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的】研究嫁接对铜胁迫下甜瓜幼苗生长发育与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试验以南瓜‘京欣砧3号’为砧木,薄皮甜瓜‘IVF09’为接穗,自根苗为对照,测定不同Cu2+浓度(0,400,800μmol/L)胁迫下甜瓜自根苗和嫁接苗生长指标、激素水平和气孔导度的变化。【结果】在铜胁迫条件下,甜瓜幼苗生长受到抑制、叶片内源激素水平改变,但在同一浓度Cu2+胁迫条件下嫁接苗的生物量大于自根苗。嫁接苗叶片中IAA含量显著高于自根苗,ABA、GA3、ZR含量均显著低于自根苗,其中在800μmol/L Cu2+胁迫下嫁接苗叶片IAA、ZR含量与自根苗的差异最大,为自根苗的1.30和0.77倍,而在400μmol/L Cu2+胁迫下,嫁接苗的ABA、GA3含量与自根苗的差异最大,为自根苗的0.68和0.92倍。嫁接苗叶片的ABA/IAA、ABA/GA3、ABA/ZR值均小于自根苗,且嫁接苗叶片中ABA/IAA和ABA/GA3值变化幅度小于自根苗。铜胁迫下,甜瓜嫁接苗气孔导度(Gs)与ABA/ZR值呈极显著负相关,嫁接苗气孔导度的调节受到了ABA和ABA/ZR值的调控,从而维持了较高的气孔导度,增强了甜瓜对铜胁迫的耐性。【结论】嫁接可通过改变内源激素含量而增强甜瓜幼苗对铜胁迫的耐受性,并且有效维持植物内源激素的平衡,促进甜瓜幼苗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
切花秋菊‘神马’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短日处理下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ium)花芽分化与内源激素的关系。【方法】以切花秋菊‘神马’为试材,通过对短日处理下花芽的形态解剖观察及顶芽和叶片中内源激素的测定,研究花芽分化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结果】花芽分化过程中顶芽中GA3含量下降且大多时期保持在较低水平,叶片中GA3变化与之相反;顶芽中IAA含量先下降,在小花原基分化初期达到最小值,到花冠形成中期达到最大,叶片内源IAA含量在总苞鳞片分化初期前呈上升趋势,随后逐渐下降,到花冠形成期趋于平稳;内源CTK含量大幅增加,均高于未分化期;顶芽中ABA含量先下降,后期呈现上升趋势,叶片中ABA含量变化与顶芽相反,呈现先积累,经短暂平稳期后逐渐减少的趋势。花芽分化开始后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的比值均增大。【结论】高水平的CTK和ABA与菊花花芽分化相关联。在花芽分化初期,顶芽中低浓度IAA、GA3,以及叶片中高含量的IAA、GA3关系到菊花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变;在花芽分化后期,顶芽中GA3和IAA的积累关系到花冠形成。从激素平衡来看,维持高比率的CTK/IAA、CTK/GA3、ABA/IAA和ABA/GA3有利于菊花的花芽形成。  相似文献   

3.
在金花茶花期,按月分别采集果枝和营养枝的叶片及枝条、蕾和花,采用ELISA法测定内源激素IAA、ZR、GA和ABA含量.结果表明,在金花茶花期内,内源激素IAA、ZR、ABA在植株体内的分配顺序是蕾和花>果枝>营养枝,GA在植株体内的分配顺序是果枝>蕾和花>营养枝;蕾和花的IAA、ZR含量变化趋势是由高到低,ABA含量由低到高,GA由高到低直降;果叶和果枝中IAA、ZR、ABA和GA的含量变化趋势是先高后低,营养叶和营养枝则是低一高—低;果枝和营养枝的叶片及枝条ZR/IAA、ZR/ABA、IAA/GA、ZR/GA和ABA/GA比值基本上高于营养枝的叶片及枝条;激素之间具有促进作用或拮抗作用,植株体内的ZR、ABA和GA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果枝的ABA与营养枝IAA相互拮抗,高水平的内源IAA、ZR和ABA及低水平的内源GA有利于金花茶开花.  相似文献   

