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细胞培养污染是指培养环境中侵入了对细胞生存有害的成分和造成细胞变异的异物。体外细胞培养污染可分为3类:物理性、化学性及生物性污染。  相似文献   

2.
细胞污染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中面临的主要问题。本文从细胞培养过程中污染产生的来源、种类及控制策略等方面对规模化培养过程中常见的污染类型及防控手段进行综述,为提高细胞培养水平、防治细胞培养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污染状况及研究新的去除污染的手段提供新的思路,为有效减少和控制污染、降低损失,提高生物制品的质量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生物学研究中,细胞培养的霉形体污染是一个严重问题。霉形体污染的发生也许比预想的要高,且从污染的细胞培养中消除霉形体是困难的。以前曾叙述了几种检测细胞培养霉形体污染的方法,其中有直接培养法、酶活性试验,DNA结合染料的荧光染色法,免疫酶枝术和Southern斑点DNA杂交。直接培养法对挑剔霉形体如猪鼻霉形体的  相似文献   

4.
霉菌污染越来越成为饲料工业和畜牧养殖业中的隐形杀手。论文主要论述了饲料霉菌复合污染给饲料工业和养殖业带来的危害及如何预防饲料霉变,减少霉菌复合污染给畜牧业带来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5.
浅谈细胞培养中微生物污染与防控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预防细胞培养的微生物污染是指在细胞培养过程中,细菌、霉菌或病毒等微生物侵入细胞培养物中,对细胞的生存造成危害的现象。在生物制品的生产和研究等相关的细胞培养过程中,由于细胞培养的特殊性和培养条件要求高,若受到微生物的污染,这将对实验或生物制品生产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相似文献   

6.
应用电镜检查细胞培养中污染支原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代细胞培养中污染支原体已被认为是一种较普遍存在的现象,从而对细胞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提出了疑问。为此检查细胞培养中污染支原体受到许多研究工作者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支原体对细胞培养污染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原体是自然界中存在的最小、最简单的原核生物,大小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可通过滤菌器,对许多抗生素有抗性,是细胞培养污染中一种常见的微生物.被支原体污染后的细胞培养物,引起细胞形态学和功能的改变,导致用细胞基质制备的生物制品报废,且很难清除.一旦发生污染,就意味着试验的失败,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从支原体对细胞培养物污染后造成的危害及对支原体污染的预防、检测、清除等的研究进展进行论述,为细胞支原体污染的防控提供依据和手段.  相似文献   

8.
我国近年细胞培养工作迅速发展,许多实验室的细胞培养都出现不同程度的枝原体污染。做枝原体在细胞培养液中生长后多不引起混浊,因而实验人员难于发现。但是枝原体污染常影响细胞生长,甚至细胞死亡,造成实验失败。我们实验室根据Russell等(1975)的报道,应用DAPI检测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9.
随着细胞培养技术的广泛应用,细胞培养工作中防污染问题已引起了人们的普遍重视。这是因为细胞一旦发生污染,不仅会造成经济上的损失和时间上的浪费,也影响着  相似文献   

10.
在 1999年的生产中 ,针对当时细胞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我们改进了 BHK2 1细胞培养工艺 ,2年多的实践证明本工艺的先进性。本文将介绍本工艺的主要内容和特点。1 不同的抗菌药物组合控制污染 ,是细胞培养成功的前提在细胞培养中 ,用青霉素 -链霉素组合控制污染 ,已经用了几十年 ,但效果并不理想。我们改用庆大霉素 -青霉素组合 ,在这两年多时间里 ,有效控制了污染 ,提高了细胞合格率 ,但 2 0 0 2年我们在细胞培养中 ,发现污染了一种产碱假单胞菌 ,该细菌对药物敏感度试验结果表明青霉素、链霉素、庆大霉素、红霉素、万古霉素、复方磺胺、先锋霉素 、氟哌酸等多种抗菌药物对它无效 ,而仅有四环素、卡那霉素可以抑制它的生长。因此 ,根据细胞培养中污染的具体情况 ,采用不同的抗菌药物组合 ,非常重要。在抗菌药物的用量上 ,随着耐药菌株的增加 ,从 10 0~ 2 0 0 IU / ml增加到 30 0~ 5 0 0 IU / ml,即不影响细胞生长 ,控制污染的效果又更好。2 用柠檬酸钠 -胰酶消化液代替常规的 EDTA-胰酶消化液笔者的有关文章发表在 1990年第 1期的中国兽医杂志上 ,柠檬酸钠 -胰酶消化 ...  相似文献   

