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的总称,是保育猪、生长育肥猪普遍存在的疾病。可引起保育猪、生长育肥猪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导致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降低饲料转化率,增加治疗费用,推迟上市时间等。发病率通常在30%-60%,死亡率一般为10%-20%,一旦发生将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呼吸道疾病已成为猪场最常见、危害最严重的疾病之一,尤其是寒冷季节,严重困扰着猪场并直接造成猪场养殖成本增加,赢利能力降低.呼吸道疾病通常发病率30% ~ 60%,死亡率5%~30%,各生长阶段均有发生,尤其对保育猪和育肥猪影响最大,直接影响猪群的饲养成本.呼吸道疾病因其存在广泛,表现多样,再加上现在猪群普遍处于亚健康状态,继发感染比较严重,使得呼吸道疾病的预防控制更加棘手,给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3.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的总称。是保育猪、生长育成猪普遍存在的疾病,可引起保育猪、生长育成猪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导致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降低饲料转化率.增加治疗费用,推迟上市时间等。发病率通常在30%~60%,死亡率一般为10%~20%,一旦发生将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4.
华东某地区发生猪无名高热综合征的控制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2006的5月底开始,华东某地区的许多猪场,生长育成猪和部分母猪、保育猪暴发猪无名高热病,大部分发病猪场患猪发病率在50%以上,死亡率高达50%~90%,给猪场和养猪户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有些猪场因此而破产。  相似文献   

5.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猪呼吸道疾病的总称,是保育猪、生长育成猪普遍存在的疾病。可引起保育猪、生长育成猪发热、咳嗽和呼吸困难等症状,导致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降低饲料转化率,增加治疗费用,推迟上市时间等。该病的发病率通常在30%-60%,死亡率一般为10%~20%,一旦发生将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6.
韦峰  王玉霞 《猪业科学》2006,23(2):46-48
规模化猪场的猪群由于生长环境密集,猪群周转频繁。猪只之间接触机会增多,以及引种等因素的影响,寄生虫病的危害十分严重,常常造成猪群饲料转化率下降。生长发育不良。生长缓慢。猪寄生虫病是潜伏性危害养猪业的疾病,给规模化猪场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但这种潜在的损失往往为许多猪场所忽视。因此.做好猪群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工作是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前很多猪场,包括特大型现代化猪场、部分著名的种猪场和肥育猪场正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呼吸道病的困扰,此情况多数发生在保育期和育肥期的猪,其特点主要是:病猪咳嗽、眼鼻分泌物增多,呼吸频率加快,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或停滞;不少急性病猪在打针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没有完全康复。生长明显受阻,渐成僵猪。发病率通常在30—70%,死亡率为5—10%。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8.
陈淑芹 《北方牧业》2005,(21):16-16
近几年来在规模猪场中,猪互相咬尾咬耳的现象逐渐增多,在早期断奶猪群中发生的比较早,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性能。据报道,发生这种恶癖症的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利用率要比正常猪群下降20%~30%。该现象在育肥猪群很少见。  相似文献   

9.
健康稳定的猪群是猪场正常生产及取得良好经济效益的基础.在当前猪群免疫抑制性疾病广泛存在,猪群抵抗力低下,继发感染严重的情况下.强化猪群冬季保健管理更显得重要和迫切. 1 冬季猪群保健的重点是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环境因素包括空气质量、温度、湿度、卫生及猪场周围环境等,这些因素对猪场的重要性越来越大,猪场应逐渐提高猪群的生活环境质量,才能最大限度的发挥猪群的生长潜力,减少发病的机会.其中重要的是温度和通风问题.  相似文献   

10.
猪的咬尾又称为“反不适综合症”,是许多猪场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猪的行为恶癖。近年来,随着养猪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特别是饲养密度的增大,这种恶癖的发生有上升趋势。我们对南平市猪场的调查表明猪咬尾现象十分严重,在2008年3月间,某猪场生长猪舍中被咬断尾的猪占猪群的21%,其中6%后肢瘫痪。  相似文献   

11.
2007年10月,河南省新乡市辉县在一些散养和小型猪场出现发病,发病猪群初步为育肥猪、生长猪,继而是保育猪和母猪,出现了全部发热,体温在41~42℃,精神沉郁,厌食、喜卧,身体背部有红斑等症状,用抗生素治疗无效果。据调查了解,该病与南方出现的无名高热症状相似,发病率高达30%~50%,个别严重达70%.病死率为40%~50%。  相似文献   

