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对2个产胶水平差异明显的橡胶树品种(‘热研7-33-97’和‘PR107’)产胶旺季时2个与产胶直接相关的碳库(胶乳和茎干树皮)中蔗糖代谢相关的酶活、基因表达以及胶乳生理参数、树皮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含量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PR107’干胶产量的季节性变动明显大于‘热研7-33-97’,但均在9月底出现一个产胶高峰;2个品种胶乳的总固形物、无机磷和蔗糖含量差异不明显,但‘热研7-33-97’的干胶含量显著高于‘PR107’;树皮NSC的主要成分为可溶性糖(占80%以上),但品种间的NSC及其相关组分(淀粉、可溶性糖和还原性糖)的差异均不显著;胶乳中,蔗糖合成酶(Sus)主要催化蔗糖合成,品种间的中碱性转化酶(NIN)和Sus酶活差异均不显著;树皮中,‘热研7-33-97’的NIN酶活显著大于‘PR107’,而其他蔗糖代谢相关酶活品种间的差异不显著;在胶乳中,HbSWEET10a基因的表达量高,并且‘热研7-33-97’>‘PR107’,还是唯一在品种间表达显著差异的蔗糖代谢相关基因;在树皮中,‘PR107’的HbSus3和细胞壁转化酶基因HbCIN2的表达显著高于‘热研7-33-97’,HbSUT5显著低于‘热研7-33-97’,而其他4个蔗糖代谢相关基因的表达在品种间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究蔗糖代谢调控与胶乳再生的互作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够客观地筛选出适合我国植胶环境的橡胶树胶木兼优新品种,基于品种比较试验对4个国外引进品种‘热试09-5’‘热试09-6’‘热试09-7’和‘热试09-10’的产量及副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个参试品种中,‘热试09-7’表现出速生性状,4个参试品种的产量特性不明显,仅‘热试09-5’在开割第1年与对照相当,其他年份均低于对照。胶乳生理参数分析结果表明,‘热试09-5’的干胶产量、排胶初速度与对照差异不显著,而蔗糖含量低,硫醇含量高,认为该品种产胶潜力大,胶乳稳定性好,排胶快,糖利用率高。‘热试09-6’原生皮厚度较厚,树皮中乳管列数多,与‘RRIM600’相比,干胶含量、堵塞指数高,排胶初速度和蔗糖含量差异不显著,认为该品种有较好的产胶潜力,但胶乳代谢强度低,可考虑通过刺激提高代谢强度,达到增产的目的;各参试品种的生胶性能、硫化胶的物理机械性能及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差异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指标参数在品种间存在差异,‘热试09-5’的塑性初值最低,塑性保持率最大,‘热试09-6’门尼粘度最高,‘热试09-5’最低,‘热试09-7’有较大的重均分子量,呈现出较好的物理机械性能。在抗...  相似文献   

