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研究盐胁迫下不同SA浸种条件对西葫芦种子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研究盐胁迫下不同浓度、温度、时间的SA浸种,并利用响应面软件对浸种条件优化,分析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浸种温度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最强,浸种时间对α-淀粉酶活性的影响最弱。单因素实验的分析中种子萌发最适的SA浓度为1.0 mmol/L,浸种的温度为30℃,浸种的时间为18 h。响应面法优化α-淀粉酶活性最大时的参数是:浸种SA浓度1.09 mmol/L,浸种温度28.26℃,浸种时间18.94 h,在此条件下,α-淀粉酶活性的理论值为0.264455 mg/(g·FW·min),与理论值的贴近度为97.98%。在最优浸种条件下α-淀粉酶活性最高,表明在此浸种条件盐胁迫下的西葫芦种子萌发力最好。  相似文献   

2.
侯珲  周增强  王丽 《中国农学通报》2016,32(30):171-175
为研究叶面喷施草酸、水杨酸(SA)和BTH对甜瓜植株防御酶活性的影响,在甜瓜二叶期用不同浓度的草酸、水杨酸(SA)和BTH对甜瓜植株进行处理。结果表明:经草酸处理后,甜瓜植株体内的β-1,3-葡聚糖酶和POD活性均较对照植株有明显升高,在处理后9天达到高峰,β-1,3-葡聚糖酶活性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7~3.9倍,POD活性比对照提高了3.5~4.8倍。但草酸处理并没有引起PAL活性的提高。用水杨酸(SA)和BTH处理植株,甜瓜植株体内的β-1,3-葡聚糖酶、POD和PAL活性较对照植株也有明显的提高,在处理后7天均达到高峰,其中β-1,3-葡聚糖酶活性比对照提高了1.9~3.8倍;POD活性提高了3~5.5倍;PAL活性提高了1.8~5.2倍。  相似文献   

3.
为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检测提供高效的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柱Waters BEH C18(1.7 μm, 100 mm×2.1 mm),以60%的乙醇为提取剂,流动相组成为乙腈和纯水,以邻苯二甲醛为衍生剂提对γ-氨基丁酸含量进行测定。该方法确定了样品最佳衍生反应时间为2 min,衍生物可在室温条件下稳定时间24 h以上或4℃低温保存。在此条件下绘制了γ-氨基丁酸的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检出限为0.5 mg/L,回收率范围98.88%~99.2%,相对标准偏差为0.6%~2.2%。该方法准确、灵敏、省时,为发芽糙米中γ-氨基丁酸的含量测定奠定了有效可靠的方法基础,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用不同浓度的甲醇和乙醇法及蒸馏水法超声提取杜仲叶的活性成分,结果表明,杜仲叶总黄酮用甲醇提取效果较好,且在浓度为60%效果最佳,提取物总黄酮含量为207.006 mg QuE/g DM;杜仲叶总酚用乙醇提取效果较好,其浓度为60%最佳,提取物总酚含量为38.439 mg GAE/g DM。杜仲叶的60%甲醇提取物具有最佳的DPPH·清除能力和最佳的ABTS+·清除能力,其IC50值分别为72.86μg DM/mL和169.55μg DM/mL。50%乙醇提取物具有最佳的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其IC50值为94.98μg DM/m L。相关性分析表明,杜仲叶总黄酮含量与DPPH·清除能力,ABTS+·清除能力和α-葡萄糖苷酶活性抑制能力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0.891和-0.873,具有显著相关性。本研究通过筛选提取杜仲叶的活性成分的方法,为杜仲叶提取物的抗氧化性和降血糖能力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以欧李仁为原料,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为指标,并以阿卡波糖作为阳性对照,研究其醇提物和水提物的降糖作用。结果表明,欧李仁提取物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欧李仁乙醇提取物原质量浓度下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为84%和96%,分别相当于对12 mg/m L左右的阿卡波糖对α-葡萄糖苷酶的抑制率和1 mg/m L左右的阿卡波糖对α-淀粉酶的抑制率;欧李仁水提取物原质量浓度下对α-葡萄糖苷酶和α-淀粉酶的抑制率分别为78%和74%,其抑制能力低于欧李仁醇提物。说明欧李仁醇提物较水提物有更好的降糖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寻找和开发绿色环保且可有效抑制植物病原真菌的中草药资源,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奠定研究基础。本研究以黄瓜枯萎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为供试菌,对川芎、黄柏、连翘和地锦草乙醇提取物的16种萃取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并观测了抑制菌丝生长效果最好的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和菌丝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川芎石油醚萃取物、连翘乙酸乙酯萃取物和黄柏正丁醇萃取物对2种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其中,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和番茄早疫病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中浓度(IC50)分别为3.68 mg/mL和5.82 mg/mL;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对黄瓜枯萎病菌孢子萌发也有一定抑制作用,IC50为11.29 mg/mL,且在菌丝生长IC50浓度下导致菌丝形态异常。川芎石油醚萃取物可作为新型植物源抑菌剂来源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凤凰单丛茶品质的海拔区间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究构成不同海拔区间凤凰单丛茶品质差异的生化本质,以潮安县凤凰镇分别位于海拔300~1100 m区间的5个八仙单丛成龄茶园为研究对象,按相同工艺采制成茶样,比较分析不同海拔区间成茶样的生化成分和土壤养分含量差异。结果表明,高山茶(海拔800~1100 m)与中山茶(海拔500~700 m)的生化成分含量差异较小,高(中)山茶的茶多酚、茶色素、咖啡碱、可可碱、没食子酸、茶氨酸、天冬氨酸、脯氨酸、谷氨酸、木糖,矿质元素硼、锌、铁、锰、钙、镁、铜、硫以及香气组分脱氢芳樟醇、反-橙花叔醇、 顺-茉莉酮、α-蒎烯、β-紫罗酮、苯甲醛、藏红花醛等的含量显著高于低山茶(海拔300~400 m);茶多酚、茶黄素、咖啡碱、可可碱、茶碱、没食子酸及醇类、烯烃类、醛类、烷烃类、酯类等香气物质含量与海拔高度呈正相关。中、高山茶园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氮、磷、钾含量适中均衡,矿质元素钙、镁、锰、氟、硒等含量较高,说明土壤性状是影响凤凰单丛茶品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以无水乙醇为溶剂制备草珊瑚全草提取物,测定其总酚和总黄酮含量,提取物对DPPH自由基与ABTS自由基的清除能力,以及不同浓度草珊瑚乙醇提取物对芒果采后常见3种病原菌的抑菌活性及对病原菌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草珊瑚乙醇提取物中的总酚含量为7.62%,总黄酮含量为6.13%;对DPPH自由基和ABTS自由基均有一定的清除能力,在低浓度(0.001 mg/mL)范围内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可超过BHT。草珊瑚乙醇提取物对3种芒果采后病原菌均有一定的抑菌效果,其中对拟茎点霉蒂腐菌的抑制效果最佳,2.5 mg/mL提取物处理即可有效抑菌,处理7 d时抑制率达到50.29%;对胶孢炭疽菌的抑制效果次之,5 mg/mL提取物处理7 d时抑制率为41.25%;对可可球二孢蒂腐菌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弱,5 mg/mL提取物处理6 d抑制率仅10.67%。  相似文献   

