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随着新型致病菌的不断出现,抗菌药对细菌性传染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由于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盲目的滥用抗菌药,很多致病性细菌产生了耐药性,使得抗菌药对细菌性疾病的控制效果越来越差,不但造成药物浪费,而且还延误病情,给养殖户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各种致病菌对不同的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一细菌的不同菌株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也有差异。因此,通过药敏试验,掌握致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用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药敏试验在兽医临床上有重要指导意义,由于长期使用抗菌素,引起细菌产生耐药性使各种常用抗菌药物往往失去药效,以及不能很好的掌握药物对细菌的敏感度,临床兽医通过药敏试验可以指导临床用药以及用药的剂量。从而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3.
纸片法药敏试验是将抗菌药物吸收到特定的纸片中,然后置于已接种待测定菌的固体培养基上,抗菌药物通过向培养基内的扩散,抑制敏感细菌的生长,从而出现抑菌环(带)。由于药物扩散的距离越远,达到该距离的药物浓度越低,可根据抑菌环的大小,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度。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我们可找出针对于某些致病菌的敏感药物,从而对兽医临床中的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该法只是一种药物敏感性定性试验,临床中此种试验常受到抗菌药物、培养基、细菌、试纸片及培养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本文就以上影响因素逐一进行说明。1药物因素1.1药物理化性质…  相似文献   

4.
目前,许多鸡场为防止细菌性传染病,长期使用抗菌药物,致使一些细菌产生了耐药性。因此,通过药敏试验来选择具有高度敏感性的药物显得很有必要。以往都采用分离到致病菌后再作药敏试验的方法,耗时较长,耽误病情。我们采用标本直接药敏实验,经过十年来对多个鸡场的实际应用,取得了满意的效果。与此同时,对分离到的致病菌作了相应的药敏实验,结果表明,两者具有明显的正相关性。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正>抗菌药物对于细菌性传染病的控制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养殖过程中不科学的、盲目的滥用抗菌药物,不仅可使许多致病性细菌产生耐药性,造成药物的浪费,而且还会延误病情,给养殖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同时,随着新型致病菌的不断出现,抗菌药的防治效果也越来越差。因此,选用合理的抗菌药物不仅可提高疗效,而且还可避免和降低动物的耐药性,这就需要利用药敏试验进行药物敏感度的测定,以便确定有效的药物进行治疗。近年  相似文献   

6.
纸片法药敏试验眼1演是将抗菌药物吸收到特定的纸片中,然后置于已接种待测定菌的固体培养基上,抗菌药物通过向培养基内的扩散,抑制敏感细菌的生长,从而出现抑菌环(带)。由于药物扩散的距离越远,达到该距离的药物浓度越低,故可以根据抑菌环的大小,判断细菌对药物的敏感度。通过药物敏感试验,我们可以找出针对于某些致病菌的敏感药物,从而对临床中的细菌性疾病的治疗提供指导。纸片法药敏试验具有操作简便、容易掌握等特点。目前,随着我国养殖业的发展以及整个养殖业管理水平的提高,纸片法药物敏感性试验逐渐被广大兽医人士所认可,许多养殖场(…  相似文献   

7.
最小抑菌浓度(MIC)是抑制细菌生长的最低药物浓度。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通常以药物常用剂量在血清中的浓度大于MIC为敏感,反之则为耐药[1]。各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同种细菌的不同菌株对同一种药物的敏感性有差异,检测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可筛选最有疗效的药物。同时,探求合适的联合用药可达到协同作用或相加作用,从而增强疗效,在临床上对控制细菌性传染病的流行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为了掌握大通县某奶牛场引起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及耐菌药物,无菌采集病牛乳样,进行细菌分离培养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该奶牛场奶牛乳房炎的主要致病菌为2种溶血性链球菌,即ɑ-溶血性链球菌和β-溶血性链球菌。两种致病菌对不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α-溶血性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红霉素、青霉素、先锋V号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对氯霉素、四环素敏感性较高;β-溶血性链球菌对阿莫西林、庆大霉素、青霉素、红霉素、环丙沙星、先锋V号具有一定的耐药性,对氯霉素、四环素较敏感。  相似文献   