3.
橡胶树快速全线干涸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理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常规割胶下追踪RRIM600和PR1072个无性系170株树割面干涸的发生发展及其生理变化。无性系RRIM600的快速全线干涸率和扩展速度比PR107高1倍以上,从局部干涸到全线不排胶一般在15d左右。单株测定胶乳产量、排肢初速度、胶乳蔗糖、硫酸、无机磷和干胶含量等6项生理参数的结果表明,多数病株的排胶初速度和胶乳产量在创面干涸出现前呈现短时增加.所有病株干涸前的胶乳蔗糖水平较低。在干涸发生发展过程中伴随有胶乳无机磷含量的大幅度提高.在胶树割线即将出现局部干涸时,多数病株的胶乳硫醇骤然出现由低到高的短暂现象。没有观察到干涸前乳管的橡胶合成和再生在表观上有持续不良的现象。讨论了快速全线干涸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4.
橡胶树新种质产排胶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橡胶树新种质创新利用进展缓慢,为了深入全面的鉴定橡胶树新种质,加速其利用进程,笔者采用胶乳诊断方法,测定分析了1986年定植于大田鉴定评价圃的14份橡胶树新种质与产排胶密切相关的干胶含量、干胶产量、排胶初速度、堵塞指数及胶乳硫醇、无机磷、蔗糖及镁离子含量等生理参数.结果表明,种质间存在较大差异,但不能从中直接筛选出可供直接利用的种质材料,参试材料中仅有7和12号2份种质株次干胶产量超过对照,产胶、排胶维持在较平衡的状态.因此,除采用常规的33月龄树皮解剖、试割等方法进行早期选择研究外,有必要探索新的早期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5.
中国主栽甘蔗品种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以中国5个主栽甘蔗品种‘桂柳05-136’‘桂糖42号’‘云蔗05-51’‘福农41号’‘新台糖22号’为研究材料,分别在新植蔗和宿根蔗的伸长初期、伸长盛期、成熟期,对不同品种甘蔗叶面积指数(LAI),完全展开绿叶(+1、中部、基部)的叶面积,株高和茎径进行测定。在甘蔗伸长盛期、成熟期对甘蔗叶片总数、绿叶数进行测定,在甘蔗成熟期对产量、蔗糖分、纤维分、干物质含量等品质指标进行测定,并分析甘蔗的表型发育特征与成熟期产量和糖分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伸长初期各品种新植蔗株高生长速度高于宿根蔗,‘云蔗05-51’的生长速度最快;‘福农41号’的新植蔗和宿根蔗茎径高于其他品种;各品种叶片LAI呈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伸长盛期宿根蔗LAI高于同时期新植蔗;宿根蔗叶面积在伸长初期显著高于新植蔗,新植蔗叶面积呈现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宿根蔗较新植蔗具有更高的绿叶率,其中‘桂柳05-136’各时期绿叶率均处于最高。成熟期甘蔗产量和品质检测表明:‘云蔗05-51’产量最高,‘桂柳05-136’蔗糖分最高,‘桂糖42号’纤维分和干物质含量最高,新植蔗‘桂糖42号’产糖量最高,宿根蔗‘桂柳05-136’产糖量最高。相关性分析表明,新植蔗蔗糖分与伸长初期株高、茎径、叶面积显著负相关,宿根蔗产量与生长各时期株高呈显著正相关。本研究发现‘桂柳05-136’宿根蔗具有较好的单位面积产糖量,‘桂糖42号’新植蔗单位面积产糖量较高,‘云蔗05-51’具有较高的产量,不同品种具有的生物学特性有所差异,应结合气候条件和栽培模式,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品种进行种植。  相似文献   

6.
以常规割胶(1/2阳线割胶)为对照,比较分析了气刺割胶条件下不同刺激位置对干胶产量,胶乳中干胶、蔗糖、硫醇、无机磷、镁离子含量以及黄色体破裂指数等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除了在阳线上方进行刺激的处理外,其它处理的产量以及蔗糖、硫醇、无机磷含量均高于对照,干胶含量、镁离子含量和黄色体破裂指数均低于对照;其中在阴线上方刺激的处理产量最高,生理状况良好,显示出了良好的产胶潜力。  相似文献   

7.
六点始叶螨(Eotetranychus sexmaculatuss)作为橡胶树的重要害螨,对橡胶树的生长发育产生巨大危害,严重影响橡胶树产量。为进一步明确六点始叶螨在不同橡胶树无性系上的发育和繁殖情况,以及不同螨态对杀螨剂的敏感程度。本研究以‘热研87-6-62’‘热研87-6-47’‘热研93-59’‘热研87-4-19’‘热研89-4-51’‘PR107’‘RRIM600’7个橡胶树无性系稳定期叶片作为六点始叶螨的寄主,分析了各螨态的形态特征、发育历期以及繁殖能力。同时,采用浸叶蝶法、叶片残毒法、玻璃浸渍法测定了4种杀虫剂对六点始叶螨各螨态的活性。结果显示,在(28±1)℃、RH(75±5)%、光照[16(L)∶8(D)]条件下,六点始叶螨在以上7个橡胶树无性系上各螨态发育时间从长到短为:成螨期>后若螨→成螨>前若螨→后若螨>卵→前若螨,六点始叶螨各螨态在‘RRIM600’无性系上的发育历期最短,在‘热研87-6-62’和‘热研87-6-47’无性系上的发育历期相对较长;六点始叶螨在7个橡胶树无性系上的单雌产卵量由多到少依次为:‘PR107’>‘RRIM600’>‘热研89-4-19’>‘热研93-59’>‘热研89-4-51’>‘热研87-6-47’>‘热研87-6-62’,其中‘PR107’上单雌产卵量最多,平均单雌产卵量为12.17个,‘热研87-6-62’单雌产卵量最少,平均单雌产卵量为7.33个。筛选不同化学药剂对六点始叶螨进行防效试验,结果表明4种药剂在药后15 d的校正死亡率均在80%以上,其中15%哒螨灵乳油和1.8%阿维菌素·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的速效性较好,在施药3 d后死亡率可达80%以上。  相似文献   