9.
为了探索紫茎泽兰活性成分对农业害虫的影响,采用浸虫法测定了紫茎泽兰提取物对粘虫幼虫的触杀作用,并测定不同浓度紫茎泽兰花甲醇提取物对粘虫的触杀和抑制生长发育作用。结果表明:紫茎泽兰不同部位不同萃取剂提取物均对粘虫具有一定的触杀作用,触杀效果较好部位是花和叶,萃取剂是甲醇、丙酮、石油醚。触杀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随时间增加而增大,24、48、72 h的致死中量LD50分别为15.27、11.41、7.11 mg/mL。  相似文献   

10.
枯萎病是农业生产中最具有威胁性的土传病害之一,严重影响多种作物的产量及品质。本研究旨在寻找和开发绿色环保且可高效抑制枯萎病菌的植物资源,同时为植物源杀菌剂的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以丁香(Syzygium aromaticum)、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和瑞香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的提取物为材料,通过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3种植物提取物对6种植物枯萎病原菌的抑菌活性。研究表明当质量浓度为2 mg/mL时,丁香、甘草、瑞香狼毒3种提取物对6种植物枯萎病菌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3种植物提取物处理96 h后的抑菌率均在44.5%以上。其中,丁香对6种植物枯萎病菌的抑菌效果最好,EC50值在0.1473~0.3785 mg/mL之间;瑞香狼毒和甘草提取物的抑菌效果次之,EC50值分别在0.1866~2.6262 mg/mL和0.6281~3.1703 mg/mL之间。试验结果表明丁香、甘草、瑞香狼毒提取物对6种枯萎病均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均可作为防治植物枯萎病的新型植物源农药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3种桉树叶提取物除草活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大叶桉、蓝桉、直杆蓝桉3种桉树叶提取物的除草活性,比较其活性差异,为以桉树为资源开发除草剂奠定基础,为桉树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以指示植物高粱、小麦、油菜、黄瓜为测试对象,采用种子萌发法,测定3种桉树叶提取物对其幼苗根长和茎长的影响,并评价其除草活性。3种桉树叶提取物对高粱、小麦、黄瓜、油菜幼苗根长和茎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高粱根长IC50分别为0.5076、0.5540、0.6493 mg/mL,茎长IC50分别为0.5187、0.5811、0.6882 mg/mL;对小麦根长IC50分别为0.5117、0.6717、0.9062 mg/mL,茎长IC50分别为0.4448、0.4740、1.5659 mg/mL;对黄瓜根长IC50分别为1.7126、2.3397、1.8512 mg/mL,茎长IC50分别为3.0538、2.0922、4.0444 mg/mL;对油菜根长IC50分别为0.0258、0.8069、0.9425 mg/mL,茎长IC50分别为0.2462、1.3375、1.4521 mg/mL。3种桉树叶提取物对高粱、小麦、黄瓜、油菜幼苗根长和茎长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均具有较强的除草活性,其中,大叶桉叶提取物除草活性最强,蓝桉次之,直杆蓝桉最弱,若以桉树为资源开发除草剂,宜种植大叶桉。  相似文献   

