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45Sc、72Ge、103Rh、115In、209Bi为内标元素,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农产品中铅(Pb)、镉(Cd)、铬(Cr)、铜(Cu)、砷(As)、汞(Hg)、镍(Ni)、锑(Sb) 8种重金属元素,选取2种国家标准物质菠菜(GBW10015)和柑橘叶(GBW10020)验证该方法的可靠性,并用该方法检测小麦籽粒中上述重金属含量,以期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提供一种操作性强、高效、准确的方法。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良好,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 0,线性范围宽;铅、砷、铜、镍、铬检出限均为0.03 mg/kg,锑检出限为0.004 mg/kg,汞检出限为0.003 mg/kg,镉检出限为0.002 mg/kg。该方法加标回收率在63.7%~97.9%,精密度(RSD)在3.4%~15.1%。可靠性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测定值均在标准值允许范围内。采用该方法检测小麦籽粒重金属含量表明,小麦中镍对高暴露人群可能存在较大的健康风险,其他元素安全风险级别较低。该方法简单、高效、准确,适用于农产品样品中8种重金属元素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2.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测定涪城麦冬中铅、镉、汞、砷、铬、铜的方法,明确涪城麦冬的重金属含量。[方法]样品经微波消解后,采用ICP-MS同时测定涪城麦冬中铅、镉、汞、砷、铬、铜的含量。[结果]各元素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0,精密度试验的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回收率在91.8%~103.0%,检出限均小于0.01 mg/kg。[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灵敏度高,满足涪城麦冬中重金属含量的测定要求。  相似文献   

3.
中药材圆果中重金属检测的消解方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索采用湿法电热板、微波和干法消解法同时消解中药材圆果,用冷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汞的含量、石墨炉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砷的含量、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测定铜、镉、铅、铬、锌的含量。对3种方法的消解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在精确度试验中,回收率大于90%的测定方法有:湿法中王水+高氯酸消解汞、砷、铅和镉的含量;湿法中硝酸+高氯酸消解铬、铜、铅和镉的含量;王水+高氯酸和硝酸+高氯酸及微波消解锌的含量。在精密度试验中,王水+高氯酸、硝酸+高氯酸和干法消解汞和砷的过程中,变异系数大于30%,王水+高氯酸、硝酸+高氯酸、干法和微波消解铜、铅、镉、铬、锌的含量时,变异系数都小于10%,平均变异系数达33%。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在进行中药材样品重金属分析测试时,根据回收率和操作条件,应采用较高的王水+高氯酸消解汞、砷、铅、镉、铬、锌含量的前处理。  相似文献   

4.
采用微波消解与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联用技术同时分析油茶园土壤中铜、铅、锌、镍、钴、镉、砷、锑、汞等9种重金属元素.结果表明,分析的重金属元素在测定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方法的检出限为0.0011~0.054μg/mL,回收率为89.80%~96.88%,相对标准偏差为1.31%~3.68%.说明该方法具有稳定性好、精密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特别适合于土壤污染调查和多种元素的同时分析.  相似文献   

5.
重庆市某典型区域土壤和水稻中重金属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9年按点位采集稻田土壤及其对应的水稻糙米样品,对重庆市某典型水稻重金属含量超标区域进行镉、铬、镍、铜、锌、铅、汞和砷8种污染元素含量的监测。结果表明:该区域18个点位中有77.8%的点位土壤镉含量超过风险筛选值,超标倍数范围为0.02~0.65;除镉之外,其余7项元素均未超过风险筛选值;由Nemerow综合污染指数可知,18个点位中有44.4%的点位土壤处于轻度污染水平,存在土壤镉污染风险,应加强土壤环境监测和农产品协同监测;各点位的水稻糙米中铜、锌、汞和砷含量均未超过限量值,但镉、铬、镍和铅均有超标,超标比例分别为5.6%、16.7%、16.7%和22.2%;由富集系数可知,调查区域水稻糙米对重金属的富集能力由高到低排列依次为锌镉镍≈铜铬铅≈砷,其中锌和镉极易从土壤中被水稻糙米吸收,吸收比例分别为12.3%和11.3%。  相似文献   