8.
橡胶树导胶生理特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效气态刺激剂作用下,采用1PI d/6+ET(G)采制,半个月刺激1次,导胶2次的干胶产量可以达到刺激割制半月乙烯利糊剂刺激1次,刀割5次的产量水平。导胶产量与排胶时间呈正相关,但与排胶初速度无关,导胶彭压持久地高于刀割膨压。导胶胶乳遥蔗糖含量及硫醇含量均高于对照,并与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总固形物含量和干胸含量低于对照,但高于30%,产与量呈极显著负相关,无机镁磷幽会与刺激强度呈负相关;电导率  相似文献   

9.
关于稀土提高巴西橡胶产量问题的再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与橡胶树排胶有关的排胶初速率、乳管堵塞指数和树皮组织切片的乙烯释放速率等生理参数,以及与产胶有关的胶乳蔗糖、硫醇、蛋白质和干胶含量、碱性无机焦磷酸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等生理参数,探讨稀土对橡胶树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再次表明,稀土不具有明显地提高胶树产胶量的生理基础,也没有增加产胶量的效应。本试验还探讨了稀土增加橡胶树产量的可能性和其防治死皮的效应。  相似文献   

10.
橡胶优良品种热研88—13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研88-13在基本无性系试验区8年的系统鉴定结果,平均年株产干胶5.04公斤,比 RRIM600高产35.1%;平均年亩产干胶113.1公斤,比 RRIM600高产43.2%;抗风能力与 RRIM600相当,树冠耐寒能力比 RRIM600稍强,但割面寒害敏感;胶乳分子量为121万,抗氧指数为90,机械稳定度比 RRIM600稍高,胶乳质量比较好,基本符合中等规模推广品种的标准。  相似文献   

11.
以自主选育的优良无性系热研87-4-26的初产期林段为研究材料,对其生长情况,开割率,产量,主性状和副性状进行鉴定。结果表明:热研87-4-26年均干胶含量28.42%,极显著高于对照RRIM600;年株产2.03kg/株,显著高于对照;抗寒性较强,2008年寒害级别仅1.11级,略低于对照;蔗糖含量高,胶乳稳定,高产生理基础好,是极具潜力的无性系,值得进一步跟踪观测。  相似文献   

12.
以S/2 d3割制,对3个品系(热研8-79、热研7-33-97、PR107)的幼龄开割树割胶,分析和比较株次产量、胶乳转化酶活性、pH值、蔗糖和总固形物含量的季节变化.结果表明:几乎所有割胶季节,热研8-79的株次产量、胶乳转化酶活性、pH值都明显高于热研7-33-97和PR107,蔗糖含量依次为热研8-79<热研7-33-97<PR107,总固形物含量3个品系差异很小,显示热研8-79乳管蔗糖利用率较高,胶乳再生能力较强的品系特性,而PR107则相反.3个品系均分别在5月、7~8月、10~11月形成产量高峰,但不同品系同次产量高峰的时间跨度有很大差异.3个品系在4月中旬至5月上旬株次产量、转化酶活性、pH值、蔗糖含量均呈递增趋势变化,总固形物含量呈递减趋势变化,显示胶树胶乳再生作用逐渐增强,排胶越来越顺畅的变化过程.在其它季节,株次产量、胶乳转化酶活性和生理参数的变化比较复杂,并且经常不同步,显示株次产量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该结果可为适宜割胶制度的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橡胶树胶木兼优引进品系热试21高级系比试验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橡胶树品系热试21是引种的胶木兼优品系,经过10 a的高级系比区试种试验,综合表现突出:开割前离地1.5 m处树围平均增粗8.72 cm,极显著高于对照(RRIM600);开割后3割年间的平均年干胶产量2.22 kg/株和1 012.05 kg/hm2,分别比对照高55.24%和146.04%;在2008年寒害中寒害级别低于对照,10 a累计风害断倒率低于对照;第3割年末死皮停割率为3.0%,比对照高1.2个百分点,无显著差异。根据该品种特性,建议在相似类型植胶环境扩大试验试种面积。  相似文献   

