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朱本坤 《排灌机械》2008,26(1):43-46
鉴于传统泵站供水系统存在耗能大、水压波动大等问题,在对某泵站供水系统作系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以供水管网的水压、水位、流量等参数为控制对象,采用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策略,通过调整供水水泵的投入台数及转速,来实现恒压供水的快速性和可靠性的解决方案.对自适应模糊PID算法进行了研究和计算机仿真,给出了基于MATLAB的系统仿真结果,并对该自适应模糊PID控制结果与传统的PID控制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仿真与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自适应模糊PID变频恒压闭环供水,供水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得到了较大的改善,在设定水压值为0.9 MPa时,系统的上升时间为2.76 min,超调量为0.47%,调节时间为2.8 min.  相似文献   

2.
变频恒压供水应用效果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简述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中传统供水方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变频技术进行改造的必要性,并以两个实例说明变频恒压供水系统在农村集中供水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最后指出应用变频技术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多采用加压泵站分级加压供水。加压泵站的运行调节方式主要有:水泵全速节流供水、水泵变频调速恒压变流供水、水泵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和水泵直连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等。阐明了这些运行调节方法的原理,并进行了能耗分析.分析表明:水泵全速节流供水简单、实用,但能耗最大;水泵变频调速恒压变流供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节能供水方式,其能耗较低,但仍存在额外的水力损耗;水泵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能真正实现无额外水力损失,节能效果好;水泵直连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能充分利用自来水管网水压,节能最显著,能减少自来水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4.
我国多采用加压泵站分级加压供水。加压泵站的运行调节方式主要有:水泵全速节流供水、水泵变频调速恒压变流供水、水泵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和水泵直连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等。阐明了这些运行调节方法的原理,并进行了能耗分析。分析表明:水泵全速节流供水简单、实用,但能耗最大;水泵变频调速恒压变流供水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节能供水方式,其能耗较低,但仍存在额外的水力损耗;水泵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能真正实现无额外水力损失,节能效果好;水泵直连变频调速变压变流供水能充分利用自来水管网水压,节能最显著,能减少自来水的二次污染。  相似文献   

5.
利用PLC实现泵站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结合某大型小区新建泵站利用PLC设计了变频恒压供水控制系统。介绍了基于PC的变频恒压供水系统的构成和工作原理,针对泵站计算机控制系统中实际问题介绍了利用HSComm6.0函数实现西门子S7—300系列PLC与上位机的通信,并给出了基于VC^ 的通信程序设计方法。运行结果表明:系统工作稳定,可以满足恒压变量的需求,保持供水管网末端恒压,使供水系统始终处于高效节能的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融现代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技术为一体的PLC系统和变频调速系统在供水系统中的应用,通过两者的共同作用,实现了对供水系统的稳压控制。即由水压传感器测量管路中水的压力以及流量计所测得的信号,通过PLC的程序转换,转变成变频调速器的输入信号,通过变频调速器的调整,实现对水泵电机的变频调速,从而达到稳压供水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排水泵站变频节能的工程实践和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简要介绍了通用变频器的概况以及水泵的变频控制技术;分析了供水泵站和排水泵站水泵变频运行的必要性以及排水泵站变频节能的基本原理.通过对宁波市3座城市排水泵站的变频工程实践,对变频控制在污水泵上的应用作了初步研究.这3座泵站均为污水泵站,扬程有一定的富余量;对不同频率下的排水单耗数据测试显示:在非汛期,变频控制用于排水泵站有25%~35%的节电率,而年综合节电率在20%以上.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山丘区自压供水工程中高落差水压多级降解分级技术,设计利用浮球调节系统自动控制供水,便于选用工作压力较低的供水管材及设备,降低工程造价,且有利于工程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9.
陶爱忠 《排灌机械》1999,17(2):34-35
泵站技术供水的可靠性对机组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该文介绍了一种解决泵站技术供水堵塞问题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10.
节水灌溉园区变频控制系统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供水系统的扬程特性、管阻特性为基础,分析并比较了变频调节供水系统与阀门调节供水系统的节能效果。提出了变频自动控制在节水灌溉中的应用方案,改变了传统的调整阀门开度及人工启停电机来满足供水需要的操作方法。实践证明,节水灌溉特别是在温室滴灌系统中采用变频调节自动控制供水系统,与阀门调节供水系统相比,可节能20%~69%,而且对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提高供水流量及保持供水压力的稳定性、减少人工误操作等均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东深供水改造工程站用电系统主要包括莲湖、旗岭、金湖泵站的内部用电路设备的供电系统。泵站用电采用380/220V中性点接地的三相四线制系统供电;为保证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对机组自用电的叶片调节机构油压装置采用双回路供电。选用站用电系统设备时应满足短路时的动、热稳定,开断电流,开关上、下级的选择性等要求。  相似文献   

