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为培育广食性家蚕品种,利用甘蓝对四川省苏稽蚕种场保存的337份家蚕种质资源进行摄食检测,筛选出具有摄食个体的品系36个,进而复选确定中、日系广食性基础品系各一个,分别命名为“GS01”和“GS02”,并连续进行9代甘蓝选育后,广食性基础品系对甘蓝的摄食率达到90%左右的水平。通过利用M30小蚕饲料对广食性基础品系进行人工饲料适应性试验,结果表明广食性基础品系的原种、杂交种均对人工饲料具有良好的适应性,实用化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2.
广食一号夏蚕期分别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1~2龄M10粉体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1~4龄颗粒人工饲料育5龄桑叶育3种饲育形式,秋蚕期采用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调查了广食一号在不同季节及不同饲养形式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及主要经济性状.结果表明,广食一号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优良,疏毛率与对照品种菁松×皓月相仿,但在同样饲养条件下,其3龄起蚕率、蚕体质量以及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等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品种.广食一号对M10粉体人工饲料的摄食性低于颗粒人工饲料,但发育整齐度仍然较高,蚕体质量、生命率、产茧量和茧质均明显高于颗粒人工饲料育.广食一号1~4龄颗粒人工饲料育,全龄经过及5龄虫蛹生命率与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无明显差异,结茧率和茧层率稍高于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但蚕体质量、产茧量、全茧量和茧层量均明显降低,说明这种颗粒人工饲料不能满足广食一号3~4龄期的营养要求.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茧质调查及丝质鉴定结果表明:在相同龄期相同饲料饲育条件下,广食一号的产茧量、全茧量、茧层量、茧层率及茧丝质主要指标优于菁松×皓月.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人工饲育的发育不齐问题,就饲料的不同调制方法对桑蚕幼虫发育的影响,以及同一蚕品种个体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1)在饲料制作上必须进行蒸煮灭菌,以微波炉加热灭菌与蒸煮的效果相近,不经加热杀菌简易俄效果都不理想。(2)同一蚕品种个体间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差异,对桑叶粉及蔗糖等摄食促进物质的感受性,高食性蚕比低食性蚕敏感,而对豆粕粉中摄食阻碍物质的感受性,低食性蚕比高食性蚕敏感,研究认为  相似文献   

4.
人工饲料养蚕是我国蚕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揭示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规律,可为利用摄食性好的家蚕种质资源培育人工饲料适应性品种提供理论依据。以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差异显著的3对家蚕品种(品系)分别组配P_1、P_2、F_1、F_2及BC_1共10个世代的交配材料,以人工饲料育收蚁36 h疏毛率为摄食性考核指标,应用联合尺度检验等方法进行摄食性遗传模式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多代食性歧化选择选育的菁松A、菁松B的高摄食性与低摄食性品系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呈现加性遗传效应;广食性品种中广04对低摄食性品种鲁七的摄食性呈现显性-加性-母性遗传模式。由此可见,家蚕不同品种(品系)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遗传模式不同,在选育人工饲料适应性家蚕品种时,可依据加性效应为主的遗传模式,对摄食性好的蛾区和个体进行系统选育。  相似文献   

5.
家蚕广食性系统GS01对甘蓝摄食性的遗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代方银  童晓玲  罗英  韦强  肖阳  鲁成 《蚕业科学》2004,30(4):339-342
GS0 1是用甘蓝检测获得的家蚕广食性自然突变系统之一 ,对人工饲料也具有优良的摄食性。用对甘蓝叶无摄食性的系统与GS0 1杂交 ,对F1、F2 及BC1世代 5龄起蚕用甘蓝叶检测 ,分析GS0 1对甘蓝摄食性的遗传规律 ,结果 :GS0 1对甘蓝的摄食性由显性主效基因控制 ,推测同时存在修饰基因的作用 ;在其它系统中发现了GS0 1对甘蓝摄食性的显性抑制基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M30人工饲料对现保存的家蚕种质资源进行人工饲料摄食性、饲育方法、饲育技术流程进行研究,历经3年6代,筛选出了部分对人工饲料摄食性好、健康好养的材料,并通过不同饲育方法对比,形成了一套人工饲料小蚕饲育技术,为今后我省推广人工饲料小蚕育提供品种资源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7.
为解决人工饲料育的发育不齐问题,就饲料的不同调制方法对桑蚕幼虫发育的影响,以及同一蚕品种个体间的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①在饲料制作上必须进行蒸煮灭菌,以微波炉加热灭菌的与蒸煮的效果相近,不经加热杀菌简易化制作的效果都不理想;②同一蚕品种个体间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差异。对桑叶粉及蔗糖等摄食促进物质的感受性,高食性蚕比低食性蚕敏感;而对豆粕粉中摄食阻碍物质的感受性,低食性蚕比高食性蚕敏感。研究认为,要提高人工饲料育蚕的群体摄食性和发育整齐度,应尽量消除饲料中的摄食阻碍物质,或选育出对摄食阻碍物质具适应性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8.
为探究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保育的部分家蚕品系对人工饲料育的适应性,从而为选育适宜安徽省地理气候条件的人工饲料育适应性蚕品种奠定基础,挑选了 Z18等14份家蚕品系资源进行1~2龄颗粒人工饲料育3~5龄桑叶育(以下简称稚蚕饲料育)适应性及饲育成绩调查,以优食一号、菁松x皓月作为品种对照,以全龄桑叶育作为饲育方式对照...  相似文献   

