的血液WBC含量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表明免疫抑制小鼠模型造模成功;给药第7天和第14天,紫黄散组小鼠的血液WBC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紫黄散组小鼠给药第7天和第14天的血液WBC含量显著高于给药第0天(P<0.05);给药第7天及第14天,紫黄散组小鼠血清IL-2、IL-4、TNF-α和IFN-γ含量显著高于模型组(P<0.05),且与健康对照组及阳性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紫黄散口服液能够显著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水平,具有一定的免疫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布鲁氏菌外膜囊泡(OMVs)在亚单位疫苗上的应用前景,制备布鲁氏菌OMVs亚单位疫苗,评估布鲁氏菌OMVs的免疫原性。【方法】利用高速离心法制备羊种布鲁氏菌OMVs,通过透射电镜、SDS-PAGE和生物信息学分析对制备的OMVs进行形态和组分分析;使用纳米佐剂(LDH)和弗氏佐剂乳化OMVs后免疫小鼠,通过间接ELISA方法检测免疫后7、14、21、28和35 d小鼠血清中的特异性抗体,利用小鼠IgG ELISA检测试剂盒检测免疫后小鼠血清中IgG抗体水平,评估OMVs诱导产生的体液免疫水平;通过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分离与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4(IL-4)和γ-干扰素(IFN-γ)测定及小鼠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流式细胞术测定评估OMVs免疫小鼠的细胞免疫水平。【结果】成功提取并纯化了布鲁氏菌OMVs,其直径大小为20~160 nm。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显示,OMVs主要组成蛋白OMP25、OMP31、OMP16、OMP19、BP26及SOD均属于亲水性蛋白和抗原性蛋白,且存在多个B细胞和T细胞优势抗原表位。与PBS组相比,OMVs免疫小鼠后,不同佐剂组均可诱导小鼠产生高水平的特异...  相似文献   

13.
利用3组不同药物组成,观察了防治肉鸡腹水症的效果及对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腹水症肉鸡病理学改变主要表现心衰;肺郁血出血,水肿;肝变性,坏死,肾瘀血,水肿,肾小管坏死。还观察到在3个药物治疗组中以中药+安钠咖防治效果最好,生化结果提示,3组药物均具有促进肝功能,血清白蛋白,总蛋白恢复正常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摘 要】:为评价茵栀解毒颗粒对肝损伤保护的药理作用,采用四氯化碳引起小鼠肝损伤模型,考察茵栀解毒颗粒保护肝损伤的作用。结果显示,茵栀解毒颗粒对肝脏指数影响差异不显著,中剂量组ALT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5),AST极显著低于阳性对照组(P<0.01),ALP各试验组与阳性对照组均无显著差异(P>0.05);低剂量组CAT活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高剂量组SOD极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1),CAT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0.05);肝脏组织切片显示,低剂量组大部分动物的肝脏细胞形态均正常,未见变性、死亡等现象,中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肝组织结构正常。表明茵栀解毒颗粒具有明显的保护肝损伤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脂高果糖饮食对老年小鼠视网膜形态结构改变的影响。【方法】将12只4周龄的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饲养至12月龄后分成普通饮食组(ND)和高脂高果糖饮食组(HFHFD),每组6只,普通饮食组饲喂普通饲料,高脂高果糖饮食组饲喂高脂高果糖饲料,18月龄取眼球,左眼球用眼球固定液固定,右眼球冻存备用;采用HE染色法观察小鼠视网膜组织结构改变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IHC)检测小鼠视网膜组织中磷酸化乙酰辅酶A羧化酶(p-ACC)表达,采用免疫荧光(IF)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1(SREBP1)的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ing法检测p-ACC、p-AMPK、SREBP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HE染色结果显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高脂高果糖饮食组视网膜组织出现视杆和视椎层厚度不均匀,局部增生,延伸入外颗粒层,细胞排列疏松等现象;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高脂高果糖饮食组p-ACC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高脂高果糖饮食组SREBP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Western bloting结果显示,与普通饮食组相比,高脂高果糖饮食组p-AMPK和p-ACC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SREBP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高脂高果糖饮食可诱导老年小鼠视网膜病变,抑制AMPK的活化,降低p-ACC的表达,升高SREBP1的表达,结果可为进一步探索高脂高果糖饮食影响视网膜结构改变的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三七总皂苷(PNS)用药安全性,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40只昆明系小白鼠随机分为4组,每组10只,3个药物处理组小鼠通过腹腔注射的方式分别给予11.34、56.70、113.40mg/(kg·BW)的PNS,每天1次,连续给药14d;空白对照组小鼠腹腔注射生理盐水0.3mL/只,连续注射14d。测定并比较各组小鼠在试验期间的体重、脏器指数(肝脏、脾脏、肾脏指数)以及血液生化指标;取各组小鼠肝脏、脾脏、肾脏组织,制备病理组织切片,利用显微镜观察上述组织是否出现病理变化。[结果]3个PNS给药组小鼠在试验期间的体重与空白对照组小鼠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11.34mg/(kg·BW)PNS组小鼠的脾脏指数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113.40mg/(kg·BW)PNS组小鼠的谷草转氨酶活力和肌酐含量显著低于空白对照组(P<0.05),而尿素氮含量显著升高(P<0.05);病理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PNS对肝脏、脾脏、肾脏组织无明显损伤。[结论]PNS实际无毒,长期用药会产生肾毒性,提示用药不宜过量。  相似文献   

17.
