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果渣中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超声波辅助提取蓝莓果渣中花色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提取剂为酸性乙醇,固液比1∶60(g/mL),超声波功率350W,萃取时间40min,提取温度75℃。在此条件下,确定的蓝莓果渣花色苷含量3.122mg/g。结论:超声波辅助提取技术对充分利用蓝莓资源获取高附加值的花色苷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酶法提取越桔果渣花色苷酶解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对酶法提取越桔果渣花色苷的酶解条件进行研究。考察了酶解温度、酶解液初始pH值、酶解时间、酶用量和固液比对越桔花色苷的影响;确定了酶解的最优条件为50℃、酶解液初始pH值为4.5、酶解时间为3h、酶用量为5.0mg/g果渣粉、固液比为1∶4;对酶法提取越桔果渣花色苷与传统乙醇浸提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一定条件下,酶法提取工艺比传统乙醇浸提越桔果渣花色苷色价提高了30%。  相似文献   

3.
超声波辅助萃取法提取乌药叶黄酮类化合物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乌药叶为原料,用均匀设计试验法优化了乌药叶总黄酮(FL)的超声波提取工艺,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液固比、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作用时间4个因素对乌药叶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确立了乌药叶总黄酮的优化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为:5 g乌药叶粉,超声波作用时间18 min,超声波功率250 W,乙醇体积分数40%,液固比10∶1(mL∶g),测得乌药叶总黄酮得率为2.13%。对超声波提取进行了数学模拟,模拟值与试验结果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4.
以水竹叶为原料,采用水浴和超声波两种提取方法,通过单因素与正交试验确定了水竹叶总黄酮提取的最佳条件,并筛选了不同树脂对总黄酮的吸附和解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水浴提取最佳条件为:温度50 ℃,提取时间2.0 h,乙醇体积分数60%,固液比1:20(g:mL,下同);总黄酮得率1.65%.影响得率的因素为:固液比>乙醇体积分数>提取温度>提取时间.超声波提取最佳条件为:2.0 g水竹叶,超声波作用时间30 min,乙醇体积分数60 %,固液比1:15;总黄酮得率为1.27%.影响得率的因素为:超声波作用时间>乙醇体积分数>固液比.AB-8树脂对总黄酮纯化具有较好效果,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是较好的解吸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分析不同纯化方法对蓝靛果花色苷的提取得率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情况,以筛选出最佳的纯化工艺,为蓝靛果花色苷的深加工与高值化利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方法]以蓝靛果栽培品种'蓝精灵'的成熟果实为研究对象,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法制备其提取液后,采用色谱柱层析技术与静态吸附解析法,筛选能适用于其花色苷分离与纯化的固定...  相似文献   

6.
对杜仲皮先进行蒸汽爆破预处理,然后利用纤维素酶对预处理杜仲皮进行水解提取活性成分及杜仲胶。考察了蒸汽爆破预处理条件对杜仲皮中活性成分及杜仲胶得率和杜仲胶相对分子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乙醇超声波提取未预处理杜仲皮中活性成分的较优条件为:1 g杜仲皮粉末,以乙醇为溶剂,乙醇体积分数40%,料液比1∶10(g∶mL),超声功率200 W,提取温度40℃,提取40 min。在此条件下,以蒸汽爆破预处理杜仲皮为原料,当预处理蒸汽压力为3.25 MPa、预处理时间为1 min时,乙醇超声波提取黄酮和绿原酸的得率分别为26.83和1.22 mg/g,纤维素酶水解提取黄酮和绿原酸的得率分别为19.17和0.93 mg/g。预处理后的杜仲皮经酶解后固体残渣可用于提取杜仲胶,当预处理压力为0.52 MPa、预处理时间为15 min时,杜仲胶得率可达5.92%,其M_w和M_n分别为28.39×10~4和6.45×10~4。  相似文献   

7.
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温度、提取时间4个因素对连翘叶中连翘苷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的基础上,采用正交试验法优化提取工艺。结果表明,连翘叶中连翘苷最佳提取条件为:80%乙醇,料液比1:10,60℃超声波提取8min,在此条件下,连翘苷得率为0.3112%。  相似文献   