12.
采用种子萌发试验法在室内测定了外来入侵植物五爪金龙提取物对水稻和小麦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浓度为2.5~20mg/ml范围内,五爪金龙提取物对小麦种子的发芽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水稻种子的发芽没有影响.对水稻和小麦幼苗根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处理后根数量减少,鲜重降低.五爪金龙提取物各浓度对小麦芽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但对水稻芽的生长没有影响.对小麦和水稻发芽过程中的α-淀粉酶、β-淀粉酶和总淀粉酶活性均有抑制作用,浓度为20mg/ml时,对小麦和水稻总淀粉酶活性的抑制率分别为56.20%和37.03%.  相似文献   

13.
3种植物提取物对稻瘟病菌的抑菌活性及其抑菌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探讨黄连、甘草和肉桂提取物对稻瘟病菌的抑制效果及作用机理,为开发新型稻瘟病菌抑制剂奠定基础。以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抑菌活性,室内常规分析方法观测菌丝细胞膜通透性、物质合成与代谢和超显微形态。结果表明,3种提取物对稻瘟病菌菌丝生长均具有较强的抑制活性,黄连、甘草、肉桂的半抑菌浓度依次为4.17 mg/mL、4.48 mg/mL和5.22 mg/mL;经3种提取物作用后,稻瘟病菌菌丝的丙二醛含量和外渗电导率升高、丙酮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菌丝出现畸形等生长异常现象。由此可见,3种提取物抑制稻瘟病菌效果突出,可破坏菌丝细胞膜和超显微形态,干扰物质合成与代谢,有望开发为稻瘟病菌抑制剂。  相似文献   

14.
为明确双水相系统对玫瑰茄活性成分的提取及其抗氧化活性的影响,本研究以玫瑰茄为材料,采用乙醇-(NH4)2SO4双水相系统提取玫瑰茄活性成分多酚和总黄酮。根据单因子测试结果,制定相应的测定方法,优化多酚和总黄酮的提取方法。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实验,研究了在最佳的提取工艺下玫瑰茄提取物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结果显示,乙醇体积分数为40%,(NH4)2SO4质量浓度为0.24g/m L,液料比为40∶1(mL/g),提取温度41.5℃,提取时间26.5min,多酚和总黄酮提取量最高,依次为(22.93±0.02) mg/g和(39.27±0.01) mg/g,与预测值接近;玫瑰茄多酚及总黄酮提取物、维生素C清除DPPH自由基的IC50值分别为21.76和30.02μg/m L,总抗氧化能力优于维生素C。本研究结果有助于实现玫瑰茄资源的综合高效利用。  相似文献   

15.
牛心朴子提取物对小菜蛾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将牛心朴子开发成低毒、高效的植物源农药。采用不同的活性测试方法研究了牛心朴子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的触杀、胃毒、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并对乙醇提取物、乙酸乙酯萃取物及生物碱3部分供试样品的触杀活性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牛心朴子乙醇提取物对小菜蛾3龄幼虫具有明显的触杀(Lc50=4.3048 mg/mL)、拒食和抑制生长发育活性,胃毒活性较弱。3部分供试样品的活性顺序为:生物碱(Lc50=2.9854 mg/mL)>乙醇提取物(Lc50=4.3048 mg/mL)>乙酸乙酯萃取物(Lc50=55.8676 mg/mL)。可见牛心朴子对小菜蛾具有显著的生物活性,其中生物碱的活性最高,因此将其开发作为植物源农药具有潜在的研究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艾蒿提取液对茶尺蠖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索氏提取法制取艾蒿(Artemisia argyi)乙醇粗提物并设定5个不同的浓度,观察其对茶尺蠖3龄幼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各处理对茶尺蠖3龄幼虫具有较强的触杀、胃毒活性和一定的拒食及抑制生长发育的作用,提取物浓度越高,效果越明显。当提取物在100 mg/mL浓度下,处理72 h后,触杀和胃毒活性中的校正死亡率分别高达66.14%、78.16%;此浓度下,12 h和24 h的拒食率分别达到了56.77%和46.01%;24 h和48 h的生长抑制率分别为54.83%和68.32%。数据显示:艾蒿乙醇粗提物对茶尺蠖具有较好的毒杀作用,有开发成植物源杀虫剂的潜力,符合当前无公害茶叶生产之急需。  相似文献   