4.
茄子单性结实系开花期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了茄子单性结实系D-11开花过程中子房及果实中的赤霉素(GA3)、生长素(IAA)、玉米素核苷(ZR)和脱落酸(ABA)等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茄子开花前,单性结实系D-11子房中的4种激素含量均高于非单性结实系S8,两系的内源GA3含量变化和ZR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而内源IAA和ABA含量的变化差异较大,单性结实系D—11子房中的内源IAA在开花当天出现明显的峰值,其含量比非单性结实系s8高4倍。表明IAA参与了茄子单性结实的调控过程。内源ABA含量比S8高2倍。开花前高浓度的IAA和ABA含量有利于茄子单性结实,花后高浓度的IAA、GA3和低浓度的ABA有利于茄子果实膨大。激素间保持一定的平衡,对茄子单性结实有一定的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不同生长状况下新疆野苹果野果林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为新疆野苹果保护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分别于不同发育周期、不同年限、不同生长状况的新疆野苹果叶片与果实鲜样,采用高效液相法测定IAA、GA3、ABA、ZR、JA这5种激素的含量。【结果】从6~9月,正常的新疆野苹果叶片ZR、GA3含量下降,JA、IAA、ABA含量上升;退化的新疆野苹果叶片ZR、JA、GA3、IAA、ABA含量上升;退化和正常的果实ZR、JA、GA3、IAA变化趋势相同,均呈下降的趋势。2018年相比于2017年,正常的新疆野苹果叶片ZR、JA、ABA含量上升,GA3、IAA 含量下降;退化的新疆野苹果叶片ZR、ABA含量上升,GA3、IAA 含量下降;正常和退化的果实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趋势相同,均是JA 含量上升,ZR、GA3、IAA、ABA 含量下降。在5种不同存活率的新疆野苹果中,得出100%存活率新疆野苹果林叶片的IAA、ZR、GA3含量最高,20%存活率新疆野苹果林叶片的JA含量最高,10%存活率新疆野苹果林叶片的ABA含量最高,得出存活率越高,促进生长的激素含量也会越高。【结论】2种不同生长状况下,新疆野苹果5种内源激素含量在不同月份和不同年份表现出不同趋势。  相似文献   

6.
在甘蔗品种‘新台糖22号’(‘ROC22’)愈伤再生苗生长前期,分别使用赤霉素(GA)与多效唑(PP333)均匀喷施于植株叶片等生长部位,对植株生长素(IAA)、赤霉素(GA)、脱落酸(ABA)、玉米素核苷(ZR) 4种内源激素含量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 GA处理甘蔗植株叶片中IAA含量较对照变化较大; GA含量的变化趋势与对照相似; ABA含量逐渐上升; ZR在前期稍高于对照,后期与对照一样。PP333处理甘蔗叶片中IAA、 GA、 ABA与ZR含量初期较高,之后比对照稍低。GA与PP333配合处理后,甘蔗叶片中的IAA、 ABA含量与对照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GA含量较对照变化较大; ZR含量有所上升。(2) GA处理后, GA/IAA、 ABA/IAA、 ZR/IAA比值变化趋势相似。PP333处理的GA/IAA比值变化趋势比较平稳, ABA/IAA、 ZR/IAA比值则比较活跃。GA与PP333配合处理的甘蔗叶片GA/IAA比值前期稍有下降而后上升; ABA/IAA、 ZR/IAA比值变化趋势较一致。经GA与PP333处理的甘蔗植株体内的内源激素IAA、 ZR含量及其GA/IAA、 ZR/IAA比值变化较大,激素之间的平衡调节着甘蔗茎生长过程。  相似文献   

