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海南临高杂交水稻制种规模又将扩大.在冬交会上,临高县杂交水稻制种协会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签署联合建设琼北杂交水稻制种基地协议,在临高建立3万亩杂交水稻种子制种基地,经过临高神农大丰加工厂加工包装,再由广西壮族自治区种子公司出口柬埔寨、越南、泰国等东盟国家.  相似文献   

2.
杂交辣椒大棚规模制种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大规模杂交辣椒制种可分为三种模式:一是海南基地冬季制种,采用露地栽培方式,二是华北基地夏季制种,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方式,三是华东基地春季制种,采用大棚栽培方式.大棚制种收种期(7月下旬)在南(3月)北(10月)收种期之间,生产单位能根据市场种子销售情况调整生产计划,保证杂交辣椒种子各品种的周年均衡供应,且兼顾海南种子质量好、北方种子生产成本低的优点.许多杂交辣椒种子繁育单位看好这种制种模式,故其制种规模呈上升趋势.目前大棚制种主要分布在江苏的徐州与安徽的萧县.  相似文献   

3.
海南(南繁)的水稻制种不仅是全省育制种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产量还在全国水稻制种市场中占据了八成份额,海南作为一个自然灾害(例如台风)多发的省份,海南(南繁)的水稻制种业的发展一直面临着较大挑战。海南省自2011年建立南繁水稻制种保险以来,保险产品得到不断优化,保险覆盖率不断提升,有效解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对稳定和扩大南繁制种的面积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海南(南繁)的水稻制种保险还存在诸如保险品种单一、逆向选择严重、承保单位长期经营亏损等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海南(南繁)水稻制种实际,积极探索和完善水稻制种保险,对提高制种农民参保积极性,促进水稻制种保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拟在农业保险和农业气象学理论基础上,结合对海南、四川、福建三地的实地调研,对海南水稻制种天气指数保险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4.
海南冬天温度适合玉米南繁加代,也可以搞制种、扩繁亲本,海南制种或扩繁亲本,应该是家里工作的一个补充,不应作为主导去做,换句好说,能不到海南制种、扩繁亲本,就尽量不要到海南去制种,因海南一直以来是鼠多、虫多、病害重,制种成本高,而且产量变幅大,很难控制,受地块,管理精细程度影响大,对管理人员要求高.  相似文献   

5.
根据杂交玉米制种所需的气候、土壤和隔离条件,分析了海南的年降雨量、年日照时数和平均气温以及隔离条件,阐述了冬季在海南制种的优势及在制种中应注意的问题,为海南今后杂交玉米大面积制种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南(南繁)的水稻制种不仅是全省育制种业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产量还在全国水稻制 种市场中占据了八成份额,海南作为一个自然灾害(例如台风)多发的省份,海南(南繁)的水稻制 种业的发展一直面临着较大挑战。海南省自2011 年建立南繁水稻制种保险以来,保险产品得到 不断优化,保险覆盖率不断提升,有效解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对稳定和扩大南繁制种的面积 起到了重要作用。然而,目前海南(南繁)的水稻制种保险还存在诸如保险品种单一、逆向选择严 重、承保单位长期经营亏损等亟需解决的问题。结合海南(南繁)水稻制种实际,积极探索和完善 水稻制种保险,对提高制种农民参保积极性,促进水稻制种保险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研 究拟在农业保险和农业气象学理论基础上,结合对海南、四川、福建三地的实地调研,对海南水稻 制种天气指数保险的可行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中国面积最大的热带气候区,海南繁育制种历史悠久。每到冬季,全国各地近万名技术人员如南飞的候鸟一般,落地海南开展育制种工作。50余年的发展历程,海南南繁育制种产业如何发展壮大?2017年11月28日,国家农业部农垦局、全国各垦区种业企业、良种展示示范基地的负责人齐聚三亚,共同研究探讨农垦种业发展大计,提出充分利用海南农垦南繁育制种产业平台,共同推进中国农垦  相似文献   