17.
咖啡因和维生素E对小尾寒羊精液冷冻保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冷冻稀释液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的咖啡因和维生素E后对小尾寒羊精液冷冻保存的影响。将不同浓度的咖啡因和维生素E分别添加于冷冻前的小尾寒羊精液稀释液中,用精子活率、顶体完整率和畸形率,作为判定精子冷冻品质的指标,初步确定2种稀释液添加成分对小尾寒羊精液品质的影响。当添加维生素E的浓度为0.4mg/mL时,冷冻后的精子活率较高,畸形率较低,且精子顶体完整率也较高;添加5mg/mL咖啡因能显著提高精子的解冻后活率,其活率为0.35,对精子畸形率和顶体完整率无显著影响。在冷冻精液稀释液中添加适当浓度维生素E可以减缓冷冻对精子的伤害,提高小尾寒羊冷冻精子活率,改善冷冻精液的品质;当添加5mg/mL的咖啡因于稀释液中冷冻时,解冻后精液活率显著提高,但不影响精子畸形率和顶体完整率。  相似文献   

18.
通过玻片浸渍法室内测定了8种供试中草药的3种提取物对朱砂叶螨成螨的触杀活性。当提取物浓度达到2mg?mL- 1时,旋覆花与石楠叶石油醚提取物、蓖麻子甲醇提取物的杀螨活性较高。毒力活性测定表明:旋覆花与石楠叶石油醚提取物的LC50值分别为(1.1843±0.0868mg/mL)和(1.3731±0.0898 mg/mL)、蓖麻子甲醇提取物的LC50值为(1.2111±0.1616 mg/mL)。由此表明,这3种植物的提取物均具有较好的杀螨生物活性。  相似文献   

19.
为进一步研究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类分子(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 MHCⅠ)的作用机制,提高其抗原呈递的效率,获得生物活性较好的鸡MHCⅠ分子二聚体,采用4个不同长度的连接肽G4S、(G4S)2、(G4S)3和(G4S)4,通过基因重组技术将MHCⅠαβ2m链基因共价连接,随后插入带有绿色荧光标签蛋白的真核表达载体,成功构建了4个重组质粒pEGFP-MHCⅠβ2m-α。真核细胞表达后,荧光显微镜观察可见,各重组MHCⅠ二聚体分子均主要分布于真核细胞的内膜系统。此外,Western Blot检测均可见蛋白大小约80.0 kD左右的特异反应带,表达蛋白与鸡MHCⅠ类分子的相应抗体可发生特异性结合反应。研究结果表明各连接肽的重组质粒pEGFP-MHCⅠβ2m-α均能够在真核细胞中顺利表达,且融合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学活性。  相似文献   

20.
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的抑菌活性及抑菌谱测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芥菜提取物的抑菌活性,为开发芥菜作为杀菌剂应用于农业生产奠定基础,为芥菜资源的合理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采用菌丝生长速率法,测定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菌、水稻纹枯病菌、葡萄座腔菌和烟草黑胫菌等植物病原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采用不同有机溶剂获得的芥菜提取物对西瓜枯萎病均有一定抑制作用,以95%乙醇提取的抑菌效果最好,其提取物的抑菌率可达90%以上。最小抑菌浓度(MIC)和最小杀菌浓度(MFC)分别为0.5、1.0 g/mL,通过毒力方程的测定,它的半抑菌浓度(EC50)为0.2212 g/mL。通过试验对其他10种植物病原菌的抑菌活性表明:芥菜乙醇提取物对水稻纹枯菌、葡萄座腔菌、烟草黑胫菌、辣椒菌核病菌等4种病原菌的抑菌效果较强,其EC50分别为0.0898、0.1265、0.1679、0.1685 g/mL,对葡萄炭疽病菌的抑制效果最弱,EC50为0.5833 g/mL。芥菜提取物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并且具有较广的杀菌谱,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