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为探索~(60)Co-γ射线辐射对寒地粳稻种子活力的影响,采用3个剂量(220 Gy、250 Gy、280 Gy)对6个粳稻品种(V1~V6)进行辐射处理,分析不同品种种子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280 Gy剂量条件下,辐射对种子发芽率、芽长和根活力指数有抑制作用;发芽势因品种不同而表现不同;供试品种间的种子活力辐射敏感性存在显著差异。种子芽长受辐射剂量主效应影响最大,V3芽长最长,V4、V2、V5的芽长受辐射抑制作用较大;其次是辐射剂量对根活力指数效应影响,V3根活力指数最大,V4、V5根活力指数受辐射抑制较大;第三是品种对发芽势效应影响,V3、V4发芽势较大,V6发芽势最小;第四是品种×剂量互作对发芽势的影响,辐射对V2、V3发芽势有显著抑制作用,对V1、V5、V4发芽势有显著促进作用。V6的发芽率、芽长、根活力指数均最小,可能是品种本身特性和辐射抑制共同作用的结果。本研究结果可为寒地水稻辐射诱变育种研究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续随子辐射效应研究及适宜辐射剂量预测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采用7种不同剂量的60Co γ射线辐照续随子干种子,观测射线辐射对M1种子萌发进程中植物形态及生理指标的影响,并对供试材料的适宜辐射剂量进行预测。发芽势及发芽率的调查结果显示,低剂量辐射对发芽势及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剂量大于450Gy时,逐渐转化为抑制作用;幼苗生长量、活力指数及田间出苗率随辐射剂量加大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SOD、CAT、APX活性及MDA含量随辐射剂量的增加表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辐射对续随子M1的抑制效应主要表现在发芽整齐度及幼苗生长量上,对发芽率影响较小;SOD、CAT、APX活性及MDA含量变化均可反应材料的辐射诱变效应;500Gy是供试材料一个敏感剂量点;450~500Gy为辐射育种的适宜诱变剂量范围。  相似文献   

3.
小麦种子活力性状的配合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小麦种子高活力优异组合的选配效率,选用种子活力水平有显著差异的天麦535(P_1)、新麦23(P_2)、现农1号(P_3)、西农889(P_4)、小偃22(P_5)和周麦18(P_6)6个小麦品种为材料,按照GriffingⅡ设计配制了15个杂交组合,对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电导率共5个种子活力性状进行配合力和遗传参数分析。结果表明,小麦种子活力主要受遗传因素控制。各种子活力性状一般配合力效应较高的亲本有P_6、P_5和P_4;P_2×P_5、P_3×P_5、P_3×P_6和P_4×P_5组合的特殊配合力较高;P_3×P_5、P_3×P_6、P_4×P_5、P_4×P_6和P_5×P_6组合的总体配合力较高;总体配合力可以作为高活力杂交组合评价的理论依据。发芽势、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适宜早代选择;发芽率和电导率的遗传以非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及上位性效应)为主,适宜晚代选择。  相似文献   