8.
以迷迭香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超声波辅助正己烷提取及p H值调节、硅胶柱层析3步骤复合提取纯化方法制备鼠尾草酸,结果表明:迷迭香叶经超声波辅助乙醇提取得到迷迭香叶提取物,其鼠尾草酸纯度为21.06%;迷迭香叶提取物经超声波辅助正己烷提取和p H调节得鼠尾草酸粗品,其鼠尾草酸纯度为79.62%,超声波辅助正己烷提取的优化条件为:液固比20∶1(m L∶g)、超声波频率28 k Hz、超声波时间40 min、超声波功率140 W,鼠尾草酸的得率为2.0%;硅胶柱层析的优化条件为:硅胶粒径48~75μm、洗脱剂为乙酸乙酯/石油醚(体积比4∶7)、洗脱剂流速6 m L/min、上样量为0.3 g,鼠尾草酸回收率为54.12%。通过此种方法得到的鼠尾草酸纯度为95.18%。  相似文献   

9.
响应面优化化香树果序中鞣花酸超声波提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分析方法优化了化香树果序中鞣花酸的超声波提取条件.利用中心组合设计研究液固比、超声波作用时间、超声波提取温度3个自变量对响应值鞣花酸得率的影响.用Design-Expert 7.0软件进行结果分析,鞣花酸最佳超声波提取工艺条件为:液固比22.5∶1(mL∶g),超声波提取时间40min,...  相似文献   

10.
采用超声波-微波辅助法优化杜仲叶中总多酚提取工艺,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考察了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微波处理时间、超声波功率和超声波处理时间6个因素对杜仲叶总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筛选得到乙醇体积分数、料液比、微波功率和超声波处理时间4个显著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通过最陡爬坡试验和响应面试验得到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46%,料液比为1∶20.70(g∶mL),微波功率为154 W,微波处理时间140 s,超声波功率350 W,超声波处理时间为31 min。在此条件下提取2次总多酚得率达8.491%,与传统溶剂提取法相比,总多酚得率提高33.57%。利用最优工艺得到总多酚提取物,其体外抗氧化试验表明:杜仲叶总多酚提取物对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自由基(DPPH·)、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自由基(ABTS·)和羟基自由基(·OH)均有较强的清除能力,其半数抑制质量浓度(IC_(50))分别为31.21、24.50和311.8 mg/L,抗氧化活性与BHT相当,低于Vc。  相似文献   

11.
以杜仲叶为原料,采用超声波辅助天然低共熔溶剂(NADES)提取杜仲叶绿原酸并考察其抗氧化活性.首先筛选出较优的天然低共熔溶剂体系,然后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响应面优化提取工艺,并考察杜仲叶绿原酸的抗氧化活性.研究结果表明:较优的溶剂体系由甜菜碱、L-乳酸与水组成,各组分的物质的量比为1:1:4,低共熔溶剂中水用量为5...  相似文献   

12.
以自制白果粉为原料,分析了提取溶剂、粉料粒度、提取温度、超声波功率、料液比、提取时间及提取次数对白果出油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醚(沸程60~90℃)是较适宜的提取溶剂,出油率为3.88%。最佳提取工艺为:白果粉粉碎度80目,提取温度25℃,超声波提取功率200 W,料液比1∶25(g/ml),每次提取时间40 min,提取次数2次。最优工艺条件下,出油率为3.86%,较索氏提取法,该工艺对白果粗脂肪的提取率为98.71%。  相似文献   

13.
试验采用超声波-酶法提取油茶粕中的多酚,以多酚得率为指标,考察加酶比、料液比、乙醇浓度、温度、时间对油茶多酚得率的影响,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通过三因素三水平响应面分析法对油茶多酚的提取条件做进一步的优化。通过优化所得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比1∶2、料液比1∶23(g/mL)、乙醇浓度55%、温度50℃、时间0.85h,在此条件下多酚得率18.94mg/g。与理论值相比偏差较小,相对误差2%,表明该模型是合理的,可以用来作为油茶多酚提取的最佳工艺条件。  相似文献   

