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旨在筛选出检测牛卵形巴贝斯虫特异、敏感的PCR方法。本试验以牛卵形巴贝斯虫18S rRNA、AMA-1和CCTη基因为靶基因进行PCR检测,从敏感性、特异性和临床检出率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显示,以18S rRNA基因的PCR方法敏感性最高,最小检出率为16 fg/μL;以CCTη为靶基因的PCR方法敏感性最低,检测量为1.6 pg/μL;而以顶膜抗原(AMA-1)为靶基因的PCR方法的最低检测量为160 fg/μL。三种靶基因均扩增不出牛瑟氏泰勒虫、牛巴贝斯虫和双芽巴贝斯虫基因片段。通过60份临床血液样本的检测结果表明,以18S rRNA基因设计引物的检出率最高,为30%(18/60),明显高于以AMA-1基因25%(15/60)和CCTη基因21.67%(13/60)。本试验为卵形巴贝斯虫病的诊断提供了更为敏感、特异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2.
根据驽巴贝斯虫(Babesia caballi)18S rRNA基因序列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452 bp核苷酸片段,建立了检测驽巴贝斯虫病的PCR方法。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最低能检出0.01 fg/μL驽巴贝斯虫DNA模板。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被检测的6个巴贝斯虫株中,仅驽巴贝斯虫株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马泰勒虫、双芽巴贝斯虫、莫氏巴贝斯虫、卵形巴贝斯虫、大巴贝斯虫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对45份马属动物血样进行检测,本研究建立的PCR方法测得驽巴贝斯虫病的阳性率为26.67%(12/45),与显微镜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PCR检测方法可显著提高驽巴贝斯虫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3.
马泰勒虫病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寻求一种快速、有效的马泰勒虫 (Theileria equi,T.equi) PCR检测方法。基于马泰勒虫18S rRNA基因序列,在其V4高变区设计特异性引物Te-18F、Te-18R,通过PCR技术获得了531 bp的核酸片段。用该引物对马泰勒虫、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混合样本、驽巴贝斯虫、尤氏泰勒虫、中华泰勒虫、环形泰勒虫、绵羊泰勒虫、吕氏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基因组模板进行特异性试验。同时对马泰勒虫基因组模板进行不同浓度稀释后扩增,以便于确定试验的敏感性。用本试验建立的方法与常规显微镜镜检方法对45份马属动物血样进行检测。特异性试验显示,在被检测的9个样本中,只有马泰勒虫及马泰勒虫和驽巴贝斯虫混合模板中扩增出了符合大小的特异核酸片段。驽巴贝斯虫、尤氏泰勒虫、中华泰勒虫、环形泰勒虫、绵羊泰勒虫、吕氏泰勒虫和瑟氏泰勒虫的扩增结果均为阴性。灵敏度试验结果表明,PCR对马泰勒虫的扩增效率可达到10-13。对本试验建立的PCR检测马泰勒虫方法评估结果显示,PCR对马泰勒虫的检出率为17.78%(8/45),显微镜镜检结果只有8.89%(4/45)两者的符合率为100%。本试验建立的马泰勒虫PCR检测方法不失,为一种好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了建立马梨形虫病双重PCR检测方法,试验根据Gen Bank发表的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18S rRNA保守基因序列分别合成2对特异性引物,以核酸混合物为模板,优化反应条件建立马梨形虫病双重PCR检测方法,并检验该方法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同时用该双重PCR检测方法对采自昭苏种马场的马疑似病例全血进行检测,并与镜检法和单重PCR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双重PCR检测方法能对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核酸扩增出大小为529 bp和789 bp特异性目的片段,而对双芽巴贝斯虫、环形泰勒虫、羊泰勒虫、牛巴贝斯虫核酸的扩增均为阴性;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阳性DNA被稀释1×108倍时均能检出其相应目的片段;对采集的46份马疑似病例血样进行PCR诊断,其中驽巴贝斯虫感染率为30.4%(14/46),马泰勒虫感染率为41.3%(19/46);双重PCR检测方法与单重PCR方法的符合率为100%。说明建立的双重PCR检测方法具有一定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驽巴贝斯虫和马泰勒虫临床感染隐性病例的联合检测与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5.