12.
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源头泵站江都四站为例,通过单机组优化运行(叶片全调节、变频变速)数学模型的求解、分析可知,在南水北调东线源头泵站扬程变幅(日均扬程7.8~3.8 m,潮差1.2 m)范围内,不管是否实行峰谷电价,泵站叶片全调节优化运行是较为合适的运行模式;变频变速运行仅在扬程低于5.0 m、非满负荷运行时优于叶片全调节;在满负荷工作时,泵站变频变速与定角恒速运行相比,变频变速优化运行带来的效益不足以抵消变频装置的耗损.同时,从泵装置运行的机理出发,证明了大型提水泵站只有在一次调水过程中的扬程变幅足够大时,变频变速优化运行才能产生效益的论点.该成果可为南水北调东线大型泵站的改造、优化运行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机电泵站的改造与建设规划,必须随着灌区内用地布局的大面积调整而进行优化与调整.采用动态规划法,以泵站为阶段变量,水量为决策变量,泵站群灌溉净效益最大为目标函数,对区域灌溉泵站群进行优化,并根据优化结果提出泵站建设和改造的调整方案,对当前提高农村水利建设资金使用率和水资源利用率具有很重要的意义.通过对淮安市淮涟灌区的优化规划改造,提高了灌区工程的效益,保证了灌溉需求.  相似文献   

14.
事故停泵水锤对压力管道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青云  李志敏 《排灌机械》2006,24(6):45-47,52
介绍了大战场泵站的基本情况,对该泵站由于事故停泵水锤造成压力管道破坏的现场进行了调查.基于水锤理论并运用水锤特征线法,建立了事故停泵水锤计算的数学模型,模拟了事故停泵水力过渡过程中的水泵参数及压力变化过程,绘制了该泵站事故停泵的最大、最小水头包络线.通过计算结果及对泵站压力管道破坏情况的分析,得出此次管道破裂是由于事故停泵产生过高水锤压力,沿管线多处出现负压,管道存在质量问题等原因造成.提出的解决方法是更换破坏的管道,同时在管道凸起(3^#镇墩)K0+075处及(6^#镇墩)K0+201处设进排气补气阀,防止事故停泵时管道产生过大的负压.  相似文献   

15.
结合东深供水改造工程全线供水系统的特点,介绍了工程所采用的过程控制软件,即对过程控制的操作界面、过程控制参数进行设置,实现各种控制功能的逻辑关系,完成各种调节功能的数学运算;重点描述实现工程关键控制功能的控制逻辑和数学模型。控制逻辑主要作用有两方面。一是作用于相关泵站的泵组直接停机;二是对相关泵站的流量给定值作出修改,然后调节泵站的流量;数学模型主要包括水位调节模型和流量确定模型。  相似文献   

16.
窦以松  胡孟  齐莹 《排灌机械》2006,24(3):48-53
总结了我国泵站、机井建设管理和科学技术发展过程以及据以制定的泵站、机井标准,分析了其适用性与存在问题;以美国、日本、俄罗斯为重点介绍了其泵站、机井标准制定情况;对比分析了我国与国外泵站、机井标准化优势与差距;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国21世纪对上述两种标准调整的建议.可供水利标准化部门组织制定新一轮标准体系时参考.  相似文献   

17.
大型排水站超驼峰水位运行的技术措施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分析了虹吸式出水流道大泵机组在出水口水位超驼峰状态下完成停机防洪、开机排涝以及事故停泵等3项技术任务中存在的问题,根据泵站的条件和要求,提出了应用压缩空气技术为中心的综合措施,以最低的费用完成对泵站系统的改造,从而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处理超驼峰状态下泵站运行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8.
并联泵站群日优化运行方案算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并联泵站群日优化运行数学模型,该模型以并联泵站群日提水费用最少为目标函数,以各时段机组叶片角或转速为决策变量.考虑站间不同工况调节方式,采用大系统二级分解-动态规划聚合法进行求解.首先以泵站日提水耗电费用最少为目标,泵站提水量的分配为协调变量,将该模型分解成若干个泵站多机组日优化运行一级子模型;再以单机组日提水耗电费用最少为目标,机组提水量的分配为协调变量,将一级子模型分解为若干个单机组日优化运行二级子模型.该二级子模型以机组叶片安放角或机组转速为决策变量,机组提水量的离散值为状态变量,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构造的聚合模型以各机组提水量为决策变量,并联泵站群提水量的离散值为状态变量,同样采用动态规划方法求解.该方法可以解决不同工况调节方式、不同时段划分及不同日均扬程下并联泵站群的日优化运行问题.以淮阴一、三站并联运行为例,作了日优化运行计算,结果表明:各日均扬程下满负荷、80%负荷、60%负荷优化运行单位费用,较定角恒速运行分别平均节约10.53%,26.54%,34.40%.  相似文献   

19.
Energy saving with variable speed pumps in on-demand irrigation systems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The present work analyzes energy saving in on-demand irrigation systems served by an upstream pumping station.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is to identify the best pumping station operating mode to optimize energy consumption. This objective can be achieved by matching the discharge and the pressure head requir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the network) during the whole irrigation season with the pumping station characteristic curves.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 of the network can be obtained using an appropriate stochastic generation modeling, and COPAM software was used in the present work. The characteristic curves of the pumps can be adapted to the network characteristic curve by equipping the pumping station with variable speed devices. Several types of regulation based on variable speed techniques were identified and analyzed. The differences in energy consumption for each technique were quantified for two on-demand irrigation districts in Southern Italy and managed by the Water Users Organization “Consortium of Capitanata”. It was demonstrated that in comparison with the current pumping station regulation, energy savings of about 27 and 35% may be achieved for the two distric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