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对城圐圙水库进行4次渔业资源调查监测。结果表明,城圐圙水库水质盐碱含量低,属淡水水库,无外源污染,水质较好,适于鱼类正常生长繁殖。浮游植物含量较丰富,平均生物量达4.282 mg/L。浮游动物平均生物量为0.554 4 mg/L。底栖动物生物量相对较小,平均生物量为1.89 g/m2,城圐圙水库天然饵料生物每年提供的鱼产力为3 279 kg。本文旨在研究城圐圙水库的水质和渔业生物现状,以期为下一步可持续开发利用水体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乌不浪口浮游植物生物量为2.442mg/L,浮游动物生物量为0.265mg/L,底栖动物生物量为0.02g/m~2。浮游植物提供鱼产力为7.326kg/亩,浮游动物提供鱼产力为1.325kg/亩,底栖动物提供鱼产力可忽略不计,天然饵料生物每年提供的鱼产力是6920kg。乌不浪口水库应放养食浮游植物鱼类为主,如花鲢、白鲢、鳙鱼等,可达到净化水质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二牛湾水库浮游植物年平均生物量约为15.16 mg/L,浮游动物年平均生物量约为0.3606 mg/L,浮游植物提供的鱼产力约为7.58 kg/亩,浮游动物提供的鱼产力约为0.3005 kg/亩.底栖动物提供的鱼产力为1.12 kg/亩,天然饵料生物为二牛湾水库提供的鱼产力为9.00 kg/亩.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白龙江水生生物进行调查,检出浮游动物共30种,其中轮虫22种,占检出比例的73.33%;枝角类和桡足类各4种,各占13.33%;底栖动物2门6目10种。浮游植物6门56种,其中硅藻门46种,为优势种类;浮游植物种类数、密度、生物量、Shannon-Wiener指数平均值分别为24种、0.48×10~5ind./L、0.13 mg/L、2.48。藻类多样性指数评价:天水市渭河为中污染,其余断面为轻污染。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评价:迭部、代古寺、两河口、杨塘水质均为轻污染,碧口为清洁。  相似文献   

5.
2012年3月对洮河中游3个断面浮游生物群落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洮河中游共有浮游植物5门63种(属),数量介于1.26~6.83万个/L之间,平均为3.5万个/L,其中,硅藻门为优势种群;浮游动物包括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共检出36种(属)。数量介于10~119个/L,平均为60.33个/L,生物量为0.0032~0.17 mg/L,平均为0.0669 mg/L。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介于2~3,均匀度指数在0.5~0.8之间,表明洮河中游浮游生物丰富度值较低,群落结构组成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的干扰。  相似文献   

6.
三峡库区澎溪河消落区草本植物的分布与分解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随机多次小样方对三峡库区澎溪河消落区草本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并应用分解网袋法对消落区草本植物分解速率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消落区草本植物覆盖度为50%~90%;在分解试验进行的94d中,草本植物分解速率为0.073~0.081g/d,平均0.070g/d,干物质流失率为78.35%~89.88%,平均为82.49%;试验期间共采集到底栖动物21种,分属于9目、10科,20属。第2,6,11,17,94天栖息密度均值依次为27,80,37,114,300个/m2,生物量平均值依次为0.2992,0.3078,0.0657,0.3154,0.2257g/m2。  相似文献   

7.
研究不同初始pH和不同碳酸氢钠浓度对3种海洋底栖硅藻生长及生化成分的影响.双缝棱舟藻、双尖菱板藻细头变种和咖啡双眉藻分别在初始pH为8~9、8和8.5,NaHCO3浓度为0和0~5 mg/L,0时生长最好; 细胞具有较强的自我调节pH的能力,约在第6天,大部分培养基的pH均被调节到相近的值,此后保持稳定;咖啡双眉藻不同pH培养基中维生素C的含量随pH增加而降低,pH≥8时趋于稳定;3 种硅藻中,双尖菱板藻细头变种胞内蛋白含量最高,可达到22 mg/L,咖啡双眉藻的叶绿素含量和胞内外多糖含量均最高,分别达到12.5、45和21 mg/L,除了叶绿素含量,胞内蛋白含量和胞内外多糖含量均随pH梯度呈低-高-低的变化趋势;NaHCO3对3种底栖硅藻生化成分的影响不明显,不适合作为底栖硅藻的有效碳源.  相似文献   