根据GenBank上发表的牛卵形巴贝斯虫CCTη基因序列设计合成2对巢式PCR引物,建立牛卵形巴贝斯虫巢式PCR诊断方法,对该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了筛选,并进行了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巢式PCR方法外引物扩增牛卵形巴贝斯虫基因组片段的长度为1 008bp,内引物为537bp;该方法扩增不出牛瑟氏泰勒虫、弓形虫、犬新孢子虫基因组DNA;最低检测DNA含量为16fg;通过对46份临床样本的检测,该巢式PCR较常规PCR阳性检出率高8.7%。本试验为牛卵形巴贝斯虫病的诊断提供了一种更为特异、敏感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6.
为建立牛卵形巴贝斯虫(B.ovata)快速检测方法,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B.ovata CCTη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建立了PCR检测方法。对该方法的最佳反应条件进行优化,并进行特异性、敏感性及临床样本检测试验。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方法扩增B.ovata CCTη基因片段大小为1 008 bp,与参考株序列同源性为100%。该方法对牛巴贝斯虫、牛双芽巴贝斯虫、牛瑟氏泰勒虫基因组DNA扩增结果均为阴性。最低可以检测样品中34个拷贝的DNA。通过对49份临床样本的检测,该方法比姬姆萨染色镜检阳性率高8.2%。本实验为B.ovata的诊断提供了一种特异、敏感的检测技术。  相似文献   

7.
牛双芽巴贝斯虫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初步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PCR技术原理,建立起了牛双芽巴贝斯虫病PCR检测方法,并测定出该方法的敏感性为108.66 fg。特异性试验表明,除牛双芽巴贝斯虫出现特异扩增带(295 bp)外,其他的虫株均未出现特异性扩增带。采用PCR检测方法,通过对35份牛血样的检测,测得牛双芽巴贝斯虫病的阳性率为28.57%(10/35),说明PCR方法敏感性强、特异性高,不失为牛双芽巴贝斯虫病临床诊断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建立一种能快速对羊泰勒虫(ovine and caprine theileria)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A. phagocytoph-ilum)同时进行检测的双重PCR方法。根据GenBank已报道的羊泰勒虫MPSP基因和羊嗜吞噬细胞无浆体16S rRNA基因设计合成了2对特异性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双重PCR检测方法。双重PCR可特异扩增出羊泰勒虫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目的条带,片段大小分别为875bp和394bp。该方法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羊泰勒虫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的最低检出浓度为16fg/μL和1fg/μL。对采集的60份血液样本进行双重PCR检测,羊泰勒虫阳性率为46.67%(28/60),嗜吞噬细胞无浆体阳性率为13.33%(8/60),混合感染率为10%(6/60)。结果表明,双重PCR方法可用于羊泰勒虫和嗜吞噬细胞无浆体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9.
为了建立1种快速简便的羊泰勒虫检测方法,试验根据羊泰勒虫MPSP基因设计2组引物,建立羊泰勒虫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利用该方法分别检测羊泰勒虫、瑟氏泰勒虫、卵形巴贝斯虫、附红细胞体的DNA。结果:LAMP方法检测羊泰勒虫的结果为阳性,其他虫体均为阴性,具有较好的特异性;对羊泰勒虫DNA最低检测量为1.9×10-9 ng/μL,是PCR方法的100倍。分别利用LAMP、PCR检测30份疑似羊泰勒虫感染病例,LAMP方法阳性检出率为20%(6/30),PCR方法阳性检出率为16.67%(5/30),LAMP方法准确率高于PCR方法。结论:建立的羊泰勒虫可视化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好、准确率高,可作为羊泰勒虫病诊断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旨在建立快速检测环形泰勒虫和牛无浆体的双重PCR方法,调查吐鲁番地区这2种病原感染情况。根据NCBI库中上传的环形泰勒虫Spm2、Tams1基因和牛无浆体16S 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合成3对特异性引物,使用PCR扩增并测序。根据Spm2和16S rRNA基因设计双重PCR并对反应体系及条件进行优化,对该方法进行特异性、灵敏性和重复性检测,建立一种双重PCR方法。结果显示,双重PCR方法特异性扩增出环形泰勒虫和牛无浆体相应目的片段,片段大小分别为853,351 bp,而驽巴贝斯虫、马泰勒虫、绵羊无浆体和伊氏锥虫均未扩增出条带。