9.
华南地区家蚕资源品种的人工饲料摄食性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华南地区保存的167个家蚕资源品种和组配的19个杂交种进行人工饲料摄食性调查发现,摄食率高于91%的品种占调查品种的44%,表明华南地区选育适合人工饲料饲育的家蚕品种有丰富的基础材料。同品种不同蛾区家蚕对人工饲料的摄食性调查发现,摄食率高于97%的品种蛾区间差异不明显,摄食性遗传稳定;摄食率低于90%的品种蛾区间的差异较大,表明可有效选拔提高品系的人工饲料摄食性。  相似文献   

10.
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生理遗传学研究与展望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崔为正 《蚕业科学》2003,29(2):107-113
从家蚕对人工饲料摄食性的影响因素,摄食性的个体差异及其生理原因,摄食性的遗传模式及人工饲料育适应性蚕品种的选育等方面,总结了有关家蚕食性的研究成果和最新近进展,探讨了家蚕食性研究在人工饲料育实用化和广食性蚕品种选育等方面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1.
家蚕人工饲料育用新品种选育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家蚕品种对人工饲料的适应性是制约人工饲料实用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开发出低成本人工饲料后,经过定向选择育成了适应人工饲料育的蚕品种“西6 x 734”,其原种小蚕人工饲料大蚕桑叶育的饲育成绩与全龄桑叶育相当,且发育整齐,一代杂交种饲育成绩和缫丝成绩均达到桑叶育水平。  相似文献   

12.
调查了6个家蚕原种、2个杂交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重点探讨了4个原种1~2龄颗粒饲料育对其生长发育、产卵性能和叶卵转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蚕品种对颗粒人工饲料的摄食性存在极大差异,从24 h疏毛率来看,杂交种高于原种,日系品种高于中系品种。原蚕稚蚕颗粒人工饲料育的1~3龄发育经过比全龄桑叶育对照显著延长,但5龄期发育加快,差距缩小。小蚕颗粒人工饲料育对原蚕虫蛹生命率无明显影响,全茧量高于全龄桑叶育,但茧层率低于对照组。造卵数1~2龄颗粒饲料育略少于全龄桑叶育,但残留卵率显著降低,平均产卵量与全龄桑叶育基本相同,良卵率也无明显差异。小蚕颗粒饲料育的5龄食下量均低于全龄桑叶育,4个品种平均减少11.0%,叶卵转化率比全龄桑叶育平均提高15.6%。  相似文献   

13.
强健性多丝量蚕品种871、872的育成   总被引:15,自引:7,他引:8  
采用杂交育种结合系谱选择方法育成了强健性多丝量品种871、872,通过1993~1994两年攻关点联合鉴定及全国桑蚕品种鉴定,结果表明;万蚕收茧量、万蚕茧层量、万蚕产丝量分别比对照种提高11%~15%、11%~18%、15%,茧丝长1200~1400m,出丝率17.42%~20.68%,净度94~96分,是一对体质较强,丝质优良兼耐氟化物污染,繁育性能较好的优质春、秋兼用多丝量蚕品种。  相似文献   