6.
采集了贵州都柳江流域4个柑橘园柑橘植株的叶片、果实及土壤,对砷、镉、锌、铜、铬、铅、汞、镍8种重金属含量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8种重金属元素的检出率均达到100%,通过综合污染指数测定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4个果园土壤、果实中重金属平均含量均低于安全评价标准,达到安全或非污染等级.柑橘果实中铬、镍、铜、锌、铅含量与土壤中铬、镍、铜、锌、铅含量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本项研究选天津市园田土壤29个样点,分0-20,20~40cm两个层次采样,调查分析了铜、锌、铅、铬、镍,镉、汞、砷8种有害元素的含量,并选代表性样点上的7种蔬菜分析测定了上述元素含量状况。探讨了园田土壤及蔬菜重金属的积累原因、特点及控制污染的措施。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状况分析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以内蒙古城郊蔬菜种植区为例进行环境质量污染监测。研究跨城市间蔬菜基地的土壤重金属含量空间变化并进行污染评价。结果显示,城郊菜地土壤重金属含量有不同程度积累,汞、镉、铬、铜、镍超过背景值,且以汞、铬、镍尤为明显,污染水平从轻污染、中污染到重污染;砷、铅、锌元素的含量有所下降,并以锌最为强烈,表现亏缺。各采样地区差异明显。从发展无公害蔬菜标准看,砷、铅、镉、汞还没有超过无公害蔬菜产地环境标准限值,但个别地区达到铜、镍污染警戒线。  相似文献   

9.
常见污染元素土壤背景值间的相关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确土壤污染元素含量间的相互关系,分析了我国不同类型土壤与不同母质土壤表层(0~20 cm)中13种常见污染元素背景值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不同类型土壤和不同母质土壤常见污染元素间的相关关系不全相同.但共同之处是土壤中铯与砷、钴与镍、钴与铜、钴与铬、砷与铬、砷与镍,铬与镍、铬与铜、铜与镍、铜与锌、汞与锌、汞与铅、铅与锌呈极显著正相关;铀与铯、铀与铅、铀与锌、铀与砷、钴与砷、钴与锌、砷与镉、镉与锌、镉与铜、镉与汞、锰与锌、镍与锌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因此在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的产地规划中应考虑这些污染元素间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永春县主要农产品(芦柑、茶叶、蔬菜、水稻)产地土壤环境质量状况,检测分析4种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重金属含量,借助单因子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指数法评估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结果表明:永春县主要农产品产地土壤pH在4.34~6.37,柑园、茶园、菜地、稻田土壤pH均值分别为4.77、4.80、5.14、5.15。土壤中镉、铅、汞、砷、镍、铬、锌、铜元素含量分别为0.06~0.22、46.17~76.19、0.09~0.17、2.34~4.51、24.52~28.58、12.45~30.20、91.05~120.28、27.10~74.10mg·kg-1。镉元素含量在菜地土壤呈现最高值,铅、砷、铬、铜、锌元素含量在柑园土壤呈现最高值,而汞、镍元素含量在稻田土壤呈现最高值。除柑园土壤铅元素含量超标外,其他7种重金属元素含量均未超出国标GB 15618-2018 《土壤环境质量农用地土壤风险管控标准(试行)》筛选值。镉、铅、汞、镍、铜和锌元素含量均超过福建省元素背景值,超标倍数大小排序为镉>镍>铜>铅>汞>锌,其中镉元素...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建立一种同时检测蔬菜中多种元素的方法,采用硝酸-双氧水的消解体系,使用全自动石墨消解仪消解样品,利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ICP-MS)作为检测手段,同时测定蔬菜样品中铅、镉、汞、砷、铬、镍、铜、锌、锰、硒10种元素的含量,各元素方法检出限为0.002~?0.2 mg/kg,定量限为0.005~0.5 mg/k...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洪湖公园中红建莲植株体内的铜、镍、镉、铬、铅、砷、汞等几种主要重金属含量的测定,探讨并蒂莲频繁发生与植株体内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并蒂莲植株体内铅、锰和镉含量分别达到990μg/kg、50μg/kg、320μg/kg,显著高于非并蒂莲植株体内铅、锰和镉的含量,并蒂莲和非并蒂莲体内砷、汞、铜、锌、铬、镍富集没有显著差异,指出铅、锰和镉等重金属有可能对荷花品种红建莲的细胞分裂和染色体有一定的影响,是导致其花芽分化产生并蒂莲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3.
《安徽农业科学》2020,(5):201-205
[目的]建立使用ICP-MS同时测定大米中铅、镉、铬、砷、汞、铝、钛、硒、镍、铁、铜、锌、钾、锰、硼、镁、锡、钠、钙、钡、锑、锶22种元素的方法。[方法]用微波消解-ICP-MS同时测定上述22种元素,试验探究更加简单有效的微波消解液,用混合内标校正基体干扰和漂移。[结果]各元素标准曲线的线性相关系数在0.999 4~0.999 9,各元素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在0.73%~11.01%,各元素的检出限在0.000 43~0.887μg/L,加标回收率在84.49%~101.17%。[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所用试剂少、准确、灵敏度高,能满足大米中铅、镉、铬、砷、汞、铝、钛、硒、镍、铁、铜、锌、钾、锰、硼、镁、锡、钠、钙、钡、锑、锶22种元素同时测定分析的需要。  相似文献   