4.
为了明确施硼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效应,以不同的专用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硼浓度对小麦种子淀粉酶活性、发芽势、发芽率、根系活力、根尖结构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硼对小麦种子发芽势和发芽率有促进作用,其中硼浓度以20μmol·L-1促进效果最佳,高浓度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小麦根系活力、根长、芽长、根重和芽重均随硼浓度的升高呈现先促进后抑制的变化趋势,但对根比芽敏感,地下部生物量受影响程度低于地上部;一定的硼浓度能促进根尖分生区表皮细胞和外皮层细胞体积变大及数量增多。不同专用小麦品种对硼浓度响应的敏感程度有差异,中筋小麦扬麦16>弱筋小麦扬麦19>强筋小麦罗麦8号。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采用不同浓度的单盐NaCl、Na_2SO_4、NaHCO_3、Na_2CO_3溶液对2个大麦品种甘啤4号与甘啤5号种子进行胁迫处理。结果表明:2个不同品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芽重、根数、根长均随单盐浓度的增加而下降,而盐害指数随单盐浓度的增加而上升;但低浓度(50 mmol/L)Na_2CO_3、NaHCO_3会促进甘啤4号根的发生,高浓度急剧抑制根的生长,当Na_2CO_3浓度达100 mmol/L、NaHCO_3浓度达200 mmol/L时,则完全抑制大麦根系生长。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单盐胁迫条件下,品种、盐浓度及品种与盐浓度间互作对发芽势、发芽率、芽长、芽重、根数、根长均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表明同一品种对不同单盐胁迫的敏感程度不同。4种单盐对啤酒大麦发芽势、发芽率、根数、根长、根重、盐害指数胁迫的强弱顺序是:碱性盐(Na_2CO_3、NaHCO_3)中性盐(Na_2SO_4、NaCl),碱性盐中Na_2CO_3NaHCO_3,中性盐Na_2SO_4NaCl;而芽长、芽重对盐的敏感顺序是:Na_2CO_3Na_2SO_4NaHCO_3NaCl,而且这些盐对根的抑制大于对芽的抑制,不过,在品种之间甘啤5号耐盐碱性好于甘啤4号。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讨As(Ⅲ)胁迫对不同小麦品种的毒害效应,选取郑麦9023、豫麦18、周麦16三个小麦品种为材料,采用室内水培方法,研究了As(Ⅲ)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幼苗芽和根中As含量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小麦品种耐As能力的差异。结果表明,随As(Ⅲ)浓度的增加,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幼苗的芽长、根长、芽重、根重均呈明显下降趋势,且不同浓度间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As(Ⅲ)胁迫对小麦根生长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对芽生长的抑制。小麦幼苗芽和根中As含量随As(Ⅲ)胁迫浓度的增大而增大。三个小麦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As(Ⅲ)胁迫的反应趋势相同,当As(Ⅲ)浓度≥20 mg/kg时,幼芽中As含量表现为周麦16最低;当As(Ⅲ)浓度≥40 mg/kg时,幼根中As含量也表现为周麦16最低。综合来看,郑麦9023和豫麦18种子活力较高,幼苗长势较旺,但对As耐受能力较弱;周麦16种子活力较低,幼苗长势不旺,但对As耐受能力最强。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究低温贮藏年限对小粒大豆种子活力及幼苗质量的影响,以3种不同熟期的小粒大豆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贮藏年限处理,研究低温贮藏条件下小粒大豆种子活力及幼苗质量的变化规律.结果 表明:随着贮藏年限的增加,不同小粒大豆品种的种子活力和幼苗质量相关指标变化规律基本相同,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正常苗率及幼苗质量相关指标均随贮藏年限的增加呈降低趋势,种子浸提液电导率呈上升趋势.不同品种耐贮能力有较大差异,东农690和吉林小粒6号种子的安全贮藏期为1年;九芽豆1号耐贮性较好,安全贮藏期为2年.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不同浓度镉胁迫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及其不同水稻品种的镉胁迫抗性差异,采用52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系)种子,研究了0(蒸馏水,CK)、0.5、1.0、2.0 mmol/L等4种不同镉胁迫浓度对不同水稻品种(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胚芽鲜重与干重等萌发期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1)镉胁迫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增高,其受到的抑制作用逐渐加强;(2)不同镉胁迫浓度对幼苗根生长的影响大于对幼苗芽生长的影响;(3)镉胁迫下,各水稻品种(系)种子各萌发性状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密切;(4)镉胁迫对水稻种子的活力指数、幼苗根长的抑制程度较大,而对发芽势、发芽率的抑制程度较小;(5)不同水稻品种(系)对不同镉胁迫浓度的耐受性存在显著差异,根据镉胁迫各浓度处理条件下各供试水稻品种(系)在萌发期内的各项萌发性状指标与对照的相对值用聚类方法进行分析,可将52个参试水稻品种(系)分为镉胁迫敏感型、中间型和耐受型等3种类型。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碳离子束辐照对火龙果种子的损伤效应并且确定适宜的诱变辐照剂量,以红肉火龙果种子为试材,采用5个不同剂量(0、15、30、45、60 Gy)的碳离子束12C6+进行辐照处理,观察其对火龙果种子萌发、存活率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2C6+离子束在辐照剂量0~60 Gy内大多数种子均能正常萌发,对发芽率的影响不大,而对发芽势和发芽指数存在一定的抑制作用;对幼苗苗高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对根长、子叶长和宽均呈现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碳离子束辐照对火龙果幼苗存活率的影响具有极显著的剂量效应,随剂量升高而极显著下降。火龙果种子碳离子束辐照的半致死剂量(LD50)为24 Gy,建议适宜辐照剂量范围为15~30 Gy。  相似文献   

10.
盐胁迫下粳稻种子发芽特性及耐盐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究粳稻品种的耐盐性,以宁夏广泛种植的13个粳稻品种种子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盐胁迫(0、50、100、150、200和250 mmol/L)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在盐渍土壤种植的粳稻品种。结果表明,盐胁迫会抑制粳稻种子的萌发,并且随着盐浓度的提高抑制作用逐渐增强,种子发芽率、芽长、主根长和根数随盐浓度升高总体呈下降趋势,但较低盐浓度(50、100 mmol/L)时的下降不明显,部分品种还高于对照;高浓度盐溶液(250 mmol/L)抑制作用显著,种子的发芽率、芽长、主根长和根数显著下降,降幅分别为44.8%、86.2%、86.6%和83.8%;此外,以相对盐害率作为水稻发芽期耐盐性的评价指标,筛选出发芽期强耐盐品种京宁7号、宁粳28号(1级),宁粳43号、宁粳45号、宁粳48号和宁粳41号(3级)。  相似文献   