8.
异地制种对抗虫杂交棉F1主要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比较海南、湖南两地制种所得的杂交棉F1表现,对4对转基因抗虫杂交棉F1的主要经济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海南制种的F1在单株成铃数、籽棉产量、皮棉产量等方面比湖南制种的F1表现出更强的优势,而在纤维品质上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9.
特优1025具有产量高,米质优,抗病强等特点,深受广大农户喜爱,种子需求量逐年增大,但制种难度大,产量不稳定,近年来我们根据海南临高气候特点和晚造制种经验,在探索特优1025高产制种技术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现总结如下: 1 选择适宜播期 为避过台风雨和寒露风的危害,海南临高晚造制种亲本的抽穗扬花期宜控制在9月中下旬.  相似文献   

10.
为使杂交辣椒规模制种中获得最高效益,对海南、山西、江苏辣椒制种基地的3种不同栽培模式不同阶段影响授粉效率的因素进行相关分析及通径分析,结果表明,三大基地影响授粉效率因素变化规律较为一致;种子千粒重在各阶段变化幅度较小,其主要由亲本特性决定;坐果率和日授粉花数受亲本特性和栽培条件的共同作用,对授粉效率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11.
卢久富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560-9561
[目的]为西葫芦多糖的药物和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热水浸提法提取西葫芦可溶性多糖;采用蒽酮-硫酸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羟自由基由Fenton体系产生;超氧自由基由邻苯三酚自氧化体系产生。[结果]在37℃下,乙醇用量是提取液体积的4倍,药物浓度为2 mg/ml时,其产物对羟自由基的清除率为37.1%。在25℃下,乙醇用量是提取液体积的4倍,药物浓度为2mg/ml时,其产物对超氧自由基的清除率为23.3%。[结论]西葫芦多糖对超氧自由基和羟基自由基均有明显清除作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野生南瓜、黑籽南瓜、西洋甘栗F1、晋早二号西葫芦等为砧木,以伽师瓜和杰农86—1为接穗,对其嫁接亲和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伽师瓜为接穗,其嫁接亲和性依次为黑籽南瓜〉野生南瓜〉西洋甘栗F1〉晋早二号西葫芦;以杰农86-1为接穗,其嫁接亲和性依次为野生南瓜〉黑籽南瓜〉西洋甘栗F1〉晋早二号西葫芦。  相似文献   

13.
陈凤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2):13314-13316
[目的]为西葫芦坐果率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坐果率显著不同的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通过P1、F1、P2、BC1、BC2和F2六世代联合分析法,研究分析西葫芦坐果率的遗传规律。[结果]2个组合的西葫的加性效应。2个组合F2的基因遗传率较高,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结论]西葫芦坐果率育种宜早代选择。对西葫芦坐果率性状的遗传改良,可选择坐果率较高的亲本材料,通过杂交、回交转移主基因,选育坐果率较高的后代。  相似文献   

14.
美洲南瓜与印度南瓜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南瓜属2个主要栽培种美洲南瓜和印度南瓜共12个品种的多代自交材料进行远缘杂交,选配了正反交组合共72个,研究其正反交的亲和性差异,不同材料间的亲和性差异以及杂种后代的表现。结果表明:美洲南瓜与印度南瓜进行种间杂交,美洲南瓜只适合作母本、印度南瓜只适合作父本;其正反交的亲和性不同,表现在坐果率、有胚果实率以及有胚率等方面的差异;远缘杂种的不育性、不稔性与杂交亲和性有关;并讨论分析了用印度南瓜改良美洲南瓜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提高西葫芦产量和品质,以翠玉特早王西葫芦种子为材料,采用水培法,研究不同硒浓度对西葫芦幼苗根系生长及保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硒可促进西葫芦幼苗根系生长,提高幼苗根系保护酶活性。硒浓度为0.4mg·L-1时,西葫芦幼苗根系总长度、总面积、总体积、根尖数及平均直径最大,CAT活性最高,MDA含量最低,0.2 mg·L-1处理SOD活性最高。西葫芦幼苗根系生长的最佳Na2SeO3浓度为0.2~0.4mg·L-1。  相似文献   

