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水稻早穗是指水稻主茎在秧田期间,幼穗已经开始分化或形成,移栽后过早抽穗通常称之为“水稻的早穗现象”。发生早穗的稻田,早的在插秧后10多天,迟的在一个月左右,就开始抽穗,植株变矮,且高矮不齐,剑叶特长,形成鸡尾状。株叶形态大变,在同一丛内的蘖,有的抽穗,有的孕穗,有的正在长蘖。  相似文献   

2.
1水稻早穗发生的原因水稻早穗是指在秧田期间水稻主茎、幼穗已经开始分化或形成,移栽大田后过早抽穗的现象。发生早穗的稻田,早的在移栽后10 d以上,迟的不到1个月就开始抽穗。早穗植株表现为瘦弱矮小,叶色淡,分蘖少,穗子小,穗型异常,有的稻穗不能全部抽出剑叶,因此造成产量损失。水稻早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  相似文献   

3.
水稻早穗是指水稻在秧田期间主茎就开始幼穗分化,移栽到大田后过早抽穗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植株变矮、高矮不齐、剑叶特长,株叶形态改变,形成野鸡尾.  相似文献   

4.
水稻早穗指的是水稻在秧田期间主茎就开始幼穗分化,移栽到大田后过早抽穗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植株变矮、高矮不齐、剑叶特长,株叶形态改变,形成野鸡尾.在同一丛内有的抽穗、有的孕穗、有的则正在长蘖,致使抽穗参差不齐,穗长、穗粒数相差很大,成熟期不一致.因为水稻是高分蘖作物,仅是主穗出现早穗现象,分蘖正常生长的水稻,一般减产幅度不大.而水稻整个生长发育期普遍提前,株高明显降低,稻穗明显缩小,造成水稻大幅度减产.  相似文献   

5.
水稻早穗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现象,它受到品种、外界环境、栽培条件等多重影响。本文从水稻品种、秧田及本田管理等方面简要概括了水稻早穗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水稻早穗是水稻生产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一个综合的、复杂的现象,它受到品种、外界环境、栽培条件等多重影响。从水稻品种、秧田及本田管理等方面简要概括了水稻早穗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7.
水稻早穗是指水稻在生育进程上提早进入生殖生长,秧苗移栽时已经或即将开始幼穗分化,以致移栽后不久就抽出剑叶,并发生提前抽穗的异常生理现象。分析水稻早穗发生原因,提出防御和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8.
晚稻出现早穗(一般在移栽后10天~15天抽穗)的现象时有发生,早穗又称“早产”,是指在秧田期间秧苗就已开始分化或幼穗已经形成,移栽后过早抽穗的现象。出现早穗的晚稻苗由于分蘖迟.分蘖与分蘖之间、分蘖与主茎之间个体发育差异大,田间表现出齐穗迟,稻株高矮不一,成蘖较少,稻穗小,空秕率增多.而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9.
水稻早穗是指由于外界条件的影响或栽培管理不当,引起水稻比正常年份的抽穗时间提前的现象.发生早穗的稻田,早的在插秧后10d多,迟的不到1个月,就开始抽穗,植株变矮,高低不齐,剑叶特长,形成野鸡尾巴.叶色淡,分蘖少,在同一蔸内的蘖,有的抽穗,有的孕穗,有的正在长蘖,轻微早穗一般减产10%左右,严重的减产可达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正>在水稻上通常把种子萌发到水稻新的种子产生为水稻的一个生育周期,即生育期。生育期可分为幼苗期,返青期、分蘖期、长穗期(穗分化期),结实期。一般幼苗期在秧田已完成,移栽后缓苗成活的这段时间叫返青期,返青后就开始分蘖(有的在秧田已开始分蘖),就开始穗分化(拔节),在幼穗分化以前,是长根、茎、叶为主的为营养生长期,穗分化到成熟是长穗,花、籽粒等为主的生殖生长期。一、幼苗期:是种子萌发到三叶期这个阶段,一般又分  相似文献   

11.
一、早穗原因 早穗是指水稻在生育进程上提早进入生殖生长,秧苗移栽时已经或即将开始幼穗分化,以致移栽后不久就抽出长叶并发生提前抽穗的异常生理现象.不少农友以为这些种子纯度有问题,其实这并非种子有杂,而主要是由于栽培管理不当所致.在生产上,移栽超龄秧极易引发早穗,特别是全生育期短,感温性强的品种,在秧田期间温度过高,加之秧苗密度较大,正常的营养生长(如分蘖)受到抑制,易提早转入生殖生长.由于移栽后营养生长不足,使经济性状变劣,穗小粒少,抽穗极不整齐,其结果是产量很低.  相似文献   