11.
一例细菌对MDCK细胞污染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MDCK细胞培养液(含双抗)表面有一层薄的油状膜,培养液不混浊。细菌学检测为一种球菌污染。对污染菌株进行药敏试验。使用MEM(含双抗)多次清洗细胞培养瓶及细胞表面,细胞培养液中改加菌株敏感的恩诺沙星。细菌学检测结果表明,加入恩诺沙星有效地控制和清除了细胞中污染的该株细菌。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大扶康防控细胞培养过程中白色念球菌污染的可行性,采用不同浓度的大扶康共同培养,观察其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效果,及对小鼠成肌细胞C2C12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采用300 μg/ml大扶康防控效果最佳,毒性作用小,对C2C12细胞的生存率无明显影响。采用30 μg/ml大扶康与20 μg/ml硫酸阿米卡星+50 μg/ml头孢他啶配伍的方法可有效预防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真菌污染。结论:采用大扶康可有效控制细胞培养中白色念珠菌的污染。采用大扶康与硫酸阿米卡星+头孢他啶配伍的方法可有效预防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真菌污染。  相似文献   

13.
细胞培养过程中白色念珠茵污染的防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探讨大扶康防控细胞培养过程中白色念球菌污染的可行性,采用不同浓度的大扶康共同培养,观察其抑制白色念珠菌的效果,及对小鼠成肌细胞C2C12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采用300μg/ml大扶康防控效果最佳,毒性作用小,对C2C12细胞的生存率无明显影响。采用30μg/ml大扶康与20μg/ml硫酸阿米卡星 50μg/ml头孢他啶配伍的方法可有效预防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真菌污染。结论:采用大扶康可有效控制细胞培养中白色念珠菌的污染。采用大扶康与硫酸阿米卡星 头孢他啶配伍的方法可有效预防细胞培养过程中的真菌污染。  相似文献   

14.
应用SYBR Green Real Time PCR技术检测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污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常见支原体23S rRNA的保守区域基因序列,设计通用引物,应用SYBR Green Real Time PCR技术,研究建立了细胞培养物中支原体污染的快速检测方法。该方法能检测到污染细胞培养物的6种常见的支原体,敏感度达4.2×10-2pg/mL模式株的DNA。  相似文献   

15.
对我厂外购4个不同厂家的46批血清分别进行了无菌检验、细胞培养观察和口蹄疫抗体检测。结果表明,有12批出现细菌污染;1批细胞培养贴壁分裂慢,形态差,不符合细胞生长要求;所有样品均为口蹄疫抗体阴性。  相似文献   

16.
细胞体外培养过程中霉菌污染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污染的细胞中加入含青霉素(100单位/mL)、链霉素(100单位/mL)、两性霉素(10 μg/mL)的培养液,隔天换液,如此重复2次~3次,而且用饱和硫酸铜擦拭和过氧乙酸熏蒸细胞培养箱及细胞培养室,霉菌的污染可得到有效控制,并总结出一套简单可行的预防霉菌污染方法.  相似文献   

17.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分布于全世界,而猪只为人们目前所仅仅知道的自然宿主,同时大多数的感染均为不显性感染或仅造成轻微的症状,但怀孕母猪受感染后则往往造成胎儿的死亡。此外,PPV又常常污染细胞培养及株化细胞,若被污染的细胞培养用来增殖其他病毒,则污染范围更加扩大。此污染病毒的来源可能来自细胞本身,也可能来自受污染的猪胰脏制成的腴蛋白酶。从阴道粘液、精液、流产及死产的胎儿组织中与初生仔猪肾脏细胞培养中,以及从罹患  相似文献   

18.
支原体污染是细胞培养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直接影响细胞培养的成败以及以细胞培养为基础的科学实验结果的准确性。本试验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套式PCR)对实验室中生长不良的3种细胞系、11种细胞培养用小牛血清进行了检测。结果显示,3种细胞系的第一次PCR扩增结果为全部为阳性,检出率为100%;11种细胞培养用小牛血清第一次PCR扩增后8种样品为阳性,对第一次PCR扩增为阴性的血清样品进行第二次PCR扩增结果全部为阳性.检出率100%。传统的支原体检测繁琐、费时、周期长而受到限制,本试验使用的套式PCR法为细胞培养工作中检测支原体污染提供了一种敏感、快速、特异的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为探索出HEK-293细胞培养中支原体污染的快速清除方法,通过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2种抗生素药物的单独、交替及联合使用对污染的HEK-293细胞进行处理,应用DNA荧光染色及PCR检测,比较处理前与处理后支原体污染的情况有无改善。检测结果显示,通过10 mg/mL浓度的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2种药物交替使用各4 d,处理2个周期后的HEK-293细胞中支原体污染已被清除。结果表明,通过10 mg/mL的大环内酯类和四环素类2种抗生素药物的交替使用,使HEK-293细胞培养过程中的支原体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为细胞研究及疫苗工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用仔猪肾细胞培养物制备的猪瘟兔化弱毒(简称弱毒)疫苗,对猪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在国内已大量生产和使用。但是,用仔猪肾细胞培养物培养时,弱毒的毒价不够稳定,另外,使用仔猪肾细胞培养制备疫苗,仔猪有感染潜在致病力的各种致病微生物的可能,特别是对仔猪来源控制不严时有混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