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母猪的饲养管理及正确接产、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等方面总结了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母猪饲养管理是整个养猪生产的难点,是决定养猪成败的关键。种母猪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母猪本身的健康和胚胎的发育。哺乳期间饲养管理适当,仔猪可提前断奶,母猪可缩短哺乳时间、提早发情配种、增加年产仔猪数。  相似文献   

3.
在养猪业中,哺乳母猪的饲养阶段非常重要,饲养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哺乳母猪的泌乳量和下一次的发情配种,和仔猪的成活率、断奶体重等也有密切关系,是养猪业的重要生产环节。根据哺乳母猪的营养需求和生产特点,简要的阐述了在哺乳期如何进行饲养管理。  相似文献   

4.
为了检验微生物制剂(酵母菌+酵母培养物+芽孢杆菌)对妊娠母猪、哺乳母猪、断奶仔猪的使用效果。试验采用了180头胎次和妊娠期相近的基础母猪,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母猪从妊娠第80-87天饲喂含0.25%微生物制剂的全价饲料,从第88天到哺乳仔猪断奶。饲喂含0.5%微生物制剂的全价饲料;对照组母猪按常规饲喂全价配合饲料。将180头母猪所产的1701头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为两组,饲喂35d,试验组和对照组使用的日粮饲料完全一样,试验组添加0.25%微生物制荆。试验结果表明:试验组比对照组健康仔猪数平均提高2.02%;哺乳仔猪断奶重平均提高5.925%;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提高6.65%,料肉比平均下降6.05%。  相似文献   

5.
产仔哺乳期是指母猪从分娩开始到仔猪断奶结束。该阶段饲养管理的目的就是保证母猪安全分娩,多产活仔,促进母猪产后多泌乳,使仔猪健康发育,快速生长。另一方面,降低母猪断奶失重幅度,维持正常体况,以便断乳后早发情,再次配种繁殖。产仔哺乳期母猪的饲养是集约化养猪中很有潜力的一个环节,也是养猪成败的关键,而且技术含量较高,同时也是全体管理人员和饲养员需仔细照顾的一个环节。为了提高哺乳母猪的哺乳力和生产力,要求我们提高饲养管理的科学技术水平,并提供最适合哺乳母猪需要的营养和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6.
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哺乳母猪是猪场饲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关系猪场新生仔猪的生产数量,进而影响猪场的经济效益。本文结合笔者多年实践经验,就哺乳母猪饲养管理中应注意的重点环节作简要探讨。  相似文献   

7.
仔猪从出生到断奶为哺乳阶段,该阶段是猪一生最难养的时期,也是猪死亡的高峰期,为仔猪存活的第一关口。仔猪哺乳期间,不但要根据哺乳母猪的特点进行饲养,同时对哺乳仔猪还要把好“三关”,抓好“一防”。  相似文献   

8.
黑龙江省宝泉岭农场管理局养猪一直沿用母猪春、秋两季分娩,哺乳仔猪60日龄断乳的传统饲养方式,每头母猪平均年产1.8窝左右,生产断乳仔猪18头左右。由于仔猪哺乳期较长,一是限制了母猪生产潜力的发挥;二是饲料经过母猪、仔猪两次转化降低了饲料的利用率。仔猪早期断乳,不仅提高了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而且是在我国人均占有粮食较少的情况下发展畜牧业生产的唯一选择.  相似文献   

9.
猪气喘病是由猪肺炎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疾病。猪气喘病仅发生于猪,不同品种、年龄、性别的猪均能感染。其中以哺乳仔猪和幼猪最易感,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其次是妊娠后期的母猪和哺乳母猪。本病冬春寒冷季节多见,四季均可发生。仔猪断奶过早、猪舍通风不良、猪群拥挤、气候突变、阴湿寒冷、饲养管理和卫生条件不良可诱发本病且加重病情。  相似文献   

10.
猪的哺乳期一般为30—42天.母猪在泌乳期内的泌乳量和乳中营养成分.对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成活率、体重的影响很大。因此.要提高母猪的泌乳力,确保仔猪的生长发育.以获得较高的仔猪成活率与仔猪体重。同时还要使母猪在哺乳后期保持一定的膘情(六、七成膘),以使母猪能正常的发情与排卵.采取正确饲养管理措施.让其多产乳.尽量减少体重损失.为下一个繁殖周期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1.
哺乳仔猪从出生到断奶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母猪生活,哺乳期为45—60天,哺乳阶段是仔猪生长强度最大、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原则应是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与断奶重,为后备种猪和肥育猪提供体质健壮的仔猪。  相似文献   