9.
犬脓皮病是化脓菌感染引起的皮肤化脓性疾病,是犬常见的疾病之一,在临床上具有发病率高、疗程长、易复发等特点〔1〕。引起本病的主要致病菌是中间型葡萄球菌,也包括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链球菌、化脓性棒状杆菌、假单胞菌和奇异变形杆菌等〔2〕。各种病原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不同,即使同种细菌的不同菌株对同一种药物的敏感性亦有差异;另外,由于近年来在兽医临床上广泛地使用抗菌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上海地区奶牛乳房炎主要致病菌种类、分布及药物敏感特性,为奶牛乳房炎治疗选用敏感性药物提供依据。采集该地区奶牛场71份临床型奶牛乳房炎奶样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71份奶样共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12株,分离率最高,为16.9%,大肠杆菌11株,占15.5%,克雷伯氏菌8株,占11.3%,粪肠球菌5株,占7.0%。药敏试验显示,4种主要病原菌主要对头孢噻吩、氨苄西林、磺胺异唑抗菌药物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耐药率在75.0%~100.0%,对头孢噻呋、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抗菌药物较敏感,敏感率在60.0%~100.0%;多重耐药菌株共16株,占22.5%,大肠杆菌和克雷伯氏菌存在同时对9种和10种抗菌药物耐药现象,多重耐药较严重。说明引起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关键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粪肠球菌、克雷伯氏菌。细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株对氨苄西林、磺胺异唑、庆大霉素具有较强耐药性;对头孢噻呋、环丙沙星、阿莫西林-克拉维酸抗菌药物敏感,上述研究结果可为该地区奶牛乳房炎的防制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春季某牛场奶牛乳房炎与环境中主要致病菌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根据锡林浩特市某奶牛场临床型或隐性乳房炎的发病情况,采集47份乳样、35份环境样品,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从乳样中分离出13种细菌共81株,从环境样中分离出主要致病菌6种34株。选择27种抗生素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乳样和环境中的致病菌都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较为敏感。乳样中的致病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环境中主要致病菌对青霉素G、新生霉素、氨苄西林表现出具有耐药性。对乳样中分离得到细菌和相应环境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2.
大肠杆菌是雏鸡的主要病原菌之一,雏鸡在外部条件刺激下,引起机体抵抗力下降,易感染致病菌而发病。另外,抗菌药物的大量应用,使细菌耐药性增强,不使用有效药物进行治疗,会对养禽业造成严重损失。本试验通过对安徽省某种禽场2006年4月送检的发病雏鸡进行细菌分离、鉴定、生物学特性分析和药敏试验,筛选出有效的治疗药物,迅速控制了该种禽场雏鸡发病。  相似文献   

13.
大肠杆菌的药敏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杆菌(E.coli)是猪肠道内的常见细菌,体弱和幼龄猪受气温变化或食物变换等因素的影响时,肠道内的这些条件性病原菌便大量繁殖,引起肠道疾病。采集病原菌EL-1株(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上培养生长,再制备各种抗菌药片进行药敏试验。经动物试验、肠毒素试验和抗原性研究,证明EL-1株能致死小白鼠,能产生肠毒素,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较强的毒性。本试验通过药敏试验来检测这种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选择出有效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试验表明,EL-1株除对氟哌酸、氟嗪酸、氟苯尼考和复方磺胺等药物有较高敏感性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抗药性。  相似文献   

14.
牛艺儒  宁官保 《猪业科学》2005,22(12):30-33
大肠杆菌(E.coli)是猪肠道内的常见细菌,体弱和幼龄猪受气温变化或食物变换等因素的影响时,肠道内的这些条件性病原菌便大量繁殖,引起肠道疾病.采集病原菌EL-1株(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上培养生长,再制备各种抗菌药片进行药敏试验.经动物试验、肠毒素试验和抗原性研究,证明EL-1株能致死小白鼠,能产生肠毒素,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较强的毒性.本试验通过药敏试验来检测这种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选择出有效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试验表明,EL-1株除对氟哌酸、氟嗪酸、氟苯尼考和复方磺胺等药物有较高敏感性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抗药性.  相似文献   