7.
控释氮肥对水稻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杂交水稻为试验材料,探讨了控释氮肥对水稻叶片中吲哚乙酸(IAA)、玉米素核苷(ZR)、赤霉酸(GA3)和脱落酸(ABA)等内源激素含量的影响,并研究了不同处理水稻叶片中4种内源激素间的平衡关系.结果表明,与尿素相比较,控释氮肥能够显著提高早、晚稻各时期叶片中IAA,ZR和GA3等内源激素的含量,降低ABA含量.控释氮肥提高IAA,ZR和GA3含量效果最显著的时期是在孕穗至孕穗后第16天,而降低ABA含量效果最显著的时期是在孕穗后16~32d.控释氮肥处理早、晚稻各时期叶片中的IAA/(IAA ABA ZR GA3)值均显著高于尿素处理,ABA/(IAA ABA ZR GA3)值均低于尿素处理,两处理间的ZR/(IAA ABA ZR GA3),GA3/(IAA ABA ZR GA3)值差异不明显.由于水稻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与水稻产量密切相关,因此,控释氮肥通过对水稻叶片中内源激素含量及平衡的调控,较施用尿素可以增产9.5%(早稻)和6.9%(晚稻).  相似文献   

8.
叶底红花芽分化期叶片内源激素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叶底红花芽分化期叶片中内源激素吲哚乙酸(IAA)、赤霉素(GA3)、玉米素(ZR)和脱落酸(ABA)等4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这4种激素均有明显的变化规律,其中GA3和ZR含量在花芽分化基本完成时均达到高峰,相反IAA含量处于低谷;ABA含量在花芽分化中期达到高峰,而此时GA3和ZR含量处于低谷;内源激素含量峰、谷时间和叶底红花芽分化的完成时间相一致;4种激素含量的变化均达到极显著差异。研究表明这几种激素均与叶底红花芽分化密切相关,高水平的ABA/IAA、ZR/IAA、ZR/GA3有利于花芽分化,高水平的ABA/GA3有利于花芽孕育。  相似文献   

9.
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过程中内源激素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玉米品种分蘖发生与衰亡过程中内源激素的变化,探讨内源激素对玉米分蘖的调控作用。【方法】选用不同分蘖能力的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调查研究分蘖发生规律的基础上,于分蘖高发期与消亡期测定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内源激素的含量。【结果】不同类型玉米品种的分蘖能力受基部茎节中激素含量及其之间比值的控制,分蘖高发阶段,基部茎节和功能叶中玉米素核苷(ZR)值较高或呈升高趋势,生长素(IAA)、脱落酸(ABA)、赤霉素(GA)值较低或呈降低趋势;激素之间平衡状态对分蘖的影响表现为,在分蘖高发阶段,IAA/ZR、ABA/ZR值较低,分蘖停止发生时其值较高。不同玉米类型之间,分蘖高发阶段,分蘖能力最强的墨西哥玉米(MXG)的ZR值较高,IAA、ABA、GA值较低,IAA/ZR、ABA/ZR较低。【结论】ZR促进分蘖发生,IAA、ABA和GA抑制分蘖发生,促进分蘖衰亡。分蘖的发生,还由激素间的平衡状态决定,更重要的是以互作的方式影响分蘖发生,即低IAA/ZR、ABA/ZR值促进分蘖发生;高IAA/ZR、高ABA/ZR值则抑制分蘖的发生,促进分蘖的衰亡。  相似文献   

10.
选用生育期不同的2个品种作为试验材料,设置自然光照(CK)、处理Ⅰ(出苗-分枝)、处理Ⅱ(分枝-开花)、处理Ⅲ(出苗-开花)4种日照处理,在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采用酶联免疫技术(ELISA)测定小豆叶片内源激素含量,研究短日照诱导对小豆叶片内源激素含量及其平衡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GA1+3和IAA含量在3个生育阶段都降低,且处理Ⅲ降低最多,处理Ⅱ降低最少;处理Ⅰ和处理Ⅲ的ABA含量都升高且后者升高较多,处理Ⅱ降低;ZR含量在3个生育阶段都升高,且处理Ⅲ升高较多,处理Ⅱ升高最少。此外,短日照诱导也影响了小豆叶片GA_(1+3)/ABA,ZR/ABA,IAA/ABA和(ZR+GA_(1+3))/ABA的动态平衡,短日照诱导使2个品种ZR/ABA呈升高趋势,但白红2号在开花期低于对照,GA1+3/ABA,IAA/ABA和(ZR+GA1+3)/ABA呈降低趋势,但处理Ⅱ在某些时期会升高。短日照诱导使小豆的开花期和成熟期提前是由于叶片内的ABA和ZR含量升高、GA1+3和IAA含量降低所导致的,且激素之间的动态平衡也起着重要调控作用。  相似文献   