12.
猪的呼吸道疾病是规模化猪场普遍存在且难以根除的群发性疾病,已成为当前对猪场威胁最严重的问题之一,它不仅严重侵害猪的呼吸系统和破坏免疫系统,使之生长缓慢推迟上市,直接影响猪群健康和猪的肉品质量,甚至导致猪的大批量死亡,给猪场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近几年临床出现的所谓“高热病”,80%以上其本质实际上就是猪的呼吸道疾病。  相似文献   

13.
<正> 2004年1月,北京地区某猪场生长猪群不同阶段猪死淘数量明显上升,哺乳仔猪死亡181头,死亡率22%;育仔猪死亡108头,死亡率6%;育成猪死亡66头,死亡率5.8%;淘汰肥猪215头。通过猪群的临床表现、剖检情况、流行病学调查、实验室诊断等确诊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通过加强猪群管理、卫生与消毒、猪群预防用药、个体治疗等综合防控措施,使猪场疫病很快得到控制。至2004年4月份,该猪场的生产恢复正常,哺乳猪死亡58头,死亡率6.7%;育仔猪死亡50头,死亡率3.2%;育成猪死亡24头,死亡率296;淘汰肥猪37头。现将此次疫病的诊断、发生原因和控制措施进行总结,希望能对规模化猪场预防和控制猪呼吸道病综合征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在规模猪场中,猪互相咬尾的现象逐渐增加,特别在早期断奶的猪群发生的比较早,严重影响猪的健康和生产陛能。据报道,发生这种异食癖症的猪群生长速度和饲料效率要比正常猪群下降26.4%,给养猪业带来了极大的损害。  相似文献   

15.
猪副嗜血杆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病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再加上大部分猪场的另一免疫抑制性——支原体的混合感染,使得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在技术服务中我们发现猪副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较大甚至是巨大损失。现将该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副猪嗜血杆菌病的特点、病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副嗜血杆菌病是由猪副嗜血杆菌引起,这种细菌在环境中普遍存在。近年来,随着免疫抑制性疾病——蓝耳病、圆环病毒等对猪群不同程度的侵袭,再加上大部分猪场的另1个免疫抑制性病菌一支原体的继发,使猪群的免疫力、抵抗力严重下降,疾病的混合感染现象十分普遍,在技术服务中我们发现副猪嗜血杆菌病常作为继发、并发感染出现在一些猪场的保育舍和生长舍,使猪群的死淘率大大增加,给猪场造成较大甚至是巨大损失。下面谈谈本人对此病的认识和控制方法,供各位同仁参考。  相似文献   

17.
一、猪寄生虫病的现状及危害 据近年对集约化猪场的数千个粪样进行普查的资料显示,猪的肠道寄生虫如仅以感染率统计.结肠小袋纤毛虫和猪球虫的感染率为最高,其次是猪蛔虫和毛首线虫(鞭虫).但以它的危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而言,则猪蛔虫占据首位.一般猪群猪蛔虫的感染率达50%~75%。猪的外寄生虫病则以猪疥螨的感染和危害最为严重,当前我同猪疥螨的感染率除SPF猪场或猪群外,可达到100%。  相似文献   

18.
<正>"猪无名高热"即猪高热综合征,主要发生在育成期猪和部分母猪,由于该病病因复杂,一般为多病原的混合感染,临床上较难控制,治疗效果往往不理想,造成猪群生长缓慢或停滞、病残猪和死亡猪只增多,饲料报酬、生长速度以及猪群整体的均匀度降低,治疗成本增加,使养猪生产蒙受严重的经济损失。1发病特点气温变换季节多发,病程较长,一般在5~20天左右,病死率高达50%以上;防疫工作不重视、技术人员保健观念差、没有严格封闭猪场、没有对猪群进行系统的保健的猪场发病严重;育成期发病率最高,发病  相似文献   

19.
目前,猪群的呼吸道病成了困扰国内养猪场的主要问题,造成猪群生长速度缓慢、饲料报酬降低、死亡率上升,给许多规模化猪场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现在国内外形成共识,猪场的呼吸道病主要是病毒、细菌、支原体,以及饲养管理不良引起的混合感染和继发感染,如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  相似文献   

20.
目前在我国,从东南沿海(广东、广西、福建、浙江)到内地省份,很多猪场,包括特大型现代化猪场,部分著名的种猪场,外贸出几场(供港场)正遭受着越来越严重的呼吸道病的困扰,此情况多数发生在保育期和育肥期的猪,其特点主要是:病猪咳嗽,眼鼻分泌物增多,呼吸频率加快,体温升高,精神沉郁,食欲不振,生长缓慢或停滞;不少急性病猪在打针治疗后病情有所好转,但没有完全康复,生长明显受阻,渐成僵猪。发病率通常在30%~70%.死亡率为5%~10%,给猪场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