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斑节对虾“半封闭”、低盐度、不同密度养殖试验深圳沙头角动植物检疫局彭锦新,王侃,刘旭明,詹振光,周容,谭国英,黄再盛深圳市农业局水产技术推广站庄世鹏斑节对虾是广东省目前养殖对虾的主要品种,近年来由于虾病流行,斑节对虾因病死亡十分严重。为探索科学的防病...  相似文献   

2.
文平 《江西饲料》2005,(1):44-44
最近,中科院广州分院两个研究所不同学科的集成技术交叉应用,有效地解决了海南对虾生态养殖的难题。  相似文献   

3.
<正>为了探索新的水产养殖模式,根据不同养殖生物间的共生互补原理,进行虾、蟹、贝等多品种生态健康养殖,采取模拟自然生态环境条件,多品种轮放轮捕,能有效增加池塘的综合效益。笔者曾进行三疣梭子蟹、日本对虾、南美白对  相似文献   

4.
对虾是一种生长快、生长周期短、对环境适应能力强、养殖效益高的理想海水养殖对象。目前我国对虾养殖的品种主要有中国对虾(Penanes chinen-sis)、斑节对虾(P.monodom)、长毛对虾(P.penicilla-tus)、日本对虾(P.japonicus)以及南美白对虾(P.van-namei)等。然而,随着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养殖强度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5.
梅雨季节期的特点是阴雨天气持续时间长,降水量大,气压低等。此时正值对虾养殖生产放苗阶段或幼虾生长的初期阶段,在这一对虾养殖生产的关键时期,气温、水温的持续升高,病原微生物的迅速繁殖、生长,养殖投入饲料及各种杂物等腐败变质等因素,易引起养殖对虾产生应激反应,导致养殖对虾发病、死亡,造成早造虾养殖成功率低(成功率20%~50%)的现象。因此,了解梅雨季节对虾池塘水质变化特点及其对对虾健康的影响,并及时采取合理的调控及维护措施是养殖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建立了一种快速、准确、实用的养殖对虾白斑病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PCR检测方法,通过特异性试验和敏感性试验,并经测序,其PCR产物与目的基因符合率为99%,证实该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本项目还将该方法应用于对虾育苗过程的各个环节,并对珠海地区养殖场养殖对虾、市场销售的对虾和进出口对虾等进行了对虾白斑病毒和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的流行病学调查.在调查中首次发现虾蛄对虾白斑病毒呈阳性反应,说明该病毒可以感染除对虾外的节肢动物.  相似文献   

7.
日本对虾与花蛤的混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虾贝混养的原理是通过对虾与花蛤生理、生态的不周进行养殖,利用贝类滤食特点,充分利用虾类残饵、浮游生物、底栖生物及微生物,有利于调节生态平衡,净化水质,促进各品种生长。利用虾池进行日本对虾与花蛤混养是投资风险小、产量高、经济效益显著的生态养殖模式。现就虾池混养花蛤技术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8.
对虾养殖业是我国水产养殖的支柱性产业,为沿海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随着其快速发展,由于盲目追求高产,养殖技术混乱,药物大量使用和滥用,养殖废水随意排放,而导致对虾的可持续发展出现一系列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ensisdeMan属十足目(Decapoda)、游泳亚目(Natantia)、对虾科(Pcnaeidae)、新对虾属(Metapenaeus),俗称基围虾,以其壳薄体肥、肉嫩味美而深受消费者青睐。刀额新对虾海水养殖已有多年历史,但淡水养殖80年代中后期才试养成功,国内多家生产单位进行了试验养殖,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包卫空等(1999)试验取得了120-75kg/0-067hm2的好成绩。1 刀额新对虾的生物学1-1 形态特征刀额新对虾体土黄到棕褐色,游泳足棕色或…  相似文献   

10.
西南最大的对虾养殖基地近日在合川建成投产。该基地是合川市去年引进浙江客商创办的“重庆纵横水产开发公司”所开发的项目。项目利用合川丰富的卤水资源,引进先进技术对海产名优对虾进行淡化养殖。  相似文献   

11.
复合中草药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及抗病力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Boone)亦称万氏对虾或南美白对虾,与斑节对虾和中国对虾并列为世界上养殖产量最高的3大优良虾种。凡纳滨对虾具有生长快、抗应激能力强、肉味鲜美且易进行集约化养殖等优点,自1998年在我国华南地区推广养殖后,现已是我国沿海地区首要的对虾养殖品种  相似文献   