11.
镉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为了研究不同水稻品种的镉胁迫抗性差异,为早期预测镉污染,选育镉低积累水稻提供参考。【方法】采用50个不同遗传背景的水稻品种(系)种子,研究了0(蒸馏水,对照)、0.5、1.0、2.0 mmol/L等4种不同镉浓度胁迫对不同水稻品种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胚芽长、胚根长、胚芽鲜质量与胚芽干质量等性状的影响。【结果】镉胁迫对水稻种子的萌发及幼苗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随着镉胁迫浓度的增高,抑制作用逐渐加强。0.5 mmol/L Cd~(2+)胁迫浓度对各水稻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指数影响不显著,而对其种子活力指数、胚根与胚芽生长则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不同镉胁迫浓度对水稻种子胚根的抑制作用明显大于胚芽;1.0mmol/L和2.0 mmol/L Cd~(2+)两种胁迫浓度处理下,不同水稻品种种子萌发期的各性状指标间差异达极显著水平,且达到极显著正相关。不同水稻品种对不同镉胁迫浓度的耐性存在明显差异。【结论】根据不同水稻品种萌发期不同镉胁迫浓度处理的各性状指标与对照的相对值进行聚类分析,可将50个供试水稻品种(系)分为镉胁迫敏感型、中间型和耐受型等3种类型。  相似文献   

12.
研究剥壳和切头对槟榔种子发芽的影响。结果表明,对槟榔种子进行剥壳和切头处理,其芽及根生长与对照的相比差异极显著,芽及根生长均明显比对照的好;其中切头处理的发芽势和发芽率最高,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则以5/13剥壳处理的最高,且5/13剥壳处理的芽长平均值也最大;5/14剥壳处理的根长和根数的平均值均比对照的高。  相似文献   

13.
木霉T2-16发酵产物对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和秧苗素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木霉T2-16菌株在改良后的GPF培养基中发酵培养的产物,对5个杂交水稻组合进行浸种处理.结果表明:该发酵产物能提高种子活力,表现为促进种子的提早萌发、提高种子的活力指数和降低种子的相对电导率.两优培九盆栽试验显示,经木霉T2-16发酵产物浸种处理后,秧苗根系及地上部生物量增加,根系活力增强,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和可溶性蛋白含量提高,与抗病性有关的酶活性增强.显示木霉发酵产物在提高杂交水稻种子活力和培育壮苗、提高秧苗抗病性方面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4.
春花生与秋花生种子活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常温贮藏条件下的18个春花生品种及其对应的秋花生品种为材料进行种子活力对比试验。结果表明,(1)经过常温干燥贮藏至第二年春播时,秋花生种子活力各项指标显著高于春花生,秋花生种子的鲜重、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和活力指数分别是春花生的4.009倍、1.812倍、1.600倍、2.602倍和9.433倍;(2)无论春花生或秋花生,活力指数各项指标品种间均有显著差异;(3)春花生与秋花生两者间活力指数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硒对不同类型杂交水稻品种发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种子萌发试验,研究不同浓度硒对海南省50个杂交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并对所有参试品种进行分类。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硒处理对水稻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幼苗最长苗长和幼苗鲜重值均具有一定的影响。即低浓度硒(0.2mg/kg)对种子萌发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随着浓度的增大,促进作用逐渐变弱,且当浓度为12mg/kg时,外源硒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上述四项指标。最长根长随着外界硒处理浓度的增加,而不断下降。根据在浓度为5mg/kg硒作用下发芽率,发芽势,最长根长,最长苗长和幼苗鲜重的胁迫指数,将50个杂交水稻品种分为三大类:耐受型(3个品种)、中间型(24个品种)和敏感型(23个品种)。与中间型和抑制型品种相比,耐受型水稻品种的种子萌发在5mg/kg外界硒作用下,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且幼苗最长苗长、根长和苗重所受该浓度硒抑制作用较小;抑制型品种的种子萌发在5mg/kg的外源硒作用下开始受到轻微的抑制作用,且与耐受型和中间型品种相比,幼苗最长苗长、苗鲜重、最长根长也受到最大强度的抑制作用;中间型品种五项发芽指标指数居于耐受型和抑制型品种之间。耐受型中的品种捷丰优629在浓度为5mg/kg硒处理下,与其它参试品种相比,呈现出最强的耐硒性,且在外界硒胁迫作用下,仍然具有较好的发芽率、发芽势等发芽特性。  相似文献   

