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和化学计量方法建立了稻米淀粉RVA谱3项(BDV、SBV、CSV)与稻米其它品质相关显著的特征值的近红外分析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预测准确性评价。结果显示BDV、SBV和CSV的模型校正决定系数Rc2分别为0.9707,0.9966和0.9943,校正标准差RMSEE分别为4.12,2.41和1.72;内部交叉检验的决定系数Rcv2分别为0.942,0.9942和0.9913;标准差RMSECV分别为5.4,2.87和1.99。验证决定系数除DBV外均达到0.99以上,模型准确性较高,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近红外光谱技术,运用随机森林算法实现秦艽中龙胆苦苷含量的快速、准确、无损检测。【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秦艽中龙胆苦苷的含量,正交信号校正结合小波压缩对原始光谱进行预处理,以抽取的小波系数作为光谱特征建立秦艽近红外光谱和龙胆苦苷含量之间的随机森林定量分析模型,同时对4种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原始光谱正交信号校正预处理后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和随机森林定量分析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验证集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P)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46 9和0.936 8,随机森林定量分析模型在验证集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P)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07 5和0.969 5。原始光谱正交信号校正后进行离散小波分解,抽取63个中低频小波系数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和随机森林定量分析模型,偏最小二乘回归模型在验证集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P)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0.212 6和0.950 3,随机森林定量分析模型在验证集上的均方根误差(RMSEP)和决定系数(R2)分别为0.166 3和0.980 4。【结论】通过小波多尺度分解降低了决策树之间的相关性,进一步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甘蓝型油菜茎秆纤维组分含量及木质素单体G/S测定中应用的可能性。【方法】采集近红外光谱,根据马氏距离GH(Global H)筛选出103份纤维组分含量材料和75份木质素单体G/S材料作为定标样品,采用Van Soest法和GC-MS法对茎秆纤维组分含量和木质素单体比例进行测定,统计结果表明定标样品化学测定值变异范围较大,3次重复差异较小,可用于近红外模型构建。运用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化学计量学方法建立校正模型,对比各模型性能参数,筛选出最优定标模型并用检验集对模型进行验证。【结果】采用修正偏最小二乘法(MPLS)建立模型最佳。中性洗涤纤维(neutral detergent fiber,NDF)、酸性洗涤纤维(acid detergent fiber,ADF)、酸性洗涤木质素(acid detergent lignin,ADL)与木质素单体G/S的交叉验证相关系数(1-VR)分别为0.864、0.861、0.872和0.920,定标相关系数(RSQ)分别为0.892、0.891、0.907和0.953。用检验集对模型进行验证,NDF、ADF、ADL及木质素单体G/S模型的外部检验相关系数(RSQ)分别为0.837、0.818、0.870和0.935,其预测标准差(SEP)为0.680、0.636、0.348和0.054。【结论】试验所建模型质量较好,能快速测量茎秆纤维组分含量和木质素单体G/S,可为油菜抗病抗倒伏育种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4.
近红外光谱法检测果汁中的富马酸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应用傅立叶变换近红外光谱法测定40个果汁的近红外光谱数据,用OPUS/QUANT5.5定量分析软件将光谱与对应的化学成分值相关联,建立了果汁中富马酸的回归模型。富马酸含量近红外光谱分析模型的决定系数R2为97.53,交叉验证均方根RMSECV为0.00416。用该模型对10个未知样品进行了外部验证,外部验证的决定系数(R2)为99.1,均方差(RMSEP)为0.00294。内部交叉验证和外部验证均证明,近红外定量分析有较高的准确度,可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5.