12.
中国对虾养殖发展中的问题与水环境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对虾养殖发展中的问题与水环境保护中国水产学会常务理事王东石世界养虾业正处于增长期,1992年养虾产量约75万吨。世界养虾国高速发展养虾业,面对着共同的问题,是生态环境的污染和虾病的严重危害。一、中国对虾养殖发展中的问题中国对虾养殖的发展很快,19...  相似文献   

13.
<正> 棉籽饼在畜禽和四大家鱼养殖中作主要蛋白源饲料,应用广泛,饲料效果好,报道甚多。但棉仁粉应用于出口创汇产品——中国对虾养殖中未见报道。山东、辽宁等省较成功地用大豆、花生饼类作主要蛋白源配饵应用于生产。江南沿海缺少大豆饼类资源,用棉仁粉代替大豆饼生产配饵养殖对虾,这对开发新的饵料源,解决江南对虾配解工业发展是有积极意义的。棉仁粉的精蛋白含量在35%以上,且氨基酸种类齐全,含量比较平衡。1986年,作者在宁波市水产研究所海水增殖站,曾用棉仁饼、菜籽讲等本地原料配饵进行养殖对虾小试,积累了初步经验。1987年扩大棉仁粉配饵加工,并在18亩养殖塘中进行了这次生产性试验。  相似文献   

14.
选取体长为1cm左右的凡纳滨对虾优质1代苗,随机分为2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的C组和添加环保微生态饲料及水体复合微生态制剂的M组,饲养期56d,以研究环保微生态饲料及复合微生态制剂对凡纳滨对虾生长性能、血清非特异性免疫酶活性、养殖水环境的影响。结果显示,与C组相比,M组对虾的成活率高、饲料系数降低;与C组对比,M组对虾血清溶菌酶活性、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提高;M组养殖环境内氨氮、亚硝酸盐、总氮含量低于C组,水体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碳源(糖蜜)有助于去除水体污染物。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明对虾主要分布在我国黄渤海和朝鲜西部沿海,南海部分海域也有少量存在,是我国重要的海水养殖对虾之一。中国明对虾是中国的特产,也是重要的出口水产品,无论是品质还是市场价格都远远高于其他养殖对虾品种,其最高养殖年产量曾达到近20万吨。而随其养殖规模的扩大,对虾疾病的发生越来越频繁,1993年爆发的病毒性流行病,使中国明对虾的养殖遭受毁灭性打击,此后始终未能全面恢复。  相似文献   

16.
健康养殖的概念 健康养殖最早是自我国对虾养殖业遭受白斑综合症(WSS)病毒病的严重袭击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在国内的海水养殖界出现的新概念,以后陆续向淡水养殖、家畜养殖和家禽养殖渗透并完善。徐启家(2000)对健康养殖的定义是:对于可进行养殖的生物种,在较长的养殖时间内,不患病害的产业化。健康养殖的概念应该具有整体性(指整个海淡水养殖行业)、宏观性和生态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将上年人工养殖发病残存的日本对虾继续养殖至盛夏,用这些对虾作为亲虾,进行盛夏高温育苗。实验表明,盛夏对全人工养殖的日本对虾进行高温育苗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1998年在疫区内某对虾养殖场,用对虾副粘病毒细胞培养灭活疫苗,对日本和中国对虾苗(体长0.8~1cm)进行了侵泡免疫试验。对虾养殖试验结果表明,5月3日放苗后,免疫试验组对虾没有发病,其中单纯用疫苗免疫的日本对虾试验池的对虾规格,养殖73d(至7月15日)平均达95尾/kg,219d(至11月8日)平均达38尾/kg,2次出池合计平均170.9kg/km^2;单纯用疫苗免疫的中国对虾试验池的对虾规格,养殖86d(至7月28日)平均达110尾/kg,221d(至11月10日)平均达22尾/kg,2次出台合计平均167.3kg/hm^2。日本对虾和中国对虾的免疫试验对照池与非免疫试验池的对虾,分别于6月28日和7月15日发生副粘病毒病而死亡。  相似文献   

19.
<正>南美白对虾又称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mei),是当今世界对虾产量最高的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盐度适应范围广、抗病力强等特点,风味鲜美,目前在世界各地得到大面积推广养殖,现已成为我国对虾养殖规模最大  相似文献   

20.
日本对虾肉质鲜嫩可口,具有活力强、耐低温、耐干力强等优点,是我国沿海地区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笔者在第2批农业部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福建省莆田市后海垦区养殖场进行多年的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