14.
家蚕自3龄起添食单一和混合的Cd2+、Pb2+重金属溶液,观察并记录其生长发育状况,测量各时期体长,提取DNA并分析断裂情况。结果表明,添食Pb2+、Cd2+两种混合重金属离子的家蚕体型比单一添食相应含量Cd2+的大,其体长大于单一添食相同含量Pb2+、Cd2+的家蚕;单一重金属离子作用下的家蚕DNA发生明显的梯状断裂,出现细胞凋亡现象,而混合重金属诱导的家蚕细胞DNA完整,未发生凋亡现象,预示着竞争位点假说在家蚕体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家蚕全龄人工饲料育半化蛹发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亚平 《蚕业科学》1996,22(2):77-83
家蚕全龄人工饲料饲育的现行二化性4眠杂交种和原种,其幼虫期的眠起、生长及结茧均能正常进行,但化蛹期半化蛹较普遍发生。杂交种2回育Ⅰ区显著高于2回育Ⅱ区和3回育区,日×中品种高于中×日品种,雌蚕的发生率高于雄蚕;日系品种显著高于中系品种。半化蛹发生率的高低,与给饵回数有着密切的关系,半化蛹多数可变态为半化蛾,但不能交配和产卵。在饲料中添加适量抗氧化剂或在5龄期2回以上给饵,可有效防止半比蛹的大量发生。  相似文献   

16.
家蚕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21,自引:9,他引:12  
家蚕血液超氧化物歧化酶(SOD)随着蚕的发育而呈现有规律的动态变化:幼虫4龄期SOD活性高于5龄,同一龄中以龄初和龄末较高,而中期较低;化蛹后.SOD活性迅速增加,蛹中期活性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下降直至羽化;雌蚕的SOD活性均高于雄蚕,但蛹期SOD活性却以雄性较高;不同蚕品种间SOD活力有较大差异;SOD活力与饲料也有很大关系,人工饲料有蚕的活力显著高于桑叶育蚕;氟化物处理在初期引起SOD活性上升,但随后即下降并低于对照。研究认为,家蚕体内SOD活性与蚕的发育、变态及健康状况具有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人工饲料育家蚕中肠和血液中几种消化酶活性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消化酶的活性强弱与饲料的吸收利用有密切关系,而饲育方式、饲料组成等因素对消化酶活性有一定影响。本试验对几种消化酶活性和蚕品种的饲料效率进行了测定和调查,结果表明人工饲料育蚕与桑叶育蚕中肠消化液淀粉酶、磷酸酶活性变化有明显差异,海藻糖酶以及蛋白酶等活性变化差异不大。人工饲料育,5龄蚕的食下量、消化量及茧质成绩均劣于桑叶育,但消化率、茧重转换效率及茧层转换效率高于桑叶育。  相似文献   

18.
家蚕消化液中抗链球菌蛋白含量和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鲁兴萌  金伟 《蚕业科学》1990,16(1):33-38
分析了家蚕幼虫五龄不同时间,消化液中抗链球菌蛋白(ASP)的含量和抑菌活性的强弱,不同蚕品种ASP的含量和抑菌活性,五龄起蚕过度饥饿对ASP含量和抑菌活性的影响.并调查了不同家蚕品种五龄不同时期添食Strcptococcus属细菌的致病情况.研究的结果证明:ASP的含量和抑菌活性与家蚕幼虫的强健性有关,ASP可能是家蚕幼虫防御细菌性胃肠病发生的一种重要的物质.另外,还发现了食桑期的蚕ASP由三种蛋白质组成,而起蚕比食桑期的蚕要少一种蛋白质组份.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全蚕粉中1-脱氧野尻霉素(1-deoxynojimycin,1-DNJ)含量与降血糖效果的关系以及蚕体内1-DNJ的来源,测定了7个家蚕品种或杂交组合以及用5个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5龄蚕制备的全蚕粉中1-DNJ含量,同时测定了由相应的全蚕粉配制的蚕粉复合物对小鼠食后1.5 h血糖值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家蚕品种以及用不同桑品种和不同叶质桑叶饲养家蚕制备的全蚕粉复合物的降血糖效果均存在显著差异,凡是降血糖效果显著的全蚕粉,1-DNJ含量都处于较高水平,而1-DNJ含量低的全蚕粉其降血糖效果均较差,但降血糖活性与1-DNJ含量之间并不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全蚕粉中还存在其它降血糖活性成分。养蚕用桑中的1-DNJ含量与蚕体内1-DNJ含量存在高度正相关性,而且用不含桑叶粉的人工饲料饲养的家蚕幼虫不含1-DNJ,因此证实了蚕体内的1-DNJ来源于桑叶,家蚕本身不能产生1-DNJ。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