14.
运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技术,建立蜂蜜中元素的测定方法。各元素在0-1.0 mg/L或0-4.0 mg/L测定线性范围内,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9以上,加标回收率为96.3%~108.3%。该方法测定了蜂蜜中的镁、钙、铁、铜、锌、锰、硒等营养元素,以及铅、砷、汞、镉、铬等重金属的含量,测定结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正>按土壤环境质量标准,对8种重金属元素(砷、汞、铅、镉、铬、铜、锌、镍)进行内梅罗综合评价指数法评价。结果表明,河北平原重金属环境质量优良,一、二、三级和超三级土壤面积  相似文献   

16.
为了了解蔬菜中重金属的污染情况,利用原子荧光光度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了西安市城区10种蔬菜80个样品中汞、砷、铅、铬、镉的含量。结果表明:在检测的10种蔬菜中砷和镉的含量普遍较低,对蔬菜均未构成污染;汞和铬的污染仅在芹菜、茼蒿和生菜中,超标率均为2.5%;铅的超标率为61.2%,最高超标8.03倍。5种重金属元素汞、砷、铅、铬、镉在10种蔬菜中的积累情况为绿叶菜类茄果、瓜类蔬菜。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浙中地区水生蔬菜及其生长环境重金属健康风险,采集水生蔬菜及其生长环境土壤、水样品,测定铅、镉、铬、铜、锌、砷含量,采用美国环境保护署(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模型展开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水生蔬菜单一重金属的目标危害系数(target hazard quotient,THQ)值依次为铬>铅>锌>铜>镉>砷,成人铬和儿童铅、铬的单一重金属THQ值均超过1,表明食用样品水生蔬菜,成人存在铬暴露健康风险,儿童存在铅、铬暴露健康风险。土壤中铜、锌、砷各暴露途径的非致癌风险在儿童和成人中均为口腔摄入>皮肤接触>呼吸暴露,铅、镉、铬各暴露途径的非致癌风险均为皮肤接触>口腔摄入>呼吸暴露。同一暴露途径儿童的非致癌风险普遍比成人高。铬对儿童和成人的致癌风险指数都高于10-4,表明铬对人体健康存在致癌风险。水环境中镉、砷、铬引起的致癌风险平均值分别为541×10-6 a-1、214×10-5 a-1、791×10-4 a-1,风险等级从低到高。所有调查区域水环境中铬的致癌风险值均高于10-4 a-1,说明铬已成为浙中地区水生蔬菜基地水环境中的主要致癌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8.
通过优化微波消解体系、基体改进剂、灰化温度以及原子化温度,建立了一种微波消解–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用于测定卷烟主流烟气中砷、铅、镉、铬、镍的含量。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卷烟主流烟气中砷、铅、镉、铬、镍的检出限为6.29~8.29 ng/L,相对标准偏差为0.93%~4.87%,加标回收率分别为83.44%~115.53%,所测5种卷烟样品的主流烟气中,铬含量最高,铅、镉含量居中,镍与砷含量接近,最低。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上海市老港镇5个不同地点的土壤进行采样分析,初步得出了老港镇8种重金属汞、镍、铬、砷、镉、铅、铜、锌)在土壤中的背景值,得出上海市老港镇8种重金属的空间分布特点,为今后确定上海市老港镇土壤污染的标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双位加热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双位加热消解—ICP-MS)的前处理和检测方法,并测定树仔菜中7种元素含量,建立一种测定树仔菜元素的简便、高效、准确方法,为科学开发树仔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比较分析双位加热消解—ICP-MS和微波消解—ICP-MS的空白背景值、检出限、准确度和精密度,考察消解条件(消解温度、赶酸温度和消解时间)对测定树仔菜中铜含量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最佳消解条件,建立双位加热消解—ICP-MS测定树仔菜中铅、镉、铬、砷、镍、铜和锌7种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结果]双位加热消解—ICP-MS和微波消解—ICP-MS的空白值与检出限均较低,但双位加热消解—ICP-MS测定的元素铬、镍、铜和锌检出限均低于微波消解—ICP-MS,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下同).微波消解—ICP-MS测定标准物质GSB-26芹菜、GSB-12豆角和GSB-13蒜粉的准确度及精密度的相对标准偏差(RSD)≤5.0%;双位加热消解—ICP-MS准确度和精密度的RSD≤2.6%,低于微波消解—ICP-MS,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测定结果更接近标准值.消解温度130℃下消解2.0 h后赶酸温度200℃为双位加热消解树仔菜的最佳消解条件,在此消解条件下ICP-MS测得树仔菜中铅、镉、铬、砷、镍、铜和锌7种元素含量分别为0.0790、0.0404、0.0350、0.00560、1.16、1.18和7.88 mg/kg.[结论]双位加热消解—ICP-MS具有操作简便、快速、检出限低、准确度和精密度高等优点,适用于树仔菜中铅、镉、铬、砷、镍、铜和锌含量的同时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