15.
大肠杆菌(E.coli)是猪肠道内的常见细菌,体弱和幼龄猪受气温变化或食物变换等因素的影响时,肠道内的这些条件性病原菌便大量繁殖,引起肠道疾病.采集病原菌EL-1株(大肠杆菌)在培养基上培养生长,再制备各种抗菌药片进行药敏试验.经动物试验、肠毒素试验和抗原性研究,证明EL-1株能致死小白鼠,能产生肠毒素,具有较好的抗原性和较强的毒性.本试验通过药敏试验来检测这种病原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以选择出有效药物用于预防和治疗这类疾病.试验表明,EL-1株除对氟哌酸、氟嗪酸、氟苯尼考和复方磺胺等药物有较高敏感性外,对其它抗菌药物具有不同程度抗药性.  相似文献   

16.
根据锡林浩特市某奶牛场临床型或隐性奶牛乳房炎的发病情况,采集乳样47份、环境样品35份,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从乳样中共分离出13种细菌81株,从环境样中分离出主要致病菌6种34株。选择27种抗生素对主要致病菌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乳样和环境中的致病菌都对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药物敏感。乳样中的致病菌对青霉素、链霉素及磺胺类等药物均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环境中主要致病菌对青霉素G、新生霉素、氨苄西林表现出一定耐药性。对乳样和相应环境分离得到的细菌进行对比分析,发现两者在药物敏感性和耐药性方面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为了明确洛阳某地区兔场疑似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病例的致病菌及其药物敏感性,本试验无菌采取病兔的病灶进行细菌分离纯化、革兰染色镜检、16S rDNA序列鉴定,并采用药物纸片琼脂扩散法进行分离菌的药敏试验。分离鉴定结果显示,从病兔肺脏、肝脏和脾脏中分离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麦迪霉素、卡那霉素、复方新诺明、氨苄西林、丁胺卡那、头孢氨苄、头孢呋辛、呋喃唑酮具有耐药性;对羧苄西林、哌拉西林、诺氟沙星、多黏菌素B、多西环素、庆大霉素、新霉素敏感。结果表明该兔场家兔发病原因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且分离菌对多种药物耐药,通过药敏试验结果合理用药可减少细菌耐药性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白痢大肠杆菌病原的分离鉴定及其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自贡市大安区仔猪黄白痢疾病例中分离到3株细菌,经培养、形态、生化试验、动物试验确定为致病性大肠杆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其均对甲砜霉素、氨苄青霉素、阿米卡星高度敏感,但对其它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各异,提示自贡市大安区引起仔猪黄白痢疾的大肠杆菌不同株间对药物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临床用药时应引起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9.
试验通过对肠炎型细小病毒犬粪便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出其中主要的致病菌,并通过药敏试验找出效果较好的抗菌药物,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提高治愈率.结果发现肠道致病菌主要是大肠杆菌和沙门氏菌.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混合感染菌主要对头孢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高度敏感,建议临床配合使用这两类药治疗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0.
氟苯尼考胁迫对土壤细菌耐药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了解土壤中残留氟苯尼考对土壤中细菌耐药性的影响,在土壤中添加不同浓度的氟苯尼考,于添加药物后第14天、28天、56天采集土壤样品分离细菌,采用微量肉汤二倍稀释法进行细菌对氟苯尼考的敏感性试验,并采用药敏纸片扩散法对用药前后分离的氟苯尼考敏感菌和耐药菌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氟苯尼考残留的浓度越大,耐药菌的数量也就越多;在供试的18种抗菌药中,氟苯尼考敏感菌对其中的9种药物的敏感性均显著高于氟苯尼考耐药菌(P<0.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