16.
采用TTC染色法对南瓜属种间杂交后代进行了花粉活力测定。结果表明,美洲南瓜×中国南瓜种间杂种F1花粉活力低于双亲;F2的花粉活力发生性状分离,部分单株的花粉活力比F1进一步降低、部分单株则有所提高;BC1F1中部分单株的花粉活力已恢复到了亲本水平。(印度南瓜×中国南瓜)×美洲南瓜种间杂种F1的花粉干瘪,活力为0。分析认为,南瓜属种间杂种F1花粉活力降低是导致其育性下降的因素之一,可从自交或回交后代中分离筛选出花粉活力有所恢复的单株,其中又以回交的方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10个西葫芦自交品系品质评价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10个西葫芦自交系展开了营养品质评价试验,结果表明,西葫芦的总糖、粗蛋白和水分含量差异较小,且平均值分别为2.73%、0.93%和96.27%;VC和Ca含量相对较高且不同品种间含量相差较大,平均值分别为142.13 mg/kg和299 mg/kg。通过这些指标可以较好地评价西葫芦的营养价值,且10个品系中,3号自交系的果实营养价值最高。  相似文献   

18.
陈凤真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5):2620-2622
[目的]为西葫芦果形指数育种提供依据。[方法]选用蔓生和矮生的西葫芦自交系配制q-1×23-4G(组合1)和q-1×A-7(组合2)2个组合,构建P1,F1,P2,B1,B2和F26个家系世代群体,应用植物数量性状主基因-多基因混合遗传模型对6个世代群体果形指数进行多世代联合分析。[结果]2个组合的西葫芦果形指数遗传均为1对加性主基因+加性-显性多基因(D-2)遗传模型,以显性效应为主;2个组合F2的基因遗传率较高,环境影响相对较小。[结论]西葫芦果形指数育种宜早代选择。  相似文献   

19.
由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IDRC)资助,泰国清迈大学农学院在泰国北部的高海拔山区和低海拔坝区进行蔬菜种子生产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山区较坝区更适合萝卜和叶用芥菜的种子生产。在10月份,Mae Hae(山区,海拔1000m)萝卜种子产量达3.66t/hm^2,而在坝区的Hoay Luk(海拔800m)则为2.1t/hm^2。11月份,山区的萝卜种子产量在2.83-3.01t/hm^2,而坝区只有1.05t/hm^2。叶用芥菜的情况也一样。在山区也进行了大白菜种子生产的试验。然而,在山区进行蔬菜种子生产,从经济上考虑,只有萝卜和叶用芥菜种子生产有效益,而大白菜种子生产没效益。在山区和坝区同时做了番茄杂一代种子生产试验。第1年,坝区的种子产量为34.34~47.41kg/hm^2,第2年,对两个品种进行试验,在坝区和山区的种子产量分别为64.74和93.36kg/hm^2。在山区和坝区均适宜番茄杂一代种子生产。在坝区和山区还分别进行了西瓜和西葫芦杂一代种子生产试验,西瓜种子产量为每公顷73.65kg,西葫芦为71kg。坝区和山区分别适合西瓜和西葫芦的杂一代种子生产。  相似文献   

20.
选取南瓜属3个主要栽培种29个材料并选配了大量杂交组合,结果表明:美洲南瓜与中国南瓜或印度南瓜进行种间杂交,美洲南瓜只适合作为父本;中国南瓜或印度南瓜的不同试材作为母本与美洲南瓜杂交,存在亲和性差异,表现在坐果率、单果种子数、种子发育程度以及有胚果实率等方面的不同;美洲南瓜种内变种间不存在生殖隔离,可通过相互杂交融合目标性状。试验总结出杂交授粉时间在上午6:30至8:30,采用全程防虫网覆盖、吊蔓栽培技术,可提高坐果率并延长种胚发育时间,改善南瓜属远缘杂交亲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