16.
以3个野生稻品种(系)和常规稻品种吉粳301(CK)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不同NaCl浓度对野生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对野生稻和常规粳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不同,NaCl浓度≤0.3%时,盐胁迫对3个野生稻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没有影响,但促进吉粳301种子发芽及幼苗生长;NaCl浓度≥0.5%时,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3个野生稻种子发芽率逐渐降低,幼苗的根长、苗长、根冠比逐渐变小;NaCl浓度与3个野生稻种子发芽率有一定的负相关性;NaCl对野生稻幼苗根的抑制作用强于对苗的作用;不同野生稻品种对NaCl溶液的耐受能力不同,从大到小依次为MY-3、延引红、HY-1。  相似文献   

17.
用改进的叶浸提法和田间共生鉴定法,比较分析了从124份不同来源水稻种质中初步筛选的27份化感种质对稗草和莴苣的化感抑制效果。结果表明,叶浸提液对莴苣的抑制效果明显大于稗草;对稗草和莴苣根长的抑制效果大于苗高和发芽势;叶浸提液法与田间共生法对稗草的抑制效果呈显著的正相关,两种方法的鉴定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叶浸提液对稗草发芽势的抑制指数与田间共生对稗草苗干重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认为稗草种子发芽势可作为测试水稻种质化感效应的重要指标。田间水稻苗高与叶浸提液对稗草根长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和田间共生对稗草苗高和苗干重的抑制指数及其综合抑制指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水稻苗高较高的种质较苗矮的种质表现出较强的化感效应。珍珠42、沙粘1、六月早、青团2号、红脚粘2和地谷的化感效应突出,对稗草的平均综合抑制指数分别为0.56、0.47、0.45、0.45、0.41和0.39,可作为强化感种质提供应用。  相似文献   

18.
尚宏芹  刘兴坦 《麦类作物学报》2015,35(10):1438-1444
为探讨6-苄基腺嘌呤(6-BA)浸种对HgCl2胁迫下小麦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缓解作用,以3个小麦品种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6-BA浸种对200 mg·L-1HgCl2胁迫下小麦种子发芽、幼苗生长、抗氧化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丙二醛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200 mg·L-1HgCl2处理后,3个小麦品种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根长、芽长和鲜重降低,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降低,丙二醛含量增加。一定浓度6-BA浸种可以缓解HgCl2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但对小麦的根长、芽长和鲜重的影响因小麦品种而不同。HgCl2胁迫下,3个小麦品种幼苗的SOD、POD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随着6-BA浓度的增加均基本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最佳6-BA浓度因品种而不同;3个小麦品种的MDA含量均呈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以6-BA浓度为15 mg·L-1时MDA含量最低。说明一定浓度6-BA浸种能够缓解HgCl2胁迫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毒害作用,但最佳6-BA浓度因小麦品种的不同而不同。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冬小麦种子萌发期抗旱性与幼苗生物量分配的关系,以小麦抗旱型品种长旱58和干旱敏感型品种漯麦18为材料,采用聚乙二醇(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的方法,测定和分析了干旱胁迫后小麦种子发芽率、幼苗根冠比、叶绿素含量等16个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干旱胁迫后,长旱58种子发芽率无明显变化,漯麦18种子发芽率显著下降。干旱胁迫下长旱58种子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和干物质转移量显著大于漯麦18,平均发芽时间显著小于漯麦18,长旱58幼苗根、芽的长度和干重及总干重均显著高于漯麦18。干旱胁迫显著增加漯麦18幼苗根冠比,对长旱58萌发第五和第七天的幼苗根冠比无显著影响。干旱胁迫显著降低漯麦18幼苗叶绿素含量,对长旱58无显著影响。由于小麦萌发期幼苗干物质累积取决于种子中营养物质的转移和呼吸消耗,因此推测种子营养物质的快速转移和低呼吸消耗有助于提高小麦萌发期的抗旱能力,促进干旱胁迫下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相似文献   

20.
圆叶牵牛对小麦种子的化感作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给入侵杂草圆叶牵牛的综合治理提供参考依据,采用生物测定法研究了圆叶牵牛水浸提液对三个小麦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圆叶牵牛内存在化感物质,浸提液处理降低了三个供试小麦品种的发芽率、根长、苗高、活力指数,抑制作用随浓度的升高而增强。小麦幼苗生长对浸提液反应更为敏感,浸提液对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大于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相同浓度的浸提液对三个小麦品种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石麦18抗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