8.
为了优化养殖模式,为渔业水域污染的防治提供新的思路,试验采用搭配不同水生生物调控水质的方法,将筛选出的具有净化水体作用的水生生物分为花鱼骨低生物量组、花鱼骨高生物量组和鲫鱼组,检测总氮(TN)、总磷(TP)、硝酸盐氮(NO_3-N)、铵态氮(NH_4-N)、亚硝态氮(NO_2-N)、正磷酸盐(PO_4-P)、叶绿素a等的含量,计算各指标的配额。结果表明:花鱼骨低生物量组对养殖水体水质的调控效果最好,试验期间TN、TP平均含量分别为2.05,0.072 mg/L,明显低于鲫鱼对照组;在各项水质指标中,花鱼骨低生物量组对NH_4-N、 NO_2-N两种有毒物质含量的调控效果尤为显著,试验期间NH_4-N的平均含量为0.043 mg/L,NO_2-N的平均含量为0.018 mg/L,明显低于对照组;花鱼骨高生物量组对水质的调控效果不佳,氮、磷含量高于其余两个处理组,且有恶化水质的趋向。试验组花鱼骨的经济价值高于对照组鲫鱼的经济价值,因此花鱼骨160 g,背角无齿蚌3 500 g,千屈菜40 g组为最佳搭配比例组合。定期收获这些生物,不仅能将营养元素有效移出水体,还能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9.
益生菌在临床上防治动物腹泻有显著效果,为探讨其作用机制,将早期断奶仔猪分为2组,每组10头,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复合益生菌,试验期60 d,期间观察各实验动物腹泻情况并记录腹泻指数,试验结束时每组随机选4头取盲肠食糜及结肠组织,利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分析盲肠内容物微生物结构,并用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结肠组织TLR/MyD88/NF-κB信号通路相关基因转录水平。结果显示,试验组肠道菌群丰度与对照组比较有很大变化:在门水平上,试验组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平均丰度显著降低了7.05%(P0.05),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平均丰度提高了4.28%,1.73%,1.50%;在属水平上,试验组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平均丰度显著降低了18.85%(P0.05),而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aceae)的平均丰度显著提高了8.79%(P0.05),肠杆菌属(Enterobacteriaceae)、梭菌属(Clostridiales)、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的平均丰度也分别上升了4.02%,3.94%,3.39%,3.01%。同时,试验组IL-10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MyD88、TLR4、NF-κB、IL-6、IL-8、TNF-α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腹泻指数较对照组均有所下降,其中试验15,45 d差异显著(P0.05)。可见复合益生菌增加了肠道微生物的丰度及有益菌的含量,并通过下调TLR/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转录抑制肠道炎症的发生,可有效防治动物腹泻。  相似文献   

10.
利用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odium nitroprusside,SNP)0.1 mmol/L、Cd2 200 mg/L和SNP 0.1mmol/L Cd2 200 mg/L分别处理黑麦草幼苗.结果表明,与对照比较,SNP 0.1 mmol/L处理可增加黑麦草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降低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EA)含量、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和质膜透性,增强抗氧化酶活性;与对照比较,200 mg/L的Cd2 处理降低了黑麦草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使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增加、质膜透性增大,抗氧化酶活性下降,植株体内积累Cd2 ;与Cd2 200 mg/L处理比较,SNP 0.1 mmol/L cd2 200 mg/L处理可提高黑麦草的生物量、叶绿素含量、根系活力,降低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质膜透性,而抗氧化酶活性增强,植株体内Cd2 积累量也明显下降.因此,外源NO对Cd胁迫下黑麦草生长有一定的缓解作用,可以增强黑麦草对Cd毒害的抗性.  相似文献   