以534份发芽率水平不同的小麦品种种子为样品,采用傅里叶变换近红外光谱仪采集光谱数据,利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建立其发芽率的无损测定校正模型,并对模型进行留一法交叉验证、外部验证。结果表明,经一阶导数和多元散射校正(MSC)预处理后,对7 502.3~4 246.8 cm-1波段范围所建模型的预测性能最佳,校正集决定系数R2为0.914 4,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E)为7.38,平均绝对误差为5.925%;验证集决定系数R2为0.904 4,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P)为7.91,平均绝对误差为6.467%。近红外光谱与种子发芽率具有较高相关性,利用近红外光谱技术快速测定小麦种子发芽率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木样总酚含量化学测定耗时长、过程复杂,建立杉木木样总酚含量的快速无损检测模型,对实现木材无损检测及木材腐朽预测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试验以114个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木样为研究对象,用福林酚法测定样品总酚含量,利用MPA傅立叶变换光谱仪对杉木木材进行漫反射光谱数据采集。将木样分为校正集和验证集,通过不同光谱预处理方法和建模方法建立总酚的定量模型,选择出最优模型并用验证集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测定的114个杉木木样中总酚含量变异幅度大,可用于构建近红外模型。对114个杉木木样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得出建模光谱范围为9403.9~7498.4 cm-1、6102.1~5446.4 cm-1及4605.5~4242.9 cm-1。对杉木木样的近红外光谱进行预处理,得出最优组合:标准正态变量转换法(SNV)和一阶导数,采用偏最小二乘回归法(PLS)建立模型最优。校正集和交叉验证集的决定系数分别是0.8679和0.7549;校正均方根误差(RMSEE)和交叉验证均方根误差(RMSECV)分别为0.448和0.586,数值均较小且接近,说明模型具有很好稳定性;预测均方根误差(RMSEP)和相对标准偏差(RPD)分别为0.521和2.16,说明模型可进行定量分析。【结论】采用近红外光谱技术检测杉木总酚含量可行,能为木材化学成分快速测定提供一种有效、无损方法。受拟合规则影响,构建的模型虽然不能用于精确定量测定,仍可应用于日常科研和生产检测,在木材材质预测及良种选育等方面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近红外光谱技术在快速检测硫苷组分质量摩尔浓度方面的可行性,该研究选取了甘蓝型油菜籽材料266份,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硫苷组分的质量摩尔浓度,并利用近红外分析仪和WinISIⅢ软件对数据进行判断与处理,建立了甘蓝型油菜籽硫苷组分的近红外检测模型.其中,2-羟基-3-丁烯基脱硫硫苷,3-丁烯基脱硫硫苷定标决定系数(RSQ)与交叉验证决定系数(1-VR)均超过了0.90(越接近1越理想),说明模型预测性能较好,可以用于油菜品种的快速筛选.但是,4-羟基-3-吲哚甲基脱硫硫苷,4-戊烯基脱硫硫苷,苯乙基脱硫硫苷模型的RSQ分别为0.470,0.219和0.147,1-VR分别为0.304,0.128,0.175,建模效果欠佳,还需要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8.
水稻蛋白质含量NIR模型适配范围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比较不同类型样品建立水稻蛋白质近红外模型的效果和适配范围。【方法】通过对178份来自“II-32B/岳早籼6号”的重组自交系和496份水稻品种的近红外反射光谱的比较分析,选择其中59个株系和76份品种作为建模样品,采用偏最小二乘法建立基于品种、重组自交系和混合样品的3个蛋白质含量回归模型。【结果】经模型内部交叉验证和对模型外部重组自交系和品种样品的验证结果的比较分析,发现基于分离群体的模型因蛋白质含量范围较窄,样品来源较单一,适应范围仅局限于本群体内样品蛋白质含量预测,而品种和混合模型对群体和品种样品都表现出良好的适应能力,交叉验证决定系数大于0.90,外部验证决定系数大于0.89, 本试验可为近红外建模的样本集选择提供良好的指导意义。【结论】不同类型样品对建模效果有显著影响,品种模型和混合模型的适配范围显著大于群体模型,研究结果不能支持用背景变异较小的样品建立较高精度回归模型的设想。  相似文献   

9.
收集代表性绿茶样品158个,直接对新鲜样品进行近红外光谱扫描,运用改进偏最小二乘法(MPLS)在4种不同的光谱数据预处理方式下进行水分含量建模,并用验证集对最优模型进行检验.结果显示,光谱数据在散射处理方式SNV Detrend下经过一阶导数处理后的预测结果最优,其定标标准差(SEC)为0.32%,样品预测值和实测值之间的决定系数(RSQ)为0.861,预测标准差(SEP)为0.5%,偏差(Bias)为-0.1%.说明应用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实现绿茶中水分含量的无损检测是可行的,并可得到较为满意的预测效果.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运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建立巴山木竹蛋白质定量分析模型的可行性。运用传统方法实测了样品蛋白质含量,并运用光谱分析软件建立了样品蛋白质含量与光谱数据的PLS与PCR校正模型。基于主要性能指标对不同光谱预处理与建模方法进行评价,筛选出最优校正模型并使用验证集样品对校正模型的预测能力进行了验证。巴山木竹竹叶与竹秆蛋白质最优校正模型的决定系数(R_c~2)分别为0.935和0.862,交叉验证均方差(RMSEC)分别为0.351和0.172;经外部验证,预测模型决定系数(R_p~2)分别为0.916和0.874,验证集样品的相对分析误差(RPD)分别为3.562和2.840。表明应用可见/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可以实现巴山木竹蛋白质含量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