对环形泰勒虫Spm2、Tams1和牛无浆体16S rRNA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环形泰勒虫Spm2基因序列与印度株同源关系最近(MH844677)、Tams1基因序列与突尼斯株同源关系近(AF214899),牛无浆体16S rRNA基因序列与突尼斯株同源关系近(KY655808)。此方法能检测环形泰勒虫与牛无浆体最低浓度分别为2.9×10-16,1.8×10-19 g/μL。用该方法对临床60份牛血DNA进行双重...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一种牛瑟氏泰勒虫快速检测技术,根据GenBank上已发表的牛瑟氏泰勒虫P23表面蛋白基因序列(D84447)设计1对特异性引物,扩增出大小为244 bp的基因片段,经克隆、测序分析,与已知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用该对引物建立的牛瑟氏泰勒虫二温式PCR能检测出的最高敏感度为171 fg/μL,与牛新孢子虫、弓形虫和卵形巴贝斯虫不产生交叉反应,对48份临床血液样本进行检测,阳性检出率为66.67%。用同一对引物对28份临床血液样本分别进行二温式PCR和三温式PCR检测,阳性符合率为95%,总符合率为96.43%。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快速、敏感、特异等优点,可用于牛瑟氏泰勒虫病的快速临床诊断及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卵形巴贝斯虫吉林株HSP70基因的结构及功能特性,采用PCR方法对其HSP70基因进行扩增测序及系统进化分析.结果:结构分析显示,卵形巴贝斯虫吉林株HSP70基因片段大小为1947 bp;测序结果显示,卵形巴贝斯虫吉林株HSP70基因与卵形巴贝斯虫日本株(XM_029011319)同源性为99.8%,与双芽巴贝斯...  相似文献   

13.
《畜牧与兽医》2020,(3):61-68
为了解腾冲市牛、羊感染梨形虫的流行情况,本研究选择腾冲市11个乡镇为采样点,采集牛、羊血液样本,采用分子生物学方法,扩增包括泰勒虫属和巴贝斯虫属在内的梨形虫科18S rRNA基因约1 600 bp片段,阳性产物进行测序,根据序列同源性比对和遗传进化分析,进行虫种鉴定。共采集758头牛、羊的血样,检出阳性207头,总阳性率27.31%。其中牛、羊阳性率分别为45.02%(149/331)、13.58%(58/427)。11个乡镇的牛均有检出,6个乡镇的羊有阳性。检出虫种包括巴贝斯虫(Babesia)和泰勒虫(Theileria)两属共13种,均为蜱传血液原虫,泰勒虫占82.13%(170/207),巴贝斯虫占17.87%(37/207)。巴贝斯虫种类包括:狍巴贝斯虫(B.capreoli)、猎户巴贝斯虫(B.venatorum)、双芽巴贝斯虫(B.bigemina)、牛巴贝斯虫(B.bovis)、微小巴贝斯虫(B.microti)等5种;泰勒虫种类包括:吕氏泰勒虫(T.luwenshuni)、环形泰勒虫(T.annulata)、水牛泰勒虫(T.buffeli)、东方泰勒虫(T.orientalis)、瑟氏泰勒虫(T.sergenti)、绵羊泰勒虫(T.ovis)、附膜泰勒虫(T.velifera)和一种新的未命名泰勒虫共8种。牛感染6种泰勒虫和4种巴贝斯虫,羊感染3种泰勒虫和2种巴贝斯虫。该结果表明腾冲市养殖的牛羊存在梨形虫病的广泛流行,且虫种丰富,具有较高的多样性特征,需加强防范。  相似文献   

14.
牛巴贝斯虫巢式PCR诊断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发表的XJ-MSA-2c核苷酸序列(登录号:EU328267)设计的2对特异性引物MS-1、MS-2、MS-3以及MS-4,建立牛巴贝斯虫病巢式PCR快速检测方法。在特异性检测试验中,仅从MSA-2c质粒样本中扩增出622、350bp2条目的片段,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而作为对照样本的双芽巴贝斯虫、牛环形泰勒虫、东方巴贝斯虫基因组DNA均无此扩增目的条带出现。第1次和第2次扩增的敏感性分别为1.75、1.75×10-2μg/L。在对46份全血的DNA样本巢式PCR和显微镜检测中,阳性检出率分别为34.8%(16/46)和23.9%(11/46)。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巢式PCR方法准确、敏感、特异,作为牛巴贝斯虫病的快速检测和小范围的流行病学调查,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特异、敏感、快速的羊泰勒虫病诊断方法。根据Gen Bank已报道的羊泰勒虫表面蛋白基因(AY274329)设计合成了1对引物,通过条件优化,建立了羊泰勒虫病二温式PCR诊断方法。该方法能扩增出335 bp的羊泰勒虫特异性基因片段,测序结果与已知基因序列同源性为100%。对羊泰勒虫基因组DNA的最小检测量为16 fg/μL,与新孢子虫、弓形虫、巴贝斯虫和瑟氏泰勒虫均无交叉反应。与普通PCR相比,二温式-PCR在敏感性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其反复升温降温时间消耗短。结果表明,二温式PCR诊断方法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可用于羊泰勒虫病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6.
