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风障畦栽培     
风障是在冬春季节用植物秸秆等建成的一种挡风屏障,设置在菜畦与季候风方向垂直一侧,设立风障的栽培畦被称为风障畦,用于降低障前风速,改善小气候条件,进行蔬菜越冬栽培及春季早熟栽培. 风障畦一般可以减弱风速10%~50%,稳定畦面的气流,提高近地面气温和地温.在1—2月严寒季节,当露地地表温度为-17 ℃时,风障畦内地表温度...  相似文献   

2.
正冷床又名阳畦、秧畦、洞坑,它是利用太阳的光热保持畦内的温度,有别于铺设酿热物或辅助人工加温的温床,故名冷床。阳畦是由风障畦发展而成。就是把风障畦的畦埂加高、加宽而成为畦框,并进行严密防寒保温,即成阳畦。因此,阳畦的性能优于风障畦,应用范围更广泛。北京地区在晴天多、露地最低温度在-20℃以内的季节里,阳畦内的温度可比露地高12~20℃,尚能种植一些耐寒性强的叶类蔬菜,可以比露地栽培的蔬菜提早成熟30~50天,或进行一些蔬菜的假植贮藏。  相似文献   

3.
茶-柿复合栽培对茶园生态环境及产品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浙江省天台县设置了茶、茶-柿2种栽培模式,对林地土壤、林地小环境及茶叶品质进行了分析,以期了解茶-柿复合栽培对土壤养分等环境因子、茶叶品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纯茶园相比,茶-柿复合栽培模式夏季地表和近地30cm的湿度分别提高13.6%、18.6%;夏季地表和近地30cm的温度分别下降4.0、0.5℃;光照强度减少了660.22μmol.m-2·s-1;风速减弱了75%;土壤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别提高了91.7%、150.0%。茶-柿栽培模式中春、夏茶的水浸出物、咖啡碱、氨基酸、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均高于纯茶园。  相似文献   

4.
该种改良式风障是在原有风障的基础上改造而成的。此风障建造简单,保温性好,经试验表明比原有风障提高温度2~3℃,并有防风,保湿,防日烧的作用。利用这种风障可以进行短期的蔬菜延迟栽培,还可进行  相似文献   

5.
正北京地区蔬菜设施栽培历史始于金代,其中风障畦蔬菜栽培、温室蔬菜栽培出现在元代,蒲蓆则出现在明代。至清代、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蔬菜设施类型多种多样:如风障畦、阳畦(古称秧畦、洞坑)、温室(古称暖洞子、小洞子、火坑、火室)等等。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一批蔬菜科技工作者对当时北京等地的蔬菜设施及其生产状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发现北京地区传统蔬菜设施基本沿用了清代及民国时期的设施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6.
1 栽培季节 灰树花栽培季节较广泛,一般从春分到夏至也就是4月初至6月底前都可以进行栽培,但以早春栽培最为适宜。2 栽培方法21 挖畦:栽菌块的前一天,在选好的场地内,按东西走向把畦挖好、并放入半槽或满槽的水。以保证畦内的充分湿度要求。挖畦标准:要求是东西走向,...  相似文献   

7.
北京地区蔬菜设施栽培历史始于金代,其中风障畦蔬菜栽培、温室蔬菜栽培出现在元代,蒲蓆则出现在明代.至清代、民国时期北京地区的蔬菜设施类型多种多样:如风障畦、阳畦(古称秧畦、洞坑)、温室(古称暖洞子、小洞子、火坑、火室)等等.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一批蔬菜科技工作者对当时北京等地的蔬菜设施及其生产状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相似文献   

8.
人工栽培草菇虽然具有丰富的原料,但目前还未见有系统的高产、稳产措施,我们在大面积草菇生产中摸索了一些新的栽培方法,特简介如下:(一)栽培季节我国江南地区,4月下旬气温即上升到20℃左右,5~9月气温均在20℃以上,这期间均可露天栽草菇,5~7月上旬是草菇生长适期。(二)场地选择场地以选在三阳七阴的果园为好,土质肥沃偏碱性,近水源。整地作畦,宽100~115cm,高约18cm,畦面呈龟背形,两畦四周开排水沟,畦内表面土用沙质土壤,种菇前撒一薄层石灰消毒杀虫。  相似文献   

9.
武汉是我国著名的三大"火炉"之一,高温季节极温达39℃以上,36℃以上的高温天气持续时间较长,对中温型菌类的毛木耳露地袋栽极为不利.笔者根据热传递的传导、对流、辐射原理,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一套高温季隔热育耳法,在气温高达39℃时仍能正常出耳,生物效率达150%以上.(一)做畦搭棚在室外选择平坦和通风好的场地,做成宽1m、高5~10cm、长度不限的畦,畦与畦之间留20cm宽的人行道.在畦上面填5cm厚的沙或碎砖石、煤渣,再在上面搭荫棚.也可利用林间的自然树荫.在摆放菌筒前3天,按常规法进行消毒.  相似文献   

10.
荆家独特的四色韭黄栽培以寿光独根红、大金钩、陕西汉中冬韭及桓台荆家地方品种为宜,细颗粒壤土栽培,清明至立夏播种,东西向作畦,土壤冻结前挖沟搭设防风障,冬季覆薄膜和苇毛苫进行软化栽培,用倒盖法铺设苇毛苫;1月下旬白天揭苫,使韭黄叶尖变绿,2月上旬揭苫促使其叶尖呈紫色;综合防治病虫害,生产无公害四色韭黄。  相似文献   