11.
柳福智  杨秀艳 《草业学报》2017,26(5):118-126
本研究以甘草无菌苗的下胚轴为供试材料,以MS+6-BA 0.5 mg/L+2,4-D 0.5 mg/L+NAA 0.5 mg/L+KT 0.4 mg/L+agar 8 g/L+sugar 30 g/L为基本培养基,利用组织培养技术并结合紫外分光光度法探究了MS培养基中5种不同无机盐浓度及各种成分之间的交互作用对甘草愈伤组织增长量、生理指标及次生代谢产物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增加KNO3和MnSO4·4H2O的含量有利于甘草愈伤组织生物量的积累;随着MS培养基中CaCl2·2H2O浓度的增加,有利于可溶性糖和总黄酮含量的积累;浓度为2533 mg/L KNO3最有利于提高POD活性;KH2PO4浓度在170~226 mg/L范围内,愈伤组织生长量和总黄酮含量显著提高;MS培养基中MgSO4·7H2O有利于甘草愈伤组织的生长及总黄酮的合成。而愈伤组织的生长状况与总黄酮的合成是多种无机盐离子之间交互作用的结果,通过正交试验及极差分析得出最优营养元素组合为MgSO4·7H2O 493 mg/L+MnSO4·4H2O 7 mg/L+KNO3 2533 mg/L+KH2PO4 170 mg/L+CaCl2·2H2O 733 mg/L。  相似文献   

12.
本试验旨在研究断奶仔猪暴露于不同浓度、不同时长氨气中对生长性能、免疫及抗氧化性能的影响。选取36头初始体重为(10.70±2.10)kg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4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养在4个密闭的环境控制仓内,对照组氨气浓度为0 mg/m~3,各试验组氨气浓度分别为25、35、45 mg/m~3。试验期15 d。试验期间记录生产性能,每隔5 d进行前腔静脉采血,测定血液生化指标、免疫细胞因子和抗氧化酶活性。结果表明:不同氨气浓度对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耗料增重比无显著影响。氨气暴露5 d,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断奶仔猪血液中过氧化氢酶、总抗氧化酶活性降低(P<0.05);各试验组免疫球蛋白G含量降低(P<0.05),血液中白介素2和免疫球蛋白M含量在45 mg/m~3氨气组下降(P<0.05);35和45 mg/m~3氨气浓度组免疫球蛋白A含量低于25 mg/m~3浓度组(P<0.05)。暴露10 d,与对照组相比,各试验组血清免疫球蛋白G含量降低(P<0.05),氨气浓度为45 mg/m~3组仔猪血清谷丙转氨酶含量提高(P<0.05)...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金丝桃素对小鼠生长性能、脏器指数及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方法] 将100只4周龄雌性昆明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金丝桃素通过饮水给予小鼠,添加量分别为0、1、2、4、8 g/L;正饲期28 d,记录小鼠体重和采食情况,计算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记录死亡小鼠数量,计算死亡率;试验结束时用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采集并称量心脏、肝脏、肾脏和脾脏,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采集盲肠内容物,利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法分析盲肠微生物多样性。[结果] 饮水中添加1、2、4 g/L的金丝桃素可提高平均日增重(P>0.05),4 g/L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比0 g/L组增加21.21%;饮水中添加金丝桃素可提高平均日采食量(P>0.05),2 g/L组平均日采食量最高,比0 g/L组增加18.30%;4 g/L组的料重比最低(P>0.05),比0 g/L组降低9.24%。1 g/L组、2 g/L组、4 g/L组、8 g/L组的心脏指数显著(P<0.05)高于0 g/L组,4 g/L组的肾脏指数显著(P<0.05)低于1 g/L组。盲肠菌群在门(Phylum)水平上,以厚壁菌门(Firmicutes)相对丰度最高,其次为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3个菌门占细菌总数的97.58%。在属(Genus)水平上, 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拟杆菌属(Bacteroides)、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相对丰度较高;1 g/L组、2 g/L组、4 g/L组的普雷沃菌属(Prevotella)和巨单胞菌属(Megamonas)的相对丰度显著(P<0.05)低于0 g/L组,副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显著(P<0.05)高于0 g/L组;4 g/L组盲肠副拟杆菌属(Parabacteroides)、瘤胃球菌属(Ruminococcus)、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显著(P<0.05)高于0 g/L组。[结论] 在饮水中添加金丝桃素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提高小鼠采食量和增重,显著提高心脏指数,增加盲肠内有益菌的相对丰度,对小鼠健康表现出有益作用。  相似文献   