12.
哺乳母猪除维持本身消耗外,每天还要产出5~8公斤乳汁。如饲养管理不当,营养物质供给不足,就会直接影响到母猪的泌乳量、仔猪成活率、仔猪断乳体重,以及断奶后母猪的正常发情和配种。因此,加强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是提高养猪经济效益的重要环节。一、哺乳母猪的营养需要体重180~200公斤的母猪,在无青饲料时,泌乳盛期每日每头应喂给全价配合饲料不低于5.5~6公  相似文献   

13.
哺乳仔猪从出生到断奶这一阶段主要依靠母猪生活,哺乳期为45—60天,甚至有人提出3-4周早期断奶,人工哺乳的方法。哺乳阶段是仔猪生长强度最大、饲料利用率最高的阶段。哺乳仔猪的饲养管理原则应是有利于提高仔猪的成活率与断奶重,为后备种  相似文献   

14.
侯学花 《现代农业》2006,(12):106-107
影响哺乳仔猪存活的关键因素是温度、疾病、母猪的挤压、营养源不足和环境的突然改变。要养好哺乳仔猪必须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防寒保温哺乳仔猪调节体温的能力差、怕冷,寒冷季节必须防寒保温。仔猪的适宜温度因日龄长短而异,生后1~3日龄为30~32℃,4~7日龄为28~30℃,1  相似文献   

15.
王三仕 《农技服务》2014,(12):140-140
哺乳仔猪成活率是猪场管理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重要指标,要获得高的仔猪成活率,必须严格按操作规程精益求精地做好接产、人工助产、分娩护理、加强哺乳母猪饲养管理等项技术措施。哺乳仔猪生理主要特点是生长发育快而生理不成熟,易受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这就是仔猪难养,成活率低的主要原因,减少哺乳仔猪死亡、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可为保育阶段提供更多数量的生长育成猪,进而生产出较多的肥育猪,从而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因此,哺乳仔猪饲养的好坏,对一个猪场的经济效益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正> 5 母猪分娩前后的饲养管理 母猪转入分娩舍后,不要改变饲料和饲管人员。在预产前3天,饲料量可由每天3公斤减少到2公斤。如母猪饥饿,可增加青饲料。在分娩当天,不给料,只给饮水;分娩后5天逐渐增加到哺乳料量。分娩舍应安静,以免母猪起卧不安,影响分娩或压死仔猪。母猪分娩前,外阴部充血肿大,腹部下垂,尾根部下陷,乳房发胀。若发现母猪表现不安,口衔垫草,眼睛发光,频频排尿,一般过4~8小时就  相似文献   

17.
许秀平 《当代农业》2009,(21):38-38
一、管理要点促使母猪尽快发情并参加配种,使之怀胎。二、短期优饲,促进发情排卵1.在正常的饲养管理条件下的哺乳母猪,仔猪断奶时母猪应有7~8成膘,  相似文献   

18.
《油气储运》2007,(7):23-23
哺乳仔猪饲养管理 (1)加强管理。仔猪出生24小时内,要辅助初生仔猪尽早吃初乳,同时进行剪牙、剪尾与打耳号等工作。  相似文献   

19.
哺乳仔猪的成活率是影响养猪生产力水平及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为进一步探明哺乳仔猪死亡原因,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提高哺乳仔猪的成活率,笔者对潍坊市奎文区和潍城区20户养猪大户2006年5月至2007年4月哺乳仔猪死亡原因进行了调查、统计分析,并提出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和仔猪的保育、做好疾病防治工作等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设计,将18头长太二元哺乳母猪随机分成3个处理组(每处理2头母猪、3次重复),以海鱼鳞粉含量分别为0%、3.5%、7.0%的饲料进行为期28d的饲养试验。结果表明:①不同处理组哺乳母猪产后血清生化指标差异显著(P〈0.05):产后10d,试验组Ⅰ哺乳母猪血清中的AKP和铁浓度显著高于试验组Ⅱ和对照组(P〈0.05);产后20d,试验组Ⅰ哺乳母猪血液中的白蛋白和铁浓度显著低于试验组Ⅱ和对照组(P〈0.05);②各处理组哺乳母猪每日采食量差异不显著(P〉0.05);③各处理组断奶仔猪的料肉比差异不显著(P〉0.05)。在哺乳母猪目粮中添加3.5%~7.0%海鱼鳞粉不影响饲料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