11.
高温高湿,炎热酷暑季节,利用闲置的棚室栽培草菇不失为一个好主意。1 场地处理 将大棚打扫干净,修补好棚膜,对地面和墙体进行消毒,用麦秸覆盖棚顶,在棚内做畦,畦面宽80cm、高10cm ,并在两个畦中间留6 0cm宽的排水沟。2 原料准备 将麦秸、麦糠、平菇废料放在5 %的石灰水中浸泡,直到pH值达12~13的时候再捞出。3 播种 播种前一天,畦内要灌透水,先喷下5 %石灰水后,再喷5 0 0倍辛硫磷,消毒杀虫。后将30 %的麦秸撒入畦面压实,覆盖1cm~1 5cm厚的土,使其成龟背状,并立即覆盖地膜,然后在膜上打3行小孔。4 管理 草菇正常生长温度在35℃左右…  相似文献   

12.
栽培食用菌最棘手的问题是杂菌污染,尤其是在高温季节污染特别严重.下面是笔者在实践中摸索出来的几项在31~32℃的高温季节发菌防污措施. (一)阳畦处理选持水性好、无污染源的地带做畦,畦为东西走向,深15cm,宽lm,长5m。两畦间挖深25cm的水沟。  相似文献   

13.
草莓死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 苗期死苗原因 草莓苗期管理非常重要 ,育苗繁育后 ,便进入夏、秋生长季节 ,由于草莓属浅根植物 ,抗旱能力较弱 ,不耐高温 ,喜在凉爽环境下生长 ,光合作用最适温度 15~ 2 5℃时匍匐茎发生最快。如果夏季管理不善 ,特别是在高温季节 ,降雨较多 ,地表温度较高时 ,死苗更为严重。防治措施 :1)物理防治。在育苗的同时 ,在畦埂上间作高秆作物 ,如种玉米 ,每 0 .5m种 1株为宜 ,或者于高温季节在畦面上搭遮荫网或遮荫棚 ,高度为 1m左右 ;特别是在降雨过后 ,应及时用井水冲洗 1遍 ,降低雨水对草莓的危害 ,在草莓浇水后或降雨后及时排除积水 ,以…  相似文献   

14.
以铺设于2000年和2003年沙柳沙障为研究对象,研究了不同铺设年限的沙柳沙障对沙漠地区风速特征的影响,以探讨沙柳沙障的防风固沙效果。结果表明:随着沙柳沙障年限的增加,设障沙柳沙障样地的防风效能增大,2个设障年限样方的防风效能均在10cm处达到最大,100cm处最低;设障沙柳沙障使地表粗造度显著地提高,2000年试验样地与2003年试验样地的地表粗糙度值分别是对照粗糙度值的2.35倍和3.69倍;2000年铺设的沙柳沙障内的风速廓线曲线比2003年的变化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试验分别设自然栽培季节和反季节脱袋"长城形"畦式栽培、脱袋覆土栽培、熟料压块栽培和熟料床式栽培各4种栽培模式,用生物统计的方法从中选择出自然栽培季节最佳的栽培模式为熟料床栽模式;在反季节栽培中则以"长城形"畦式栽培模式的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6.
<正>在日光温室栽培畦北侧或靠后墙部位张挂反光幕,有较好的增温补光作用,是日光温室冬季生产或育苗有效的辅助措施。1反光幕应用效果1)日光温室内张挂反光幕可明显增加棚内的光照强度,尤以冬季增光率更高。经多年张挂反光幕的实践证明:反光幕前0~3 m,地表增光率为44.5%~9.1%,空中增光率为40%~9.2%。反光幕的增光率随着季节的不同而表现差异,在冬季光照不足时增光率大,春季增光率较小;  相似文献   

17.
晶华 《吉林蔬菜》2003,(1):32-32
草莓是当今世界七大水果之一,成熟期在水果淡季,经济价值较高。其栽培周期短、适应性强、易管理。草莓经过几次霜冻以后,外界温度降到-7℃以前时,要及时覆盖防寒保暖物,使其在田间安全过冬。防寒的方法有设风障、盖草、埋土以及  相似文献   

18.
草菇属高温型真菌,菌丝生长在32~36℃最适宜,子实体形成与发育温度以28~35℃为宜,培养料温度低于24℃时菌丝体及子实体生长都受到影响。因此,在自然条件下只有在南方的高温季节才能栽培,影响其发展。此外,草菇多采用发酵料栽培方式进行生产,在高温季节容易受杂菌感染,栽培很难  相似文献   

19.
平菇易于栽培,是菇类中普及推广面积较大的一种.我校生料露地畦栽平菇成效显著.本文主要介绍其栽培管理技术.(一)菌种选用以日平均气温在17~24℃播种最适宜.一般早秋栽培用中温型品种,如佛罗里达;晚秋及初冬栽培用低温型品种,如糙皮侧耳;春季栽培用高温型品种,如831.(二)选地建畦选背风向阳空地,按东西走向做畦,宽1m,深10~14cm,床距40~50cm,畦面龟背形,四周及畦底拍实,播种前用石灰水泼浇消毒.  相似文献   

20.
灵芝是一种传统的中药,人工裁培一般都在室内进行,大面积露地栽培报道还不多见.笔者近年来采用露地栽培灵芝,获得了好收成,产量是室内栽培的2~4倍,现将高产栽培技术简介如下.(一)建造阳畦应选背风向阳、排水良好处,挖成座北朝南的阳畦,一般长10m、宽1m、深33cm,畦北建一风障,畦南挖一北高南低的浇、排水沟.床底撒些石灰,垫上薄膜.为了提高温度,还可在床底铺10cm厚的湿粪草,用细湿土封严.然后进行栽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