12.
《农技服务》2009,26(3):76-76
<正>1症状表现水稻条纹叶枯病可以使水稻叶片褪绿、不能抽穗或虽能抽穗但不能结实,造成水稻直接减产。稻苗发病后其症状显而易见,其上部叶片和叶鞘褪绿呈现黄绿色或黄白色的条纹或花点,有的水稻品种发病心叶软弱,卷曲下垂,病株抽穗不良或穗畸形不实,穗茎节曲棍形手感明显。  相似文献   

13.
适期播栽水稻实现避螟高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二化螟的发生规律和水稻高产生育规律 ,适当推迟播栽期 ,可有效减少一代二化螟在秧田的产卵量并在秧田实施集中围歼 ,既可减轻大田防治压力和节省农本 ,又能确保水稻有足够的营养生长量 ,达到足穗、大穗 ,确保水稻在最佳气温下抽穗、灌浆 ,达到较高的结实率和千粒重  相似文献   

14.
水稻拔节长穗期是指从拔节、幼穗分化到抽穗前的一段时间。针对此期水稻生育特点,养分管理主要是巧施穗肥。要根据品种类型、稻株生长情况,采用不同的促花肥和保花肥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15.
一、水稻抽穗"一刀齐"在水稻高产栽培中,即要尽量控制无效分蘖,提高成穗率,又要努力控制小穗的形成,提高抽穗整齐度,也就是做到抽穗"一刀齐"。这样,既能保证单位面积的有效穗数,又能保证平均每穗粒数,最终夺取高产优质高效。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杂交水稻秧田低节位分蘖开发不够,大田分蘖时间偏迟,提出秧田促秧苗低节位分蘖,大田促分蘖早发,提前控制无效分蘖,促大穗的双促栽培技术.至1999年全县累计推广面积107622.7m2,共增加粮食10969.53T,增产幅度10.94~43.37%.并形成一套在秧田改二叶一心期为一叶一心期施断奶肥,改三叶一心期为二叶一心期施促蘖肥,大田并施基蘖肥,促大田分蘖早生快长,在计划穗数的65%开始控制分蘖为主的前期促蘖早生快长,中期控制群体,后期促穗保花增粒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水稻全生育期是比较稳定,从育苗到插秧、分蘖、拔节、抽穗、成熟都有较固定时间间隔,受品种固有遗传基因控制,环境的极端变化对水稻品种基因表达具有一定影响。水稻生长分为两个明显阶段,及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满足营养生长所需的基本积温要求,水稻就会进入生殖生长阶段。早熟水稻品种,因其营养生长期短,分蘖期出现异常高温,易发生早穗现象。  相似文献   

18.
水稻秧田区小麦赤霉病重发原因调查结果表明,小麦赤霉病在水稻秧田区重发的原因为水稻秧田期正处于小麦抽穗扬花至成熟期,秧田长期保持有水状态,增大了毗邻区小麦田间的土壤湿度和空气湿度,在小麦抽穗扬花期为小麦赤霉病的侵染为害提供了有利的湿度条件,这是水稻秧田区小麦赤霉病重于其他区域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9.
强化栽培对水稻后期群体质量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以高产水稻品种两优培九和II优7954为材料,研究强化栽培对水稻中后期群体质量和产量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强化栽培在单位面积穗数不占优势下,主要是通过改善水稻后期群体质量,促进大穗形成从而实现增产。在强化栽培适宜种植密度下,抽穗期功能叶的配置比较合理,叶片宽且挺,能较好的截获光能,且水稻抽穗期至花后20 d的叶面积衰退率较少,有利于抽穗后光合能力的提高和物质积累,抽穗期茎鞘物质积累多,有利于提高穗粒数和结实率,保证水稻大穗形成。  相似文献   

20.
两种不同穗型水稻品种灌浆期间物质生产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选用直立穗型水稻品种辽粳326和弯曲穗品种奥羽316,在相同栽培条件下,比较两品种灌浆期间物质生产与分配、群体生长率(CGR)、净同化率(NAR)及与物质生产密切相关的叶绿素含量、叶面积指数(LAI)、比叶重等指标。结果表明,和弯曲穗品种奥羽316相比,直立穗品种辽粳326在灌浆后期仍能保持较强的物质生产能力,其抽穗后生产的干物质量占其生物产量的53.77%,比其经济产量高出12%。灌浆期间,直立穗品种辽粳326的比叶重较高,叶绿素含量较高,LAI下降较慢,各项生理指标优于弯曲穗品种奥羽316.抽穗后,直立穗品种辽粳326具有比弯曲穗品种奥羽316更强的生产能力.因而更符合高产栽培的需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