根据GenBank中马巴贝斯虫(Babesia equi)ema-1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内外2对引物,其中外引物扩增ema-1基因60~627nt间567 bp片段,内引物扩增ema-1基因259~488nt间229bp片段。从实验室感染马巴贝斯虫阳性马匹全血样本中提取DNA,采取2次扩增的方法,扩增到229bp特异性条带,建立了适合马巴贝斯虫快速检测的套式PCR方法。经重复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马巴贝斯虫阳性样本在229bp均出现条带,而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扩增结果为阴性。采用该方法对已知阴、阳性的16份马匹全血样品进行检测,有8份为阳性,与实际结果的符合率为100%。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具有较高的重复性和特异性,可用于马巴贝斯虫病的临床诊断、病料检测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卵形巴贝斯虫AMA1基因蛋白特性及免疫活性,本试验用卵形巴贝斯虫特异性引物进行PCR扩增,克隆到pGEX-4T-1中构建BoAMA1重组pGEX-4T-1表达载体,经IPTG诱导表达后,进行SDS-PAGE、Western Blot分析。结果显示,克隆的基因片段长1 042 bp,编码347个氨基酸,与GenBank中相应基因序列(KT312793)的同源性为99.8%。SDS-PAGE分析和Western Blot分析表明,BoAMA1蛋白分子质量约为68 ku,具有较好反应原性。本试验为卵形巴贝斯AMA1基因疫苗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牛卵形巴贝斯虫病在吉林省延边地区流行情况,本试验应用PCR方法对珲春地区190份牛的血液样本进行牛巴贝斯虫病的分子流行病学调查,并与血液涂片染色镜检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该地区牛巴贝斯虫病的PCR方法检测阳性率为30.52%,而血涂片染色镜检法的阳性率为11.05%。不同地区和不同饲养方式间牛卵形巴贝斯虫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遗传进化分析显示,吉林省延边地区牛卵形巴贝斯虫与日本分离株处于同一分支,而区别于河南和韩国分离株。调查表明,吉林省延边地区是牛卵形巴贝斯虫病的流行地区。  相似文献   

19.
为寻求一种快速灵敏的环形泰勒虫病PCR检测方法,基于环形泰勒虫裂殖体表面蛋白(Theirelia annulata surface protein,TaSP)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特异性引物,通过PCR技术扩增出该基因长为393 bp的高免疫原性区片段。用该引物对环形泰勒虫、中华泰勒虫、瑟式泰勒虫、尤氏泰勒虫、吕氏泰勒虫、绵羊泰勒虫、马泰勒虫、驽巴贝斯虫、牛巴贝斯虫基因组模板进行特异性试验,对环形泰勒虫基因组模板进行梯度稀释后扩增,以确定试验的敏感性,同时用本试验建立的方法与常规显微镜镜检方法对150份血清样品进行检测。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在被检测的9个样本中,只有环形泰勒虫基因组模板中扩增出了符合大小的特异核苷酸片段;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PCR对环形泰勒虫的扩增效率可达到10-10;通过对150份血清样品的检测,并与血涂片方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PCR方法具有特异性强、敏感度高等特点,适用于牛环形泰勒虫病的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为了建立一种特异、敏感、快速检测羊泰勒虫方法,以羊泰勒虫主要表面蛋白(MPSP)基因设计引物,建立羊泰勒虫套式PCR检测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只能扩增出羊泰勒虫,而对照组羊巴贝斯虫、羊无浆体和弓形虫基因组DNA均未扩出目的条带。该方法敏感性是普通PCR的1 000倍,其最低检测到1拷贝数的MPSP基因。对采自吉林珲春地区30份羊血液样本检测发现,套式PCR阳性率为46.6%(14/30),高于普通PCR(40.00%,12/30)和血液涂片染色(23.33%,7/30),三者阳性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所建立的套式PCR可用于羊泰勒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