14.
以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试验场初级系比和高级系比区林段为试验材料,通过系统鉴定确定其特性.结果表明,热研8-79是一个高产、早熟橡胶树优良品种.在高级系比区.1~11割年平均年产干胶5.77 kg/株(2504 kg/hm~2),为对照RRIM600的152%(151%).其十胶含量高,产胶潜力大,抗风性与RRIM600相当,但生长量与开割率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推荐在海南中西部轻风区中规模配置.  相似文献   

15.
在橡胶树割面涂施不同浓度硫酸铜,分析其对胶乳产量及生理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割面涂施硫酸铜对干胶含量、无机磷含量无明显影响,但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胶乳的蔗糖含量、硫醇含量和蔗糖转化酶活性,降低镁离子含量和黄色体破裂指数,提高橡胶树的干胶产量。  相似文献   

16.
杂交育种是巴西橡胶树品种遗传改良的重要途径。以近年来在中国引种试种成功的国外胶木兼优无性系为亲本之一进行人工杂交授粉工作,研究其杂交子代苗期的性状表现,为胶木兼优品种的创新利用提供参考依据。分析热垦509×热研87-4-26、热研78-2×热垦628和热研78-2×热垦523等3个杂交组合子代苗期生长、试割干胶产量、乳管分化能力等性状。结果表明:组合内各性状存在较大差异,不同杂交组合子代试割前年茎围增粗均大于8 cm,试割后年均茎围增粗4.5 cm以上,均优于对照RRIM600;组合热垦509×热研87-4-26子代的综合性状均表现较好,亲本的速生和高产性状能较好的遗传给后代,从该组合子代中选育出胶木兼优品种的可能性较大。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以128个开割的魏克汉种质橡胶树无性系为研究对象,测定年均刀次胶乳产量、干胶含量以及胶乳中蔗糖、无机磷、硫醇、总固形物等生理参数,结合2017年底橡胶树胸径围数据进行群体变异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蔗糖含量变幅为3.14~35.50 mmol/L,变异系数最大(53.2%);年均刀次胶乳产量变幅为24.2~475.0 mL,变异系数为51.5%;蔗糖含量与干胶含量和年均刀次胶乳产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对年均刀次胶乳产量进行K-均值聚类分析,将128份无性系分为3个类型,第I类约占10%,年均刀次胶乳产量最高(351.0 mL),胸径围均值最大(59.5 cm),第4刀胶乳产量最高(196.2 mL),但蔗糖含量平均值最低(7.83 mmol/L),其他生理指标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8.
30株成龄未割胶树(热研7-33-97)被分成3组,分别用S/2 d1、S/2 d3、S/2 d5割制割胶,分析第1至第10割次干胶产量、胶乳生理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第1至第6割次,3种割制的干胶产量递增,相同割次干胶产量差异不显著。第7至第10割次,S/2 d1和S/2 d3割制干胶产量小幅波动并趋于稳定,S/2 d5割制干胶产量递增。第1至第7割次,C-乳清转化酶活性递增,然后趋于稳定。第1至第10割次,胶乳总固形物含量递减,无机磷含量和硫醇含量递增。蔗糖含量在第1至第6割次递减,然后递增。当总固形物含量>40%时,总固形物含量与干胶产量极显著负相关;当总固形物含量<40%时,两者不相关。第1至第10割次总固形含量、无机磷含量、硫醇含量的变化均有利于C-乳清转化酶提高活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