14.
以野龙竹竹茎为材料,采用组织化学定位方法,研究野龙竹茎中黄酮类物质的积累分布及含量;采用超声波萃取竹茎中的总黄酮,比较各因素对总黄酮提取率的影响,影响顺序为乙醇体积分数〉萃取温度〉料液比〉超声萃取时间。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萃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为70%,萃取温度为50%,超声萃取时间为15min,料液比为1:25,总黄酮的平均含量为10.36mg/g。  相似文献   

15.
金银花中总黄酮的超声波提取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梅  邓祥  吴狄  王坤 《绿色科技》2013,(11):14-16,19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了金银花中的总黄酮,通过单因素试验研究了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超声时间、料液比和超声频率等因素对提取效率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选择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温度、料液比和超声时间进行L9(34)正交试验,得出了总黄酮的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乙醇体积分数为70%,超声温度为50℃,料液比为1∶25(g · mL1),超声时间为2.0h ,超声功率为900W ,最大提取率达到9.37%。  相似文献   

16.
采用超声波辅助丙酮法提取白花木瓜籽粕多酚,研究了丙酮体积分数、料液比、提取时间和提取次数对多酚得率的影响。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法确定了白花木瓜籽粕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显示,最佳提取条件为丙酮体积分数80%、料液比1︰10、提取时间40 min和提取次数3次,在此条件下,多酚的得率达3.56 mg/g。采用DPPH自由基清除活性测定方法评价了白花木瓜籽粕多酚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DPPH自由基的SC50值为200.34μg/mL。  相似文献   

17.
以蓝莓果渣为原料,研究熊果苷的适宜提取条件。试验采用超声波辅助提取法从蓝莓果渣中提取熊果苷,采用正交试验确定适宜的提取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熊果苷提取的适宜工艺条件是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0g/mL,超声时间40min,超声功率400W,在此条件下,熊果苷提取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8.
板栗壳中多酚的提取及体外抗氧化性研究   总被引:8,自引:3,他引:5  
研究了不同因素对板栗壳多酚提取效果的影响,并对不同条件下板栗壳多酚的抗氧化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板栗壳多酚的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59.7%,料液比1∶18(g∶mL),浸提温度52.6℃,浸提次数3次。在此最优工艺条件下板栗壳多酚提取得率预测值为76.0 mg/g,实验值75.9 mg/g。板栗壳多酚具有较强的清除自由基能力,在25~200 mg/L范围内,随质量浓度升高其还原能力和清除二苯基苦基肼自由基(DPPH.)、羟基自由基(.OH)、超氧阴离子自由基(O-2.)的能力逐渐增强,当200 mg/L时其还原能力达0.841,DPPH.抑制率达89.7%,均高于同质量浓度的2,6二-叔丁基对甲酚(BHT),但低于同质量浓度Vc,对O-2.和.OH的清除率分别为93.2%和94.0%,均高于同质量浓度BHT和Vc。  相似文献   

19.
采用超声波对骨碎补中的柚皮苷进行辅助提取,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应用Box-Behnken响应面优化设计,得到最适的超声提取工艺条件:按1∶24的料液比加入55%(V/V)乙醇溶液,在500W功率、70℃的温度下超声处理32min,在此条件下骨碎补中的柚皮苷的提取量为15.07mg/g。  相似文献   

20.
响应面法优化野生毛葡萄中原花青素醇提工艺的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依据响应面试验设计法,选取乙醇浓度(A)、料液比(B)、反应温度(C)为考察因素,对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醇提工艺进行优化试验。经对各因素的显著性和交互作用的分析,得出野生毛葡萄籽中原花青素醇提的最佳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为64%、料液比为1∶7、提取温度为35℃。建立的原花青素醇提数学模型为:Y=0.61-0.058A+0.029B-0.12C+0.025AC-0.013BC-0.091A2-0.095B2-0.17C2,原花青素得率的预测值为86.95 mg.g-1、验证值为85.54 mg.g-1。证明此模型是合理可靠的,可用于实际预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