旨在探究纳米硒作为治疗药物对腺嘌呤诱导急性肾衰犬肾组织离子转运体表达及凋亡的影响。20只体重约4 kg年龄1岁左右的贵宾犬在做基本健康检查并适应性喂养两周后,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饲喂基础日粮30 d)、急性肾衰造模组[Model,15 d基础日粮+15 d腺嘌呤75 mg·(kg·d)-1]、常规输液治疗组[Infusion,15 d腺嘌呤75 mg·(kg·d)-1+15 d静注葡萄糖氯化钠60 mL·(kg·d)-1、呋塞米2~4 mg·kg-1]、纳米硒治疗组[Nano-Se,15 d腺嘌呤,75 mg·(kg·d)-1+15 d纳米硒0.5 mg·(kg·d)-1]、纳米硒预防组[Prevention,15 d纳米硒0.5 mg·(kg·d)-1+15 d腺嘌呤75 mg·(kg·d)-1],每组4只犬。通过血液生化分析,尿常规分析,肾组织石蜡切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RT-qPCR检测相关蛋白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纳米硒治疗与预防有效降低肾衰特征指标CRE、BUN,恢复肾衰异常尿常规指标尿比重、尿pH,改善肾衰犬机体钙磷代谢;纳米硒治疗对比急性肾衰造模组可有效增加肾组织CaSR、WNKs mRNA与蛋白表达量(P<0.05),降低NKCC2 mRNA与蛋白表达量(P<0.05),从而减弱了急性肾衰中过度代偿的重吸收功能;纳米硒治疗较肾衰造模组肾组织促凋亡Bax、Caspase3/9 mRNA与蛋白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降低急性肾衰中肾的凋亡效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自组方剂珍菊汤对3种不同诱因导致的急性肝损伤模型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利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测定珍菊汤主要成分及其含量。采用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清除率、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总还原能力测定和对5-脂氧合酶(5-LOX)活性的抑制率探究珍菊汤的抗氧化和抗炎作用。选取42只小鼠随机分为7组进行24 h经口急性毒性试验及21 d蓄积毒性试验对其安全性进行评价。另选取113只小鼠,其中随机选取8只为空白对照组(Control),其余105只随机平均分配至3种药物诱导的急性肝损伤试验,每个试验35只。各急性肝损伤试验内再随机分为模型组(Model)、阳性药物水飞蓟宾组(Silybin)及珍菊汤高(H)、中(M)和低(L)剂量组,每组7只。Control和Model组连续灌胃生理盐水14 d;阳性药物Silybin组按50 mg/kg剂量连续灌胃14 d;珍菊汤高、中、低剂量组分别按照生药浓度10.0、5.0和2.5 g/kg连续灌胃珍菊汤14 d;第15天分别以四氯化碳(CCl4)、对乙酰氨基酚(APAP)和酒精(Alcohol)诱导急...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硒对铅致小鼠睾丸间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以小鼠睾丸间质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硒组、铅组和硒+铅组:硒组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2μmol/L亚硒酸钠;铅组在细胞培养液中添加40μmol/L醋酸铅;硒+铅组在细胞培养液中联合添加2μmol/L亚硒酸钠+40μmol/L醋酸铅,体外培养24 h。采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检测细胞内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使用化学荧光法测定活性氧(ROS)水平;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凋亡相关基因天冬氨酸半胱氨酸酶-3(Caspase3)、Caspase8、B淋巴细胞瘤-2(Bcl-2)和Bcl-2相关X蛋白(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铅组细胞增殖显著受到抑制(P<0.05),MDA含量和ROS水平显著上升(P<0.05),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下降(P<0.05),同时,铅显著上调了Caspase3、Caspase8、Bax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P<0.05),显著下调了...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丁酸梭菌对高胆碱饮食造成脂代谢异常小鼠血浆游离脂肪酸组成(FFA)的影响,以阐明丁酸梭菌调节高胆碱膳食脂代谢的作用机制。【方法】选取4周龄健康的雄性昆明小鼠24只,随机分为3组:正常组、模型组和丁酸梭菌组,每组8只。高胆碱饮食造模8周后,给药7 d,禁食12 h,采集血浆、肝脏、附睾脂肪垫和肾周脂肪,对肝脏、脂肪称重,利用生化仪检测血脂水平;通过HE染色及油红O染色分别观察肝脏组织结构变化及脂滴沉积程度;利用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技术检测小鼠血浆氧化三甲胺(TMAO)含量;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及多元统计分析研究血浆中FFA组成。【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丁酸梭菌组小鼠体重、脂肪增长得到显著抑制(P<0.05),给予丁酸梭菌后小鼠肝脏脂肪沉积减少;丁酸梭菌显著或极显著降低了高胆碱饮食小鼠血浆中甘油三酯(TG)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含量(P<0.05;P<0.01),并使高密度脂蛋白(HDL-C)含量显著升高(P<0.05);丁酸梭菌灌胃后,高胆碱饮食小鼠血浆TMAO浓度显著降低(P<0.05);丁酸梭菌可显著降低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