14.
内蒙古规模化羊场不同类型羊舍空气质量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探明北方寒冷地区羊舍空气环境质量,进一步提高羊的饲料利用率、改善其福利状态,本研究选择内蒙古中部地区羊场双坡式和钟楼式两种类型羊舍为试验羊舍,分别于2015年4月(春季)、8月(夏季)、11月(秋季)、2016年1月(冬季)对羊舍在不同季节条件下有害气体浓度、可吸入颗粒物(PM10)含量及微生物数量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两种羊舍内NH_3浓度夏季最高,分别为8.9mg/m~3、9.1mg/m~3;双坡式舍春季NH_3浓度最低,为6.2mg/m~3,钟楼式冬季最低,为6.5mg/m~3。双坡式羊舍CO_2浓度冬季最高,为1 277mg/m~3,钟楼式羊舍春季最高,为1 216 mg/m~3,两种羊舍均表现为秋季最低,分别为995 mg/m~3、1 046 mg/m~3。两种羊舍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含量均在春季最高,分别为0.13mg/m~3、0.14mg/m~3,冬季含量最低,为0.02 mg/m~3、0.04 mg/m~3。两种羊舍微生物含量在春季最高,分别为19585个/m~3、5 133个/m~3;双坡式羊舍在秋季最低,为1 016个/m~3,钟楼式羊舍冬季时最低,为916个/m~3。在时间分布上,两种羊舍有害物质的含量均呈现晚上增加的趋势。同时表现为在不同季节、不同测定时段均明显高于舍外。各种指标的含量均未超出《种羊场舍区、场区、缓冲区环境质量》(DB11/T 428-2007)中的标准要求。  相似文献   

15.
DA-6对野大麦幼苗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促进剂--DA-6对野大麦Hordeum brevisubulatum幼苗光合作用和生长的影响.在二叶期喷施较低质量浓度(5 mg/L,10 mg/L)的DA-6,可显著促进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含量的提高;四叶期喷施较高质量浓度(20 mg/L,30 mg/L, 40 mg/L)的DA-6,可显著提高野大麦幼苗的生物量,其中20 mg/L和30 mg/L的处理,幼苗生物量分别提高55.1%和59.6%;光合作用能力分别提高12.8%和18.1%.  相似文献   

16.
为了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本世纪初的30年以来,刘家峡水库水质和鱼产力的变化情况,通过查阅两个阶段所开展的渔业资源调查资料,并利用能量流转和系统评价两种方法进行了鱼产力的估算,对比了30年来刘家峡水库水质和鱼产力的变化。结果表明:30年来,刘家峡水库水体中氨氮、亚硝酸盐氮、总磷等营养盐类指标有所增加。浮游植物总生物量有明显增加;浮游动物总生物量下降;底栖动物的生物量增加非常明显。通过能量流转换法估测得刘家峡水库鲢鱼鱼产力由1981~1982年的49.53kg/hm~2·年增加到2012年的99.38 kg/hm~2·年,而鳙鱼鱼产力则由63.54 kg/hm~2·年下降为36.78 kg/hm~2·年,鲤鱼、鲫鱼的鱼产力由0.73kg/hm~2·年增长到51.2kg/hm2·年。系统评价法估测结果发现,刘家峡水库近30年来的鱼产力未发生明显改变为Ⅳ-,仍属于较低鱼产力中较高者。综上所述,30年来刘家峡水库营养盐类含量有所升高,浮游植物生物量有明显增加,有向富营养化逐渐发展的风险,鲢鱼鱼产力有明显提高,鳙鱼鱼产力下降,滤食性鱼类总鱼产力未发生明显改变,鲤鱼、鲫鱼的鱼产力有明显提升。  相似文献   