11.
黄独珠芽生长期内源激素及糖类物质含量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不同生长阶段的黄独(Dioscorea bulbifera)珠芽内源激素IAA,ZR,DHZR,GA3和ABA的含量,以及可溶性糖、淀粉和干物质的含量,研究其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珠芽嫩绿到表皮完全变褐的生长过程内源激素IAA,ZR,DHZR,GA3和ABA呈不同的变化曲线增加,表皮完全变褐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516.1,1525.4,417.5,1068.2,855.7ng/g (FW)],到珠芽成熟时这些激素含量又下降。可溶性糖、淀粉和干物质含量在珠芽从嫩绿到生长停止的过程中以不同轨迹增加,到珠芽生长停止时达到最高值(分别为18.0mg/g, 13.6%和27.0%)。以上结果说明,促进珠芽生长的内源激素IAA, ZR, DHZR和GA3的增加过程持续到珠芽表皮完全变褐,而ABA含量也到珠芽表皮完全变褐时才急剧上升到最高值,所以在珠芽表皮完全变褐时生长未停止,到茎蔓枯黄时可溶性糖、淀粉和干物质的含量才达最高值。本研究结果为珠芽的生长调控和适时采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王百合雄性不育突变体花药发育过程中内源激素变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王百合及其雄性不育突变体‘白天使’花药发育过程中 7种内源激素含量的变化 .结果表明 :①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中期I‘白天使’花药和花瓣中IAA含量分别低于王百合 ,而IPA和DHZR含量分别高于王百合 ;②花粉母细胞形成期、减数分裂中期I及四分体 -单核期‘白天使’花药及花瓣中IAA IPA、IAA ZR +DHZR值分别低于王百合 ;③减数分裂中期I及四分体 -单核期‘白天使’花药中GA3+ 4低于王百合 ,减数分裂中期I花瓣中GA3+ 4的含量也以‘白天使’为低 ;④减数分裂中期I及四分体 -单核期 ,与王百合相比 ,‘白天使’花药、花瓣中ABA含量不足 .雄性不育突变体‘白天使’花药和花瓣中IAA、IPA、DHZR、GA3+ 4、ABA含量出现的异常可能与雄性不育的发生有关 .  相似文献   

13.
甘薯内源激素变化与块根形成膨大的关系   总被引:28,自引:3,他引:28  
 研究了不同基因型甘薯块根内源激素含量变化对块根形成和膨大的影响。结果表明,块根形成前后和膨大高峰期,甘薯栽培种徐薯18和Minamiyutaka的ZR、DHZR、ABA、IAA和IPA含量均显著高于近缘野生种I.trifida(K123),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块根日鲜重增长速率与ZR、DHZR和ABA的含量变化动态高度一致。块根形成前后及块根膨大中期和高峰期,块根干重与块根ABA、ZR和DHZR含量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 与IAA、iPA和GA4间无明显相关性。ZR、DHZR和ABA含量的高低,在不定根能否转化形成块根和块根膨大的速率方面起关键的作用。块根不同部位(顶部、中部和尾部以及外部、中部和内部)各种激素含量差异显著,块根的顶部激素含量最高、生理活性最强,内部和中部(ABA除外)也是各种激素含量高的部位。膨大前期大块根的ZR、DHZR、ABA及IAA含量显著高于小块根,膨大中期中等大小块根激素含量最高,膨大后期小块根的激素含量显著高于中等大小的块根和大块根。  相似文献   

14.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萝卜金花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75A及其保持系75B幼根、叶和花蕾中内源激素IAA、GA、ABA和ZR含量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75A和75B的根、叶和花蕾发育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差异明显。在花蕾各个发育时期,75A和75B的IAA、ABA和GA含量均为先降后升,75A花蕾中IAA含量低于75B,ABA和GA的含量均高于75B;75A的ZR含量动态变化先升后降,与75B相反。在营养器官中,75A的根和叶中ZR、GA和ABA的含量高于75B(除个别时期外),IAA含量则是75A低于75B。分析认为根、叶和花蕾中内源激素的异常变化可能与萝卜小孢子败育有关。  相似文献   

15.
A field trial was conducted to investigate the changes of endogenous hormone concentration (EHC) during formation and thickening of tuberous roots in sweet potato (Ipomoea batatas L.) of different genotypes: Xushu 18, Minamiyutaka, and L trifida-K123.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suggested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zeatin riboside (ZR), dihydro-zeatin riboside (DHZR), abscisic acid (ABA), indole-3-acetic acid (IAA), and isopentenyl-adenine (IPA) of Xushu 18 and Minamiyutaka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I. trifida-K123. Dry tuberous root yields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 of ABA, ZR, and DHZR at 1 or 5% significant level, but were not obviously correlated with the concentrations of IAA, IPA, and GA4. The concentrations of ABA, ZR and DHZR played very important roles in the tuberous root formation and thickening in sweet potato. The concentrations of ZR, DHZR, ABA, and IAA in the upper or inner portion of tuberous roo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toward the end of the root or its outer portion. Meanwhile, EHC of large-sized tuberous roots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of medium- or small-sized tubers during the early thickening period. In the rapid thickening period of tuberous roots, EHC of medium-sized tubers were the highest, However, at the late-thickening period, EHC of small-sized tubers ranked the highest.  相似文献   