17.
以紫花苜蓿金皇后为材料,采用温室盆栽的方法对其在不同浓度Ca2+、Mg2+、Fe2+、Zn2+下的生长及结瘤情况进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浓度不同离子对紫花苜蓿地上生物量及结瘤情况影响各有不同,其中Ca2+浓度为90mg/L时植株结瘤数目最丰,促进植株结瘤的作用最为明显;Mg2+浓度80mg/L时植株根冠比最大,为41.56%;Fe2+对植株结瘤数与蛋白质含量的影响作用最不明显,浓度为15mg/L时植株地上生物量干重为0.41g/株,增产作用优于Ca2+和Mg2+;Zn2+浓度为2.0mg/L时地上生物量干重(0.56g/株)和粗蛋白质含量(18.78%)均最高,对植株产量增加与蛋白质含量累积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8.
以内蒙古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3种草原实验区草地植物群落为研究对象, 设置7种氮添加梯度, 分别为CK(0 g N·m-2·a-1)、N1(5 g N·m-2·a-1)、N2(10 g N·m-2·a-1)、N3(15 g N·m-2·a-1)、N4(20 g N·m-2·a-1)、N5(25 g N·m-2·a-1)、N6(30 g N·m-2·a-1),应用单因素方差分析(One-way ANOVA)方法研究不同浓度梯度氮添加下不同草原类型区植被生物量、土壤碳氮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氮添加并未对3种草原类型地下生物量产生显著影响(P>0.05),但显著提高了草甸草原和荒漠草原地上生物量(P<0.05),且本研究初步判断在N3添加时接近饱和阈值, 整体上氮添加使内蒙古草原总生物量平均增加了29.66%,较干旱的荒漠草原对氮添加的响应较为明显。施氮肥使草甸草原的根冠比显著降低(P<0.05),典型草原根冠比在N3处理下显著增加(P<0.05),但对荒漠草原影响不显著(P>0.05)。2)选择不同土层(0~10 cm、10~30 cm)分析氮添加对3种草地类型土壤有机碳、全氮含量的影响, 结果显示氮添加对草甸草原土壤碳氮含量没有显著影响(P>0.05),对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土壤碳氮含量存在显著影响(P<0.05),且0~10 cm土层对施氮的响应更明显。3)施氮条件下地上生物量与土壤C/N、年均降水显著相关(P<0.01),地下生物量、总生物量均与土壤全氮含量、有机碳含量、土壤C/N、年均温、年均降水显著相关(P<0.01)。总的来说,不同类型的草地生态系统生物量及土壤碳氮含量对施肥的响应存在差异,这意味着草地恢复与管理过程中需要对养分的添加作用进行考虑。  相似文献   

19.
试验采集奶牛场不同牛舍内外空气、污水和土壤的样品并测定样品的细菌含量,分析牛舍室内外空气、污水、土壤中细菌分布情况,为改善奶牛养殖环境提供参考。结果表明,畜牧场舍内空气、污水、土壤细菌平均含量分别为2.97×10~4个/m~3、2.72×10~7个/L、3.30×10~4个/g;舍外为0.84×10~4个/m~3、1.39×10~7个/L、3.19×10~4个/g。其中,舍内的细菌密度基本高于舍外的;另外,犊牛舍和兽医室的细菌含量较泌乳牛舍低。相关分析表明,空气与污水中细菌数的相关系数为0.631(P0.05),相关显著。综上可见,牛舍室内外的细菌含量有所不同,以室内较高;不同牛舍以犊牛舍相对较低;同时,空气中的细菌含量与污水中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在温室条件下用不同浓度的NaCl和Na2SO4(60mmol/L、120mmol/L、180mmol/L、240mmol/L、300mmol/L)对冰草进行胁迫,结果表明:在两种盐处理下随着胁迫浓度递增,冰草的MDA含量增加,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含量、脯氨酸含量和POD活性都呈先增后降的变化趋势;胁迫浓度为300mmol/L时,冰草幼苗的生物量、根冠比、叶绿素含量、POD活性和脯氨酸含量显著下降,MDA含量达到最大值.120mmol/L以下的低浓度盐胁迫对冰草生长有一定的促进作用,NaCl对冰草的胁迫作用大于Na2SO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