16.
任培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2):10225-10226
[目的]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处理桑树后其叶片的激素含量及糖分含量变化动态。[方法]设缩节胺200 mg/L、天丰素200 mg/L、清水3个处理,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湖桑32叶片GA3、Z+ZR、IAA、ABA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的影响。[结果]3个处理GA3含量在第3~14 d无明显差异,200 mg/L缩节胺处理GA3含量在第3~14 d略低而在第14~19 d又有所升高。200 mg/L天丰素处理中GA3含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对照中Z+ZR含量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增加,200 mg/L缩节胺处理抑制Z+ZR含量,200 mg/L天丰素处理在处理中期Z+ZR含量有所升高。3个处理中AB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在初期200 mg/L缩节胺处理IAA/ABA较高,200 mg/L天丰素处理后期IAA/ABA略高。在后期3个处理间的糖分含量无明显差异。[结论]不同的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和不同的桑树品种对植物调节剂的反应不同。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水稻矮秆多分蘖突变体与野生型材料间的植物激素含量差异,并分析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对其株高、分蘖的影响,探析植物激素在突变体形态发育过程中的生理功能。【方法】以T-DNA插入引起的矮秆多分蘖突变体(CA648)及对照中花11(ZH11)为供试材料,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分析三叶期、五叶期、分蘖盛期、拔节孕穗期的根、假茎(或茎)、叶中的赤霉素(GA1,GA4)、生长素(IAA)、玉米素(Z)和脱落酸(ABA)的含量,进行CA648与ZH11在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不同器官中的植物激素含量差异比较分析;利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HPLC-MS/MS)测定拔节孕穗期根、基部、茎秆及叶片中的IAA、Z及玉米素核苷(ZR)的含量并进行根、茎、叶等不同器官中IAA与Z+ZR含量间的比值差异分析;在CA648与ZH11的不同生长发育时期喷施不同浓度的GA3、IAA、Z及多效唑处理后统计株高、分蘖的变化特性,并比较分析CA648与ZH11对不同生长调节剂处理的反应敏感性差异。【结果】不同生长发育时期的CA648与ZH11的不同器官中的植物激素存在不同变化趋势。GA1+4含量变化情况为在三叶期和五叶期的叶片中两者相差不大,而根和假茎中的含量则是CA648高于ZH11;从五叶期至拔节期,随着生育期延长,ZH11的假茎和根中GA1+4含量升高而叶片中含量降低,但CA648却表现出相反的变化趋势,假茎和根中的GA1+4含量降低但叶片中含量却升高。IAA含量变化情况为五叶期、分蘖盛期时CA648叶片中的IAA含量低于ZH11,而假茎中的IAA含量却高于ZH11;拔节期时,CA648的根、茎、叶中IAA含量均与ZH11对应器官中的IAA含量相差不大。Z、ZR含量变化情况为三叶期CA648的根与假茎中的Z含量都低于ZH11;在拔节期,分蘖部位的基部和茎中的Z+ZR含量为CA648高于ZH11,而叶片中的Z+ZR含量却是CA648略低于ZH11。ABA含量变化情况为在三叶期、五叶期时CA648的ABA含量高于ZH11,而拔节期却显著低于ZH11。IAA与Z+ZR的比值情况为在顶叶、茎秆中是CA648大于ZH11,而在基部和根中则是CA648中的比值小于ZH11。不同浓度GA3、IAA、Z和多效唑喷施处理表明CA648的株高易受生长调节剂的影响。与喷水对照相比,喷施GA3、IAA、Z均能增加CA648的株高,其敏感性依次为GA3处理>IAA处理>Z处理;喷施多效唑后CA648与ZH11的株高均明显降低;虽然CA648与ZH11的株高均受GA3、多效唑等生长调节剂的影响,但CA648更敏感,当喷施的GA3浓度≥288 µmol•L-1时,CA648的株高能够达到或超过ZH11的株高;与株高易受生长调节剂的影响不同,CA648的多分蘖特性几乎不受长调节剂处理的影响,无论是否喷施生长调节剂,CA648的分蘖数均远远多于ZH11。【结论】与对照相比,CA648体内的GA1、GA4、IAA、Z、ZR含量及其IAA与Z+ZR的比值有利于矮秆多分蘖性状的形成,即植物激素含量与比例能够反映CA648的生理特性;生长调节剂对CA648的分蘖与株高具有不同调控效果,喷施GA3、IAA、Z和多效唑能够显著改变株高,但其多分蘖特性不受株高改变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许明  白明义  魏毓棠 《西北农业学报》2007,16(3):124-127,135
利用酶联免疫测定技术研究了紫菜薹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不同发育时期的生长素IAA、赤霉素GA和玉米素核苷ZR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内源IAA、GA、ZR含量在生殖器官和营养器官保持系和两种不育系都表现出显著性变化,改良萝卜不育系和ogura不育系的内源激素含量在植物发育的各个时期也存在差异.苗期ZR含量主要集中于根部,保持系根部ZR含量最高;幼根保持系IAA含量显著高于不育系,幼苗期叶片IAA含量相差不大;不育系与保持系苗期不同器官GA含量分布不均衡.在花期叶片激素含量在保持系和不育系之间变化较大,蕾期不育系的IAA、GA和ZR含量出现不同程度的亏缺,尤其是从小蕾期到大蕾期阶段,ogura不育系、改良萝卜不育系的IAA、GA和ZR含量都极显著低于保持系.IAA、GA和ZR是植物体内重要的信号物质,可调节植物的多种生命活动,其亏缺影响花粉的正常发育,从而引起败育.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葡萄浆果发育期间叶、果肉和果皮中内源激素的变化规律,以"巨峰"、"98-2"、"京亚"和"洛浦早生"为试材,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测定了葡萄叶、果肉和果皮中IAA、GA3、ZR、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4个葡萄品种在果实发育期叶中IAA、GA3、ZR、ABA的含量的变化差异较大;果肉IAA、GA3、ZR、ABA的含量变化趋势相似,都是一个单峰曲线,在花后30 d或40 d即果实缓慢生长期开始前后达到高峰,峰值的出现时期与成熟期的早晚无关;果皮中IAA、GA3、ZR的含量变化趋势相似,都有一明显的峰值,峰值的出现时期与果实发育期长短有关;果皮中ABA在果实发育的后期含量很高,但果实发育期长短不同高含量ABA所持续的时间不同。果皮中激素的变化与果实发育期长短比果肉中激素的变化与果实发育期长短的关系更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